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一個強硬的爸,慈祥的娘,一定會養成良好的品質,成人成才

2020-09-13 楊德福8086


什麼是教育?教育就是要學生養成一種習慣,習慣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階段重要的不是知識的學習,而是學習習慣的培養。一個學生學習成績忽好忽壞,往往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習慣,世界上最可怕的財富,也是習慣。

一位哲人說過,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習慣是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的,你能不能擔重任?會不會辦事?能力如何?恐怕都跟你的習慣有關。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離不開家庭教育,一個優秀的家長抵得上100個優秀的老師。

學校主要承擔的是知識的傳授,而家長則承擔著育人的功能。很多家長把孩子一旦交給學校,就萬事大吉,覺得學校是萬能的。其實學校更多的是承載著知識的傳授,而育人的主要任務是家庭。一位老師,他面對五六十名同學,怎麼能一個一個去教育呢?況且每一個學生都有他自己的個性特點。作為老師來說,不能一一去教育。所以孩子的教育關鍵在家庭教育。

我們都知道當孩子呀呀學語,走進教室,大家都在同一所學校上學,在同一個班級,同一名老師授課,拿著同一本教材,甚至大家坐在同一條板凳上。學著學著差距就拉大了。究其原因,就是習慣的問題,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由於現在孩子都是家中的一根獨苗,一家幾代人圍著孩子團團轉,孩子成了家中的&34;,&34;,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經不起挫折,見不得世面,遇到困難就退縮,學習缺乏刻苦的精神。

愛孩子是人的本性。過於溺愛就會使孩子養成許多臭毛病。那麼要使孩子健康成長,就要有一個嚴格嚴厲的爹和慈祥可愛的娘,才能使孩子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堅定。

作為父親,應該用慈祥嚴格的愛去教育孩子。當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什麼臭毛病的時候,作為父親,就要採用嚴厲嚴格的方法,幫孩子糾正。作為一家之主的爸在家中要有權威,一聲令下沒人敢危抗。作為妻子也要維護父親的尊嚴。作為爹,就要隨時準備一把剪刀,剪去孩子身上的歪枝,讓孩子健康的成長。

孩子有些壞毛病,僅僅靠口水說教,是顯得無力的,還要採用必要的懲戒手段,才能使孩子改掉各種壞毛病。那麼就要靠父親嚴厲嚴格的教育,才能使孩子在人生道路上不至於迷失方向。當孩子在學習上取得一點成績,產生驕傲的時候,父親應該時時刻刻提醒他,&34;,讓他以謙虛的態度去對待已經取得的成績,從而使孩子感到敬畏,不得不遵守規則,從而養成良好的習慣。

作為娘來說,更多的應該是給予爹無法給予的關愛,不僅要關心孩子的衣食住行,做好吃的,買新衣服,買玩具。給孩子洗衣服,帶孩子去玩,讓孩子在大自然中快樂地成長,使孩子感到家庭的溫暖。從而樹立學習的信心和勇氣。母親要給孩子更多的鼓勵。當爸爸給予孩子嚴格嚴厲的教育,孩子產生委屈的時候,可以撲在媽媽的懷裡訴說苦衷,當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經受挫折時,可以在母親懷裡哭喊打鬧,讓他受到愛的教育。

所以要想使自己的孩子成人成才,就要有一個嚴厲嚴格的爹和慈祥可愛的娘,一個嚴格嚴厲,一個溫柔可親。這樣就會使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加堅定,更加自信,將來一定能成人成才。

