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筆記=抄書?不會看書做筆記怎麼成為合格考研er!

2021-01-14 愛醬大師兄

相信每一個考研er都聽過一句話:「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那考研的基礎是什麼呢?當然是書啦!

但同樣是看書,為什麼總有些同學看一遍就能能吸收知識點?而有些同學看了兩三遍還是大腦空空?問題或許不是出在記憶力上,而在於是否掌握了正確的「看書+筆記」思路。尤其在考研的初期複習階段,掌握看書和做筆記的正確姿勢可以讓你克服迷茫,順利贏在「起跑線」上。

今天這篇推送就來幫大家解決不會看書、不會做筆記的問題~

註:讀書和做筆記的先後順序雖說沒有硬性規定,但對於考研er來說,學姐建議大家最好是在通讀過一遍課本的基礎上再去整理筆記,這樣會讓你對知識體系有一個宏觀層面的把握。

如何讀書?

首先需明確一點,考研複習階段我們共有兩類需要看的書籍:一類是基礎類的參考書目,一類是拓展類的專業書籍。前者需要精讀,從章到節不錯過具體的知識點;後者則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選擇性閱讀,一是為了積累答題金句,二是為了拓展思維深度(論述題能否取得高分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考生的思維深度)。

本篇主要聚焦於基礎類書籍該怎麼讀,分為閱讀步驟和閱讀思維兩個部分:

關於拓展類書籍推薦,可看往期推送:

初試、複試必備書單!說出書名你就贏了!

一、閱讀步驟:把書讀薄再讀厚

通常一本專業書大家至少要閱讀兩遍以上,第一遍可以不用很詳細(快讀閱讀),主要是為了對課本內容有個初步印象,包括大致分為哪些部分,可以說是為了「把書讀薄」。看第二遍書的時候就需要精讀,從整體過渡到細節,結合論文和真題「把書讀厚」。

1.進行定位

主要包括作者的研究領域、「序」、「後記」、書評等內容。

通常而言,在閱讀前可以進行一些準備工作,例如先去了解下作者的研究領域;著書的社會文化背景;以及「序」「後記」等不屬於書籍主體的內容,這些看似不重要的部分實則包含了很多信息量,比如作者為什麼要寫這本書?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在新聞傳播學領域中佔據什麼樣的位置?通過這些信息可以從整體上對這本書進行定位。

此外,大家也可以把豆瓣、知網上的書評或者讀書筆記結合著看,一些高質量的書評往往能帶給自己很多啟發。

2.進行通讀

第一遍看書建議大家選擇通讀的方式,通讀的目的在於理解。如何進行通讀呢?

第一步,先看目錄:了解本書的整體框架脈絡,明確每一章在講什麼以及章與章的關係,在搞清楚作者的行文思路,是由深入淺還是由淺入深,是按照時間來的還是事件發展而來的,例如《傳播學史:一種傳記式的方法》就是按照傳播學的創立到發展再到成熟的歷史脈絡進行建構,並在此基礎上依次清晰交代了傳播學舞臺上的代表性人物、思想和理論。大家在看目錄的時候也可按照樹狀圖的方式將目錄進行謄抄。

第二步,把每一章快速閱讀一遍:這裡建議大家讀書時不要太過碎片化,儘量還是以章數作為衡量標準,而不是把看了多少頁作為小目標,如果以章為單位看書,我們的思路才會保持連貫性。同時這一階段你肯定會有很多困惑的地方,可以適當用筆標註出來。

第三步,用自己的方式把書本內容框架化:在通讀之後大家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將每章節的內容進行總結:先是全書可分為哪幾個版塊(大框架),然後是每個版塊又有哪些具體部分(中框架),最後各具體部分又有哪些重點(小框架)。例如下圖是一位博士學姐繪製的《新聞學概論》框架圖:

(大框架)全書概括:新聞理論、新聞應用、與大眾傳播理論的交叉

(中框架)新聞理論:新聞本體論、新聞事業、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輿論學

(小框架)新聞本體論:緒論、新聞活動、新聞、真實性、新聞與信息宣傳輿論

(繼續細化)新聞真實性:含義、重要性、新聞失實的表現、維護新聞真實性

《新聞學概論》框架圖

小tip:列舉學姐的框架圖是為了告訴大家如何製作框架哦,不用太糾結具體的知識點~大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繪製框架圖,不一定要根據書上章節劃分.

