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事新辦喪事簡辦 移風易俗樹立新風

2021-01-13 合肥在線

近日,合肥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合肥市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的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倡導科學文明的生活理念和傳承勤勞節儉的優良傳統,樹立「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孝老愛親、文明健康」等移風易俗文明新風尚。

通過《細則》,記者了解到,合肥市將發揮農村基層群眾組織的作用,規範村內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等群眾自治組織運行,就農村婚喪嫁娶紅白喜事大操大辦、奢侈浪費的攀比風進行堅決遏制,杜絕巧立名目收禮斂財、天價彩禮等增加群眾負擔的人情風,打擊邪教迷信等影響社會穩定的迷信風。

此外,「婚育新風進萬家」、「敬老月」和「雷鋒日」等相關主題實踐活動也將廣泛開展。在樹立文明典型的同時,合肥市也將推進農村敬老愛老和婚喪嫁娶志願服務,開展鄰裡互助和愛心公益活動,整治農村環境,並以《合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合肥市制止餐飲浪費行為條例》正式實施為契機,加強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懲處力度,加強對婚介機構、殯葬機構、「媒婆」、婚喪用品市場、宴席廚師資質等行業的監管。

據了解,在此之前,合肥市多地已率先行動,因地制宜推動移風易俗,結合鄉土特色樹立鄉風文明。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小容)

相關閱讀:推動移風易俗 弘揚時代新風

合肥市第三屆「推動移風易俗 弘揚時代新風」徵聯評選活動從徵集以來就受到全國各地楹聯愛好者的關注。此次評選活動共收到2000多副楹聯作品,最終選出21副獲獎作品。獲獎作品也被書法家題寫成春聯送進千家萬戶。

1月9日上午和1月14日上午,合肥市第三屆「推動移風易俗 弘揚時代新風」送文化年貨進萬家,分別走進了蜀山區南七街道和包河大圩金葡萄社區。

送福 新時代新風氣走進千家萬戶

1月9日上午10點多,在南七街道黨群服務中心裡,很多轄區居民早早地等待在這裡。得知市文明辦要來送春聯,居民們不畏寒冬和雨雪,只為能在自己家裡掛上一副「不一樣」的春聯。

第一批送往南七街道的禮包裡有兩副春聯和一個福字,寓意著雙喜臨門,福氣到家。市民們自覺排隊領取。「我住在旁邊華府駿苑,在老年大學上課的時候聽說的,今天早上就和小區幾個朋友一起過來拿一副回家。」小區居民盧女士說,這些春聯都是以前沒見過的,「很新鮮,我幫我妹妹也領了一份。」

據南七街道網格中心主任羅妙介紹,由於天氣不好,很多居民接到通知沒有辦法到場領取的,他們也會隨後組織志願者將這些春聯送到住戶家,「特別是重點幫扶家庭,道德好人家庭。另外,我們也會在社區備一些,有需要的居民也可以直接來社區領取。」

羅妙表示,像這樣新風尚、新氣象的文化符號進入到社區,在每一個社區居民家門口貼上,是傳播正能量最好的方式。

合肥市文明辦創建處副處長張慧劼告訴記者,以前只是會在一個社區贈送給居民春聯,但是現在縣區有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鄉鎮也有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包括村裡都有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今年通過我們的陣地將這些春聯送下去,範圍更廣,參與的人也更多了。」

「第三屆活動不僅是把優秀的作品評選出來,更重要的一個新的嘗試是將獲獎作品印刷出來,傳播時代新風。」合肥市文明辦副調研員、創建處處長張明表示,這些楹聯不僅僅送到了基層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以及一部分贈送給了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還有困難群眾和黨員。另外,此次徵集來的作品在歌頌新中國取得的偉大成就和弘揚時代新風優良傳統方面,更加契合主題。

