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裡的遊泳

2020-08-28 一個為生活奮鬥小律師

昨天去城市邊上的湘江裡面遊泳了。

剛好發過大水,雖然水不是黃色的,還是能看到洪水的痕跡,很多原來淹不到的地方現在都還泡在水裡,長了青苔,滑的很。

入水以後,往江心遊了一會,感覺身心舒暢,很久沒有去河裡遊泳,快二年了。

遊泳很消耗體力,既能鍛鍊身體,也能看出身體是否健康。

當年主席為什麼要暢遊長江,裡面包含的蘊意慢慢體會吧。

我是自小就學會了遊泳的,所以,看到每年夏天,很多遊泳館招生海報,就有點想不明白,遊泳應該怎麼教呢?

現在的孩子和我們那個年代的孩子不一樣,可能,如何學會遊泳也是一個區別吧。

小時候,家裡門前那條河很寬,水很大、很清。

聽大人們說,水裡面還有水猴子,所以還特意立了一個碑鎮壓它。

每到中午或者下午我們這群孩子就去河裡洗澡。在這些洗澡的過程中,手腳並用,不知不覺就會遊泳了。所以,要我說出怎麼學會遊泳的,我還真說不出個一二三來,印象中就是沒有刻意去學就會了。

那個時候農村窮,但是環境好。

只可惜環境好,並不能改變農村中人們的生活。

當時連馬路都沒有,只有一條曲折的據說是清朝時候就修建好的石板官道,延綿伸向遠方。

河裡有有甲魚、螃蟹、水草等等。

我記得有一種身上有藍色、紅色花紋的魚。

這種魚成群在水裡遊來遊去,它們只生活在乾淨清澈的水裡,把它們抓上來,如果不放到井水裡,很快就死了;在渾濁的水裡,它們很快也會死掉。

我一直記得這種魚,但是除了在家鄉外再也沒有見到過。

學會遊泳後,我們還會趁著下大雨發洪水,從上面那個水壩跳下,一直隨著水衝到下遊才上岸。

那時候我們怎麼做,包括去水庫洗澡,沒有大人幹涉,也不知道害怕。

讀小學的時候,我們一群人一起走路,天氣熱了,看到一些池塘或者大水坑,這時候我們往往就會放下書包,脫掉衣服,一起到水裡面嬉戲。

記得在家鄉和中心校中間路段,有一個像鍋底一樣的大塘,每到下雨就會有一池塘的水,然後再乾涸。

我們就趁著裝滿水的時候,跳下去暢遊一番,而不顧這個塘其實很深很深。

有一次,我們去一個鄰近村的水庫那裡洗澡。

水庫都有一個洩洪的通道,經常有水往下流,很光滑。

我不知道,從那裡走過,然後整個人就順著這個斜坡滑下去掉到下面的水坑裡。

當時真的覺得害怕,也知道以後不能在光滑的地方走。

現在想一想,生怕當時往下滑的時候跟著滑一塊石頭下來,那就完蛋了,會被石頭砸到的。

那些時候,老師也告訴我們,不能私自去野外遊泳,我們那個學校就有勇救落水兒童而犧牲的小學生,我們還去給她掃了墓。

但總的來說,可能那個時候孩子多,不值錢,亦或者那個時候條件不好,大人們忙著吃飽肚子和發展的事,無暇顧及孩子們的事吧。

初中,我到了縣城就讀。

看到了兩條比我們家鄉更寬更大的河,然後,在學習之餘,也跟著同學一起去那些河裡洗澡,覺得比在我們那條小溪遊泳更好。

印象中,有一次中午,我們一群人就這麼出發,順著河流走到了上頭適合洗澡的地方。大家脫了衣服就在那裡洗澡,在河中間我試著站了一下,踩不到底。

有一次,我還和其他人一起趁著下大雨河裡漲水,從河這邊遊到了河那邊,沒想到水流太急,不能夠再遊回來,沒辦法,我們光著身子從下遊的一座橋過來,卻被一個同學看到,害的我這事跡後來都在班裡面被傳了出去。

隨著我越走越遠,家鄉的小河的水越來越少,大家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好。

通了電,修了路,很多人到外面打工,回來建新房等等。

我小時候看到的那種魚也再也沒有見到了,原來彎曲的小河也被人工強行拉直了。

再後來,走入社會,在工作的地方,就更少去河裡遊泳了,有時候也就是到遊泳館和大家一起泡泡水,畢竟沒有在河裡那種暢快。

有時候是想著要下河,也準備好了,但總是被種種瑣事給牽絆,不能成行,然後就是然後了。

這兩年來第一次遊泳,感想頗多,是為記!

