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帶著「土特產」 「嫦娥」回娘家了!(圖)

2020-12-22 天津日報

  意義非凡的太空之旅

  「驚天一落」

  扣人心弦

  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穩穩降落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月球風暴洋成為中國探月新地標。

  「月球挖土」

  全民關注

  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的月面緊張工作,嫦娥五號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月面起飛」

  載入史冊

  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點火,約6分鐘後順利將攜帶月球樣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成功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

  「旗開月表」

  振奮人心

  經過科研團隊的數據接收和處理,12月4日下午,國家航天局公布了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國旗展示的照片。

  「太空擁吻」

  驚險浪漫

  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將月球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這是21世紀人類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一大步。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嫦娥五號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將為深化人類對月球成因和太陽系演化歷史的科學認知作出貢獻。

  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

  17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發布會上表示,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一是在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三是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四是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此次任務的成功實施,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中裡程碑式的新跨越,標誌著我國具備了地月往返的能力,實現了「繞、落、回」三步規劃完美收官,為我國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

  部分月球樣品將入藏國博

  吳豔華表示,月球樣品主要用於三個目的:一是用於科學研究;二是一部分樣品將用於博物館展示和科普教育,部分月球土壤將入藏國家博物館,向公眾展示;三是根據國際合作公約,與世界各國科學家共享。

  展望未來,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將構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這一基本型由運行在月球軌道和月面的多個探測器組成。嫦娥七號將對月球南極地形地貌、物質成分、空間環境等進行綜合探測。嫦娥八號除繼續開展科學探測試驗外,還將進行關鍵技術的驗證。

  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正在「奔火」的徵程;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工程任務也將按計劃陸續實施。

  「嫦五」出差回來變黑了

  昨天上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發布一張「嫦五」「出差」前後對比圖,有網友表示:從月球取「快遞」不容易,小臉兒整挺黑,辛苦了!還有網友表示,「像極了剛剛軍訓結束的自己」。

  為了給返回器保溫,地面回收人員為它穿上了兩層厚厚的棉衣,最外層還要套上迷彩外罩。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介紹,返回艙全身貼滿暖寶寶,是因為內部的推進劑還有剩餘,擔心凍住後不好排出,所以通過貼暖寶寶給它暫時保暖。

  第一個發現「嫦五」的是誰

  在「嫦五」回家的視頻中,第一隻到達現場、找到返回器並搶鏡成功的小動物究竟是個啥?昨天上午,大家紛紛展開討論,「這是嫦娥帶著玉兔回來了嗎?」「嫦五」剛回家,你就來取「土特產」了?本版圖文 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