評選 全國徵集到2000多份作品

由合肥市文明辦主辦,合肥市楹聯學會、合肥晚報聯合承辦,各縣(市)區文明辦協辦,中國工商銀行合肥分行大力支持舉辦的合肥市第三屆「推動移風易俗 弘揚時代新風」徵聯活動,自2019年10月30日面向全國發出「徵集令」,在全國各地詩詞楹聯愛好者的積極參與和大力支持下,大賽組委會收到作品2000多份。

終評工作於去年12月20日舉行。應主辦單位邀請,《中國楹聯報》總編輯盧曉、安徽省楹聯學會副會長陳頻、合肥市楹聯學會會長張家安、合肥市楹聯學會顧問項文謨等專家評委作為本次徵聯活動的評委。

合肥市文明辦副調研員、創建處處長張明,中國工商銀行合肥分行紀委副書記、黨委宣傳部部長趙勇,中國工商銀行合肥分行機關工會主席、品牌宣傳主管王鵬等參加評審會。

本次徵聯旨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營造喜慶熱烈祥和的節慶文化氛圍。經過認真評審圓滿完成終評工作,21副楹聯作品獲獎。

據了解,本次楹聯徵集結束後最終獲獎的21副作品將由安徽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王濤、安徽省書畫院副院長張煜題寫成春聯,組委會也印製數萬份免費贈送給普通市民,讓這些原創「文明春聯」真正進入千家萬戶。

評委 參賽作品越發成熟

經過三年的徵集,合肥市文明楹聯徵集活動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收到作品的水平也越來越高。評選當日,評委經過一整天的評選最終選出21副作品,很多優秀作品遺憾落選。

在初選的過程中,評委們先將緊扣主題的作品篩選出來。《中國楹聯報》總編輯盧曉說,很多作品都緊扣住新春楹聯的主題,有春意,有期盼,有願望,「在這裡面我們有篩選出緊扣時事的,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很多作品都展現出這一大盛事。然後,還要篩選出一批移風易俗緊扣社會主義新風主題的作品。」

盧曉說,這次優秀作品太多,但是由於比賽規則只有21個獎項,在終評過程中評委們也進行了激烈的討論,最終忍痛割愛掉很多優秀作品。

而合肥市楹聯學會會長張家安建議,在下一年度的徵集過程中能多增加一些優秀獎的名額,「因為經過這幾年的評選,我們合肥的楹聯徵集活動影響力越來越大,參與的人也越來越多,好作品也更多了,所以我們也應該適時地增加獎項,讓更多參與人的作品能得到認可。」

安徽省楹聯學會副會長陳頻已經連續三年作為文明楹聯的評委。從這三年的比賽中,陳頻發現,比賽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了,「我明顯感覺到參賽的報名選手越來越多,特別是本次很多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賽選手。作品的水平也越來越高了,有了這些高手參與比賽,我們這個比賽的整體質量也在不斷提升。」

陳頻說,從本次的參賽作品來說,大多數選手抓住了比賽的主題,作品不僅僅有思想有藝術性,更重要的是這些作品受到老百姓的喜歡,「我們這個比賽結束後還會將作品寫成春聯送到千家萬戶,貼在他們家的門上,讓更多的人去欣賞到,這也讓我們的活動得到了升華。」

選手 全國20多城市選手報名參加

本次是合肥市文明楹聯徵集活動的第三屆。三年走來,這個活動得到了越來越多愛好者的認可和老百姓的喜愛。此次比賽一經徵集就得到了全國楹聯愛好者的關注。據了解,截止報名有來自全國20多個城市的報名者參與到比賽中來。

有些選手是第一次參加比賽,但是非常優秀,不但主題緊扣,還能與城市相融合。有的選手已經連續參加多次,經過多年錘鍊,楹聯創作技藝也在不斷純熟,作品的完整度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太和縣倪邱鎮中心學校的張永劍帶著自己的兩個班學生一同參加了此次楹聯徵集。50多副作品都是由同學們創作,並經過張老師指導。「我是教語文的,我們班就有專門的興趣課教同學們楹聯。」張老師說,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應該被重視起來,於是他專門開設了這門課,每天在黑板上寫一副楹聯帶同學們一起欣賞學習。