3.進行精讀

通讀階段不需要逐字逐句的記憶,但到了第二遍第三遍精讀階段,就需要大家更細緻地看書,加深記憶。

一是需要大家細讀並且看之前粗讀用鉛筆所標註的圈圈,即不太懂的地方或重難點的部分。注意精讀階段進行標註時儘量與第一次的標註區分開(不同的顏色或符號),此外也要注意形成自己的標註格式,不要標完後都忘了自己標的是什麼。

二是需要大家結合熱點案例、論文專題甚至真題再去過一遍知識點,可能又會發現有很多細節性的知識點。這時就不再是單純的理解記憶了,而是需要嘗試運用知識,有意識地去思考這一知識點可能會怎麼考?怎麼和案例相結合?畢竟最後能夠答題才是王道。

總體來看,讀課本的過程就是一個把書「讀薄再讀厚」的過程,初期需要簡化,用框架構建出完整的章節體系,後期則需要深化,通過更多的論文知識對課本知識進行補充拓展。

二、閱讀思維:帶有問題意識主動閱讀

在看書之前,首先需要培養正確的閱讀思維,艾德勒在《如何閱讀一本書》裡提出要帶著問題意識去看書,那麼問題意識從哪裡來?一是上文提到的通過查閱作者背景資料、「序言」和書評,從這些基礎信息裡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點,找到興趣點自然就會產生好奇心。二是看書前不妨有意識地思考幾個問題:

這本書整體上在談論什麼?(主題)作者的主要觀點是什麼?(論點)這本書說的是對的嗎?(質疑)這本書跟我們有什麼關係?(收穫)

帶著問題意識能夠讓我們的閱讀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也能夠防止看了就忘這種情況的發生,而在閱讀基礎類書籍時前兩個問題則更加關鍵。

我們的問題不僅是對整本書而言的,對於每一章每一節的內容也需要不斷發問。在閱讀完每一章節後,可以嘗試著用自己的話總結概括作者本章節的中心論點。總體來說,可以按照「明確問題——理解概括——背誦記憶——運用遷移」的大致順序進行閱讀。

如何做筆記?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對於陣線如此之長的考研來說,一個好的筆記不僅能夠減少你的【記憶負擔】,更能夠提升你的【複習效率】。大家做筆記時一定要先明確筆記目的:筆記是為考試而服務,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記憶關鍵內容!倘若忘了這一根本目的,那麼再精美的筆記也是本末倒置。

一、做筆記即是「織網」的過程

相信同學們一定已經意識到了,新傳專業的一大特色就是知識點又多又發散,除專業理論外,各種社會熱點也隨時可能成為考點。因此,對於新傳專業的學習就不能按照簡單的線性邏輯(切忌不加思考的抄書!),而是要像「織網」一樣,由淺入深,橫縱拓展,把單一的知識點納入完整的知識體系當中。

那麼「織網」具體怎麼「織」?

學姐建議以課本上的基礎知識為出發點,以論文專題為拓展,以熱點案例為補充,最後用真題去檢驗,即一份好的新傳考研筆記應該包括「基礎知識(書本)+拓展知識(論文)+熱點案例+歷年真題」,按照這樣的思路,無論考到什麼題型,無論遇到哪種問法大家都能靈活從筆記中靈活地調動知識啦!

例如就「流言和謠言」這一知識點,《傳播學教程》中涉及的基礎知識包括內涵、公式及演變,但只知道這些內容是遠遠不夠的。如果我們結合熱點和真題就會發現,近年來謠言的產生原因、傳播機制和治理對策成為了重要考點,結合關於健康謠言的相關論文,我們就可以逐步完善關於謠言的這張「知識網」。

在剛開始整理筆記的時候大家最好不要給自己設限,也不要急於區分重點和非重點,還是要儘可能打開思維,為之後的複習打好基礎。

小tip:如果同學們是做紙質筆記,那麼一定要記得留白!因為隨時可能會有新的拓展內容需要填充進去。但是學姐還是更推薦大家做電子筆記,相對來說電子筆記會更加靈活方便。

