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2014年的12月已經過半了,這一年又即將過去。在2014年中,影像行業中湧現了一批令人感到頗為驚豔的產品。他們以自己達到的前所未有性能參數高度讓我們認識到技術進步對影像產業和產品升級的巨大價值。這次,筆者這次就從個位數到十萬級來一次羅列,通過這些數字,來看看數碼影像行業這一年的變化。
4:從4K說起 超清大潮已經來臨
2014年影像行業中的數字,我們先從最小的說起——4(這裡稍微偷換了概念,實際是4K啦),這裡的4是指現在常說的4K視頻。4K這個概念在2014年可謂是紅火到了一定程度。4K視頻的到來和拍攝設備的漸漸普及讓我們的日常拍攝攝像清晰度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更好的細節表現力,更棒的清晰度,更重要的是,這意味著我們自己錄製的視頻可以在現在的4K電視上實現全屏播放了(1080p硬拉到全屏不算)。
松下GH4的推出讓我們第一次看到了一款夠成熟、夠專業的4K視頻錄製設備
而從影像器材來看,主打4K視頻的機型中最值得一提的無疑是來自松下的GH4,這款單機身無需外部擴展就可以錄製4K視頻的機型給入門級(專業化產品)視頻拍攝設備樹立了新標杆。而在GH4之後,更是湧現出了一批具備4K視頻錄製功能的機型:小到GoPro Hero4,大到徠卡的新S中畫幅單眼相機,新品推出之快、之多,真可謂是好不熱鬧。
小到運動攝像機,大到中畫幅單反,4K視頻錄製能力已漸漸成為一種影像產品性能衡量標準
顯示輸出設備能力的提升,也給視頻錄製設備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4K視頻錄製能力的走紅意味著很多,首先,這代表現如今的視頻錄製設備終於開始跟上相機像素提升的腳步了。視頻的清晰度也開始如相機這般「刷起」的話,這對未來影像拍攝會帶來怎樣的變革是頗為值得關注的。其次,4K視頻帶來的不只是滿足4K級輸出設備的需要,對於任何現代大眾使用的顯示輸出設備(無論你是4K屏、1K屏還是2K屏)而言,這都意味著更好的視頻清晰度。另外,4K視頻的拍攝設備已經從專業化向著大眾化便利化發展,相信在不遠的未來,4K視頻拍攝能力會得到更好的普及,並取代現在1080p視頻的地位。
65:光變倍率再破 小底相機生存之道
接下來的數字——65,現如今在智慧型手機的衝擊下,原來常見的1/2.3英寸和1/1.7英寸機型幾乎被打得「生活不能自理」。那麼小畫幅的相機如何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呢?大變焦比,成為了很多小底相機的新出路。而65,指的就是大變焦比中的65倍光學變焦了。
佳能SX60 HS的65倍光學變焦鏡頭再一次刷新了長焦鏡頭的光變倍數記錄
佳能SX60 HS的出現,再一次刷新了數位相機的光學變焦倍數記錄。65倍的光學變焦讓這臺小相機擁有了等效焦距21-1365mm的驚人數字,「咫尺之間,可得天涯之景」,用這句話來形容這臺大光學變焦的相機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就現階段而言,想要一鏡搞定上圖這樣的拍攝需要,也唯有長焦相機作為選擇了
小尺寸傳感器雖然在畫質上和更大畫幅的傳感器無法匹敵,但是小傳感器帶來的鏡頭焦距轉換係數優勢使得這些小尺寸傳感器相機可以擁有遠勝APS-C或全畫幅相機的鏡頭焦距。不僅如此,在擁有這樣的超長焦的同時,相機還可以保持足夠的便攜性,這對於現在不少「圖省事」的相機用戶而言,無疑仍是很不錯的選擇。
就長焦鏡頭體積而言,畫幅大的相機系統的確沒有優勢
光學變焦的優勢在於,它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相機的成像畫質不隨焦距的增加而出現明顯下降(相較於數碼變焦)。但我們也知道,鏡頭的體積和所需覆蓋的像場面積有著很大的關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見的單反長焦鏡頭在焦距上會遜於這些長焦機且體積明顯更為巨大。
