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的玫瑰少年之死,和一位母親的20年抗爭

2020-12-11 澎湃新聞

原創 筍思 十點人物誌

作者 | 筍思

十點人物誌原創

上周《乘風破浪的姐姐》,阿朵帶領的復活團表演了蔡依林的《玫瑰少年》。

哪朵玫瑰沒有荊棘

最好的報復是美麗

最美的盛開是反擊

別讓誰去改變了你

你是你或是妳都行

會有人全心的愛你

歌詞很勵志,姐姐的表演很精彩,但只有了解這首歌背後的故事,你才會懂得它的深意。

玫瑰少年,浪漫的稱呼下,是曾經受盡凌辱的尊嚴,和一個男孩逝去的生命。

2000年,中國臺灣屏東縣,國中男孩葉永志15歲。

在媽媽陳君汝眼裡,兒子是上天賜予她最溫柔的禮物。

永誌喜歡玩炒菜遊戲,每天晚上會做好飯,等媽媽下班回來吃;他還會幫媽媽洗頭按摩,心疼媽媽又長出了白頭髮。

葉媽媽身邊的朋友都特別羨慕她:「你一個孩子,勝過我們三個小孩!」

是啊,和許多親子關係有問題的家庭相比,葉媽媽覺得自己真的太幸福了。

但這微小的幸福,在2000年4月20日這天消散了。

那天上午,就讀於高樹國中三年級二班的葉永志,正在上他最喜歡的音樂課。臨下課前5分鐘,他舉手申請去上廁所,老師同意了。

老師絲毫不奇怪永志的舉動,因為他總是在上課的時候去廁所。

但這一次,永志再也沒能回到教室。

很快其他學生就發現,永志倒在了廁所積水的地上,鼻子和嘴巴都在不停往外流血。

驚慌失措的師生將他送去醫院,但為時已晚。隔天凌晨,永志因搶救無效去世。

早上還好好的孩子,怎麼突然說沒就沒了呢?得知噩耗的葉媽媽悲痛欲絕,去學校討要說法。

校方解釋,因為葉永志患有心臟病,在廁所突然病發,導致了他的意外死亡。

在未報案的情況下,學校還擅自將廁所裡的血跡衝刷乾淨,企圖逃避責任。

學校的回答和行為讓葉媽媽憤怒——兒子有沒有病、身體情況如何,誰能比當媽媽的更清楚呢?

「從小到大,你看他的健保卡,有沒有看過這一科!」

為了弄清真相,還永志一個公道,葉媽媽忍痛同意解剖屍體,來證明兒子沒有心臟病。

但兩個月之後,屏東地方法院還是判決:校長、總務主任、庶務組長三人無罪。

葉媽媽當然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她只是想知道,兒子的死,究竟該由誰來負責?

這個幹了大半輩子農活的農婦,決定繼續上訴。

而隨著調查的深入,她發現了關於兒子永志更多的秘密。

葉永志看起來和別人有些不同——

他不喜歡男孩們的遊戲,不喜歡汽車玩具,喜歡編織、做菜;他是學校合唱團唯一的男生,聲音很尖很高;他講話細聲細氣的,還會時不時翹起蘭花指。

這些事情,葉媽媽陳君汝都是知道的。

她還記得,葉永志在國小三年級的時候,就有老師找她反映:你兒子就喜歡做女孩子做的事情,快帶他去看醫生。

於是葉媽媽真的帶著永志去了心理診所。醫師經過一番檢查之後,鄭重地告訴她:「你兒子非常正常,覺得他不正常的人,才是有問題的。」

醫師的建議讓葉媽媽放下了心,她決定尊重兒子的喜好,讓他按自己的意願成長。

但她不知道的是,兒子正因為這些「不同」,在學校遭受欺辱。

永志為什麼總是要等到上課才去廁所?