二、通過關鍵詞將要背誦的部分串聯

很多同學在記筆記時為確保知識的全面,喜歡寫完整的句子或段落,但這樣往往會加重自己的記憶負擔,到最後反而不容易記住。一個有效的記憶方法是儘可能的壓縮信息,提取有效關鍵詞,通過關鍵詞將要背誦的部分串聯起來。

例如「輿論」這一知識點,做筆記時我們可以先將課本上的冗長段落大體區分為【定義】和【特點】和【社會功能】三個部分,然後每部分下記關鍵詞就可以,最後再將關鍵詞擴充為完整句子。

三、擅用顏色和符號,用視覺帶動記憶

適當地使用顏色和標註可以讓你的筆記更加清晰明了。但前提是你所選用的顏色和標註系統一定要統一,不能一個專題換一種標註方式,否則到複習的後期很容易造成混亂。

首先,筆記顏色不建議太多,否則會顯得沒有針對性。例如筆記的主體部分可以用黑色,重點內容(關鍵詞)和改錯訂正可以用紅色,案例補充、真題和注釋部分可以用藍色,或者也可以用螢光筆對重點內容進行標註。當然,具體怎麼記還是看大家的個人習慣~

其次,做筆記和答題一樣也需要有層次性,縮進和分段能讓你更快速的定位所需內容,記筆記時也可以使用一些序號(例如一、(一)1.(1)a,b等)和符號(例如圓圈、三角形、五角星、波浪線等)。

大家複習時也可以先找一份成熟的筆記(上岸學長學姐們整理好的筆記、機構匯總的筆記)作為基礎,在看書、啃論文、做真題的過程中不斷豐富其內容。但筆記其實是很個性化的東西,別人的筆記不可能與自己完美適配,要想答出高分試卷,還是要看你自己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程度,所以學姐還是建議大家自己經歷一遍記筆記的過程~

高效的學習自然也離不開一些好用的學習工具啦,說了這麼多最後學姐再給大家推薦一些能夠提升學習效率的軟體:

一些好用的學習工具

1.印象筆記(Evernote)

推薦理由:可以幫你保存微信文章、微博,同時還可以在Windows、Mac、iOS、Android 平臺之間同步。

2.Notability

推薦理由:看書的同時可以直接把思維導圖製作了。

3.OneNote

推薦理由:一站式筆記管理平臺,可以協助搭建知識體系,構成知識點網點。

4.幕布

推薦理由:一鍵生成思維導圖,導圖高效製作。

5.XMind

推薦理由:製作思維導圖,與幕布相比設計更加自由靈活(電腦端操作更方便)。

6.知網研學(E-study)

推薦理由:論文管理最佳神器。

7.番茄ToDo

推薦理由:將To Do list和番茄學習法結合,提升學習效率,拯救不自律星人。

工具雖好,但也只是輔助,能否取得高分還是取決於你的行動,寒假將至,22級考研er快快利用這段時間抓緊讀書啦!

以上就是本期推送的全部內容

關於看書和做筆記你還有什麼問題?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內容參考:

