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有錢」究竟是遊戲理財還是網絡傳銷?

2020-12-20 社交財經融媒體

很多人喜歡在手機中安裝各種各樣的遊戲來娛樂,但近期出現了一批特殊的「遊戲」,號稱「玩一玩就能賺錢」,美其名曰「遊戲理財」。不久前,社交財經就發現一款名為「恐龍有錢」的平臺,該平臺宣稱:「養龍號稱不充值,每日卻穩穩收益300元」。

事實真是如此嗎?疫情之下,於是社交財經「心動不如行動起來」,談一談究竟。

「恐龍有錢」真能賺錢嗎?

看到此類廣告,社交財經於是在安卓應用市場沒有搜索到該程序,但在百度中搜索最終下載到。下載安裝之後,首先要通過手機註冊帳號,登錄帳號之後,頁面會彈出來一個領取紅包的頁面,社交財經領取了2.52元,但只能提現0.3元,付款商戶顯示「羊毛科技」,而後續若再想提現則需要達到50元的門檻才行。

平臺介紹

官方號稱全網最多將只有1萬隻分紅恐龍。可是,靠時間自動生產的那點金幣太慢了,合成一隻38級龍至少也要一個月,更別提要5隻38級龍才能合成分紅龍,根據介紹,這兩隻恐龍可以合成高級恐龍,然後達到一定條件可以合成分紅龍,每天可以拿到幾百塊的分紅提成。

動態收益制度

但是社交財經認為,這種費時費力的養恐龍賺錢並不是特別吸引人,而且還有概率。但是社交財經發現,還有另外一條可以增加概率的方式,那就是把「恐龍有錢」分享到朋友圈並邀請幾個朋友來玩,自己每天都會獲得幾十塊收益,他們看了廣告自己也會分到錢,還會增加分紅龍的概率,邀請來玩的人越多,廣告收益越大,分的錢就會越多。

但是社交財經認為,這種拉人頭增加收益的方式的確類似「傳銷」。

據企查查顯示,恐龍有錢是由福建趣分發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發運營,法定代表人是蔣超凡,而恐龍有錢商標於2019年11月11日分別以「廣告銷售」與「科學儀器」註冊兩次,目前仍在審查中。

「養龍」遊戲具有非法集資、傳銷等特徵

今年2月28日,微信訂閱號「巴彥淖爾經偵」發布了題為《「養龍、靈石」能賺錢?警惕這是網絡傳銷騙局》一文,社交財經發現,該帳號主體是「巴彥淖爾市公安局」,2019年11月21日註冊。

文中提到,巴彥淖爾市公安機關經偵部門近日在微信朋友圈發現一則消息,該信息稱「養龍號稱不充值,每日卻穩穩收益300元」,「分享到朋友圈邀請幾個朋友來玩,你每天都會獲得幾十塊收益,別人看了你的廣告你就有錢,還會增加分紅龍概率。」、「每天玩30分鐘,不影響你做其他事情」但是,看似充滿誘惑性的遊戲廣告裡,有可能存在欺騙陷阱,稍有不慎就會深受其害。

巴彥淖爾經偵通過分析「遊戲模式」得出:此類遊戲模式存在多種違法風險。這裡的「躺賺」模式其實就是「靜態收益」(炒幣升值獲利)和「收徒」模式就是「動態收益」(發展下線獲利)為誘餌,吸引公眾投入資金,並利誘投資人發展人員加入,不斷擴充資金池,具有非法集資、傳銷、詐騙等違法行為特徵。具體分析如下:

1、「躺賺」模式

該遊戲類型是一款養成合成類遊戲,基本上是無腦操作。掃描朋友圈二維碼,下載遊戲,註冊登記成功後,領取你的虛擬寵物恐龍,各種等級的龍隨時間每秒產出相應的金幣,然後用所得的金幣去合成更高級的龍。兩隻1級恐龍可以合成一隻2級恐龍,兩隻2級恐龍合成一隻3級恐龍,以此類推。最終合成到38級,會按概率生成一些特殊的恐龍,如紅包龍、算力龍、情侶龍等,並且可以獲得對應的金錢獎勵。