後來才有人告訴葉媽媽,因為永志氣質陰柔,一群男生會把永志圍在廁所,強行脫下他的褲子,「檢查」他是不是男生。

從教室到廁所短短的一段路,積累著永志短短一生的恐懼。

他只敢在上課時間去廁所,或者使用教職工廁所。

「永志沒有尿尿的權利,就是這樣逼死他的。」葉媽媽說。

在平時,班裡強壯的男生還會捉弄他、嘲笑他,讓他代寫作業。永志不敢不寫,寫又寫不完,每天都生活在痛苦和恐懼之中。

他曾經尋求過幫助,寫紙條給媽媽,上面寫著「媽媽你要救我,有人要打我」。葉媽媽去找老師反映情況,學校卻沒有給出任何處理。

不僅不以為意,學校主任甚至還將過錯怪罪到永志頭上:

「他的行為導致有些男生看了不習慣,因此兩方面都有問題。如果輔導的話,他就會改……」

至於強行脫褲子的行為,校方卻覺得,「這並不是很過分」、「男生只是好奇而已」。

偵辦此案的警局局長的態度則是:「葉永志比較娘娘腔,事情鬧大了,對家屬也不好,最好淡化。」

事發一年後的2001年8月21日,高雄法院維持了一審的無罪判決。

在庭訊時,有個法官甚至非常不禮貌地說:「性別平等這什麼東西,很時髦喔!」

外界的漠然,讓葉媽媽憤怒又無助。

原來,殺死永志的,不僅僅是一場意外,還有同學的霸凌,老師的冷漠,學校的不作為,以及法律的不公。

我絕對不服!——這是葉媽媽在判決下來後的第一反應。

母親的強大總是異於常人。

多年來,葉媽媽陳君汝一次次站上法庭,一次次揭開傷疤,把事情的經過講了一遍又一遍,只求為孩子討回公道。

最難過的時候,她一天要哭幾十次,洗澡時用頭撞牆,才能宣洩心中的不滿。

好在,隨著葉永志的案件被廣泛報導,越來越多人站到了葉媽媽這邊。

臺灣兩性委員會專門兩次來到屏東縣,訪談了葉永志的家人、同學、學校行政主管、老師、醫師等人,深入調查這起事件。

許多教育人士和社會組織,也為葉媽媽的申訴提供了幫助。

葉永志的犧牲,喚醒了大眾對性別平等教育和校園霸凌現象的重視。

當時,臺灣省的《兩性平等教育法》正在起草。放在以前,絕大多數人都認為,所謂性別平等,就是解決針對女性的性騷擾和性侵害。

但葉永志事件發生之後,這部法案改名為《性別平等教育法》,並有了明確的法條規定: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性別,從此不止是男女兩性。

在這個世界上,也不止有一個葉永志。葉媽媽的勇敢,讓他們灰暗的生活有了一絲曙光。

曾經有一個高中生寫信向她傾訴,信中他說,能活到今天是一種奇蹟,因為有多少人不堪承受歧視而自殺、跳樓。

「他們有罪嗎?我要救這樣的小孩。如果我站出來能救這些人,我真的願意!」

葉媽媽的堅持,已經不只是為了兒子,也是為了更多像永志那樣遭受著性別霸凌痛苦的人。

2006年,高雄地方法院終於判決,高樹國中校長、總務主任、庶務組長三人因過失致人於死,分別判處五個月、四個月、三個月有期徒刑。

法院認定,校方沒有及時維修學校廁所水箱,引發地面積水,未能給學生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最終導致了葉永志滑倒、頭部撞擊地面致死。

面對這遲來的正義,葉媽媽並沒有表現得如預期般欣喜激動。

她只是在判決結束後,說了一番意味深長的話:

我知道,學校校長他們可能不是故意的,我也不想害他們沒有回頭路。

我現在也不會很高興,怎麼告都是輸,因為我的孩子也不能再回來。可是如果我不繼續,怎麼能夠讓所有的學校了解公共廁所的安全?

