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致信祝賀中國地質博物館建館100周年

2020-12-20 新華網客戶端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381057

  新華社北京7月23日電 日前,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致信祝賀中國地質博物館建館100周年,並向全國廣大地質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習近平在信中指出,100年來,中國地質博物館恪守建館宗旨、不斷精進學術,在地球科學研究、地學知識傳播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為發展我國地質事業、提高全民科學素質作出了重要貢獻。

  習近平強調,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希望你們以建館百年為新起點,不忘初心、與時俱進,以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為己任,以真誠服務青少年為重點,更好發揮地學研究基地、科普殿堂的作用,努力把中國地質博物館辦得更好、更有特色,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再立新功。

  23日,中國地質博物館建館100周年專題展開幕。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在開幕式上宣讀了習近平的賀信。

  中國地質博物館創立於1916年7月,是中國最早的公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也是亞洲館藏最豐富的地學類博物館。

習近平致中國地質博物館建館100周年的賀信

相關焦點

  • 新百年乘勢聚力再出發——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哈工大建校100周年...
    原標題:新百年乘勢聚力再出發 6月7日,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建校10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致信祝賀,在學校引發熱烈反響。 「總書記對哈工大未來發展的厚重期許和深切囑託,為我們紮根中國大地辦好世界一流大學,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眾多「世界級」礦物晶體亮相中國地質博物館,好想擁有一件!
    6月26日,以「奇特的礦物形態、秀特的礦物組合、獨特的礦物顏色」為主題的「中國礦物精品2018」展覽,在中國地質博物館開幕。一些國內頂級礦晶首次在京展出,共展出49家單位及礦物晶體愛好者珍藏的精品礦物標本120件(套),不少展品都是礦物晶體愛好者的壓箱之寶。
  • 建在溶洞裡的鳳山地質博物館 奇特鐘乳石令人叫絕_新聞動態_山西...
    山西新聞網5月29日訊(記者 郝亞紅)全國各地的地質博物館很多,但建在溶洞裡的卻鮮少見到。29日,網媒記者前往鳳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這座建在溶洞裡的博物館內,展示了諸多造型奇特的鐘乳石,令人叫絕。
  • 上海博物館建館六十周年學術講座(9月至10月)
    上海博物館建館六十周年學術講座(9月至10月) 上海博物館在今秋迎來60周年。
  • 英語視頻聽力:中國國家博物館建館100周年
    Here are 100 years of its history.This is Guo Zi Jian, the Imperial College of the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 共建100個館!建川新中國百年博物館落戶佛山西站
    央廣網佛山8月18日消息(記者張勝強 見習記者夏燕)8月18日,建川新中國百年博物館正式落戶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據悉,博物館建築面積約9萬平方米,由建川博物館提供約100萬件/套藏品,首期開放運營不少於70個館,之後每年增開一個館,將建設約100個年代特徵鮮明的館。
  • 我省部分高校負責人熱議習近平總書記致哈工大建校100周年賀信
    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我省部分高校負責人熱議習近平總書記致哈工大建校100周年賀信 黑龍江日報6月11日訊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7日致信祝賀哈爾濱工業大學建校100周年。我省高校師生通過報紙、網絡等渠道閱讀和聆聽習近平總書記賀信,反響熱烈。我省部分高校負責人紛紛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體現了黨和國家對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視與殷切期望,為高校辦學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將以賀信精神為指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中國高等教育和國家科技發展做出新的貢獻,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 巴赫致信祝賀上海體育學院65周年華誕
    巴赫致信祝賀上海體育學院65周年華誕 發布時間:2017-11-15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平萍 字體:
  • 貴州省地質博物館館徽館歌徵集公告
    貴州省地質博物館館徽館歌徵集公告  貴州省地質博物館(以下簡稱貴州地博)將於近期開館,為進一步加強對外宣傳,展示貴州地博獨特的文化和藝術形象,特向社會各界公開徵集館徽及館歌設計方案。  (二)館歌設計:以貴州地博為主題的宣傳歌曲一首。  二、設計背景  (一)單位性質:貴州地博為貴州省自然資源廳所屬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是按照國務院《博物館條例》《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有關要求設立的國有博物館。
  • 習近平多封書信談到的教育根本問題
