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是一句閩南話,形容人生複雜多變但又不止的意思,像大海一樣寬廣,教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人生海海》
有一個作家,更新斷了八年,才終於推出他的全新作品《人生海海》,他就是麥家。
自從讀過他的《暗算》後,就很佩服他,他是一個只求質量不求數量的優質作家。他所寫的《解密》、《風聲》、《暗算》,都拍成了電視劇,看過的人很多,而《暗算》更是獲得了茅盾文學獎。
但是《人生海海》這本書不同,它是麥家歷時8年的成果,也是他告別過去的起點,更是他回到初心的拐點。
書中所寫的故事不是別人,正是麥家自己,他曾經因為和父親之間的隔閡有20年沒回過家,而這本書,是帶有某種懺悔的性質,是麥家對沉迷欲望的懺悔,是麥家對已逝父親的懺悔,也是麥家對故鄉童年的懺悔。
終其一生都沒能和父親和解,成了麥家一生的傷痛。因為當他想要彌補的時候,發現父親已經得了老年痴呆,已經誰也記不清了。
雖然麥家寫的是他自己,但是書中的人物、情節以及發生的事情,仿佛就是我們身邊的故事,很容易就讓人產生共鳴。
莫言說:「小說的迷人之處就在於它能把不存在的人物寫得仿佛是我們的朋友,麥家的《人生海海》就是這麼迷人。」
董卿讀完《人生海海》之後說:「我一個人坐在書房裡面,對著電腦。天色越來越黑,可是我覺得已經沒有力氣站起來去開燈。電腦藍色的光就映在我的臉上,我止不住地流眼淚。」
高曉松也表示讀到這部作品的時候,內心充滿了震撼和驚喜,震撼的是太久沒有看到這麼激動人心的作品了,看完之後潸然淚下,內心感動不已。
這本書到底講了什麼?為何會有這麼多人對這本書作出如此高的評價?
小說通過「我」的視角講述了一個英雄「上校」戲劇性的一生,有些冷峻,有些悲憫。這是一部讓人很想讀下去,又不忍讀下去的小說。
書中的主人公,這個人既被人尊稱為「上校」,又被人貶損為「太監」,他當過白軍,當過紅軍,當過木匠,當過軍醫,當過軍統特務;經歷過建國前的所有戰爭,又參加過抗美援朝。
這個渾身是謎的「上校」在時代中穿行纏鬥的一生,離奇的故事裡藏著讓人嘆息的人生況味,既有日常滋生的殘酷,也有時間帶來的仁慈。
雖然麥家寫的是他自己,但是書中的人物、情節以及發生的事情,仿佛就是我們身邊的故事,幾乎每個人都能在這裡找到自己的縮影,他們都能因此找到靈魂深度的慰藉,乃至共鳴。
《人生海海》最的戳心的一句話,短短17個字,戳中成年人痛點
讀完這本書,腦海裡不由自主的就會蹦出一個問題:
什麼是真正的勇敢?
麥家說:「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
這句話值得每一個成年人細細的品味。
現實中,有多少類似的人,苦苦支撐著自己的思想城堡,苦而不言,可惜,當壓力山大時,我們根本不可能自我救贖,只能被命運壓垮壓塌。而我們唯一能選擇的,除了挑戰和順從之外,還有什麼?
上校也好,麥家也罷,爺爺也好,老保長也好,「我」也好,都是這個世界的過客,都無權選擇生死,都忐忑地以現在揣摩著變數重重的未來,沒有誰能預見到明日的好壞。
人一輩子不會總在高處,也不會總在低處,高低會互換,絕處能逢生。死了不是勇氣,經歷過所有,仍舊活著才是真正的勇氣。
所以,再難也要好好活著,這才是人生最需要的。
這本書的封面上一個人,一隻貓。人是上校。上校愛貓。
上校愛貓,應該是因為他不能跟正常的女人結婚,過世俗的家庭生活。
他的不婚,他的神秘,他的被鬥,他的逃,坐牢,瘋……都源自於那行刻字。
有人說:「如果你覺得你的命運是可恨的,你和你的命運產生了矛盾和衝突,甚至受不了的時候,不妨去看一看《人生海海》。」
人生的海平面在各種各樣的困境中沉沉浮浮,誰也不知道明天是風平浪靜的洋流,還是狂風暴雨的海嘯。
但《人生海海》告訴我們,要敢於在生活的潮落之後,鼓起勇氣去擁抱生命,迎接下一個潮起。
人生似海,起落沉浮。我們總會遇到暴虐陰冷的水域,也終會迎來輕柔而溫暖的洋流。
每個人都要活得精彩,《人生海海》值得一閱。
這本書精裝版價格49元,還在人生中迷茫的人,可以買來讀一讀,打開自己的心結,與過去和解,找到人生的勇氣。
點擊下面的連結就可以直接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