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教育?教育就是要學生養成一種習慣,習慣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階段重要的不是知識的學習,而是學習習慣的培養。一個學生學習成績忽好忽壞,往往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習慣,世界上最可怕的財富,也是習慣。
一位哲人說過,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習慣是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的,你能不能擔重任?會不會辦事?能力如何?恐怕都跟你的習慣有關。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離不開家庭教育,一個優秀的家長抵得上100個優秀的老師。
學校主要承擔的是知識的傳授,而家長則承擔著育人的功能。很多家長把孩子一旦交給學校,就萬事大吉,覺得學校是萬能的。其實學校更多的是承載著知識的傳授,而育人的主要任務是家庭。一位老師,他面對五六十名同學,怎麼能一個一個去教育呢?況且每一個學生都有他自己的個性特點。作為老師來說,不能一一去教育。所以孩子的教育關鍵在家庭教育。
我們都知道當孩子呀呀學語,走進教室,大家都在同一所學校上學,在同一個班級,同一名老師授課,拿著同一本教材,甚至大家坐在同一條板凳上。學著學著差距就拉大了。究其原因,就是習慣的問題,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由於現在孩子都是家中的一根獨苗,一家幾代人圍著孩子團團轉,孩子成了家中的&34;,&34;,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經不起挫折,見不得世面,遇到困難就退縮,學習缺乏刻苦的精神。
愛孩子是人的本性。過於溺愛就會使孩子養成許多臭毛病。那麼要使孩子健康成長,就要有一個嚴格嚴厲的爹和慈祥可愛的娘,才能使孩子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堅定。
作為父親,應該用慈祥嚴格的愛去教育孩子。當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什麼臭毛病的時候,作為父親,就要採用嚴厲嚴格的方法,幫孩子糾正。作為一家之主的爸在家中要有權威,一聲令下沒人敢危抗。作為妻子也要維護父親的尊嚴。作為爹,就要隨時準備一把剪刀,剪去孩子身上的歪枝,讓孩子健康的成長。
孩子有些壞毛病,僅僅靠口水說教,是顯得無力的,還要採用必要的懲戒手段,才能使孩子改掉各種壞毛病。那麼就要靠父親嚴厲嚴格的教育,才能使孩子在人生道路上不至於迷失方向。當孩子在學習上取得一點成績,產生驕傲的時候,父親應該時時刻刻提醒他,&34;,讓他以謙虛的態度去對待已經取得的成績,從而使孩子感到敬畏,不得不遵守規則,從而養成良好的習慣。
作為娘來說,更多的應該是給予爹無法給予的關愛,不僅要關心孩子的衣食住行,做好吃的,買新衣服,買玩具。給孩子洗衣服,帶孩子去玩,讓孩子在大自然中快樂地成長,使孩子感到家庭的溫暖。從而樹立學習的信心和勇氣。母親要給孩子更多的鼓勵。當爸爸給予孩子嚴格嚴厲的教育,孩子產生委屈的時候,可以撲在媽媽的懷裡訴說苦衷,當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經受挫折時,可以在母親懷裡哭喊打鬧,讓他受到愛的教育。
所以要想使自己的孩子成人成才,就要有一個嚴厲嚴格的爹和慈祥可愛的娘,一個嚴格嚴厲,一個溫柔可親。這樣就會使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加堅定,更加自信,將來一定能成人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