    【聯播+】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西藏民族大學建校60周年,向全校廣大師生員工和校友致以熱烈的祝賀。關於這個問題,習近平答案十分明確——  "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  這是教育事業發展的首要問題,也是教育工作開展的根本任務,習近平說,這關係到我國教育現代化的方向和目標。
  • 貴州省地質博物館館徽、館歌徵集公告
    貴州省地質博物館(以下簡稱貴州地博)將於近期開館,為進一步加強對外宣傳,展示貴州地博獨特的文化和藝術形象,特向社會各界公開徵集館徽及館歌設計方案。(二)館歌設計:以貴州地博為主題的宣傳歌曲一首。二、設計背景(一)單位性質:貴州地博為貴州省自然資源廳所屬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是按照國務院《博物館條例》《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有關要求設立的國有博物館。
  • 珠峰測定新高程,習近平為何特意致信?
    12月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向全世界正式宣布這一數字。這是時隔15年後中國重返珠峰測高,也是中尼兩國首次共同向世界宣布珠峰高程,更是迄今人類科學性、可靠性、創新性最強的一次珠峰高度測量。中國最高領導人這封致信首先源於一次「約定」。
  • 紀念譚富英誕辰一百周年座談會舉行 劉雲山致信祝賀
    信報訊(記者唐雪薇)昨天,紀念譚富英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雲山致信祝賀。  劉雲山在信中說,譚富英先生是我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他的一生是不斷追求光明、追求進步的一生,是緊跟時代潮流、弘揚民族文化的一生,是努力開拓進取、攀登藝術高峰的一生。
  • 祝賀!蚌埠市博物館升級為國家一級館
    據蚌埠日報全媒體消息,中國博物館協會近日發布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蚌埠市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安徽省入選名單如下:國家一級博物館安徽省地質博物館淮北市博物館宿州市博物館蚌埠市博物館>鳳陽縣博物館懷寧縣博物館太湖縣博物館黃山市徽州區潛口民宅博物館為推進博物館高質量發展,優化博物館體系布局,完善博物館質量評價體系,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國博物館協會於2020年7月至12月組織開展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工作
  • 在中國地質博物館,跟億萬年的地球歷史對話
    步入中國地質博物館之前,講解員打趣地告訴記者。  此話一點不假。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西四羊肉胡同15號的中國地質博物館,建成於1958年,建築面積11500平方米,展陳面積4000多平方米,館藏地質標本涵蓋地學各個領域。
  • 天津科技大學迎來50周年校慶 陳至立致信祝賀
    新華社天津9月20日電(記者張建新)20日,天津科技大學迎來50周年校慶。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至立致信祝賀。
  • 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喜迎建系60周年
    豪情報國六十載,砥礪前行譜新篇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喜迎建系60周年清華新聞網10月17日電(實習記者 呂婷)10月16日,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在大禮堂舉行紀念建系60周年活動。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建系60周年大會。常志東 攝陳旭代表學校向工物系全體師生員工和廣大校友致以熱烈祝賀,向前來參加慶典的各位領導和來賓表示衷心感謝。
  • 哈爾濱工業大學100周年校慶公告(第五號)
    6月7日當天,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致信祝賀哈爾濱工業大學建校100周年,向全校師生員工和校友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在各級領導、社會各界友人和海內外校友的關心支持下,在全校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哈爾濱工業大學建校100周年「校慶日」活動取得圓滿成功。在此,謹向您致以最誠摯的感謝和最崇高的敬意!
  • 國家海洋博物館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戰略合作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從國家海洋博物館獲悉,昨天,該館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籤署科學文化戰略合作協議,同時,自然文化研究院海洋分院在國家海洋博物館揭牌。  國家海洋博物館2019年11月面向全國徵集館校共建合作學校以來,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一直保持著良好溝通合作,今9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成為首批共建合作學校。在前期合作基礎上,雙方進一步加強合作,建立長期、穩定的全面戰略合作關係,將重點圍繞海洋科學、海洋文化相關領域,全面深化館校共建,共同促進知識創新與文化繁榮,共同提高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和立德樹人能力。
  • 在中國地質博物館,跟億萬年的地球歷史對話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步入中國地質博物館之前,講解員打趣地告訴記者。此話一點不假。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西四羊肉胡同15號的中國地質博物館,建成於1958年,建築面積11500平方米,展陳面積4000多平方米,館藏地質標本涵蓋地學各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