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新冠肺炎病毒的疫情影響,孩子們的開學延遲了3個月,這個越來越長的寒假,讓孩子在家裡待了很長時間,同時狀態也不太好。很多家長反映,在此期間孩子狀態懶散,學習積極性不高,生活無規律。對於開學後的緊張學習,孩子們能夠應付自如嗎?答案似乎不是一致肯定的。在安徽郎溪縣惠園學校七年級學生返校開學日的那一天,發生了這樣一件讓所有人痛心疾首的事情。
4月23日,是安徽郎溪縣惠園學校七年級學生返校開學日。上午8時23分左右,該校女生劉某由其母親陪同入校,並進入404宿舍,期間多次幫舍友搬行李進出宿舍。後劉某搬一板凳到406室對面護牆處,爬上護牆背朝外坐在護牆,9時30分左右,兩名舍友目睹劉某自行後仰墜樓,一朵未開花蕾就此凋零。15歲花季少女,在艱難的疫情中挺了過來,本該迎來新學期新生活,卻在開學的第一天選擇放棄這個世界,真的讓人握腕痛惜。
為了不再讓這樣的悲劇發生,家長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教育?孩子該如何調整狀態進入緊張的學習中去呢?
一、做好學習的時間管理,不是學習時間越長學習效果就越好。
每個人的一天都是只有24個小時,時間不會因為你比別人更努力,你就會比多一分一秒。時間沒有辦法掌控,那我們能做的就是掌控自己的注意力。你的注意力在什麼地方。你的結果就在什麼地方! 學習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需要你用已有的知識去理解新的知識。通過現有知識和新知識的不同融合,就是把知識系統化的一個過程。不論你在聽課還是做作業,如果不帶著思考去做,只是生搬硬套是完全沒有用的。為什麼很多人花了大量的精力去學習卻沒有結果,根本原因就是你的知識是碎片化的,知識點與點之間的關係。
二、找到有效學習方法,路走對了才能夠快速抵達目的地。
學習方法是通過學習實踐總結出的快速掌握知識的方法。與學習掌握知識的效率有關,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學習方法,並沒有統一的規定,因個人條件不同,時代不同,環境不同,選取的方法也不同。其中,有人專門總結的特殊定向的學習訓練方法,如:背誦、默寫、速記,筆記等,可對其他學習者,產生啟發效果和借鑑作用。
四類經典學習方法:正強化、負強化、消退、懲罰。
這四類方法都是主要的學習方法,有趣的是,同樣的方法對不同性格的人的效果有差異,比其他性格的人更容易接受這種方式的人稱為特有效人群。5D學習理論就是哪些方法對哪些人更有效。
四類經典學習方法:
強化:能增強反應率的效果。正強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和負強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
消退:有機體作出以前曾被強化過的反應,如果在這一反應之後不再有強化物相伴,那麼這一反應在今後發生的概率便會降低,稱為消退。懲罰:當有機體作出某種反應以後,呈現一個厭惡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類反應的過程,稱作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