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這一場意外,李倩月或許已經和其他畢業生一樣,在國內某家航空公司找到了一份好工作,此時或許已經在新單位開始了實習,等待她的將會是美好而光明的未來。可如今,一切都不可能實現了。
1998年出生的李倩月今年剛從空乘專業畢業,長得很漂亮,有一個交往多年的男友洪某,感情穩定,畢業後李倩月就從宿舍搬出去和男友住在一起。
被害女生李倩月
7月8日李倩月和男友因為一些生活瑣事發生爭吵,第二天一早賭氣離開了同居地,只帶了一個小挎包和一把雨傘,之後就失聯了。
聯繫不上女兒的父親趕緊報警,據警方調查,7月9日李倩月從南京坐飛機到了昆明,當天晚上從昆明飛往西雙版納,下飛機後當晚9點多,到了勐海縣興海檢查站,此後失聯。
經過多天尋找,8月3日找到了已經遇害的李倩月,目前警方認定其男友洪某有重大作案嫌疑。至於洪某為什麼做出如此殘忍的事情,還有待警方調查,但無論如何縱使有天大的矛盾,洪某的做法不難看出他和之前的杭州來女士失蹤案的兇手許國利一樣,是典型的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警方關於案件的通報
北大女生包麗不堪男友精神控制自殺,杭州來阿姨被丈夫殘忍碎屍,李倩月被男友洪某殺害,這一個個慘劇令人唏噓,在痛心之餘,我們不禁想問,為什麼這些女性會愛上如此恐怖的男性?難道她們在與之交往時,就沒有發現對方的暴力傾向嗎?或者已經發現卻不願意逃離?
很多女孩在被問到想要找一個什麼樣的男友時,都會說想要一個對自己好的,可如果讓她詳細說說什麼是好,她又很難說得清楚。
其實如果父母感情很好,那麼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但遺憾的是,很多人都沒有見過真正好的親密關係。
武志紅老師的書中曾記錄了一個案例,一位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女人在感情上卻屢戰屢敗,她結過3次婚,卻都遭遇了家暴。
最後一次結婚時,她專門選擇了一個外表看起來溫文爾雅的對象,可誰知結婚1年後,對方還是對她動了手。
事後才知道,因為她的爸爸就經常會打她媽媽,目睹了無數次家暴的她自然而然地認為男性就應該是暴力的,而暴力正意味著在乎。
親眼目睹父母家暴的孩子,更容易愛上家暴男
於是在她自己的婚姻中,一旦和丈夫發生矛盾,她就會想方設法激怒對方,逼著對方動手,如果對方遲遲不動手,她反倒會覺得失落,還會火上澆油地說:
「你不敢打我了吧?慫了吧。」
直到對方的拳頭終於落在她身上,她才會感覺到如釋重負,但很快又會陷入巨大的痛苦和失落當中,覺得果然所有男人都是一樣的暴力。
因為父母之間錯誤的相處模式,讓她相信暴力就是親密關係的一部分,她需要不斷地刺激伴侶對自己使用暴力來驗證伴侶對自己的「愛」。
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網友講述自己兒時得知父親出軌時的經歷,她是高中時知道父親出軌的,更可恨的是小三竟然來家裡找她的媽媽。17歲的她很生氣,拿著菜刀站在門口說:「
如果今天非要有個了斷的話,就衝我來吧!」
她的做法把在場的三位大人全都嚇到了,爸爸媽媽雖然暫時停止了爭吵,可不久後卻還是離婚了,多年以後她長大了,也結了婚,童年時的經歷對她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她對於另一半唯一的要求就是一定不要出軌。
目睹過父母出軌的孩子,更加擔心伴侶出軌
可她內心又是極其害怕和擔心老公出軌的,所以她就採取盯梢、監視、偷看老公隱私等等方式來確保對方不出軌,可這些行為本身卻是極其傷人的,沒有哪個正常男性能夠接受,最終她的老公也難以忍受和她提出了離婚。
最後她很悲傷地說:「小時候我以為能憑藉自己的力量解決父母之間的問題,可我當時失敗了,多年後在面對我自己的婚姻時,我同樣是個失敗者。」