1. 莫提默·J. 艾德勒、查爾斯·范多倫:《如何閱讀一本書》

2. 黃宗智:如何閱讀學術著作和做讀書筆記

主編:羽生生

編輯:奇亞籽

相關焦點

  • 都0202年了,還認為做筆記=抄書?
    2020考研已接近尾聲了,很多同學參加複試後,看到報考院校發布的擬錄取名單,都覺得「就像是一場夢,醒了以後還是很感動」。小編總是在強調,學習方法很重要,尤其是在備考期間你做過的筆記。但是關於記筆記,也有技巧。
  • 記筆記=抄書?大錯特錯!這3種方法記各科筆記,效率翻倍,拒做炮灰!
    英語筆記無論是考研英語一還是英語二,題型總的來說包括完型、閱讀、新題型、翻譯和寫作幾個部分。而傳統英語學習的聽說讀寫譯中,考研初試重在考察學生的閱讀、寫作和翻譯能力,細化一下主要就是單詞、句子、語法和寫作技巧的積累和提升。
  • 考研,你應該如何做筆記?
    咳咳,不會做筆記的學生不是好孩子呦!考研小夥伴快點拿好小板凳,抓緊時間學習!考研複習期間做筆記,是每個考研黨的必修課程。而如何做好筆記,讓筆記成為自己後期複習的利器則是很多考研黨需要明確的問題。第四部分: 用來積累簡單又亮眼的好句子,考前總結出自己慣用且不會犯錯的句子,整理成自己的作文模板。
  • 2019考研:如何做專業課筆記
    2019考研即將開始,筆記做好了,尤其是專業課筆記,後期複習會省好多時間和精力。那如何做筆記呢?怎樣做筆記能夠達到最好的效果呢?做筆記時,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一、如何選擇筆記本  1、避免使用純白紙筆記本  筆記本最大的區別應該是內部樣式。
  • 2020考研複習:你真的知道怎麼記筆記嗎?重點太多=沒有重點!
    現在已經是四月了,2020考研的朋友也陸續進入了複習之中。有的還在一邊上課、一邊複習;有的一邊上班一邊複習,不管怎麼說,大家心裡也有了一定的規劃,四月這個時期的複習計劃不用定特別詳細的計劃,根據自己搜集的信息,要制定好複習計劃大綱。現在考研拼的是什麼?不是時間,而是有限時間內的效率比拼。就是單位時間內做更多的事兒。你每天做的最多的事兒是什麼?看書呀!
  • 22考研:值得收藏的記筆記方法
    如何做筆記一直是很多22考研er比較頭疼的一件事,今天皮皮研就把記筆記的方法教給大家,有需要的小可愛們記得收藏一下哦~1.5R筆記法(1)記錄。第二部分用來記錄長難句的練習,一定要堅持做,記錄自己做題的過程,分析自己的錯處,對比自己的翻譯和正確的翻譯,總結自己的不足之處,記錄句中的生僻單詞和特殊句型。第三部分用來整理語法知識,特別是完型和翻譯題型中,很多都需要有非常強的語法知識,皮皮研建議大家,無論英語能力如何,手頭一定要備一本語法書,因為「百度一下,答案太多,你並不會真的知道」。
  • 2020考研做筆記為什麼這麼慢?該怎麼辦?
    ,成了抄書這種情況非常常見,有兩種原因,一是不擅長做筆記慣有的記筆記的習慣方式就是大段大段摘抄;另一種就是過於一絲不苟,覺得書上的內容都很重要,不完整的記下前因後果、來龍去脈似乎總不那麼放心,於是乎,寫著寫著,筆記就成了抄書!
  • 如何做筆記?你的筆記做對了嗎?
    不知道在課上的你們有沒有好好聽講,記筆記呢?畢竟筆記對之後的複習很重要啊!下面就讓小馬帶你看一看,如何如何記筆記!不論是日常讀書、上課,還是準備考試筆記都是不可或缺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幫助我們加深理解、複習回顧知識的重要工具。而在一場幾乎完全靠自己的考研備考中,筆記的地位就更加重要了,前期幫助我們理清思路、提取重點,後期幫助我們鞏固複習、整理框架。
  • 做筆記=抄書?手把手教你高效做筆記!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筆記可謂是考研人的重中之重。一個好的筆記不僅能夠減少你的記憶負擔,更能夠提升你的複習效率。考研的知識點很多,分布又比較散亂,不僅有專業理論知識,還有社會熱點都需要理解和記憶。
  • 21考研咋複習?各科做筆記方法整理,超強幹貨!
    考研筆記是非常重要的,最後衝刺階段全靠筆記。不同專業,不同科目都有不同的做筆記方式,我分享一下我的方法。英語政治這種公共課完全可以照著來,專業課大家可以根據情況參考~英語筆記1真題筆記考研英語主要是做真題,重點是做真題的閱讀部分。我的筆記主要分成兩部分,一個是分析文章的,寫在a4紙上;一個是總結題目的,寫在本子上。
  • 考研人看過來:複習怎樣做筆記才能發揮最大成效?
