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7點左右,
杭州臨安清涼峰下起了鵝毛大雪
這美麗的雪景瞬間在朋友圈刷屏
但平時輕如鴻毛的雪花,
落在他們身上卻重如泰山!
8個人在山上全天候值班
海拔1000米之上的風雪守路人
因為一些居住在清涼峰景區周邊的居民,如果天氣好,還是會上山玩一下,或者到山裡的親戚串串門,為了避免人員流動,每一個卡點都必須嚴守。
(點擊視頻:這些風雪守路人的故事▼)
「從2月1日開始,我們8個人負責山上的卡口,每天24小時,8名隊員輪番在這裡值班。」清涼峰鎮交通管理站工作人員陳向軍說。他就是視頻裡戴黑色帽子的那位。清涼峰鎮華浪線太子尖卡點,海拔1000米左右,與安徽交界,一邊連接隔壁的龍崗鎮,另一邊與安徽銜接,平時經常有寧國、績溪的居民往來,是杭州的一個對外進出口。現在,每天早上8點到晚上12點、12點到次日早上8點,兩班人員不間斷執勤。「2月1日、2日還有不少人來往,我們都一一做了測體溫、登記等工作,並進行勸返。這幾天人已經很少了,一天下來只有幾輛車,我們也讓他們回去了。」和陳向軍一起在太子尖卡點執勤的,還有交通管理站的同事程衛國,以及來自周邊幾個村的黨員幹部、退伍軍人。他們都是黨員。陳向軍,陳暉, 程衛國,胡時來,陳立雄(從左到右)因為需要通宵執勤,從2月1日起,帶班的陳向軍、程衛國就一直住在太子尖卡點的簡易房,沒回過家,吃的是帶來的泡麵,或者用煤氣灶燒點村幹部帶來的食物。山區氣溫低,房子裡很冷,就生火取暖。
「吃飯問題,鎮政府和村裡都會給我們備上點泡麵、餅乾什麼的,自己有時候也燒點米飯、蒸點包子帶上來,太冷了就在屋子裡暖暖,熱水什麼都可以燒的,特殊時期嘛。」陳向軍吸了吸鼻子說。
山上的條件比較艱苦,但非常時期,大家都覺得,這是應該做的份內事。
記者從清涼峰鎮政府了解到,目前已在昱嶺關、浙川和浪廣等地建立三個省際疫情防控登記點,加強省際合作築牢跨省疫情防控線;在九都、浪廣嶺、河白線等地建立三個鎮級疫情防控登記點嚴格鎮域人員進出,對外地人員進行勸返,嚴防疫情輸入。
30個村級疫情登記點上,對返鄉人員開展宣傳、檢測,以便及時發現重點區域來人、體溫異常人員,第一時間做好居家宣傳和觀察隔離等防控措施。
和這裡情況類似的,還有淳安縣瑤山鄉天坪村老庵基自然村。海拔近800米的村子,總共就只有3名黨員和1名網格員,連日來他們一直輪流24小時在卡點義務值班。從今天凌晨開始,山上開始下雪,由於來不及搭帳篷,他們只能撐著傘,在堅守在卡點上。
下雪會凍死新冠病毒嗎?
專家:天氣與疫情關聯複雜
公眾仍不宜外出
看到這一片雪景,很多人心裡也有個疑問:下雪,會給新型冠狀病毒帶來怎樣的改變?新京報記者連線了北京地壇醫院、北京朝陽醫院兩位專家,專家認為,天氣與疫情的關聯非常複雜,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了解仍需時間,公眾不應貿然增加外出。北京地壇醫院感染病急診科主任王凌航認為,市民對於疫情的認識,不應因天氣的變化而轉向。「以流感為例,冬春季天氣寒冷,但正是流感病毒活躍期,而新型冠狀病毒是變異後的新病毒,什麼條件下能夠殺死,現在的認識仍是不夠成熟的,對它的研究需要時間來深入。」王凌航說。北京朝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科主任醫師張黎明也認為,不能因氣溫降低而盲目樂觀。「不是低溫就能殺死病毒。一些實驗室病毒標本正是在低溫環境下保存,有一些能存活很久。」「天氣的變化,帶來一個心理信號,讓大家對疫情控制產生嚮往,但目前仍應以居家、減少聚集為主,如果外出聚會、打雪仗,呼吸道傳播的風險增加,不利於自我防護和疫情控制。」王凌航表示。受暖溼氣流增強的影響,今天早晨開始,雨水再次來襲。三個小時的時間裡,雨水迅速地從西南向東北席捲了整個杭州地區。高山區還出現了雪。由於暖溼氣流帶來的水汽非常豐沛,所以這次過程的降水量會比較大。預計今天下午到前半夜仍會有中到大雨,在高山區會表現為大雪。。明天下午到夜裡,這場雨雪逐漸停止。雨雪到來,各位奮戰在戶外防疫一線的人員會特別辛苦,請務必做好保暖和防雨工作。此外,周末開始,杭州將開始一輪升溫。下周三最高溫度或突破20℃。來源:杭州日報部分綜合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