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一新生而言,農村大學生無法融入大學宿舍,該怎麼辦?
對於大一新生而言,來自農村地區的部分學子,確實存在與寢室其他同學一時之間難以相處,一時之間難以融入寢室集體的情況。
通常,大學寢室住宿是4—6人間,也是一個小集體,而且需要朝夕相處,如果難以融入這個小集體,甚至與其他人隔膜很深,自己會煩惱和難受,寢室其他成員也難免煩惱。從大的原則上說,集體的團結與和諧共處確實很重要。
不過,在我看來,對於要不要融入寢室這個小集體,以及如何融入,不同情況需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總體而言,取決於這個小集體是一個什麼樣的學習和生活狀態。
1、寢室的所有成員學習和生活總體都是處於比較積極上進的狀態,學習往往比較用功,學習之餘的生活方式也比較積極,比如閱讀、運動、參加各種活動等。這種情況,在一些較好的大學裡比較容易出現,這肯定是需要融入寢室這個小集體的。要融入,對於農村背景的學子而言,或許其他同學來自城市乃至大城市,成長環境和條件比自己要好,首先需要克服可能有的自卑心理,無論寢室其他同學是什麼成長的背景,大家都是平等的同學,即便某些方面存在一些差異或者差距,也不要過於看重,不要太敏感。要融入,最重要的一點是在自信的基礎上,和大家多一起相處,一起交流。比如,可以與大家一起學習,一起自習,一起運動,專門閱讀一些其他同學讀過但自己沒有讀過的書籍,以便增加交流之類;同時,可以在寢室做一些對集體有意義的事情,比如多打掃幾次衛生,幫大家打打開水之類的事情,只要積極友善,大學同學之間,一般來說,都是比較好相處的,要融入,並不是難事。
2、如果寢室多數成員都不太學習,而熱衷於打遊戲、談戀愛等,一句話,其他人基本比較頹廢的話,而你希望好好學習,這種情況就沒有融入的必要;如果非要融入寢室其他成員中,那只能把你自己也拉進頹廢的狀態中,和他們一起做類似的事情,比如一起沒天沒日的打遊戲之類,這顯然並不應該,也有害無益。這種情況,只能說,道不同不相為謀,真沒什麼必要非要融入這個小集體裡面去,只要大家相安無事,各做各的,互不影響即可。這在一些不太好的大學裡,是不難遇到的情形。
所以,是否必須融入,是一個問題,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加以具體分析。對於確有必要融入的集體,對於農村學子而言,需要友善、誠懇、積極、熱情的態度和大家相處,樂於和寢室其他同學相處,樂於幫幫小忙之類;注意需要大氣一點,切忌自尊心太強而且敏感,不要一顆玻璃心,過於在意一些同學之間無謂的小事或者不經意的話,動不動以為對方是針對自己或者自己感覺很受傷。
總之,在一個擁有比較良好的氛圍的集體裡,只要真誠、坦率、大氣一點,大學同學之間,特別是寢室同學之間,在朝夕相處中,往往容易建立比較深厚的感情,融入的問題自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