還有像永志這樣的孩子,一直都是隱藏在黑暗的地方被欺負,我救不了我的孩子,但是我要救其他人的孩子,救弱勢的小孩。

葉永志事件,沒有勝利者,雙方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唯一被彰顯的,是社會的正義。

在判決結束後,臺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出版了《擁抱玫瑰少年》,記錄葉永志事件,探討性別教育的含義;

2007年,臺灣教育機構拍攝紀錄片《玫瑰少年》,並在2009年入選高中教材;

2015年,歌手蔡依林把葉永志的故事搬上演唱會舞臺,呼籲大家善待與包容那些「與你不一樣的人」,因為「不一樣又怎樣」;

三年之後,她繼續為性別議題發聲,與五月天阿信共同創作了《玫瑰少年》這首歌,並因此獲得2019年金曲獎年度歌曲。

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蔡依林說:

「葉永志提醒了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可能成為某種少數,所以更應該用同理心去愛身邊的人。

這首歌獻給葉永志,也獻給曾認為沒有機會、選擇的你。而你,一定要記得支持、選擇你自己。」

如今,葉永志去世20年了,推動性別平等、反對校園霸凌的道路依然漫長。而葉永志的媽媽陳君汝,至今還在為性別平等呼號奔走。

當年的男孩如果還活著,應該長成了一個35歲的溫柔大人。

真想能穿越回2000年,把《玫瑰少年》的這句歌詞送他:

「生而為人無罪,你不需要抱歉。」

圖片來自網絡,封面圖來自電影《無人知曉》。

參考資料:

1《擁抱玫瑰少年》

2.紀錄片《玫瑰少年》

3.紀錄片《不一樣又怎樣》

2.方圓雜誌《玫瑰少年之死》

今日互動

你經歷過校園霸凌嗎?

