情懷之於城市
猶如靈魂之於生命
每座城市,都有一條充滿情懷的道路
它們或繁華、或浪漫,
記錄著一個城市的傳承與演變
甚至,有著相同的名字
比如「人民路」
在新鄉
人民路是一城繁華流向
高樓聳立,車水馬龍
行政機關、金融機構、商業餐飲等沿線分布
是牧野城進化的精神地標
82年:小徑變大道
人民路因原來市人民政府駐地位居於此而得名。作為我市貫通東西的交通主幹道,是一條歷史較為悠久的城市道路,人民路各段也建成於不同的歷史時期。
1938年,在戰火紛飛的歲月裡,人民路正式開闢,路段從現在的勝利路至自由路(點擊藍字進入連結查看詳情),全長不過一公裡左右,當時日本佔據新鄉,人民路還不叫人民路,而是一條既短又窄的土路,名叫民權路。雨天泥濘旱天飛塵。
1950年,由政府投資,將土路重修為灰渣路面。1964年修勝利路至解放路段,為水泥路面。1978年開闢自由路至西幹道,建公路、鐵路立交橋。1983年改造西幹道至西馬路段。
進入上世紀的九十年代,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市區人口和車輛迅速增加,我市開始建設、改造包括人民路在內的20多條路段,其中人民路(勝利路至和平路段)作為當時的「形象工程」「民心工程」,是新鄉市舊城改造中的重要一環。
工程自1995年4月正式開工,於1995年12月31日舉行了通車典禮。當時的報紙是這樣報導的:許多遊人專程來到人民路中段看一看,有的人騎自行車從人民路中段西口到東口,又重返回來。有的步行在寬敞、潔淨的水泥路面上,他們心曠神怡。
當時人民路的延伸工程,不僅改造了舊城區的面貌,緩解了平原路(點擊藍字進入連結查看詳情)的交通壓力,而且加速了城市內環線的建設,促進了城市框架的進一步拉大。
進入新世紀,人民路作為城區東西主要幹道的地位日益顯著,在不斷加寬改造的基礎上,東、西延伸工程也一直沒有間斷。
如今人民路已經西至新鄉西外環,與新獲公路接駁。東至新五街。並根據不同路段分別更名為人民西路(西環路至西華大道)、人民中路(西華大道至和平大道)、人民東路(和平大道至新五街)。
根據我市新一輪《新鄉市城市總體規劃》,我市將人民路東延至東環路107國道,道路全長14公裡,將從新五街至107國道,全長1840米,設計道路紅線60米寬。
人民路東延工程,是對新鄉市新區路網的重大完善,其不但肩負著自身應有的交通功能,還增強了我市對外汽運交通的通勤能力,對我市新區的城市建設工作具有重大的助推作用。
人民路:名副其實的「行政」路
衛濱區(點擊藍字進入連結查看詳情)(新華區)曾一度是新鄉市的政治、經濟、交通中心。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平原省(點擊藍字進入連結查看詳情)(1952年撤銷)新鄉地區(1986年撤銷)和新鄉市的黨、政、軍首腦機關都設在衛濱區內。行政性地名較為集中。
中共新鄉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新鄉市軍分區、地區公安處、地區法院及各民主黨派、群眾團體等機關多分布於人民路、健康路(點擊藍字進入連結查看詳情)兩側,成為較為集中的行政區域。新鄉地方黨和政府的政令和決策,均由此發往全市各縣(市)區,掌握著全市各系統的運轉機制,在全市居中樞地位。
而人民路之所以叫人民路,就是因為當年市政府設在人民路。大概位置就是現如今的解放路與人民路交叉口的東南角,即現在的衛濱區委區政府所在地。
所以,人民路在很多老新鄉眼裡,是一條名副其實的「行政」路。
以上這些行政機構基本都位於人民路解放路以東的位置,而新鄉鐵路(點擊藍字進入連結查看詳情)辦事處、飛機場、百貨倉庫、新華書店(點擊藍字進入連結查看詳情)以及一些歷史悠久的廠礦企業,比如新鄉市耐火材料廠、新鄉市變壓器廠、新鄉市電纜廠、新鄉市電動工具廠等基本上都分布在人民路與自由路交叉口的以西位置。建立時間基本都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自西向東 一路繁華
80多年來從民權路到人民路,被法國梧桐渲染的街道,鐫刻著時光印記。人民路在新鄉人心裡,更多的是溫暖的記憶。沿著人民路,向西向東,展開新鄉人的生活軌跡。
