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兒子學了幾何,我終於品嘗到:數學這酸爽的滋味

2021-03-01 憨爸在美國

--- Tips:點擊上方【憨爸在美國】查看往期內容 ---

這學期兒子開始學習幾何。

想當年,幾何是我的強項,什麼做輔助線、證明啥的,玩的可溜了。所以在學之前,我就跟老婆打包票,「放心,兒子的幾何教給我了!」

可是,我大概是高估了自己的記憶力,再多牛掰,那也是20年前的壯舉了……

前幾天,兒子請我看一道題:

瞅了第一眼,我有點懵,這「isosceles triangle」是啥?

接著瞅第二眼,仍然有點迷糊,這ABCDM都怎麼畫?

再瞅第三眼,更是懵圈,這SAS、SSS、ASA都是什麼玩意?

那一刻,看見兒子殷切的目光,我突然有一種「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尷尬……

要不是憨憨學校開始教幾何,我是斷然不會把20年前的書本重拾的。

幾何是數學裡一個非常重要的分支,但是它卻跟孩子之前學習的數學完全不同,可以說是兩個維度的思考方式。

之前學數學的時候,主要就是計算和應用題,可是等到了學幾何,你會發現,那些在幾何裡都不再重要。你說你計算能力很牛,能速算123x456,可這在幾何裡完全英雄無用武之地,人家頂多只需要你用簡單的加減法算個180度以內的角度,或者用簡單的乘法算個πr²的圓面積,僅此而已。

幾何跟之前學的數學不一樣,難是難在對概念、定理的掌握,以及畫圖的技巧!

首先說說概念。

幾何的概念特別多,就拿三角形來說,有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等等,每種三角形都有它的獨有特性。

題目一般會告訴孩子這是什麼三角形,然後讓孩子去解題。就跟憨憨遇到的那道題目一樣,題目的開篇就說:「In isosceles triangle ∆ABC」,也就是告訴你這是一個等腰三角形∆ABC,然後剩下的等腰三角形的特性自己去琢磨吧。

什麼?不懂什麼是等腰三角形?那剩下的題目不用看了,可以洗洗睡了!

因此,學幾何,掌握好概念最重要,這概念還不只是理解一個名詞那麼簡單,還得知道這個名詞對應的含義。

比如說「相似三角形」,你不能僅僅是知道這個名詞,更重要的是,得知道,一旦三角形相似,那麼對應的角度就會相等,對應的邊長成比例。

接著說說定理。

幾何和以前學的數學不一樣,它是由很多定理組成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幾何需要死記硬背的成分更多。

就拿判斷兩個三角形相等來說,就是憨憨那道題所謂的「SAS、SSS、AAS」這些符號,其實都對應著一個又一個的定理。

下面這張圖就是判斷三角形相等的幾大定理。

如果你想證明兩個三角形相等,那麼要麼三條邊相等(SSS),要麼兩邊一夾角相等(SAS)…… 總之得找出一點理論根據出來,這些理論根據就是定理!

這些定理都是要娃熟練背誦的!可以這麼說,定理掌握的熟練程度,直接決定了孩子解題的速度。

最後說說畫圖。

畫圖也是非常重要,因為這圖畫的好不好,直接決定孩子幾何能不能學好。

就拿判斷三角形是否相等這個問題來說,憨憨就曾問我一個問題:「如果兩個三角形,它們對應的角都相等,這三角形相等嗎?」

我當時就給他畫了這麼一張圖,左右兩個三角形的對應角度都相等,但是三角形邊長卻不一樣,這顯然不相等。

緊接著兒子又繼續問我,「如果兩個三角形之間,它們有兩條邊相等,另外還有一個非夾角的角相等,這兩個三角形相等嗎?」

於是我又給他畫了另外一張圖,圖中左右兩個三角形,用藍色筆標註的角都是相等的,藍筆標註的邊長也是分別相等,可是兩個三角形卻顯然不同!

別的話也不用多說了,只要我把圖這麼一畫出,兒子就瞬間豁然開朗,這畫圖的作用勝過言語千萬倍!

這就是學幾何的三大難點:概念、定理和畫圖,和之前學數學完全不一樣的思維方法,家長們一定要給孩子灌輸好。

孩子小的時候都體會不到,等大一點,像我家娃上6年級開始正兒八經學起幾何的時候,就知道這滋味的酸爽了!

一開始會有點不適應,憨憨就曾抱怨不喜歡證明題,感覺繞來繞去的。他更喜歡應用題,那個更直接。

但是等學了一段時間,掌握好學習方法後,小孩子慢慢就會發現,幾何其實也沒有那麼難,只要前期學習方法用對,掌握好那個節奏,後面幾何學起來也可以很輕鬆!

我寫的矽谷工程師爸爸系列叢書,包括數學思維和思維導圖篇,它是用美國最流行的PBL項目學習方式,結合STEAM教育來提高孩子數學思維和思維導圖應用能力。掃描下方 二維碼 或點擊左下角 閱讀原文 可以購買!