父母的關係對於女兒一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一個健康的原生家庭會形成良性循環,反之問題家庭成長的女孩,就很容易愛上「渣男」。
國內著名的心理治療師榮偉玲說過:「戀愛是親子關係的複製,如果童年幸福,我們更可能複製幸福,而如果童年痛苦,我們則會複製痛苦。」
如果一個女孩在一段戀愛關係中處於弱勢,那麼她一般是一個自我認同感較低的人,她常常感到自卑,覺得自己配不上男友,所以在面對男友的嘲諷和打擊時,她會覺得男友說的對,就是自己配不上。
自卑的女孩容易遇上渣男
自卑的人自尊水平也較低,這是因為成長過程中經常受到父母的打壓、否定而導致的,讓女孩感到自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長得不好看、身材不好、學習成績差等等。
如果從小到大父母一直打壓諷刺女兒,那麼她就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什麼都比不過別人。這時一旦出現一個願意欣賞她的人,她一定會不假思索地投入對方的懷抱,得到肯定的感覺太可貴,以至於她完全忽略了這個人身上的缺點。
很多父母都認為女兒應該是乖巧、聽話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限制了女兒自我意識,任何調皮、叛逆的行為都被認為是不體面的,她們給女兒設定好成長路線,要求女兒按部就班地長大,最終女兒可能會長成父母所期待的樣子。
但同時她的自我意識也已經喪失了,而父母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做法是給親密關係中的精神控制狂培養了一個絕佳的控制對象。
聽話的女孩容易被精神控制
因為一個沒有自我意志的人,是最容易被精神控制的,兒時她習慣性遵從父母的安排,成年後她自然而然地就會遵從伴侶的指示,我相信這個世界一定是善良的人多,但不得不承認,有些伴侶真的會帶來危險。
如果你有一個女兒,請不要教她懂事和聽話。
所以,與其說這些女孩遇到了渣男,不如說她們是受到了潛意識的驅使,吸引了與她們內心信念和需求相吻合的渣男。那麼,作為女孩的父母,我們應該怎樣教育女兒,才能避免她未來遇到渣男呢?
1、給女兒無條件的愛
給孩子無條件的愛是最理想的親子關係,一個被父母接納的孩子內心一定是富足的,因為她知道無論發生什麼父母都會一如既往地愛自己,接納自己。那麼她也就不需要從陌生人身上尋找慰藉,也更不需要靠戀愛來治癒自己心裡的傷。
無條件的愛就好像一個鎧甲,孩子只有穿上了鎧甲,才有能力和信心探索外部世界,與人交往,因為她知道,如果受傷了,她還有鎧甲來保護她。
無條件愛孩子是一切的前提
2、告訴女兒,真正愛你的人,不會打壓你
真正的愛,是平等,是互相尊重,及時出現矛盾也應該是友好協商而不是惡意打壓。當你聽到對方說出以下這些話:
「你太醜了,雖然我家人朋友都不喜歡你,但我不介意。」
「你太笨了,這麼簡單的工作都做不好,除了我誰還要你。」
這就代表你可能遇到了精神控制,需要提高警惕,認真思考這段親密關係是否還有繼續維持的必要。
3、有一次暴力行為就分手
對各類家庭暴力0容忍,只要對方動過一次手就不要猶豫,立刻分手。一個人無論出於什麼理由動手打人,最起碼說明他情緒管理能力極差,和這樣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有危險的,所以一旦發生暴力,哪怕只有一次也要果斷分手。
最後希望女孩們都能遠離渣男,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愛情。
我是,家有一子,小名薯條,永動機屬性。這是我的人類幼崽成長實驗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