張老師帶的學生們也不是第一次參加比賽,在之前帶過的班級裡也有參加過我們的比賽,還獲得過獎項,甚至有學生在全國比賽中都能拔得頭籌,「我感覺到很欣慰,孩子們通過楹聯的學習,作為敲門磚,敲開中國傳統文化學習的大門,我覺得這才是我教學的真正目的。」

來自甘肅的毛得江也是一名教師,與張老師不同的是,他自己喜歡創作,並且也多次參加比賽,在全國各類比賽中獲得過300多個獎項。作為業餘愛好,2017年才開始接觸楹聯的毛得江可以說是頗有天賦了。參加各類比賽,他從不會投機取巧拿出以前的作品來參加各種比賽,而是仔細研究每一個比賽的要求,然後根據地域特色來進行創作。

此次參加合肥的比賽,他雖然只投了三副楹聯,但是其中兩副都暗藏了合肥。例如:春與文明合,福隨正氣肥。這副作品其實原本兩句的尾子並不是合肥,「原本是春與文明聚,我突然發現『聚』和古音的『合』字都是仄音。而『合』在這裡是動詞,下聯『肥』也是動詞,這樣一來很不錯了。」

雖然此次比賽沒有獲得獎項,但是毛得江並沒有氣餒,他覺得參加比賽並不是為了得獎,只是為了在比賽中不斷提升自己,創作更多作品。

湖北人劉關波是一名公務員,按照他的話說,自己不抽菸不喝酒,不愛釣魚不打牌,「人生總要有一些興趣來作為心靈抓手,我就喜歡上了楹聯。」劉關波小時候經常跟著父親後面打下手,每當過年父親寫楹聯的時候他就幫忙。家裡有一本楹聯書,他沒事幹就拿出來看。不斷地翻看,不斷地揣摩,最終讓他找到了楹聯的門檻,從此開始自己創作。

此次比賽,他將自己平時積累的50多副作品拿出來參加比賽,很多都是與謳歌新時代,推動移風易俗文明風氣相關的作品。記者 韓婷

特等獎(1名)

中華揚首善,大夢證初心。——廣東省:李偉立

一等獎(2名)

發展加鞭,高速正追雙百夢;文明引路,新風已進萬千家。——甘肅省:蘇紀利

與德同行,豈甘跬步於其後;和春長駐,最喜新風在我前。——江西省:王九大

二等獎(3名)

接福迎春,兩比紅聯歌國運;圍爐守歲,一壺綠酒話家風。——湖南省:吳振奇

八皖春濃,脫貧喜報刷微信;三農畫美,致富姑娘炫抖音。——山西省:楊新立

摶化俗新風,鵬程逐夢;蘸知時好雨,鼠筆題春。——安徽省:楊保鋒

三等獎(5名)

註定不平凡,金鼠履新庚子歲;依然須奮鬥,春風打卡小康家。——湖南省:文會鵬

幸福升溫,家風早上文明榜;和諧掃碼,孝訓頻傳道德牆。——安徽省:趙繼傑

社酒村茶,人事如同春事好;祖言庭訓,家風推動世風新。——山西省:範青山

悅讀春天,觸景生情同築夢;養成美德,移風易俗再加分。——安徽省:宋立安

田種小康家種孝;村生大美國生春。——安徽省:陳自如

優秀獎(10名)