    各位考研人大家好啊,又是我們的考研時間了,每天抽點時間看看小編的小建議小資訊,沒準會幫助到你哦!我們都知道,在複習過程中,筆記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無論在在初期還是後期都需要用到筆記來幫助我們更好複習。
  • 22考研的你要懂得一份好筆記的重要性
    那麼22準備考研的考生先了解下,怎樣才能做好筆記,今天就把記筆記的方法教給大家,有需要的小可愛們記得收藏一下哦~智研寄宿考研學校是一家位於廣州市的考研寄宿學校,致力於為考生提供學、食、宿一體化,封閉式嚴格管理的安心備考環境。廣州智研寄宿考研學校願做您攀登時的登山杖,飛行時的翅膀,用最優質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助力您一戰成碩。
  • 2018考研:公共課和專業課應該怎麼做筆記?
    考研筆記很重要,怎麼記?每個複習階段記筆記的重點不同,現在是基礎備考階段,小編就來談談初期複習,各個科目的筆記怎麼記?  備考初期筆記怎麼記  許多同學在考研初期沒有好好做筆記,到衝刺期應該背筆記時沒有筆記可背,複印他人的筆記無法理解而且和自己的知識盲點不對應,那時悔之晚矣!現在就趕緊跟幫幫學學備考初期的筆記記錄方法吧!
  • 做筆記的效率好慢,感覺在浪費時間
    考研的小夥伴讀書這麼多年了,應該都意識到了做筆記的重要性,但是許多小夥伴們說他們做筆記的速度非常慢,十分浪費時間。那麼要不要停止做筆記呢?只用學長學姐的筆記可不可以呢?今天皮皮研就和大家一起看看筆記這個事情。
  • 如何做讀書筆記?
    日本作家奧野宣之的做法是寫讀書筆記,他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裡,詳細的介紹了他是如何做讀書筆記的。我覺得他的方法很容易操作,值得借鑑。 摘抄+評論 摘抄就是抄書的原文,有兩個好處:第一個好處是可以加深對書的記憶。
  • 臨近暑假,如何有效記筆記?專業課怎樣複習才高效?
    下面,就來分科目聊聊考研筆記怎麼記的問題:1)英語筆記無論是考研英語一還是英語二,題型總的來說包括完型、閱讀、新題型、翻譯和寫作幾個部分。而傳統英語學習的聽說讀寫譯中,考研初試重在考察學生的閱讀、寫作和翻譯能力,細化一下主要就是單詞、句子、語法和寫作技巧的積累和提升。
  • 學長經驗:堪稱考研黨祖傳的記筆記方法!
    許多同學在考研初期沒有好好做筆記,到衝刺期應該背筆記時沒有筆記可背,複印他人的筆記無法理解而且和自己的知識盲點不對應,那時悔之晚矣!那現在趕緊一起看看怎麼記筆記:  1.公共課筆記  1、英語筆記  ①準備一個比較厚的本子,分成四份。
  • 新祥旭一對一:你真的會做考研筆記嗎?
    筆記是我們考研備考過程中最重要的工具,尤其在後期的學習中,我們基本都是以看筆記一份優質的筆記可以讓我們的複習事半功倍,那麼考研筆記該如何做呢? 很多同學剛開始備考就進入了做筆記狀態,翻開書本的第一頁,就找到自己覺得重點的語句抄抄抄,到最後,所謂的筆記就是課本總結性語句的匯總而已,不僅耽誤看書進度,更讓人無法形成全面系統的知識體系。 專業課的書相對來說更深奧一些,講的內容也不是一目了然的知識。
  • 考研歷史學,怎樣做筆記才能有助於記憶?
    歷史學考研的複習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知識點比較繁瑣,需要記憶的量比較大,同時又有一部分知識點相類似,在記憶過程中容易產生混淆。面對這樣的情況,在此為考研歷史學專業課的考生們提供以下記憶方法,希望對考生們有所幫助:  方法一:知識體系記憶法  知識體系記憶法,就是把所要掌握的知識點按照前因後果的聯繫記憶,為自己所學的知識建立起框架,否則知識內容浩繁,容易遺忘,最好能夠在閉上眼睛的時候,眼前出現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 別抄書了!這樣記筆記,更有用!
    學習做筆記,是一種很好的習慣,但是我發現,有許多同學根本不會做筆記,筆記完全像是在抄書,記沒記下我不知道,但是我能肯定字一定練好了。 大家都知道,一建和二建的知識點很多,基本上每頁都有重點,有些聰明的同學,會用彩筆將重點劃下來,到複習的時候直接看書就好了。 而對於將「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運用到極致的同學,我就想知道「抄的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