原標題:《15歲的玫瑰少年之死,和一位母親的20年抗爭》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玫瑰少年」之死,生命停止在15歲,噩夢停止
    前一段時間,《乘風破浪的姐姐》復活賽,姐姐們一起跳了名為《玫瑰男孩》,贏得了很多粉絲的歡迎,這首歌是蔡依林創作的,其實這首歌是有一個原型的。比起乘風破浪的姐姐們不畏艱險,勇往直前,這個「玫瑰男孩」所經歷的才是真的艱辛。當初蔡依林決定創作這首歌的時候,就是為那些因為性別、性取向發生差異,所受到不同的待遇。
  • 討論教育部提案「陽剛之氣」的時候,你可以先看看15歲玫瑰少年的故事
    但是,無論你是支持培養「陽剛之氣」,還是覺得這件事多麼荒唐,今天我只想和你介紹一樁20年前的公案,一個1985年出生男生的故事,至於你要下什麼結論,也請看完他的故事再說。18年前,15歲的臺灣省屏東縣娘娘腔男生葉永志,暴屍於學校廁所。誰「殺死」了愛子?鄉下媽媽陳君汝強忍心中悲痛,在熱心人士的幫助下,毅然將官司一路打到底。
  • 《海邊的卡夫卡》:一位十五歲少年的靈魂救贖之旅
    這位日本當代作家29歲開始寫作,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就獲得了日本群像新人獎。1987年,他發表了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由此引發了「村上現象」。本篇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春樹較後期的一部小說——《海邊的卡夫卡》,這是我讀過的第一部春樹的作品,也是讓我愛上春樹的一部作品。
  • 15歲少年被霸凌後,揚言等我20歲滅你全家,5年後他果然做到了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說的是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不負努力報仇雪恨的故事,把時間追溯至2010年的秋天,也有一位15歲的少年對同齡夥伴說出了「等我20歲的時候,我就殺你全家。」這樣的狠話。原本大家都以為是少年之間的玩笑並沒有當真,誰曾想在2015年這句話成為現實,終於釀成罪惡。
  • 蔡依林與五月天的《玫瑰少年》,你真的聽懂了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經過資料的查閱,接下來,DD就給大家講述一下,《玫瑰少年》背後的故事。在臺灣,有一個普通平凡的小男孩,他叫葉永志,和其他孩子一樣,就讀於屏東縣高樹國中三年二班。但是,他從來不敢在下課時間去上廁所,而且這樣的情況,持續了整整4年。
  • 還記得哪個「玫瑰少年」嗎,生命被定格在15歲
    殊不知,演出完畢沒多久,我不經意閱覽信息內容才發覺,原先,這首歌蔡依林的《玫瑰少年》是有原形的。哪個被扒褲子查驗性別的「玫瑰少年」,性命被停留在十五歲相比飛馳人生的親姐姐帶來大家的不懼艱苦做好自己,真正的「玫瑰少年」的人生道路,交給我們都是缺憾,痛惜和悲痛。
  • 天堂沒有歧視 懷念「玫瑰少年」葉永鋕 #同志人物
    「玫瑰少年」葉永鋕,生於1985年,死於2000年4月20日。葉永鋕生前就讀於臺灣屏東縣高樹國中。
  • 13歲少年與罕見癌抗爭蝸居城中村
    近日,南都N視頻記者的鏡頭在這片城中村裡跟上了一個瘦弱的身影:13歲的癌症小漢子張嘉希和他的媽媽。張嘉希2017年被確診患上罕見的右口底未分化癌,2年多來在母親的陪伴下堅持治療,而今高昂費用讓其難以為繼,但是媽媽仍然不放棄,希望陪小嘉希持續醫治。
  • 玫瑰少年?別讓誰去改變了你!
    五月天—《玫瑰少年》去年的12月26日臺灣歌手蔡依林發行了專輯《UGLY BEAUTY》,專輯裡有這樣一首歌讓人沒辦法不去在意,它叫做《玫瑰少年》。蔡依林版本的《玫瑰少年》更多的是溫柔和安撫。今年的8月8號詞作者五月天的阿信發布了五月天的樂隊版本。兩個歌曲的版本都為這首歌賦予了不一樣的生命和顏色。搖滾版本的編曲更像是在原曲的溫柔裡注入了熱血與勇氣。
  • 15歲少年獨自登山險凍死,獲救後未道謝挨批,少年母親回應了
    苗慄15歲少年獨攀能高縱走一度失聯。 網友山友都在問「他父母呢?」少年母親回應,兒子喜歡登山執意自己規劃,語中帶著無奈。 看到兒子獲救,她直說感謝再感謝,也希望有天能夠當面向所有搜救人員道謝。這名15歲少年,獨自從高雄搭車到廬山部落,從屯原登山口進入能高越嶺道之後,就失去音訊。 母親發現他沒有在預定時間抵達天池山莊,趕緊通報警方並請朋友發文尋人,最後是南投消防局仁愛分隊午夜摸黑上山搜尋,天池山莊工作人員直接騎機車上去找人,順利在天池山莊找到 他。網友和山友們都很好奇,「他是自己偷偷跑去的嗎?
  • 一起鬥毆事件與15歲少年之死
    5月7日,南通市小海中學15歲的盛天逸捲入了一場毆鬥事件,毆鬥的另一方是同班同學範某及一名社會人員。盛天逸被送至醫院時已經停止了心跳和呼吸。經過兩天的搶救,盛天逸被宣布死亡。 直到最近,盛家夫妻才發現,這個和他們相差37歲的兒子,有著他們不了解的一面。