不過按照遊戲規則,收益最高的是分紅龍,可以平分每天全網廣告收入的20%,通過38級合成的福、祿、壽、喜、財五龍合成。官方號稱全網最多將只有10萬隻分紅龍,稀缺性和躺賺模式無疑就是分紅龍的價值所在。

2、「收徒」模式

如果等時間養龍,合成一隻38級的龍至少要一個月,更別提要5隻38級的龍才能合成的分紅龍。所以,為了獲得更快更高的收益,遊戲用戶們必須去做一件事:拉人頭。當你微信朋友圈裡的其他人,掃了你發在朋友圈的二維碼後,你就成為了遊戲裡其他人的「師父」,建立了師徒關係,其實他們就成為了你的下線,下線每天合成恐龍的活躍度、看的廣告、合成紅包龍的收益,都會轉化成你的一部分收益,你的「徒弟」再收「徒弟」,自然而然成為了你的「徒孫」,以此類推,你拉的人越多,你的收益越高。

平臺的新註冊用戶免費贈送新人紅包0.3元,50元起可提現,每個徒孫每天估計給你貢獻0.15元(通過玩遊戲、看廣告獲取的收益),假如你有10個徒弟,每個徒弟為你介紹10個徒孫,你每天的收益為10*0.3+10*10*0.15=18一個月就是540元,假如你有100個徒弟,你每天的收入為100*0.3+100*100*0.15=180一個月就是5400元,邀請的有效用戶越多,額外收益加成就越高,推廣速度就越快。

「恐龍有錢」自圓其說

近日,社交財經注意到,在「巴彥淖爾經偵」發布了題為《「養龍、靈石」能賺錢?警惕這是網絡傳銷騙局》一文不久後,微信個人訂閱號「輝哥火山會」發布題為《最權威解讀《恐龍有錢》是不是違法?是不是犯罪?專業律師解讀》一文,該文從律師與開發者的角度極力為「恐龍有錢」辯白。

特別是諮詢律師截圖對話不難看出,對方只是輕描淡寫的問了表面的問題,沒有將其全部的商業模式和盤託出,拿二級分銷模式與直銷多層次計酬模式相對比,莫名其妙偷換概念,「恐龍有錢」表面上設定兩種模式,其實際發展過程中,已然超出法律規定,特別是「收徒」模式,典型的拉人頭越多,賺錢越多。

社交財經還發現,「輝哥火山會」可謂是「恐龍有錢」的忠實推廣者,不僅曬從「恐龍有錢」提現的金額,還推廣各種發家致富的其他平臺,但是有不少網友表示:「『輝哥火山會』裡面的付費項目實際上就是他的『小白鼠』,連他自己都不願意做的項目還推薦給會員做,會員如果不願意做則會被拉黑。」

「輝哥火山會」發文中認為「恐龍有錢」採用的是區塊鏈技術的遊戲,相比靜態收入養恐龍抄幣,「恐龍有錢」真正的還是推廣動態收益,也就是拉人頭。社交財經發現,去年8月13日,上海浦東警方通報了一起詐騙案,這是一款自稱區塊鏈養寵的遊戲,將區塊鏈和網絡養虛擬豬相結合,每日收益可觀,而「恐龍有錢」會不會重蹈覆轍,正如諮詢的律師所說,一切都是暫時。

此外,社交財經還發現,同樣由福建趣分發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發運營的「旅行世界」也宣傳是一款「可以養家餬口的遊戲」。這回「養恐龍」變成了「養狗」,同樣是升級到38級之後可以通過合成的各種分紅狗碎片,5個合成一個分紅狗,合成以後就可以享受永久分紅,乍一看,就是「換湯不換藥」的套路。

諸多養成遊戲被指「資金盤」遊戲

「『恐龍有錢』與『旅行世界』雖然沒有充值入口,但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資金盤遊戲,因為這款APP無需充值,玩法簡單,所以在短時間內吸引了大量用戶。」相關人士表示。

那麼這款既能免費玩又能賺錢的軟體,是如何實現盈利的?

