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轉椅出口訂單已經排到了2021年三四月份,到過年之前,還有13萬張椅子沒做完。」安吉卡貝隆家具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偉元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道,安吉做轉椅出口的生產企業今年基本都是國際訂單爆棚的狀態。
「今年的國際訂單不是高幅度增長,是瘋狂增長。」恆林股份(603661,SH)國際業務部總經理曾衛介紹,不單是中國工廠訂單滿了,越南工廠訂單也排滿了。
距離卡貝隆家具不到1公裡的中國安吉轉椅市場,看似冷清行人少,但走在市場裡,運輸配件的車輛不斷來往穿行。記者走訪了市場內數家批發商,其中一家供應牛皮的商戶透露:「安吉轉椅出口這波大行情基本是從5月份起來的,7月份訂單逐漸增多,到現在基本爆發,目前的訂單量我們要貸款進貨才能供應上,不貸款根本供應不過來。」
安吉是中國椅業之鄉,1981年研發出中國第一把五輪轉椅,目前是國內最大的轉椅生產基地,且主要供應外貿出口。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安吉的轉椅產業卻迎來了一輪超級周期。當地轉椅生產企業稱,一些原本做其他生意的老闆,現在也紛紛入局生產轉椅。
椅業出口火爆,提供了疫情之下全球化產業鏈的另類視角。《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調研走訪的過程中了解到,在訂單爆棚的背後,轉椅市場仍波詭雲譎,人民幣匯率走勢、海運價格變化、貨櫃供應等諸多因素,都會對企業利潤造成影響。
「別看現在各家工廠訂單紅紅火火,但有『三降』擠壓利潤,一些老闆不精明的,很可能虧本,大家頭腦還是要清醒一點。」長吸一口煙,李偉元說道。
安吉一家具廠廠區內停了一排貨櫃運輸車等待拉貨 每經記者葉曉丹攝
客戶躺贏:把過去5年的錢都賺了
10月23日,安吉陽光工業園區內一家具廠門口,八九輛貨櫃運輸卡車整齊地停在倉庫前。透過捲簾門,依稀可以看到碼放在倉庫裡的一箱箱貨品。
「每天都有這麼多貨櫃來拉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廠區門口的保安詢問道。
從保安室窗邊懸出上半身,保安扭頭朝廠區裡瞥了一眼,淡淡地說:「這才幾輛車子,多的時候,貨櫃柜子是現在的3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每天都有三四十個貨櫃柜子來安吉規模比較大的工廠提貨,根據轉椅大小,一條柜子可以裝300~1000張轉椅不等。
這些安吉生產的轉椅,就裝在這些貨櫃中,走向世界。
以卡貝隆為例,去年銷售額在1.2億元,公司生產的人體工學轉椅80%都是供應國外客戶,其中美國客戶佔了20%左右的份額。李偉元說其在阿里巴巴國際站做了十幾年,現在基本30%~40%的海外採購商都是在那裡下單。不過和亞馬遜商家面向C端消費者不同,卡貝隆主要通過線上平臺承接B端採購。
阿里巴巴國際站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20日,家具行業交易額同比增長191%,支付訂單數同比增長112%。主要出口國家覆蓋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以及法國,出口的熱門產品主要為沙發、床、辦公桌椅、餐桌椅、兒童床。9月採購節期間,家具行業交易額同比增長224%,支付訂單數同比增長212%,直接衝進交易額TOP10行業。
安吉當地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恆林股份前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02億元,同比增長38.43%;營業收入32.26億元,同比增長65.24%;基本每股收益3.04元,同比增長38.18%。
曾衛說,恆林股份以外貿為主,往年外貿訂單中的80%是線下B2B業務,一錘子買賣。貨發出去之後,貨權歸採購商,這類屬於一般貿易。而今年形勢會有一些變化,電商渠道佔外貿出口的比重預計能同比大幅上升;由於今年外貿形勢好,跨境電商發展迅猛,公司出口的產品中,跨境電商客戶比重提升。
10月28日,阿里巴巴國際站總經理張闊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全球疫情蔓延之下,數字經濟正在加速前進,以美國市場來說,2009年電商滲透率僅6%,2019年電商滲透率為16%,10年時間才增長了10個百分點。但2020年4月,受疫情影響,美國電商滲透率已提高到33%。
轉椅這一輪超級周期是如何起來的?