  • 17歲少年尋找15年前離家母親:只想讓她抱抱我
    達州市渠縣土溪鎮萬家村的雷飛飛兩歲的時候,母親離開他回到千裡之外的娘家,從此杳無音訊;13歲那年,相依為命的父親因病去世,他成了一個孤兒,靠民政救濟讀完初中,14歲便外出打工。如今17歲的他,已能自食其力,最大的心願是要找到生母。  少年求助媒體尋找生母  12月18日中午,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大爺帶著一個滿臉愁容的少年找到記者。
  • 易烊千璽的20歲,致敬母親的20年
    2020年11月28日,易烊千璽20歲了。說起易烊千璽,這幾年是頂流的存在,頭上有無數光環圍繞:2018年,出席第60屆葛萊美獎頒獎典禮;擔任《這!2019年,完成五大男刊單封滿貫;主演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憑藉該劇提名第3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男演員;首部擔正主演的電影《少年的你》內地票房超15億,憑藉該片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和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新人獎;舉行易烊千璽2019玊爾演唱會;專輯《溫差感》入選《南方都市報》2019十大華語專輯。
  • 致命的欺凌:15歲少年之死
    (弟弟出事後,袁夏將社交帳號的籤名改成「全家身體健康」)「15歲男孩之死」11月13日,陝西省興平市阜寨鎮張耳村。11天前,袁天的屍體就是在這裡的一處農田裡挖出的。1.5米的深坑,警方挖出時,袁天已沒有了生命體徵。
  • 日本少年惡魔:18歲侵害年輕母親殺死女嬰,21年後依舊存活
    在日本,曾經發生過一起震驚日本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個18歲的少年,在殺害並侵犯了一位年輕母親,並殺死她年僅11個月大的女兒。然而,這並不是最讓人心痛的是,之所以讓眾人無法釋懷是因為,在20歲才成年的日本,18歲的少年並沒有獲得應有的懲罰。一個律師團體不斷為他辯護,21年過去了,即便是已經被判處死刑,但是至今他卻還活著。
  • 玫瑰少年|生而為人無罪,你不需要抱歉。你知道是什麼故事嗎?
    《玫瑰少年》這首歌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一位臺灣小男孩叫葉永志,在他讀書的時候,老師對他的印象都是一個非常聽話懂事的孩子。但葉媽媽的努力得到了臺灣社會對性別教育的討論,使得原《兩性平等教育法》在2004年修訂為《性別平等教育》。在我們生活經常會有,長相清秀、性格溫柔的男孩子或者剪著短髮酷酷的女孩子。他們可能不是同性戀者,只是喜歡的和平常同性喜歡的不一而已,他們沒有錯。
  • 15歲少年喝水怕嗆死
    黃醫生接受記者採訪。最近東東(化名)的媽媽可緩了一口氣,東東的焦慮症終於有了緩解。原來15歲的東東長期喝水怕嗆死、常常每天打無數電話,就是擔心父母在外工作會不會出事,回家也覺得有人跟蹤他……這樣的情況持續了一年多,讓東東媽媽著急壞了。最初,東東媽媽還以為孩子不自信,膽小怕事,後來時間長了,東東媽趕緊帶著孩子到貴州省人民醫院心理科求助。15歲少年患上「廣泛性焦慮症」為東東看病的省醫心理科主治醫師黃穎告訴記者:「這孩子剛來的時候低著頭,一直在摳手指頭。
  • 泗縣15歲男孩崔嚴勒死母親拋下樓獲刑15年:因上網被母親打罵
    泗縣15歲男孩崔嚴勒死母親拋下樓獲刑15年:因上網被母親打罵【核心提示與閱讀】2010年11月1日下午,安徽泗縣一居民小區內發生了一起大逆不道的兒子弒母案。弒母者,是15歲好兒子崔嚴。崔嚴11月1日下午放學後,到泗縣第一中學附近一家網吧上網。晚上20時許,嚴兆葉到網吧找到崔嚴,拿一根短棍打了崔嚴並將其帶回住處。
  • 15歲少年偷開母親奔馳撞死人後逃逸,因其未滿16周歲,不承擔刑責
    一星期前山東鄒城一個15歲的少年,偷開母親奔馳轎車參加同學聚會,在返程的途中撞死了一個女子並且逃逸。原來這個15歲的少年覺得自己卡丁車開的好,開轎車也會和卡丁車一樣,所以就偷偷把母親的車開了出來,未曾想卻闖下大禍。
  • 南通15歲少年被毆打致死,母親:他勸阻校園欺凌惹禍端
    文/王春曉盛天逸的生命定格在15歲,還沒來得及考試,他的中考照片就成了遺照。2020年5月7日,南通市小海中學14歲的範軍(化名)與盛天逸發生矛盾,後夥同19歲的社會人員蔡偉(化名),將其毆打致死。事發後,母親葛玉英才了解了盛天逸的校園圈子——他曾多次轉帳給兇手範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