據了解,深圳市遊迷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陀螺世界」APP,才是這類遊戲的「鼻祖」,「恐龍有錢」與「旅行世界」只是陀螺世界的一個仿盤。目前來看,「恐龍有錢」與「旅行世界」的收益要比陀螺世界更多,因此導致的很多用戶,都是從陀螺世界轉來的。

但是無論「陀螺世界」還是「恐龍有錢」與「旅行世界」,這類遊戲無法在應用寶與蘋果應用商店下載。而這類遊戲軟體的盈利模式主要為:寵物的合成和觀看廣告視頻。寵物等級越高,收益就越高。每天觀看一定數量的廣告視頻也會獲得一部分收益。除此之外,還會有隨機、限量的分紅型寵物,只要用戶擁有它,就可以實現每天200—300元左右的收益。這個看似無需任何充值的遊戲,讓很多用戶放鬆了警惕,並且十分積極的參與其中。但其實它騙的不是用戶的錢,而是騙取免費勞動力,說白了就是讓用戶一直為它幹活,用戶換來的是微薄的收入和高額的提現手續費。

據反傳人士表示:「最近出了很多類似這種合成遊戲模式的平臺,比如恐龍在線,瑞丘,陽光養豬等,無論樣貌如何改變,遊戲的本質都是一樣的,而且拉人頭的方式會導致玩家越來越多,分配的利益也就越來越少,平臺就會降低合成概率,甚至也很可能因為平臺資金鍊斷裂無法提現而跑路。」