憨爸在美國

矽谷工程師爸爸,分享美式教育理念和資源,專注於英語、數學、科學啟蒙,一定讓你腦洞大開喲!

相關焦點

  •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學了幾何幾何用?
    何必學幾何。學了幾何幾何用?不學幾何又幾何!讓我們永遠記住徐光啟對這打油詩的回答:無用之用,眾用所基。21604年,徐光啟進士及第後,順利進入翰林院。1607 年,徐光啟終於用清晰精煉而又優美典雅的中文第一次將這部世界數學名著的前六卷翻譯成功,成為我國科學史上第一部系統的幾何學著作。
  • 贈書 除了微分幾何 黎曼幾何 代數幾何 還學什麼幾何?
    歐幾裡得的出現,寫就《幾何原本》,也是古希臘數學的集大成之作。羅素曾經這樣形容讀《原本》後的感想:「宛如初戀,我從沒想到世上有如此甘美的事物。」理解《原本》價值的人,都經歷過類似的心路歷程:突然意識到自己憑藉著思考,就能在變化複雜的現實世界中,推論出確定的知識,中間沒有任何遲疑、曖昧、模稜兩可的餘地。
  • 我與「幾何畫板」
    說起數學,我的底子單薄得可憐。上學那陣,同學們戲謔性地調侃數學:「代數幾何,旮旯角落,老師難教,學生難學!」至今,我仍記憶猶新。一想到數學課堂上,自己講得口乾舌燥,學生依然懵懵懂懂,教學失敗感就油然而生,甚至畏縮、懼怕起數學教學來了。可是,既受命,就不得不從,於是研究教法、學法,鑽研教材,備課,改作業,培優輔差,每個環節,都毫不鬆懈。
  • 初中數學總是翻車?作為一位學霸家長,聊聊我兒子的數學逆襲史
    兒子想了半晌,然後認真地告訴我:「考了130分那天,我第一次被自己的動力嚇到了。」四十歲生日的那天,我去參加了兒子的家長會。全校前十,班級第一,語文129分,物理112,歷史生物滿分,化學就扣了一分...還有,「數學:150」。
  • 學霸們是如何學好數學?讓他學幾何,讓他會幾何
    打好基礎才能獲得優異的學習成績,這一點無論是在哪一門科目的學習,都是相通的,要想學好幾何自然也不例外。就像輔助線的添加,一直是大家非常頭疼的問題,看似毫無規律,但實際上也是有規律可循,如添加垂線,通過勾股定理來解決問題;或是添加平行線,設置相似去解決問題;也可以通過連接某條線段,構造基本圖形等。
  • 兒子數學一路高歌,我們有10個學習秘訣……
    上小學後,她兒子的數學成績依舊很棒,三年級上學期的數學成績,單元考除一次99分以外,其他都是 分,因此穩居班級第一。期末數學競賽一等獎,也讓孩子嘗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甜味。興趣引導、廣泛閱讀兒子從小愛聽數學繪本,接觸到了好玩的幾何和巧妙的代數,了解到了好多數學概念。數學知識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直到現在三年級了,他依然迷戀這些繪本故事。即便經典數學遊戲已經超年齡幼稚簡單了,依然津津有味地一遍遍翻看。
  • 兒子數學一路高歌,我們有10個學習秘訣…
    花友@福星媽媽的兒子是位小學霸,之前她分享過兒子的數學啟蒙經驗帖,為不少花友帶來了參考。 上小學後,她兒子的數學成績依舊很棒,三年級上學期的數學成績,單元考除一次99分以外,其他都是 分,因此穩居班級第一。期末數學競賽一等獎,也讓孩子嘗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甜味。
  • 初中生優秀作文:我品嘗了失敗的滋味
    初中生優秀作文:我品嘗了失敗的滋味皎潔的月光裝飾了繁星點點的夜空,也照亮了大地。夜空像無邊無際的大海,安靜、廣闊、而又神秘。田野、村莊、樹木,在幽靜的睡眠裡,披著銀色的薄紗,嫵媚而又清麗脫俗,我站在窗前,思緒飄向遠方。那一天,語文老師發下了試卷,我一看,完了。這次居然只考了九十三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怎麼可能。
  • 985數學院研究生畢業的我,唯獨學不會初中平面幾何是什麼原因?
    網友問:我有個心結,就是我的數學能力問題,數位化經濟時代,越來越強調數學能力,我想知道我作為一個985數學院畢業的研究生數學能力到底如何?1、其實從小學開始我的數學成績還好,但卻一直是班裡面課堂反應最好的之一吧,只是經常算錯,也沒在意。
  • 【物理數學】數學家的故事丨從笛卡爾到解析幾何
    二十歲在普瓦提埃大學獲得法律學學位。雖然笛卡爾受過良好的教育,但他卻認為除了數學以外任何其它領域的知識皆是有懈可擊的。從此,他沒有繼續接受正規教育,而是決定漫遊整個歐洲,開闊視野,見悉世面。由於笛卡爾的家庭經濟富裕,足以使他囊滿無掛,悠哉遊哉。長大以後從1616年到1628年,笛卡爾做了廣泛的遊歷。他曾在三個軍隊中(荷蘭、巴伐利亞和匈牙利)短期服役,但從未參加任何戰鬥。