相關焦點

  • 孩子的養成教育對以後的成長有多重要
    現在的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情勝過任何一個時期,每個家庭都傾盡所有培養孩子,不惜花費巨資各種補課,卻往往忽略了孩子的養成教育,一切除學習以外的事情家長都包辦了,最後結果養成了一個只知道學習的「殘廢」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不能做,禮節方面欠缺,這樣的孩子即使考上了大學,以後的工作生活也很難做的很好。
  • 「虎媽貓爸」與「貓媽虎爸」,哪種家庭孩子更有出息:差距明顯
    這樣一句短短的詩句,說明了養育孩子的艱辛,培養出優秀的孩子,是作為父母的一個終極話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也道出了父母的心聲,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有出息,長大以後能出人頭地。媽媽教育孩子。雖說媽媽強勢點,更加有利於家庭和睦,更有利於孩子成長,但凡事應該有個度,不能一味態度強硬,也要適當考慮孩子和奶爸的感受。
  • 成人重要,還是成才重要?家庭教育應從小抓起
    現在的關於孩子的教育有這麼一個問題,到底是成人重要還是成才重要?由此可以看出,在古代啊,其實就是先成人後成才的教育觀念。1、有的孩子有護食的現象。很多家長可能不以為然,其實這樣子很容易讓孩子養成自私的性格,是要不得的。自私自利,凡事以自我為中心,這種人沒朋友,真的!2、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個主要原因還是出在家長身上,太重視孩子的學習了,而忽視了其他方面同等的重要性,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重要嗎?
  • 《娘》寫的太好了!降央卓瑪一首《慈祥的母親》,獻給偉大的母親!
    但凡有娘的孩子,大都有一個可以回味,值得追憶的幸福的童年。 童年的幸福,來自於娘的笑臉,來自於娘在家中的守望,家中沒有了娘,你便不會再笑。 小時侯,就像一個野孩子,整天在外面玩,只有餓了、累了的時候,才知道,回家。 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娘,進家的第一句話,就是喊「娘唻」。
  • 教36年書,當了36年班主任,他希望幫助每一個孩子成人成才
    今年開學之後,孟祥碩又接過了三年級一個班的班主任,而這也是他連續第36年擔任班主任了,與他的教齡「同歲」。他說,自己本就是梁南村人,因為深知農村孩子想要出人頭地不容易,所以大專畢業後他放棄了留在城裡工作的機會,而是選擇回到村裡的梁南小學,當起了數學老師,「因為農村學校缺教師,尤其是三十多年前,所以年輕的我一到學校,就同時也當起了班主任。」
  • 養成良好習慣從小抓起
    譬如正派為人、熱愛學習、善於思考、刻苦工作、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珍惜親情等優良習性和品質,都已成為家族傳家寶,也是我等立業之基、做人之本和發展之力。儘管如今的時代各種條件發生了深刻變化,而作為立身做人的良好習慣培養及其本質內涵,並沒有什麼改變:有什麼樣的習慣,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正如有教育專家指出:「習慣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可見習慣的力量有多麼巨大!
  • 蒙臺梭利教育助力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良好習慣重要性英國著名哲學家普德曼曾說:「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穫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穫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穫一個命運。」我國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需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習慣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它可以決定人的命運甚至主宰人的一生。
  • 孔子曰「少成若成天性,習慣如自然」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行為
    孩子"呱呱"墜地時,給父母帶來歡樂、期望。許多年輕的父母一定會想到給他充足的營養,給他豐富的知識,開發他的智力……但對如何培養孩子的道德品質卻考慮不多。其實,培養孩子的道德品質是極為重要的。貝多芬曾告誡後人:把「德行」教給你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錢。幼兒期是一個人個性、品德開始形成的重要時期,錯過這個時期,許多良好的品性很難形成。
  • 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當地鎮政府工作人員稱「孩子小,作秀,不懂事。」目前父親已帶孩子離開當地。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誠實守信更重要。如果父母教育孩子從小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就不會發生今天這樣的尷尬事情。十八歲已經成人,弄虛作假偽造證書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 文化解析:「娘」和「媽」的有啥區別?你有媽媽依賴症嗎?