相關焦點

  • 恐龍有錢好不好做,恐龍有錢怎麼樣才能賺錢
    很多人為了聚集財富,開始追尋理財方式。恐龍有錢項目應運而生, 獨創的模式,顛覆其他所有項目,終身只投資一次,持續不斷復投來倍增你的財富,每一次機遇到來都會誕生一批新富翁,你想改變家族命運嗎?你想把握住千載難逢的機遇嗎?2020想要投資理財,恐龍有錢是您的首選!萬人團隊等著您,目前各大團隊火熱對接中,一手資訊,隨時掌握最新動態,先到先排!詳情諮詢恐龍有錢微信號
  • 「網絡理財遊戲」涉嫌傳銷?「網絡相親」也能讓人家破人亡? | 有事...
    心態,還是心態啊。2「種花賣花」農場網路遊戲崩盤涉嫌詐騙2億元原標題: 種花偷菜類網路遊戲成詐騙新名目 被指像傳銷一款名為《魔幻農莊》的農場遊戲,通過低投入、高收益的」養花賣花「玩法,吸引玩家加入並為獲取收益,不斷投入金錢購買遊戲中的資源,後突然崩盤,導致玩家大受損失。
  • 玩遊戲能輕鬆掙錢?理財遊戲「魔幻農莊」捲走4600萬的傳銷騙局
    玩遊戲就能輕鬆賺錢、月薪過萬?短短5個月的時間,「魔幻農莊」遊戲先後擴展至全國31個省市區,玩家超12萬人,交易金額達4600餘萬元…直至遊戲崩盤,玩家血本無歸之際,方才認清這個網絡傳銷的真面目。近日,重慶市江津區檢察院辦理一起以「魔幻農莊」投資理財型小遊戲為幌子的新型網絡傳銷案,並於7月26日對馬某某等8名被告人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提起公訴。「你知道有個在手機APP上種花的小遊戲嗎?只要花330元錢註冊一個帳號,就能種一棵樹。而樹上所結的每朵玫瑰花價值一元,可用來買賣。
  • 養雞孵蛋等理財小遊戲模式暗藏巨大風險 涉嫌傳銷或集資詐騙
    近年來隨著對非法傳銷的打擊力度不斷增強,一些非法傳銷開始逐步變異,利用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為工具,以網絡軟體為平臺,打著電子商務、網上創投、網上股權投資、微商、虛擬貨幣、金融互助、慈善救助、免費旅遊等旗號,展開網絡傳銷,需引起高度警惕。
  • 玩玩遊戲就能實現財富夢?12萬人陷入網絡傳銷陷阱
    來源:檢察日報廣告宣稱「輕鬆賺錢、月薪過萬」,一款名為「魔幻農莊」的理財遊戲迅速在網民中走紅。5個月時間裡,先後發展全國31個省市區,玩家12萬餘人,交易金額4600餘萬元。直至遊戲崩盤,玩家血本無歸之際,方才認清其網絡傳銷的真面目。
  • 網絡傳銷典型案例點評
    閱讀提示  網絡傳銷作為一種打著電子商務等旗號的新型傳銷方式,正成為威脅經濟秩序、社會穩定的「毒瘤」。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深入研究網絡傳銷的特點,分析案例,公布了近期網絡傳銷典型案例。魔幻農莊  【案例簡介】  2017年3月15日,魔幻農莊遊戲正式上線。8月中旬,遊戲全面崩盤,數萬玩家血本無歸。魔幻農莊是一個號稱「輕鬆賺錢、月薪過萬元」的理財遊戲,在短短5個月時間裡,先後發展涉及重慶、四川、廣東等28個省市的12萬玩家,交易金額達4600餘萬元。
  • 「博旅理財」網絡傳銷案 一名傳銷骨幹發展下線8000多人獲刑
    層級68級,下線8000多人,涉案5萬餘元……射洪宣判一起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近日,射洪市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段某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一案在射洪市法院公開開庭審理。法院判處被告人段某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宣告緩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
  • 警方揭露網絡傳銷套路
    參與傳銷活動不僅會造成財產損失,還可能涉嫌違法犯罪,切勿相信高收益、高回報的「投資」陷阱。網絡傳銷犯罪方式:1、傳統型網絡傳銷:該類網絡傳銷是指以網際網路為平臺,藉助網絡來推銷道具商品或拉人頭發展下線營利。
  • 眾多陷網絡傳銷騙局!或被洗腦更徹底而執迷不悟!
    而網絡傳銷則使用了更隱秘的不公開的手段,他們通常打著「虛擬貨幣」、「數字加密貨幣」、「數字加密通用積分」、「互助理財」、「網絡理財」、「遊戲理財」、「挖礦機」、「眾籌」、「股權」、「電子商務」、「微商城」、「XX科技」 為名的資金盤,它的得利方式同樣是交納會費(或說是享受產品),然後再拉人進入作為自己的下線,短期內圈錢關網跑路。
  • 涉案資金2400餘萬元 MFC理財網絡傳銷案 兩名骨幹被公訴