  • 如果不懂幾何,活該你是母胎solo! |柏拉圖|數學|幾何學|定理_網易...
    作為西方早期哲學家和政治家的柏拉圖強調,進入學院的人必須學好幾何學,否則難以進入深奧的哲學殿堂......曹操說: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歷史就是這麼驚人的相似,作為亂世梟雄的曹操,也曾思考過"幾何」的重要性......
  • 中國科大微分幾何研究及《微分幾何與拓撲學》叢書
    《微分幾何學雜誌》審稿人評論認為,這篇論文是幾何分析領域的重大進展,將激發諸多相關研究。菲爾茲獎獲得者西蒙·唐納森稱讚說,這是「幾何領域近年來的重大突破」。中國科大在微分幾何與拓撲學研究方面源遠流長,聚集了一大批人才。1958年,中國科大創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先生創辦中國科大應用數學和計算技術系(1964年改名為數學系)。
  • 數學、幾何、英語、藝術,一套書全學到!而且是超好玩地學哦~ | 閃購
    因為,同樣是讀一套書,小朋友能顏色、形狀、數學、幾何、英語、藝術,全學到。 而且,這套書難得的好看又好玩。 所以,孩子真的會「愛屋及烏」——因為看得開心玩得嗨,而種下一顆種子,對數學、幾何、英語萌生興趣。 這套書就是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新書《有魔法的形狀》。
  • 從「歐幾裡得」到「幾何」,這門學科經歷了什麼?
    作者:邵紅能(科普作家,上海市城市科技學校)來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學過數學的人都知道數學有一門分科叫「幾何學」,然而,鮮有人知「幾何」這一名稱的由來。其實 ,在我國古代,這門數學分科並不叫「幾何」,而是叫做「形學」。那麼,是誰首先把「幾何」一詞作為數學的專業名詞來使用且用它來稱呼這門數學分科的呢?這個人就是明末傑出科學家徐光啟。
  • 我為什麼選擇了代數幾何和數論
    這其實完全在我想像之外。我那時想的特別簡單,就自己自學數學分析,到了期末到數學院的數學基地班參加數學分析的期末考試,我還記得我考了95,幾乎是最高分。考完後我就跟帶這門課的吳方同老師說了我想轉數學系想來基地班學數學。之後辦了一通行政手續,找各式領導籤了不下十個名字。
  • 幾何原本VS九章算術,中西數學的差別在哪裡?
    」想想也對,我們吃魚吃肉絕不吃虧,數學好像真的很重要。到後來,有人開始反對數學。準確的說是反對高等數學,給出的理由是:你買菜會用到微積分麼?那些日常的計算問題,我學會了初中的加減乘除就已經足夠了。對於那些不是科學家、工程師的人,可能他一輩子也不會再用到什麼解析幾何、微積分,那我還要浪費時間去學這些東西幹嘛呢?
  • 【數學講堂】丘成桐:漫談微分幾何
    我為什麼講為名為利這個事實呢?舉例來講,我們這幾年在哈佛大學裡教了幾個在大學裡念數學念得很好的學生,可是到了畢業的時候,我曉得他們明明對數學有很大的興趣,但是他們選取了完全不同的途徑,他們有些人寧願選取做生意或是到銀行裡面做事。
  • 【數學博覽】幾何三角 三角幾何
    三角幾何 幾何是數學的一個分支,也叫幾何學,是研究空間圖形或形體的形狀、大小和位置的相互關係的科學。 而平時生活中所說的「幾何",則是多少的意思。比如,一件東西「價值幾何?」意思是問這件東西有多少價值?再如,「曾幾何時」、「人生幾何」中的「幾何」都是多少的意思。 從前有個不願學幾何的人,寫了一首打油詩,為自己不認真學習幾何找藉口。
  • 代數,分析,幾何與拓撲,現代數學的三大方法論
    現代數學不同領域的差異當然存在,但是這些領域的邊界線則犬牙交錯,交叉的地方並不清晰。而且某個領域使用其他領域的方法和定理也是很常見的事情。我一開始說三大方法論不是完全分割的,相互之間互有聯繫,下面舉一些例子來說明。有些人可能覺得分析就是搞搞不等式估計、求求導積個分什麼的,用不到多少代數。其實也不一定。PDE很多時候都有對稱性,這些對稱性很多時候能簡化問題。(李當初發明李代數的目的可是拿來解微分方程的,他想用李代數來刻畫方程內在的infinitesimal symmetry)。調和分析自然地和表示論有聯繫。
  • 高中數學立體幾何經典題,年年高考都會考到!吃透數學再漲30分
    立體幾何在高中階段屬於中難度的知識點,而且每年雷打不動地出一道大題,小題也會經常涉及到。考查考生的抽象思維、對空間抽象圖形的感知能力,作為數學學習中的重點,幾何部分在很多學生之間都是一個過不去的坎,常常成為大家考高分的攔路虎,這種情況並不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