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1月1日電 題:候鳥來過冬 福州迎最佳觀鳥季
作者 鄭江洛
入冬以來,越來越多的候鳥南遷而來,地處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州迎來最佳觀鳥季。
福建省觀鳥協會在牛崗山公園進行觀鳥活動。 鄭江洛 攝
恰逢節假日,領隊「笑翠鳥」帶著觀鳥協會新老會員們來到福州牛崗山公園,悄悄走進林中,舉起手中的專用望遠鏡,仔細觀賞剛入林中的小鳥。觀察過後,在領隊的講解下,新會員們用筆記錄下鳥類的特徵。
還在讀五年級的徐如林,出於對鳥類的喜愛,一年前加入福建省觀鳥協會,現已認識了百餘種鳥類。她的爸爸徐益敏告訴中新社記者,在觀鳥協會會員活動中,像他們這樣由家長帶著孩子來觀鳥的不在少數,福州的公園基本上都去觀過鳥。
「格致紅嘴小鸚哥」跳到學生的課桌上。 學校供圖 攝
在福州,福建省觀鳥協會每個月都會開展不定期的鳥類調查,在福州各大公園進行長期的鳥類跟蹤調研,將各處的鳥類和生態環境記錄在案。
對於愛鳥人士來說,他們大多擁有屬於自己的鳥類「代號」,此次觀鳥活動的領隊就以翠鳥科笑翠鳥屬的一種食魚鳥——笑翠鳥為「代號」。已有六年觀鳥經驗的「笑翠鳥」說,向公眾推介和保護鳥類,告訴人們如何更好地與鳥類和平共處,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現在,福州森林公園、塔礁洲溼地公園都可以看到比較多的候鳥,烏山公園裡還有處於食物鏈頂端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鳳頭鸚。」福建省觀鳥協會會長楊金告訴記者,福州城區的鳥類以林鳥為主,而在閩江口國家溼地公園能觀賞到大量的水鳥。
來到閩江口國家溼地公園,記者看到各類水鳥成群結對的在水中嬉戲,時而覓食、時而飛舞,吸引了不少遊人來此觀鳥。
據閩江口國家溼地公園工作人員介紹,閩江口溼地是候鳥遷徙的中間驛站,每年都有來自各地的鳥類在此過境,其中包括黑臉琵鷺、中華鳳頭燕鷗等。隨著天氣愈冷,鳥類紛至沓來,越來越多的愛鳥人士來觀鳥。
如今,閩江口國家溼地公園不僅有觀鳥棧道和觀景休憩亭,專門供遊人觀鳥賞鳥,而且開啟智慧景區模式,讓遊人可以在溼地博物館、觀鳥屋、牛山棧道等十多個主要景點位置開啟智能導講系統。
「格致紅嘴小鸚哥」停在學生手中。 學校供圖 攝
坐落于于山腳下的格致中學裡,一隻小鸚鵡頻頻造訪,成了當之無愧的「校寵」。
「小鸚鵡一出現,我們的注意力就都到它身上了,它經常飛到我們的班級,東看西看。」高二學生翁梁向記者描述鸚鵡來到教室的場景,學校還特地為小鸚鵡申請了一個叫「格致紅嘴小鸚哥」的微博。
這隻小鸚哥的學名叫牡丹鸚鵡。記者來到該校採訪時未能一睹它的真容,但該校學生發展中心主任王磊向記者展示了鸚鵡的照片:紅紅的嘴巴,頸部半黃半紅,背部呈綠色,尾部帶點黑藍,十分可愛。
「這隻鸚鵡十分大膽,經常會在教室的桌上跳來跳去;又有點貪吃,學生餵它零食,它也敢吃;學生用手接它,它也願意站在學生的手裡,甚至還會在學生的手裡睡著,一點也不怕生。」王磊說。
除了濃厚的愛鳥氛圍,王磊認為,格致中學在於山邊上,有良好的生態環境,也是鸚鵡造訪的原因。
「福州的生態環境是很適合鳥類生存的。」楊金說,鳥類可以作為生態環境衡量的重要指標,在全國省會城市中,福州的生態環境具有很大的優勢。
近年來,福州越來越綠,特別是在金牛山公園、南江濱公園等一個個公園的改造建設過程中,儘量保留原生物種,為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楊金也表示,希望福州在未來的城市發展過程中,能儘可能地保留原生植物,這對鳥類棲息生存至關重要。(完)
【編輯:羅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