相關焦點

  • 長沙一男生在亮月湖溺亡 市民湘江野泳須謹慎
    原標題: 傍晚湘江邊還有不少市民野泳瀟湘晨報訊:長沙持續高溫,一些市民選擇了到湘江邊遊泳消暑。7月27日下午4點半,瀟湘晨報記者來到風帆廣場附近,看到有大人和小孩在水中嬉戲玩耍。到了傍晚時分,前來遊泳的市民絡繹不絕,許多家長都帶著小孩前來享受清涼。「爺爺,我們快下去吧。」
  • 冰冷湘江裡,「蛙人」一泡就是兩小時
    1月2日,長沙湘江東岸防洪綜合改造項目(一期)工程現場,潛水員在進行圍堰水下鋼板樁止水作業(左圖)。右圖為圍堰施工現場。 記者 李健 攝   眼下,冰雪天,湘江長沙段的江水冰冷刺骨。為確保涉水主體工程在今年汛期到來前完成,連日來,在湘江東岸防洪綜合改造項目堤防改造工程施工現場,18名潛水員分散在該項目各圍堰區域進行水下施工作業,在水下摸索著施工,經常在水裡一泡就是兩個多小時,也被工友們親切地稱為「蛙人」。1月2日,三湘都市報記者前往施工現場,記錄冰雪天裡他們在水下作業的這一幕。
  • 株洲環保局:湘江死魚疑與人為投放魚藤精有關
    株洲市環保局官方微博  人民網北京8月21日電(蔣琪)據媒體圖片報導,19日起,在衡陽衡山段開始到20日株洲段、湘潭段發現大量死魚,不少來此進行晨練或遊泳的市民,紛紛加入了打撈的隊伍。對此,記者從株洲市環保局官方微博看到官方回應稱:湖南省環保廳已啟動監測應急預案,初步監測是湘江水溶氧量過低,原因衡陽市和省環保廳正在排查。另不能肯定是有人投放魚藤精,只是疑似。
  • 紀錄片《鐵血湘江》:真實呈現湘江戰役全貌
    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廣西廣播電視臺聯合攝製的4集歷史文獻紀錄片《鐵血湘江》,真實呈現了85年前那場發生在紅軍長徵途中最為慘烈、事關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湘江戰役。紀錄片通過史料挖掘、重訪現場、親歷者口述和專家訪談等形式,故事化、細節化地呈現中國革命歷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湘江戰役,注重縱向與橫向、宏大敘事與歷史親歷者真實故事的結合,將紅軍用精神和力量構築的「湘江戰役」精神等紅色基因貫穿於全片。
  • 滾滾湘江化赤水 昭昭青史耀英輝
    三江相匯而一洲獨居,環境幽雅嫻靜,別具特色,一日之內早中晚各不相同:晨時薄霧籠罩,午間江水湛藍,夜晚輕風拂江。殿後的紅八軍團不復存在,湘江東岸的紅三軍團六師18團和紅五軍團34師全軍覆滅,其餘各部編制在湘江之戰均只剩不足半數。官多兵少,中央紅軍大量縮編。
  • 湘江(七) 如果沒有解放西,湘江有多寂寞
    1) 又到了要交稿的日子。 讓人身心炸裂的音樂、時尚而興奮的男女、瘋狂扭動的身體、透明酒杯裡的紅黃黑白,這是這個時代的響遏行雲。 來到這裡,能讓人感受到一個時代給這座城市所帶來的物質、感性、自由、張揚的快樂。後來解放西路索性就被常來泡吧的年輕人簡稱成了「解放西」,喊上一輛的士,說聲解放西,司機就心領神會了。 3)
  • 在湘江城區段 衡陽投放應急救生圈
    華聲在線7月18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唐曦)7月17日,衡陽市舉行「珍愛生命·守護三江六岸」志願服務公益活動,一批公益救生圈被掛置到湘江城區段西岸風光帶沿線。下一步,活動組織方還將發動更多社會力量,投放更多應急救生圈,為廣大遊泳愛好者的安全加一把「保險鎖」。 【來源:華聲在線】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鶴壁市湘江小學:德智兼修之 桃李耀「湘江」
    湘江小學校園一角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谷武民李萌萌通訊員申永濤    鶴壁市湘江小學是鶴壁市教育界的一顆璀璨明珠,這裡書香滿園,這裡起飛夢想    抓德育重管理為學生成功奠基    湘江小學本著「以善養人、以禮待人、以行立人、知行合一」的辦學理念,堅持「立德樹人」,構建學校、少先隊、家庭、社會四位一體的德育體系,培養學生成為「崇善篤行彬彬有禮」的新時代好少年。
  • 百年修業誕生「爆款」 《湘江評論》回聲嘹亮
    1919年7月14日,《湘江評論》創刊出世,距今100年。鮮少人知,打開「洞庭湖的閘門」的《湘江評論》,真正意義上的編輯部,就隱在當年修業小學南面一間簡陋的校舍裡。也是在這裡,青年毛澤東開始了一名青年教師向職業革命家的轉變。 破啼:生於校舍的「爆款」刊物
  • 問路湘江——湖南路橋第四次承建湘江長沙段大橋主橋
