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客戶端訊 作為全國勞模你們工作壓力大嗎?現在的年輕職工嫌工作辛苦總想離職怎麼辦?
從12月14日開始,由甘肅省政府國資委組織的「中國夢·勞動美」省屬企業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事跡巡迴報告會在蘭州、嘉峪關、金昌、蘭州新區、白銀等地陸續舉辦,受到職工熱烈歡迎。2月18日上午,何琪功、範冬雲、謝昌盛、王小康等4位全國勞動模範來到白銀有色集團公司銅業公司電解車間,宣講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精神,和一線青年職工面對面交流互動,現場問答接地氣、提精神。
「我也在一線當作業長,有時候覺得工作壓力很大,怎麼緩解壓力?生活和工作有衝突的時候怎麼辦?」紮根電解鋁生產一線勇挑創新重擔,功克多項技術難題,填補了國內大型鋁電解槽技術標準空白的酒鋼集團東興鋁業公司嘉峪關電解四作業區黨支部書記、作業長王小康被最先提問,提問者是白銀銅業公司熔煉車間粉煤作業區區長潘海東向同是作業區區長。
「要儘量在工作中找到樂趣。」面對「作業長對作業長」的提問,王小康直言不諱,「專心研究怎樣能把工作做得更好,當取得成績的時候會很有成就感。工作和生活要分開,工作的時候全身心投入,生活中培養自己的興趣並尋找快樂。但是當生活和工作有衝突的時候,還是要以工作為先、為主、為重。」
銅業精煉車間生產副主任王魯博在現場提出了一個敏感問題,「有些新入廠的95後職工面對冶煉行業比較重的工作任務和不太高的工資收入有想離職的想法,怎麼辦?」
「我的經歷就是一個例子。」從一名農民工作出成長為全國勞模,用始終如一的敬業奉獻、專注努力實現了向技術性、管理型的華麗轉變,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業績的甘肅建投集團六建四公司抹灰作業隊隊長謝昌盛,結合自己的經歷做了解答,「我所從事的是人們認為最髒、最累、最苦的粉刷工作,上世紀90年代初剛參加工作時每天掙兩塊四毛五,還要幹這麼重的體力活,但是我堅信只要自己學到手藝,成為技術能手,並且努力工作,企業效益好了我們就一定會有好的待遇,我的體會是對培養自己成長的單位,要學會堅守。」
「我也要當勞模……」精煉車間修爐隊職工韓陽是去年才進廠的新職工,聽到激動處他現場提出了疑問:「參加工作一年多了,向老師傅也學到了很多,在自己的崗位上工作很快樂。今天看到這些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全國勞模,特別是有三位就是一線工人,我想問一下我怎麼才能當上全國勞模?」
聽到這話,在擋車工工位上一幹就是29年,在公司1000多名擋車工中創造了產量最高、質量最好、消耗最低的優異成績的甘肅國投蘭州三毛實業公司紡紗廠細紗擋車工範冬雲笑了,「我們一線工人要刻苦鑽研技術、提高技能素質,我剛上班時就想當技能大賽的第一名,別人休息的時候,我都在練接頭技術,工作第二年參加技能競賽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績,此後每年技能比賽我都是第一名。我覺得只要勤學習、下功夫、強技能、多奉獻、出成績,就會成為勞模甚至一步步成為全國勞模。」
24年如一日堅守在貴金屬冶煉生產一線,發明「顏色判斷法」僅憑溶液顏色就能準確判斷99.99%產品純度,西北地區首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的一線工人、金川集團銅業公司貴金屬冶煉分廠提純班班長潘從明,這次雖然沒能來到現場,但他的徒弟作為報告團成員,現場也向青年職工們講述了師傅從一個技校生通過學習、苦練、敬業、奉獻最終成為全國勞模、大國工匠的故事,引得大家共鳴。
在機電液一體化鍛壓裝備設計研發中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引領行業技術進步,為提高我國鍛壓設備實力和提升行業國際競爭作出重大貢獻的蘭石集團能源裝備研究院副總經理何琪功說,「腳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將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作為自覺行為,每一名青年職工都有希望早日當上勞動模範。」(通訊員 姜永波 工人日報記者 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