李偉元分析,今年1~5月份,國外電商主要做倉儲式銷售,當時海外倉還有大量存貨可以消化市場需求,而國內受疫情影響,還沒有恢復生產。5月份之後,國外受疫情影響,一些轉椅的生產場地不能生產,而國內基本恢復了生產,很多訂單陸續轉移到了國內。安吉又是主要的轉椅產地,所以六七月份之後,訂單量爆發了。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消費量?李偉元表示,這一輪強勁需求有幾方面原因合力促成:一是受疫情影響,國外很多企業都提倡居家辦公;另一方面,消費者無法線下購物,很多就通過線上渠道購買居家辦公用品,這其中就包括辦公家具;此外,不少國家都向納稅人發放了疫情補貼,這也刺激了消費。
海外市場對椅子的需求火爆到何種程度?有家具廠負責人說,他的德國客戶把從廠裡採購的產品放到電商網站售賣後,一 開始單價在69.99歐元,後來漲到了99.99歐元,幾百款產品,上線5分鐘就被「秒」光,最後漲到179.99歐元。德國客戶說,他今年把過去5年的錢全部賺到了。
大行情下的煩惱一:人難找 人工貴
「訂單量這麼大,工廠能消化得了麼?」記者進一步向李偉元詢問。李偉元給出的回應是,「在安吉,(工)人的競爭比產品競爭更厲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了安吉六七家家具廠,基本每家工廠都在廠區門口的LED顯示屏上打出了招工啟示。磨光工、縫紉、採購、裝配等諸多工種都急需工人,工資待遇在4000~10000元(月薪)不等。有的工廠還打出了「因訂單需求招大量臨時工」的通知。
在當下的安吉,訂單並不是企業發愁的問題,反而是訂單大增後,用工問題凸顯出來了。曾衛表示:「恆林總的產能還在進一步擴大,生產設備倒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還是工人,工人比較難找。
安吉一家家具廠負責人透露,現在招工極其困難,一是人難找,二是人工貴。原來工人20~25元/小時,現在找臨時工都要40~45元/小時。「我們算了一下,公司人工成本上漲了15%~20%。」這位負責人說。
從零基礎到掌握基本技術,工人一般需要2個月時間入門,可是企業並沒有兩個月的時間教育新人,他們更希望找熟練工,招進來就能發揮效益。因此,安吉當地有部分工廠直接去別的工廠高薪挖熟練工。對於此類做法,安吉當地政府在做一些引導,儘量避免企業之間惡性挖人。
不過,從企業的角度考量,增加多少員工、提升多大產能,不僅要從解決燃眉之急的角度考慮,還要顧慮長久的運營成本。「現在是高峰期,訂單暴漲,人工是出現了短缺,但萬一訂單進入了平緩期怎麼辦?這很考驗企業主的平衡能力,對企業未來增長空間的預判能力以及對成本的控制能力。」李偉元認為,一些頭部大企業訂單量大,即便採購商給的利潤薄,但靠人海戰術,把量做起來,還是有利潤空間。但對很多小規模的工廠來說,利潤薄成本又抬升,忙前忙後,可能最後無利可圖。
更棘手的問題在於,當前安吉轉椅生產工廠面對的不僅僅是用工短缺,關鍵是生產轉椅的原材料、配件供應緊張。
大行情下的煩惱二:配件訂貨難、訂貨貴
在陽光工業園園區內,一名家具廠員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廠裡的確非常忙,但是時間節點不一樣,現在供應商供貨緊張,基本所有配件都缺貨,工人也不夠、配件也不夠。」
「現在有一個反常的現象,儘管我們生產線這麼忙,有時候還是出現工人放假,或者工人在現場沒事幹的情況。因為椅子零部件比較多,少了一個東西,可能少一顆螺絲,這條線就癱瘓掉了,供不上了。」一位家具企業負責人透露。
同時,曾衛也向記者表示,恆林訂單量大,很多配件都是自己生產,但也有部分是找外部供應商供貨。而現在安吉很多工廠的配件供應都比較緊張。