蜀山作筆揮,壯麗七旬書巨著;淝水為春唱,文明千棹蕩新潮。——廣東省:盧旭逢

粗茶淡飯農家語,崇德尚文中國風。——廣東省:鄭錦平

送戲下鄉,美麗農村飛雅韻;脫貧致富,和諧禹域奏強音。——安徽省:胡啟祥

廉風堪比春風暖;正氣如同福氣多。——湖北省:劉關波

正心成德;拂面知春。——安徽省:周廣徵

美德弘揚,鳳鳴八皖民間曲;新風蔚起,蝶戀三春陌上花。——安徽省:錢繼和

樂在新村圓國夢,不勞明月寄鄉愁。——湖南省:陳維昌

淝水動情懷,剪雨入詩,擷春入畫;鄉賢當表率,與人為善,以德為鄰。——廣西壯族自治區:劉紅波

仁裡佔春多,綠樹新樓爭入畫;福門迎日早,年豐酒熟好題詩。——安徽省:潘可玉

天寒方曉家庭暖;人老更覺父母親。——河北省:張保芳

相關焦點

  • 泰山區「移風易俗」新機制辦出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好風氣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薛瑞 通訊員 付剛 貟軍霞記者從泰安市泰山區民政局了解到,泰山區全力推動移風易俗殯葬改革工作,通過理順體系、建強隊伍、開展整治、培樹典型、營造氛圍等舉措,遏制陳規陋習,提高社會文明,切實減輕群眾負擔,樹立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社會好風氣
  • 紅事「大鍋菜」 白事「領饅頭」 結婚「零彩禮」 曲周婚事新辦喪事...
    曲周縣經常舉辦好媳婦、好婆婆等活動來倡導移風易俗。丁少義 攝長城新媒體邯鄲11月21日訊(記者 霍文龍 通訊員 丁少義)近日,曲周縣大河道鄉西河道村苑曉磊和曲周鎮後河東村曲霄霄喜結連理,步入婚姻殿堂。新娘曲霄霄不要彩禮,還用自己的工資購買了一些家用電器帶到丈夫家。
  • ...堂促進婚事新辦425起、喪事簡辦1243起,為群眾節約禮金超1200...
    新風堂租金便宜,環境可媲美酒店,在這裡辦酒席不僅不跌份兒,還避免了鋪張浪費,「小操小辦」成了梁廟村的新風尚。在泗洪縣,286個文明新風堂遍布大大小小的村落,為村民操辦紅白事提供場地和服務。今年4月初,車門鄉團結村將過去的教堂改造成文明新風堂。「我們有專門的服務隊伍,對婚喪嫁娶招待規模、宴席標準、菸酒檔次等劃出了『硬標準』,引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
  • 厝頭村推進喪事簡辦 樹立文明新風
    10月20日(農曆九月廿二)凌晨6時,淨峰鎮厝頭村下南尾自然村的百歲老人莊某去世後,其家人堅持喪事簡辦,商定於10月24日(農曆九月廿六)早上出殯。老人出生於1917年,享年103歲,是村裡唯一的百歲老人,家裡五世同堂,直系親屬共124人。
  • 剎住「鬥富」陋習 理出「節儉」新風——泰安市泰山區「移風易俗...
    新華社客戶端濟南7月31日電(孫曉輝、付剛、貟軍霞)記者日前從泰安市泰山區民政局了解到,泰山區全力推動移風易俗殯葬改革工作,通過理順體系、建強隊伍、開展整治、培樹典型、營造氛圍等舉措,遏制陳規陋習,提高社會文明,切實減輕群眾負擔,樹立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社會好風氣。
  • 【泉州市移風易俗典型案例】泉州臺商區閩南童謠接地氣 移風易俗成...
    此後,全區掀起移風易俗文藝作品創作高潮,如孫連金創作歌訣《喪事簡辦》《婚事新辦》、郭其南創作快板《移風易俗立新風》、駱愉整理《移風易俗三字經》等,在移風易俗工作中產生了良好的效果,區裡隨即將作品編排成為文藝節目,在各類文藝演出中進行展演,去年以來全區組織移風易俗主題文藝匯演近20場,群眾紛紛點讚,紅白喜事操辦及其它一些傳統民俗活動開展過程中的陋習得到有效的改觀。
  • 峰峰礦區關於喜事緩辦、喪事簡辦的倡議書