    9月14日,李旭反傳銷團隊獲悉,杭州市臨安區人民檢察院披露一起傳銷案,該傳銷組織打著投資理財的旗號,兩名被告人加入後,積極發展下線,其行為已構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2016年至2018年,被告人裘某某在汪某甲、汪某乙等人(另案處理)介紹、操作下加入馬來西亞MBI公司旗下的MFC網絡平臺傳銷組織,並發展下線被告人鄒某某。
  • 為什麼「傳銷遊戲」能在市場上持續被「追捧」?
    半年前在同事的介紹下,小金開始玩一款《淘金農場》的「理財手遊」,前期花了一小筆錢,不但回了本還小賺了10000塊。小金可不是「傻白甜」,裡面的門門道道大概都知道。在這款遊戲的微信交流群中,小金和同事們都知道誰是遊戲託兒,誰是即將遭殃的接盤俠。這類遊戲一般運營周期是一年,而《淘金農場》到今年的8月8日就滿一年了,小金和同事早就停止投入了,他們不會做最後的接盤俠。
  • 「理財新平臺」實際是網絡傳銷 6個月發展下線層級108層
    來源:檢察日報原標題:「理財新平臺」實際是網絡傳銷短短6個月,發展下線層級108層,吸納會員註冊帳號67萬個,涉案金額達8.14億元平臺成立大會時某在宣講庭審現場檢察官與公安人員就本案細節進行討論這個所謂的理財平臺成立兩個月後,王先生又參加了該平臺的培訓會。這一次,參會人員達到了3000多人,來自江蘇、湖北、陝西等多個省份。2018年6月2日,鹽城市公安局在日常網絡巡查中發現了這個平臺資金異常。初查後發現,該平臺通過網際網路發展會員,收繳會員費,並採用虛擬幣變現的盈利模式,疑似網絡傳銷。
  • 「達人店」涉網絡傳銷 被罰400萬
    來源:錢江晚報昨天,記者從浙江省工商局獲悉,浙江省自3月份開展網絡傳銷違法犯罪活動聯合整治工作以來,截至6月底,全省工商(市場監管)部門、公安機關共立案查處傳銷案件132起,涉案金額11億多元,採取刑事強制措施352人,罰沒950餘萬元,搗毀涉傳窩點
  • 最新傳銷組織名單曝光 小心讓你傾家蕩產
    導語 |大家都知道,傳銷在我國屬於違法行為,但還是有不少犯罪份子在隱秘處不斷拉人頭,違法籌集資金。害人又害己!提醒你的好友,小心入了圈套!   警惕!上當後必定傾家蕩產  傳銷犯罪份子猖獗,廣大網民要多加小心並告知身邊的親人及朋友!以免上當受騙!
  • 網上"超級連鎖店"會員20萬 網絡傳銷涉案12億
    省打擊傳銷工作聯席會議召集人、省工商局局長李金冬介紹,伴隨著當前網絡經濟的高速發展,當前傳銷活動出現了網絡化的新特點。  網投旗號:私募股權涉案金額達5億元  此類網絡傳銷經常假借「資本運作」、「私募股權」、「私募基金」、「投資理財」、「網絡基金」的形式,虛構國內外大型投資公司或金融機構,以高額返利、回報為誘餌吸引網民註冊為會員,並發展、拉攏下線會員認購股權或基金份額。  去年2月發生在湘潭的「ESL」特大網絡傳銷案便是典型案例。
  • 網路遊戲「賺錢」那些坑……
    「賺錢遊戲」基本都是騙術。2017年4月,「開鑫牧場」高額返利詐騙團隊被搗毀。它的玩法類似於曾風靡一時的「開心農場」,但號稱可以「賺錢」——用戶花錢買虛擬動物「飼養」,在遊戲中賣動物下的蛋,就能夠通過「鑫豆」提現賺人民幣。去年3月上線,8月崩盤的「魔幻農莊」也是一個號稱「輕鬆賺錢、月薪過萬」的「理財遊戲」。
  • 國內超火美國傳銷騙局+最新最全350個傳銷盤,央視...
    17、精神傳銷心靈培訓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居然還有那麼多人相信,交了五萬後,很多人居然賣房去繳納更高昂的費用。哎,不知道是這些會員心靈太空虛了,還是這些騙子,洗腦功夫太厲害了。目前已經被警方搗毀。32、德莊金融理財網絡P2P模式,但本質就是個非法集資和傳銷項目,專門欺騙一些大叔大媽們。
  • 傳銷騙局最新最全名單曝光!
    想有錢,繼續拉人。美國華人報紙報導,投入的保險死後沒有拿到——也就是你每月辛苦投入不少錢,買保險,投入幾十年,未必就能拿回來。年薪500萬,這可是美金喲~不動心嗎?9個月能收入20萬美金?這你信嗎?12.CKB168——已倒閉,判刑中13.Gem Coin(珍寶幣)——已倒閉,正被訴訟有人問:既然傳銷如此惡劣,那為什麼美國不立法禁止傳銷呢?
  • 好省APP究竟是網購省錢「神器」還是傳銷騙局?
    近日,有網友後臺留言諮詢一款社交電商「好省」軟體究竟是不是傳銷?對此,社交財經進行了一番調查與相關諮詢。 律師:套上網絡的新型傳銷 從好省模式誕生的那天開始,社會上關於好省模式的爭議似乎一直都沒有斷過。例如,今年3月,有網友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投訴,稱好省APP虛假宣傳,拉人頭。
  • 高大上的理財平臺,幹的卻是傳銷 椒江法院審理一起傳銷案,5人獲刑
    5名「上線」被判刑,不少人才恍然驚覺自己陷入了傳銷騙局「馬來西亞MBI國際集團社交理財平臺事實上,這個平臺打著「投資理財」的幌子,幹的卻是傳銷的事。參加者被要求繳納入門費,少則700元,多則24.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