位於人民路636號的新鄉市救助管理站,於上個世紀50年代設立,初名新鄉市收容站,2005年6月更名為新鄉市救助管理站。屬社會福利行業。主要職能為社會流浪乞討人員和流浪未成年人提供救助、保護服務。這裡讓無數暫時找不到家的迷途人有了一個溫暖的歸宿。
人民路小學的上課鈴聲在催著莘莘學子慢慢長大。
這所創辦於1918年的學校,初名女子學堂,校址在城內西大街。1946年遷菜市街,1948年搬解放路中段,1951年移現址。
曾名新鄉縣立第二小學、新鄉縣新樂鄉第一中心國民小學、新鄉市第一完全小學、人民路小學、育新學校。1979年易今名。
教師自編的歌舞《繡祖國》曾被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廣播電視部等14個單位評為鼓勵獎。1984年一名學生代表我市少先隊員出席全國首屆少代會。四二中隊在全國「快樂的中隊」活動中受到團中央獎勵。1984年被國家體委教育部評為田徑傳統項目先進單位。1983至1985年獲省、市達標先進單位,1985年課間操改革被評為省優勝獎。
而今,新區小學、種德小學、新鄉市第一中學東校區,已然在人民東路兩側生機勃勃。
從西向東,新瑪特、淘寶城、大胖,每一個拎出來都是新鄉人的心頭好。寄託了無數新鄉消費者的購物理想。
位於人民路南側、城裡十字(進入連結查看詳情)的胖東來,更是在民間被喻為「中國最好的店」。2005年,那時還是陌生的胖東來走入新鄉,15年,它改變了新鄉百貨行業的格局,讓新鄉老百姓第一次體會到了逛商場除了購物,還能享受到更愛心的服務。
逛完了大胖或者人民公園(點擊藍字進入連結查看詳情),到對過的人民路美食一條街,吃上一頓垂涎已久的美食,可謂是眾多新鄉人默契的選擇。紅燜羊肉、香辣蝦,是這帶美食界的槓把子,位居此處已多年。此外,還有火鍋、石鍋魚、咖啡、奶茶、各類精緻小炒等,總有一款適合你。
混跡於各類美食店鋪的幾家婚紗攝影店,也幾乎承包了新鄉大多數人的幸福時刻。各家櫥窗裡展示的白紗裙,是無數年輕情侶們幻想的美好未來。
美食街的盡頭是始建於1950年3月的婦幼保健院,該院1994年被世界衛生組織授予「愛嬰醫院」稱號,2012年9月,正式掛牌成立新鄉市兒童醫院。這裡每天都有新生兒的啼哭和初為父母的幸福。
婦幼保健院南側、1996年建成的體育中心(點擊藍字進入連結查看詳情),帶著最初舉辦河南省第八屆運動會的使命,一路走來,成為新鄉人最喜歡的運動場所。而今,每年的大、小房展、車展,以及全市的一些大型體育活動都會在這裡呈現。
與體育中心一路相對的恆升數碼廣場,在以前是恆升百貨,現在改賣電腦和數碼產品了,名字也隨之叫做恆升數碼。相信很多新鄉人都來這裡光顧過各種新奇、時尚的新款電子產品吧。
在人民東路,這座於2011年合併建成集博物館、檔案館、史志館、城建檔案館於一體的平原博物院(點擊藍字進入連結查看詳情)裡,祖辛卣、婦好方尊、牛面紋卣等一批珍貴青銅器,以及北魏石刻造像、石鼓文拓片等石刻、石雕、石碑、歷代書畫作品等珍貴文物,不僅僅可以讓我們了解新鄉市的「前世」與「今生」,更重要的是,一樣樣展品記載著先人砥礪前行的足跡,閃爍著華夏文明初啟時的光亮。
緊挨平原博物院的平原文化藝術中心(點擊藍字進入連結查看詳情),於2014年啟用以來,作為新鄉市重點打造的文化產業項目,致力於讓新鄉市民在家門口能夠欣賞到各種不同的藝術表演,俄羅斯的芭蕾、義大利的歌劇、安徒生的童話……讓熱愛藝術的新鄉人,能夠真正感受到文化基礎設施不斷發展而帶來魅力生活。
不變的夢想之地
每一座城市都有一片土地
盛放著我們追尋的生活與夢想
猶如鑽石,從不缺光芒,人民路之於新鄉,亦然。
這裡不僅承載著城市的歷史氣息與人脈傳承,亦深藏著幾代新鄉人的獨特情感記憶。
人民路上諸多歷史建築的舊址,形成了探尋新鄉歷史的活化石,信步人民路上的每一步足跡,都成為了我們尋找新鄉的史脈。當然,從中亦能察覺到,新鄉千載時光演進裡,人民路的奪目光彩,以及歲月長河裡牧野城的福祉所在。
新世紀以來,人民路一次次向東,也一次次地引爆了新一代新鄉人的激情坐標。每一個年代,人民路所賦予城市的,不止是城市矚目的土地,也是一種中心生活方式的代言地。
有可以閱讀的歷史文脈,也有城市消費升級下不斷匯入的資源,歷史積澱的文化與現代生活相互交融、激蕩。
這裡是人民路,城市發展的金脈,不變的中心生活舞臺。
作者:文豔 出自:相約新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