    原創 峰峰融媒 微觀峰峰中共峰峰礦區區委宣傳部峰峰礦區文明辦關於喜事緩辦、喪事簡辦的倡 議
  • 【無錫】宜興:愛在深秋,緣定新莊,移風易俗,婚事新辦
    此次活動旨在倡導移風易俗,婚事新辦,弘揚社會主義文明新風,促進街道精神文明建設的蓬勃發展。活動由宜興市文明辦、共青團宜興市委員會、宜興市民政局主辦,宜興市新莊街道黨工委、宜興市新莊街道辦事處承辦。這場意義特殊的「新式」婚禮,彰顯了新莊的多彩魅力,成為了展現移風易俗、構建和諧社會的窗口和平臺,繪就了東氿新城美麗畫卷中的一道靚麗風景。
  • 河北省民政廳發布通知:婚事新辦 喪事簡辦
    長城網1月6日訊(記者 楊亞紅)為減少人員聚集,有效防控疫情,1月6日,河北省民政廳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春節前後婚喪事宜移風易俗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加速,我國本土疫情呈零星散發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織疊加態勢。
  • 唐山發布婚事緩辦、喪事簡辦、慶典免辦倡議書
    唐山市文明辦 唐山市民政局關於婚事緩辦、喪事簡辦、慶典免辦的倡議書全市廣大市民朋友:近日,國內呈現新冠肺炎疫情零星散發病例、局部聚集性疫情連發態勢,河北省部分地區也發生本土疫情。為嚴防疫情輸入擴散,切實保障廣大市民的生命健康安全,現發出如下倡議:一是婚事緩辦。結婚是人生大喜的日子。如果因親朋好友聚集發生疫情,會讓婚禮蒙上陰影、甚至造成終身遺憾。因此,提倡疫情期間將婚禮推遲到疫情解除後,防止人員聚集發生交叉傳染。確實不能延期的婚禮,應儘量簡化,控制好參加人員範圍,做好佩戴口罩等防護措施。打算辦理婚姻登記的新人,提前向民政部門進行電話預約,避免扎堆進行結婚登記。
  • 「倡導移風易俗 反對封建迷信」網絡傳播活動
    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行動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舉措,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是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內在需要,也是順應民心民意的好事。1.要崇尚節儉,提倡婚事新辦樹立文明、節儉、健康的婚戀嫁娶觀,理性、簡樸、溫馨辦理婚事,鼓勵婚儀從簡,控制宴席規模和檔次,破除婚事活動中各類低俗陋習,不比排場、不比闊氣,杜絕大操大辦、鋪張浪費。倡導舉行公益婚禮、集體婚禮、旅遊結婚等新式婚禮,新時代我們倡導婚事新辦!2.
  • 吳忠多形式宣傳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尚
    導Lead語為了進一步深入推進社區移風易俗工作,有效鞏固精神文明建設成果,大力倡導移風易俗,樹立文明和諧新風尚。吳忠多形式開展移風易俗主題宣傳活動,倡導居民做移風易俗的帶頭人,帶動身邊的親人、朋友、鄰居自覺做文明新風的倡導者,把移風易俗的觀念傳輸到每個家庭。伴隨著一陣清脆的敲門聲,網格員嶽芳敲開了居民盧阿姨的家門。網格員和她拉起家常,笑著向她講解移風易俗知識。
  • 唐山市倡導市民婚事緩辦、喪事簡辦、慶典免辦
    為嚴防疫情輸入擴散,切實保障廣大市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日前,唐山市倡導廣大市民婚事緩辦、喪事簡辦、慶典免辦。婚事緩辦。結婚是人生大喜的日子。如果因親朋好友聚集發生疫情,會讓婚禮蒙上陰影、甚至造成終身遺憾。因此,提倡疫情期間將婚禮推遲到疫情解除後,防止人員聚集發生交叉傳染。確實不能延期的婚禮,應儘量簡化,控制好參加人員範圍,做好佩戴口罩等防護措施。