    「娘」字,左邊一個女,右邊一個良,我們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品德優良的女性。娘,指的是母親。對長一輩或年長已婚婦女,我們也可以尊稱喊大娘,剛結婚的女子,我們也可以喊新娘。在最早的《說文解字》中沒有娘這個字,而是【孃】這個字,用於指母親,讀niáng。由母親之義又引申指女性長輩或老年婦女。
  • 良好的品質是孩子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家長要注意培養
    良好的品質是孩子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家長要注意培養良好的品質不僅是大人應該要擁有的,孩子也應該要具備良好的品質。為培養孩子成才,在所有父母內心中都有各自最為看重的方面。大多數人非常重視智力發展,於是想方設法提高孩子的智商。隨著我們社會對人才的綜合素質的考評和衡量成功標準的提升,家長們也日漸意識到一個聰明的孩子未必能夠成才。
  • 孩子良好性格培養:萌娃快樂爸給你支招
    除了遺傳因素對性格的影響之外,性格還具有後天社會性,幼兒良好性格的形成需要父母對孩子從小開始培養。父母不經意間的一個小細節,對孩子都可能會產生很嚴重的影響。在孩子性格建立的初期,其性情就能從許多行為中表現出來,當父母看到一些不良信號時應該及時進行糾正,不然會對孩子日後的生活及工作帶來諸多負面影響。那麼,如何科學正確地培養孩子的性格呢?
  •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孩子不再尿床
    育兒新經 文/吳婧 通訊員/王雪飛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讓孩子不再尿床  天冷了,孩子遺尿的情況多起來,中醫科、腎內科的醫生要提醒爸爸媽媽們:遺尿對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有危害,因此對這個問題必須重視,而讓孩子遠離溼被窩,關鍵是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人的重要基地
    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人成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成人成才教育存在誤區,認為孩子教育的好壞都是學校的責任。其實不然,孩子的成人和成才是兩個概念,應該說成才主要靠學校教育,而成人主要靠的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成人的重中之重,基礎中的基礎。
  • 河南安陽:先成人後成才,彰德實驗中學與多所高等院校合作辦學
    河南安陽市,先成人後成才,彰德實驗中學與多所高等院校合作辦學。(王建安 攝影)2019年3月4日,山東聯合大學書記及相關招生人員到河南省安陽縣彰德實驗中學考察招生,通過觀看該校學生課間女子匕首操方隊、國旗儀仗隊、擒敵拳方隊和學生寢室內務的展示,對該校的校風、學生的精神風貌和孝道文化給予了高度評價,並有意向與安陽縣彰德實驗中學合作辦學。
  • 開學季,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奠定成功的基石。
    新的學期馬上開始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孩子的學習就會步入正軌,學習就會成為一種半自動化的潛意識行為,孩子的學習就會像開了掛,對孩子將來的人生、事業、生活起著永久性的作用。良好的習慣,就像人存放在自身這個銀行裡的「道德資本」,會使人終身受益。所以,培根也說:「習慣是人生的主宰。」
  • 家長要備好一把剪刀,隨時剪取孩子身上的歪枝,孩子才能成人成才
    幾代人圍著孩子團團轉。孩子是家裡的&34;,&34;,&34;。溫室裡的&34;,經不起風雨,受不起挫折。由於家長過於嬌慣,孩子養成了許多壞毛病。當然,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在不斷認識世界的過程中,一天天長大,也就是在不斷的犯錯誤中,不斷地改正過程中,一天成長。孩子犯錯誤是難免的,犯了錯誤就要及時改正。可是由於家長過於嬌慣,孩子犯了錯,不知道錯在哪兒,繼續我行我素。
  • 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
    事實上,幼兒的學習品質的確不可能脫離具體的內容而存在,它是個體在面對具體的知識、技能時所表現出來的,卻又不同於知識、技能本身。比如,一位擁有超強聽力(能聽到很細微的或從遠處傳來的聲音)的孩子,未必是一個好的傾聽者;一個孩子年僅三歲,力氣不夠大,肢體動作也不太協調,卻願意與媽媽一起抬桌子、掃地,幫助媽媽做事情。前者有相關的知識、技能,卻沒有相應的品質;後者知識、技能有所欠缺,卻有相應的品質。
  • 營造技能成才的良好環境
    這些技能型人才的走紅、走俏,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生動詮釋,也為更多技能人才的湧現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然而,不可忽視的是,受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影響,仍有不少人對技能成才之路存在誤解。有不少人認為技工是「藍領」,成為精英才是正道;還有不少家長認為只有學習成績偏低的孩子才會報讀職業技術學校,成績好考上大學才是榮耀,等等。
  • 先成人再成才
    記得 2008年,上初中 當天晚上,班主任 李老師,在黑板上寫了這麼一句話 「先成人再成才」,當時我的 確實有些迷惑,不知所以。如今 已為人師,更感到這句話的重量。 今晚 外甥 又煩事生氣了,回家免不得一頓 吵架。飯桌上連平時袒護 著的爺爺奶奶 也滿臉的怨氣,外甥上初二了,如今在 他老師辦的補習班,說是 學習 無非 是給他找個事做,能夠安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