據了解,生產一張椅子主要的材料包括網布、鐵件、輪子、海綿等,而這些配件的原材料是通過化工原材料生產而成的。配件的原材料供應緊張,也帶動了價格上漲。
在安吉轉椅市場,聚集了眾多配件批發商,皮革批發商老胡向記者表示,由於訂單量大,原材料供不應求,所以原材料也在漲價。「海綿漲價最厲害,漲了40%~50%,我們大概上漲了10%左右。進貨量也比之前更多,增加了30%~40%。而且基本都被客戶預訂了,東西一拉過來,馬上就拉到客戶那邊。」老胡說。
老胡透露,皮革的原材料是一類化工產品,原材料價格今年以來漲了近3倍,進價貴了,他們只能向下遊的轉椅工廠發漲價函。
另一方面,訂單量爆發也考驗著原材料供應商的資金周轉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有批發商向每經記者表示,現在訂單量大,需要貸款才能保證供應,不貸款根本供應不過來。
行情大好,供應商對新老客戶也有厚薄之分。老胡告訴記者,現在自己基本很少接新客戶的訂單,除非新客戶能現金全款結算。對一些穩定的、需求量大的老客戶,則還是按照2個月一結的帳期合作。而且,只要能供應得上,基本也會保障對老客戶、大客戶的供應。
「配件廠會儘量保障好企業的供應,為什麼?因為萬一這輪強周期下來了,訂單量少了,他們還需要靠這批大客戶來支撐。所以他們也害怕,儘量保障大企業的訂單需求,小工廠、信用不好的、量少的國內網店,基本都不供應了,沒貨了。所以今年國內電商平臺的轉椅中小賣家比較難,拿不到訂單。國際訂單爆棚影響原材料供應,國內的轉椅也大概率會漲價。」李偉元說道。
配件訂貨難、訂貨貴的現狀,又催生了另一種現象。
某家具企業負責人透露,原本正常生產原材料是可以供應上的,但訂單突然暴漲,原材料企業生產能力跟不上來。一旦配件供應商產能供不上,轉椅製造企業就會很慌,大家都會多預定,量越大,供應越緊張;有些企業還要囤貨做庫存,那缺口就更大,供需不平衡導致整個市場也愈加畸形。「有一些大企業,專門租了上萬平方米的廠房來囤配件。不管用不用,配件訂單先下下去再說。」這位負責人稱。
大行情下的煩惱三:國際物流卡脖子
除了人工和原材料的問題,像安吉椅業這種以外貿為主的公司,在國際物流儲運中,也可能遭遇諸多卡脖環節。當前最直接的影響,集中在提櫃(即:運輸車隊派車到堆場提取空的貨櫃)上。
10月26日,航運界網副主編馬暉向記者介紹:受疫情和地緣政治的持續影響,班輪公司出口貨量遠大於進口貨量,加之班輪公司旺季持續投入運力,而返程貨物(中國進口貨)用箱並不能實現滿載滿運的理想物流狀態,致使大量空箱留在目的港本土,從而造成國內用箱緊張,海運價格也隨之再度上漲。
「海運費原本是半個月調一次,現在一周就要調一次,變化特別快。」曾衛介紹,恆林股份和國外採購商大部分籤訂的是FOB價格(指船上交貨價,亦稱「離岸價」,當貨物在指定的裝運港越過船舷,賣方即完成交貨),海運費上漲基本由國外採購商來承擔。船司根據價格高低來選擇是否運輸柜子,價格低就會被船司甩櫃。「採購商解決的方案就是加錢,否則出價低了柜子根本上不了船。」曾衛說。
李偉元記得,之前有一家客戶訂柜子就遇到不少波折,那次經歷讓客戶感嘆,柜子太難訂了,比貨還緊張。所以他連夜讓工人趕工,通宵把客戶訂的2千張椅子做完,保證一大早能被貨櫃拉走。
李偉元對此也頗為感慨,現在面臨的兩個最大難題就是柜子稀缺、原材料短缺。人工、原材料、運費都在漲,這些成本同樣會轉嫁給採購商,讓其承受比往年更高的採購成本。而在這一輪成本上漲的背景下,能持續支撐訂單的最大動力還是源自強勁的需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多個家具企業了解到,貨櫃航運走上海港和寧波港較多。中金研報顯示,上海港到美線和歐線的船舶裝載率一直很高,6月份以後基本上維持在95%以上,個別星期貨量好一點時,就爆倉了。加上因為疫情對供應鏈的一些影響和進出口的不平衡,確實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缺箱情況,這也會加劇運價的上漲幅度。