  • 柳市翁垟樹喪事簡辦典型
    5桌,僅供直系親屬用餐……6月11日,柳市鎮塘沿周村一戶人家出殯,一切流程從簡。6月9日,該村一葉氏村民去世。整場喪事花費不超過2萬元。近期,柳市鎮在南山前、朝陽等村設立試點,率先發動黨員籤承諾書、村民籤倡議書,將宣傳面鋪開到全鎮。鎮移風易俗領導小組多次召集各社區負責人舉行推進會,明確工作重點、進度及操作流程,設計製作了一套11張系列掛圖,在主要道路設立了宣傳廣告牌,還安排宣傳車巡迴廣播。全鎮各村紛紛張貼通告、修訂村規民約,把移風易俗新風吹進家家戶戶。
  • 商丘市民權縣:移風易俗接地氣出實招見實效
    近幾年來,民權縣從擴大正面宣傳教育入手,大力宣傳移風易俗新風尚,著力營造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社會氛圍,社會風氣越來越好。11月8日,綠洲辦事處史村鋪村李宏告訴記者說:「眼下村裡的風清了、氣正了,鄰裡們不再胡亂攀比辦婚喪嫁娶了,把省下來的錢用到發展生產和改善生活上,多好哇!」
  • 全國文明村泉州泉港東張村:戰「疫」路上已「東」風 喪事簡辦不鋪...
    文明村裡新風尚,移風易俗樹新風。在新冠肺炎防控的關鍵時期,全國文明村——泉州市泉港區界山鎮東張村緊抓疫情防控的契機,大力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倡樹文明新風。廣大群眾紛紛響應,積極踐行「紅」事停辦、「喪」事簡辦、「神」事不辦,主動推進移風易俗,助力疫情防控。這既是群眾對疫情防控工作的積極配合,也是東張村持續深化移風易俗,崇尚文明理念的成果。在疫情防控期間,東張村積極倡導厚養薄葬、喪事簡辦新理念。3月18日,東張村一位94歲老人病故。
  • 千年舊俗一朝除 淄博臨淄群眾對移風易俗改革打心眼裡歡迎
    他們結合鄉村文明行動,大力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破除迷信」。喜事新辦要求不擾民、不講排場、不比闊氣,不鋪張浪費,遏制鬧婚,倡導隨禮標準50元,最高不超過100元,隨禮不坐席、只宴請直系親朋。
  • 武陵源區移風易俗經驗入選全省典型示範案例
    :移風易俗樹新風》入選典型示範案例。  武陵源區自2017年開始全面深入開展移風易俗工作,結合省級文明城區創建,堅持「治陋習樹新風」常抓不懈、常抓常新,「移」出了新風尚,「移」出了好口碑。措施硬。每年印發推進移風易俗實施方案,把「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喜慶事宜不辦」列入村規民約(居民公約),使大操大辦、厚葬薄養、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得到有效遏制,城鄉居民節儉意識和法紀意識進一步增強。
  • ...新華區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喜事緩辦、喪事簡辦的具體標準和注意事項
    滄州市運河區教育體育局2021年1月14日新華區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喜事緩辦、喪事簡辦的具體標準和注意事項隨著2021年春節臨近,趕在節前操辦婚禮的群眾逐漸增多,因人員聚集導致疫情傳播的風險增大,防控形勢嚴峻複雜。
  • 甘肅合水青年人婚事簡辦 感受傳統婚俗收穫祝福感動
    原標題:甘肅合水青年人婚事簡辦 感受傳統婚俗收穫祝福感動 中新網蘭州8月18日電 (楊娜 劉玉桃)17日,來自甘肅省慶陽市合水縣的徐濤帶著妻子參加家鄉舉辦的集體婚禮,他認真地完成中式婚禮的各個禮儀流程,感受中國傳統婚俗的同時,收穫了在場所有人的祝福。徐濤認為,他的婚禮簡單但是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