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期間發生了不少突發事件,影響最大的就是寧波動物園老虎咬人事件了。其實在生活中動物傷人的事件也不少,各位父母一定要引起警惕,不要讓動物威脅孩子的安全。接下來,育姐就給大家整理下對孩子有危險性的寵物:
▼ 過年期間動物傷人事件頻發
大年初二(1月29日)寧波雅戈爾動物園裡有一名中年男子違規入園命喪虎口,事發時場面很血腥(視頻慎點)。此事一經曝光,迅速引起公眾關注。
咬人的不止是老虎,生活中有不少寵物有可能會傷害到孩子,來看下面的報導:
大年初一(1月28日)淮安的六歲男童小亮(化名)在鄰居家逗弄一隻公狗時,被另一隻雌性哈士奇撲倒撕咬,造成小亮額頭、耳部等處受傷,下嘴唇有貫通傷。目前小亮正在醫院接受治療,他希望不要在面部留下疤痕影響未來的工作和生活。
▼ 家中有娃,這些寵物不宜養
可見,會咬人的不止是老虎,生活中一些寵物也會傷害到孩子。下面和和小編一起來盤點一下孩子不宜飼養的寵物吧~
* 爬行類:蟒蛇
不少年輕的父母很另類,喜歡飼養一些蜥蜴、變色龍、蟒蛇等爬行動物。這些寵物雖然會被事先拔牙,但諸如蟒蛇這種爬行動物體型巨大,如果失控會誤傷到孩子。所以父母飼養蟒蛇時一定要謹慎。
專家提醒:
這些爬行寵物有可能傳播疾病,但在預防針的研究方面還存在空白。蜥蜴、變色龍的體內有很多寄生蟲和病菌,會威脅到孩子健康。因此,孩子不宜和這些寵物做親密接觸,如果要飼養,最好關在籠子裡養。
*鼠類:小白鼠
小白鼠、地鼠、小松鼠等小動物很可愛,很多人把它們當做寵物飼養。殊不知,這些寵物是很多人畜共患病的病原體宿主和傳染源。因此,家中有娃,父母最好不要飼養這些小寵物。
專家提醒:
很多學校、醫院和科研機構拿小白鼠做實驗用,就是因為小白鼠對很多人畜共患病有很高的易感性和敏感度。研究人員可以通過研究小白鼠的情況掌握人類患病的治病之法。家中飼養的小白鼠一旦被腦膜炎、出血熱、鼠疫等病毒感染,孩子再和小白鼠接觸易生病。
*犬科類:
1. 藏獒
藏獒很兇猛,野性尚存,對領地和食物有很強的意識。如果領地被人侵犯,藏獒會發起攻擊,和人生活在一起會對安全造成威脅。因此父母飼養藏獒有可能會威脅到孩子安全。
2. 秋田犬
秋田犬雖然性格溫順易於訓練,但它身體強壯,生性好鬥,不適合和孩子一起玩耍。比如秋田犬剛剛買回來時,它對環境和主人都不是很熟悉,這時孩子過來和它玩耍,它或許會把孩子當做敵人進行攻擊。
3. 梗犬
梗犬個子矮小,但十分勇猛,最初人們培育它們是用來消滅毒蛇害蟲和打獵的。梗犬精力旺盛,生性魯莽脾氣火爆,對人有很強攻擊性,需要主人認真訓練。孩子往往不懂如何訓練梗犬,接觸時有可能會被咬傷。
4. 吉娃娃
吉娃娃是一種小型玩具犬,看上去很可愛,但是它有很強的嫉妒心,希望獨霸主人的愛。如果吉娃娃發現主人過於疼愛孩子而忽視自己,就有可能長時間吠叫、歇斯底裡或者對孩子發起攻擊。所以吉娃娃不適合和孩子相處在一起。
5. 松獅犬
松獅犬看上去很呆萌,不少小朋友很喜愛它。但松獅犬生性冷漠,領地意識很強烈,孩子想和它玩耍,或許有被攻擊的危險。
專家提醒:
父母應教導孩子如何和犬類相處,防止被咬傷:別隨意逗狗;狗在吃東西時別驚擾到它;別盯著狗的眼睛看;別接近繫著鐵鏈的狗;摸狗前讓狗先聞聞手。
▼ 孩子正確養寵物秘笈
為了將傷害降到最小,大家在挑選、飼養寵物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給孩子挑選寵物的禁忌
1. 父母最好在正規的寵物商店裡購買寵物,並在寵物醫院裡進行檢查,確認寵物健康後方可帶回家飼養。
2. 如果父母決定養貓狗等寵物,應定時給寵物打防疫針、驅蟲、打掃衛生。
3. 如果家人對寵物的羽毛、毛髮和皮膚過敏,或孩子有哮喘、溼疹等病以及有家族過敏史,最好別養寵物。
孩子被寵物所傷該怎麼辦?
父母應讓孩子牢記:再溫順的動物,逼急了也會咬人。千萬不能把手伸進寵物嘴裡,也不能拉扯寵物的毛髮或尾巴,以防意外發生。
如果孩子被貓狗抓傷或咬傷,只要皮膚有損傷,不管流血與否都要注射狂犬疫苗。如果被爬行動物抓傷或咬傷,應儘快用肥皂水或清水對傷口進行衝洗,防止傷口感染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