曾衛分析稱:「因為終端銷售好,還有利潤可賺,大家現在拼命就想把貨運出去。現在一個現象是,你有貨就是最牛的,你在美國倉庫有貨,在海外倉有貨,現在是最吃香的。」
此外,也有家具外貿商反饋,海外倉爆倉也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由於倉庫爆滿,有的貨都積壓在國外港口,上不了岸。而且往年美國「黑五」、聖誕這幾個節日是銷售的黃金期,國內很多做外貿的企業尤其是跨境電商,都會提前把產品運到美國備貨,疊加今年的形勢,海外倉倉儲需求激增。
大行情下的煩惱四:超級周期能延續到明年嗎
產能擴大、成本上漲、國際物流帶來的帳期拉長,對國內製造企業而言,實則考驗著此類企業的風險承受能力,對企業現金流周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記者在安吉調研的過程中亦了解到,由於當前轉椅產業行情好,安吉當地不少原本做竹製品的企業也紛紛布局這一產業。當然,也有家具企業反饋,有一些國內原本做紡織、服裝品類的客戶轉行去做轉椅。這類客戶主要找工廠採購,然後通過電商渠道賣貨,電商客戶出口份額有所提升。
如果說受疫情影響,國外居家辦公的大趨勢帶來了這一輪辦公家具的剛需市場,那麼現在行業中比較關心的點在於,這輪超級周期的節點在哪裡?
一種說法是持續到2021年上半年,依據是安吉當前各家大型工廠的排單情況。也有觀點認為,這一輪超級周期最起碼能延續2021年一整年。
當然,其中一個非常關鍵的變量還是新冠疫情的控制情況。持後一種觀點的業內人士認為,後續比如說疫情控制住了,大家都回來上班了,又會輪到很多公司要換一批辦公用品了,這樣也會釋放一波更新換代的需求。
而從現在到這輪周期的節點之前,安吉的轉椅出口企業仍需要面對國內國際多方市場波動。李偉元概括主要是「三因蝕利」:一個因素是人工成本上漲削弱工廠利潤;另一個因素體現在原材料上漲,侵蝕利潤;第三個因素,主要是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對企業利潤可能帶來擠壓。
關於匯率變動對企業的影響,中金研報分析認為,具體影響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措施來判斷。一方面,部分企業通過金融工具消除、轉移和對衝人民幣升值風險,將風險敞口降低到了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對於這類企業,人民幣升值的負面影響小於按照報表收入所測算的規模。另一方面,需要結合企業的交貨形式、交貨周期與收付款方式來具體判斷匯率波動對企業報表的影響。例如,對於採用FOB交貨結算、交貨期約1個季度的企業而言,匯兌會先後影響其毛利率和匯兌損益,時滯約3個月。
李偉元表示:「『三降』(即他總結的三因蝕利)同時夾擊你的時候,其實安吉百分之六七十的企業日子都是很難過的,瀕臨沒錢賺甚至還要虧的境況,就是訂單看起來暴漲,但利潤不高,損失還蠻沉重的。」
從安吉幾家椅業上市公司披露的數據來看,2019年辦公椅的毛利率基本保持在21.22%~24.08%,沙發毛利率在17.38%~25.17%。
在皮革批發商老胡看來,安吉椅業外貿工廠大多數還是幫國外採購商貼牌生產,生產企業利潤很薄,現在的行情看似火爆,大企業可能會有一些利潤空間,毛利低的企業不一定能賺。
「大家不能太盲目樂觀,還是要透過行情看看內部存在的一些問題,頭腦會清醒一點,因為哪天寒冬來的時候,可能會凍死一批人。」老胡說道。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