    近日,湖南路橋收到香爐洲湘江大橋項目中標通知書,即將在湘江長沙段修建第四座湘江大橋,再次為古城長沙的東西兩岸交通助力。橘子洲大橋。開路·一橋飛架從奮鬥年代走過來的老長沙人,對湘江大橋有著特殊的情愫。根據1972年9月30日《長沙快報》記載,長沙湘江大橋從動工至建成,長沙市機關、部隊和各條戰線,共有900多個單位,80多萬人次,到大橋工地參加了義務勞動。1972年10月1日,長沙湘江大橋(後更名為橘子洲大橋)隆重舉行通車典禮。
  • 郴州釣魚人湘江釣起「泰國鯉魚」,這種魚在湘江增長迅速
    鯉魚,在我國江河裡的常見程度,僅次於鯽魚,釣魚愛好者都非常的熟悉,不少人還是釣鯉魚的高手。 然而近日,有湖南郴州的網友在湘江流域(一條支流)垂釣時,釣獲一尾「模樣奇怪的怪鯉魚」,外形令人訝異,許多人都表示沒見過!
  • 踩盤北辰三角洲湘江世紀城
    今天給大家講下湘江世紀城,小區均價1.2萬元左右/平。 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到湘江世紀城很大,總共有世紀城融江苑、映江苑、瑞江苑、臨江苑、貫江苑、豪江苑、聚江苑、鴻江苑、達江苑、望江苑、星江苑、賞江苑、攬江苑、詠江苑、悅江苑。
  • 湘江源頭在哪裡,流經哪些城市?
    你一定會說,肯定是因為湘江啊,沒錯就是因為它。湘江,是長江的主要支流之一,也是湖南省內最大的河流。對於湖南人民來說,那是母親河,千百年來奔流不息的湘江哺育了湖南人民,就像長江、黃河對於中國人的意義一樣,重要得不能再重要。湘江縱貫整個湖南省,湘江流域是湖南省人口最密集,發展水平最高,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最發達的區域。
  • 「走讀湘江」交棒 踐行「低碳衛士」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餘蓉 「我們曾是三湘大地上的河小青,是行走母親河湘江的守護者,我們更是記錄『碳足跡』的少年,堅定保衛地球母親的踐行者……」2020年12月27日,在長沙市一中,8位來自長沙初一到高二年級的學生,莊嚴宣誓成立走讀湘江—低碳聯盟,以實際行動踐行「低碳衛士」,接棒「走讀湘江」活動。
  • 華融湘江銀行掛牌成立
    經過一年多的重組和籌建,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發起組建的華融湘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融湘江銀行」)10月12日上午在長沙正式掛牌成立。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周強授牌並宣布銀行開業,省委副書記、省長徐守盛致辭,省政協主席胡彪出席成立大會。
  • 躍出湘江是大海
    陶小愛5月17日,中博會開幕的前夜,大型全景雷射音樂焰火晚會在湘江之濱激情上演。這是一個讓美凝固的時刻,這是一個令心奔放的時刻!碧波蕩漾的湘江屏聲靜氣,喧囂沸騰的長沙戛然靜止。這個千年古城不過為「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的彈丸之地,到新中國成立時,城區不過區區六七平方公裡。新中國成立六十年來,長沙一代又一代的決策者,都嘗試重展古城雄風,描繪新城新姿。儘管規模擴大了,建築增高了,城市仍不免流於鄉村集鎮的土俗。21世紀初,站在新世紀的門檻上,長沙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長沙市中長期發展規劃,把長沙城市目標定位在人口300萬、城市350平方公裡上。
  • 長沙八家室內泳池,遊泳避暑了解一下
    攜程網友@rita35910點評: 帶著孩子來這裡入住主要是孩子想遊泳,這裡有免費的恆溫遊泳池,入住當天下午去遊泳一個人都沒有,專場遊泳,孩子開心得不得了,水溫有三十度,人體感覺很暖和,酒店房間有浴缸,遊泳後再泡泡,非常舒服,大大的落地窗可以看到大片的長沙城,非常舒服的酒店!
  • 重點工程解密:湘江「三峽」 給魚兒留條回家路
    在湘江望城蔡家洲河段,湘江長沙綜合樞紐正悄然成型。記者來到施工現場,通過與工程師、施工方的對話,解密湘江裡的「三峽」。本版撰文/記者夏盛  [簡介]  湘江長沙樞紐工程壩址位於望城區蔡家洲河段,主要建築物有船閘、洩水閘、電站和壩頂公路橋。
  • 湖南招募「民間河長」保護湘江母親河
    >     「共飲湘江水,保護母親河」——2017年「民間河長」招募正式啟動。 方舒 攝   中新網長沙6月4日電 (記者 鄧霞)6月4日,「共飲湘江水 保護母親河——2017年『民間河長』招募活動」啟動儀式在長沙橘子洲風景區舉行。湖南經視主持人王歡、以及數百位「民間河長」——湘江衛士參與了啟動儀式。  當天,「民間河長」選拔也正式開始。
  • 湘江鯤鵬在新區茁壯成長
    湘江鯤鵬在新區茁壯成長 2020-12-03 23: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