拍攝特定題材,小底長焦機反而有優勢
小畫幅相機在如今競爭越發激烈的相機市場中尋求著自己的生存之道,而大光學變焦比無疑是小底相機現如今最大的賣點。同時,在拍攝特定題材如月亮、山川時,長焦機所展現出的便利性和焦距優勢的確是現在大底相機所不具備的。對於很多普通大眾而言,這些使用便利,看到哪兒都能拍得到的長焦相機也仍有其價值空間。更重要的是,這也正是現在智慧型手機拍照所無法做到的。可以說,這是現在小畫幅相機產品最好和最後的發展之路。
414:混合對焦成趨勢 提升比肩單反
說過了焦距,接下來我們說說對焦的問題,同時也引出我們的下一個數字——414。這個數字是今年三星NX1所創下的新紀錄,205相位點+209反差偵測區域。這個恐怖的數字刷新了現在可換鏡頭數位相機AF對焦點數量的最高值。
205相位點+209反差偵測區域,三星NX1的414點AF系統刷新了數位相機的記錄
說起相機的AF歷史,成熟化的AF相機是從1985年美能達的α7000開始。隨著近年來隨著相位對焦系統的成熟和應用,系統相機,尤其是無反相機的對焦點數量呈現出一種近乎爆炸式的增加。而這也為相機的使用和操作帶來了更多的便利。
相機的AF技術從無到有,又從有到成熟,這也不過是不到30年時間
對焦點數量的增加,一方面是AF對焦覆蓋面積的增加,另一方面則是對焦精度的提升。而其中的後者,在如今像素數越來越高的傳感器面前顯得越發重要。另外,反差+相位這種混合對焦系統漸漸成為主流,這帶來了對焦精度、對焦覆蓋和對焦速度的良好結合。更為果斷的對焦表現,使現如今的數位相機能給拍攝者帶來更好的拍攝體驗,而也正是對焦系統的進步,使得如今的無反相機擁有了接近單眼相機的性能表現(尤其是指對焦性能方面),也使得無反相機擁有了更強的市場競爭力。
雖然數據漂亮,但現如今微單中仍沒有一款能夠達到中高端單反對焦系統性能表現的
不過這裡筆者還是要給各位稍微潑潑冷水,雖然理論上更多的對焦點能夠帶來更好的效果。但在實際使用體驗中,這些擁有數量驚人AF對焦區域的無反相機,仍然無法和現在單眼相機的對焦系統相媲美。別看NX1有著414點這樣的華麗數字,但就新品而言,佳能7D2那65點對焦對於這些無反相機仍然是秒殺(無論是對靜態物體還是運動物體)。無反相機對焦系統的進化之路,還是有著不少距離要走。
5140:細節是王道 高像素就這麼任性
接下來,我們把數字從3位數「升級」到4位數。5140,這個數字對於大部分朋友而言顯得似乎太過陌生。但如果提起賓得645Z,相信不少朋友會恍然大悟吧。沒錯,這個5140說得就是賓得645Z的傳感器的有效像素數值。
645Z所使用的5140萬像素的CMOS傳感器可謂是今年的一款裡程碑產品
雖然說是645Z,但實際上我們想聊的還是相機裡的CMOS。這塊新傳感器也在今年創下了幾個記錄,首先這塊44*33mm的CMOS傳感器是第一款應用到民用相機上的中畫幅CMOS傳感器。同時,它還創下了現在民用級相機CMOS傳感器的像素最高值新紀錄。可以說,對相機發展而言,這是在2014年最具分量的一塊相機CMOS傳感器。
這塊44*33mm的CMOS傳感器得到了眾多中畫幅相機廠商的認可
先來說說它對中畫幅的意義吧,雖然對於中畫幅這個概念而言,這塊44*33mm基本只相當於我們在全畫幅領域的APS-H尺寸水平。不過鑑於現在中畫幅CCD最大尺寸也只能達到膠片時期645(數碼後背用,尺寸最大的基本維持在53.7*40.4mm水平)級別,這塊新問世的CMOS產品也足夠好了。而更重要的是,這塊產自索尼的CMOS一改中畫幅相機高感貧弱的形象,讓中畫幅相機擁有了比肩135數碼單反的高感表現。同時,新傳感器優異的寬容度和控噪能力,也讓入門級中畫幅產品的畫質表現提升到了一個新的臺階。由此可見,這枚傳感器,對於中畫幅數位相機的發展有著頗為重要的意義。
高像素總是好的(原圖在這裡!)
