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曉佳一】用文字記錄農村生活,書寫三農問題,解讀社會焦點!敬請點擊關注!
多地已經下發2021年城鄉醫保最後時間,多數為2020年12月31日子,也就是說在此之後,將無緣2021年醫保,對於明年看病的影響將會非常之大,花再多的錢也只能夠自費醫療。
農民把城鄉醫保稱之為新農合,它是在新農合與城鎮醫保合併後的統稱,從此城鎮和農村繳費一樣,所享受的醫療待遇一樣。新農合作為唯一的醫療保障,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老百姓看病難的問題,要知道在2003以前所有農民看病都是自費,而幹部之類的則是公費醫療,這也是我們羨慕的對象。因此當合作醫療出現的時候,農民是很高興的,怎麼也算是享受了一點幹部的待遇,但是到現在2020年了,交了這麼多年的新農合有人竟然不想交了,這是為何?
眼看著距離截止日期僅僅十幾天,村長也是要撓頭,這每年都很積極繳費的農民竟一點都不熱衷於繳費,特別是外地打工經商的,在往年早就打電話來問啥時繳費了,甚至有些會把錢提前一年交了,但是現在催收無力,搞得村長也頭疼,不想交新農合的想法或許為3點。
①漲價幅度太大,交不起,新農合伊始,一家僅僅幾十塊錢,但是一個人就要好幾百塊,一家子好幾千塊。要知道這是農村,都是種地的老實農民,在糧食收益這麼低的情況下拿什麼去交醫保費?而且據專家說,現在貧困戶經過扶貧以後,每人都有9000多的收入,但是這是平均數,多數老人是沒有收入的,小孩子更沒有收入。而且看著一直漲價而沒有頭緒,交了還必須想看病,如果不看病那麼交的錢不是虧了麼?但是看病還得花錢,兩頭受難,乾脆不交。
②醫療費用過高,無論是自費還是新農合,看病花費總體不大,再說有啥大病不論是繳保費還是不交都是看不起。再加上連年漲價的醫療費用,藥費在降低,新農合報銷比例在增長,看病花費更多,這裡哪個環節出了問題?老百姓是搞不明白的,我們只能認為是因為報銷不了,報銷比例在降低,因為我們使用新農合看病的,不怪它怪誰?因此也不想交了。
③異地報銷成難題,關於這個有太多的外出打工經商的農村人有話要說,對於很多人來說,醫保卡根本就是用不到的東西,在外地看病最好的做法就是找個私人小診所,費用低不說,看病也是很有效果的。哪用什麼新農合,用了人家也不認啊。還有即便繳納了費用,帳戶不用不能積累,第二年清零等於一年不看病就是白交。
因而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致使到如今12月底了,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還沒有繳納費用。這只能說明很多人對新農合已經失望了。但是話說回來,人吃五穀雜糧,生病感冒都是在所難免的,萬一有個啥病,這交的幾百塊錢也是個保障,也能緩解一下家庭的壓力,就當是提前燒香了,預祝自己無病無災的,因此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該交還是要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