相關焦點

  • 帶著「土特產」,「嫦娥」回娘家了!
    12月17日拍攝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回收現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胡喆、彭韻佳)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
  • 嫦娥五號帶著月球「土特產」回家啦!
    嫦娥五號帶著月球「土特產」回家啦! 來源:河南青年時報·快樂少年 作者:谷爽漪最新一期少先隊隊報,
  • 「嫦娥」回娘家,帶著「土特產」!一起回顧任務全程……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 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圓滿完成月球「挖土」,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嫦娥五號任務飛控現場旋即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大家紛紛歡呼、擁抱,互致祝賀。
  • 嫦娥五號攜土特產回家
    歷經約23天、11個飛行階段後,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圖為12月17日凌晨,工作人員在搬運嫦娥五號返回器。
  • 嫦娥帶「土特產」回娘家
    「嫦娥」回家,「土特產」送達!】為題報導了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的圓滿收官: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從千年前李商隱《嫦娥》中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到大詩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的「何事長向別時圓」,天上的那輪或圓或缺或隱或現的月亮,就成了人們千裡共嬋娟的無限遐思。
  •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土特產」
    希望你們大力弘揚追逐夢想、勇於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一步一個腳印開啟星際探測新徵程,為建設航天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再立新功,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的開拓性貢獻。國務委員王勇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嫦娥五號任務飛控現場宣讀了習近平的賀電。
  • 嫦娥帶著月球「土特產」回家 「太空郵差」是如何研製的?
    原標題:嫦娥帶著月球「土特產」回家,「太空郵差」是如何研製的?   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圓滿完成月球「挖土」、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圓滿收官。  12月17日凌晨,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 嫦娥五號月球「取貨」 「土特產」如何帶回?
    央視網消息:按照計劃,嫦娥五號這個「星際快遞員」將在月球表面取「土特產」,隨後帶著2公斤重的月球「包裹」回地球。這項工作具體怎麼進行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全新落月點 「土特產」來自未知地嫦娥五號著陸點位於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著陸過程中降落相機拍攝到了著陸區域影像圖。
  • 嫦娥回家,土特產怎麼處理
    本文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帶著月球「土特產」,遠遊的「孩子」回了家。歷經約23天、11個飛行階段後,12月17日凌晨1點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這標誌著我國已具備地月往返的能力,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完美收官。
  • 嫦娥回家,土特產怎麼處理?
    (視頻製作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葉源昊)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柴雅欣報導 帶著月球「土特產」,遠遊的「孩子」回了家。
  • 嫦娥「五姑娘」帶著月球「土特產」回娘家,外媒擰巴的小心思徹底...
    歷時23天,嫦娥五號勝利採樣歸來,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落地不到20小時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到了它的「娘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受到了「娘家人」的熱烈歡迎。嫦娥五號的順利歸來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全球為之震撼,引來外媒爭相報導。
  • 帶著「土特產」順利回家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如圖,新華社發)。 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圓滿完成月球「挖土」,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嫦娥五號任務飛控現場旋即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大家紛紛歡呼、擁抱,互致祝賀。
  • 嫦娥五號採回的「土特產」,可以用來研究些什麼?
    該區域內最典型的地貌特徵是呂姆克山(Mons Rümker),一個疑似盾狀火山的遺蹟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1]「四件套」裡的返回器接過了最後一棒,帶著珍貴的月球「土特產」於12月17日凌晨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人類時隔44年再次迎來月球樣品。
  • 嫦娥帶著月球「土特產」回家,「太空郵差」是如何研製的?
    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圓滿完成月球「挖土」、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圓滿收官。12月17日凌晨,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 「嫦娥玉兔」探月記|把「土特產」帶回地球
    「嫦娥玉兔」探月記 | 把「土特產」帶回地球06:00來自新華社客戶端(音效聲)嫦娥五號:報告師父!這是繼嫦娥三號、四號任務後,五星紅旗又一次展現在月球表面,同時也是五星紅旗第一次月表動態展示。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供圖)嫦娥四號:五妹,你採集的月壤,有可能是最年輕的月球返回樣品。師父們可以在月球火山活動和演化歷史研究等方面取得不少原創性的科學成果。嫦娥五號:那是當然啦!好了,師父們已經給我發了起飛指令。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寒顫(圖)
    剛剛過去的雙休日,寒冷程度開始加劇,氣溫一跌再跌,在冷空氣強勢影響下,全國首個寒潮也如約到來,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也創下新低,就連南方地區,也在這次冷空氣影響下,有望迎來今冬初雪。昨天,本市迎來入冬以來最冷清晨。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迫不及待 購物狂歡(圖)
    躺著下單 開門收貨  0時35分,付尾款僅過去5分鐘,杭州蕭山的李先生就收到了菜鳥送達的包裹,刷新了「雙11」物流新速度。今年「雙11」的發貨、收貨效率超過以往任何一屆。截至11月1日18時,全國(不含港澳臺)有337個城市已經籤收當天購買的「雙11」包裹。
  • 嫦娥歸來,帶回了月球「土特產」
    據新華社電(記者胡喆、彭韻佳)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 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圓滿完成月球「挖土」,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嫦娥五號任務飛控現場旋即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大家紛紛歡呼、擁抱,互致祝賀。 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童樂書香 津彩悅讀(圖)
    繪本館開幕後將以閱讀體驗、分享展示、推介發布等形式,通過開展主題故事會、繪本分享會、優秀展示會等形式,採取數字閱讀和傳統媒體閱讀相結合,有聲閱讀與電子圖書相結合等模式,不斷滿足全市廣大少年兒童的多元需求。同時,充分發揮天津市少年兒童活動中心團屬校外教育陣地公益屬性,面向全市16個區,定向開展陣地開放公益活動,為更多的少年兒童提供服務與體驗。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四朵雲」改變市民就醫觀念
    天津市基層數字健共體建設再迎新進展。繼首批29家基層醫院籤約建設數字健共體後,天津市津南區11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日前與天津微醫總醫院籤署合作協議,正式啟動基層數字健共體建設,通過落地雲管理、雲服務、雲藥房、雲檢查「四朵雲」平臺數位化賦能,為居民提供診前、診中、診後全流程醫療健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