然後我們再說回老生常談的像素問題,簡而言之,像素還是越多越好。更多的像素帶來了更好的細節表現力,單就這一點而言,高像素對於畫質的提升是十分有幫助的。至於不少朋友糾結的鏡頭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早在膠片時代就有了,膠片時代在120畫幅領域,基本沒有鏡頭可以餵飽膠片(主要是指在大底的690上)何況以傳感器技術來督促鏡頭光學技術進步總不是壞事。
其實高像素機型對鏡頭的要求並沒有我們預想的那麼高
而我們回過頭來看,這枚44*33mm的CMOS傳感器雖然有著5140萬的高像素,但是單就像素密度而言,它也只是135領域中D90和50D水平,如果沒能達到它的要求,那真的只是鏡頭設計功夫不到家。更好的細節表現力總是攝影師所追求的,它帶來的攝影技術變革是我們欣然樂意看到的。
1/32000:為急速 電子快門來幫忙
數完了上千的,下面我們來看看上萬的(雖然是分母)——1/32,000。這個數字相信大家就不那麼陌生了,不錯,這就是我們要提到的快門速度。在2014年富士推出了新款大底便攜相機X100T,這款富士相機的最大亮點既不在鏡頭也不在傳感器,而是在於新相機的電子快門。相機的電子快門可以達到1/32,000s的最高速度,也打破了原有135數位相機的快門速度記錄(之前是尼康1系列的1/16,000s)。
1/32,000s的最高快門速度,著實讓人感到震驚
說起電子快門,其實大家並不陌生。尼康的便攜微單尼康1系列都擁有電子快門系統,而這套系統讓尼康1 V3等一系列相機的最高快門速度可以達到1/16,000s的最高速度。而X100T(X-T1的新固件也可以)則更進一步,擁有了1/32,000s的極速。更高的快門速度可以抵消原生感光度偏高在強光環境下拍攝的劣勢,同時,也能更好地發揮超大光圈鏡頭的光學優勢。
高速電子快門也有利於發揮超大光圈鏡頭的價值
除了對大光圈和感光度的支持外,電子快門的一大優勢是提升連拍性能。尼康1 V3那瘋狂的60張/秒的連拍就是依靠電子快門實現的。機械快門不可避免的會有震動問題而需要回穩的解決方案,電子快門則完全解決了這個問題(讓連拍速度只受限於傳感器本身的採樣率),從而可以極大地提高相機的連拍速度。
電子快門還有利於相機連拍性能的提升
可以預見的是,為了減少快門的震動、強光下大光圈鏡頭(尤其是f/1.4和f/1.2這些級別的)使用等問題,電子快門會在未來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通過電子快門省去ND濾鏡的使用,也是對高畫質的一種保證,相信對於不少人像攝影題材的拍攝者而言,這個在2014年成熟起來的技術是非常有價值的。
409600:高感再進一步 真正暗夜精靈
最後,我們將數字更近一步,來看看10萬級的數字和影像之間的關係。這裡要提到的數字是409600,這是現如今數位相機的高感新極值——ISO 409,600。而在2014年,有兩款產品的感光度都達到了這個水平,他們就是來自尼康的D4S和索尼的A7S。當然,我們承認ISO 409600下拍攝照片的畫質離我們的實用性要求還有一段距離,但從無到有,這本就是很大的進步了。
ISO 409,600,這樣的數值是幾年前不敢想的事情
高感的提升真可謂是老生常談了,為了更好地方便用戶在暗光環境中拍攝,高感性能一直是相機性能提升的重點所在。高感的提升,其價值就在於我們不再需要依賴腳架等附件延長曝光時間實現暗光環境拍攝(手持即可),同時,這也意味著我們能夠有效提升拍攝照片的清晰概率(在同等曝光值下,可以使用更高的快門速度)。因此,我們也一直將高感性能列為數碼時代相機技術進步的最重要一環。
感光度極值的提升,往往也帶來了相機高感控噪的更好表現(圖片引自Clubsnap)
而除了擁有更高的感光度數值外,更高的極值往往意味著相機擁有著更好的高感控噪表現。而這一點無疑在D4S和A7S上有著很好的體現,說這兩臺相機是如今高感性能最好的相機的確是沒什麼異議。好的高感控噪帶來了更好的高感畫質,從而做到不僅能夠拍到,同時還可以拍得更好,這也正是影像技術進步的意義所在。
接下來2015年的影像產品,同樣值得期待
在2014年,影像產品又有了新的進步,我們看到了更多性能更為優異和全面的產品。在我們盤點的數字中,有的是從無到有,有的是從有到好,而無論是哪種它們都標誌著影像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而這正是我們樂於看到的,影像類產品正向著極致化和易用化兩個方向發展,這對於攝影師、攝影愛好者以及普通影像產品用戶而言都是值得高興的事。我們也期待,在2015年,我們能夠看到更多讓我們感到驚喜的影像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