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寄生大師:大自然中可以寄生於其它生命體內的10大生物

2020-12-20 騰訊網

在許多科幻電影裡,我們可以看到神秘的寄生情節和操縱情節,例如使用某種超能力或超前科技控制了某人,又或者是外星生物寄生在了某人身上。不管是出於何種形式,他們都生存在了這些生命體的身體裡,甚至還可能對其產生了控制。而在現實世界當中,有一些生物真的就可以做到這一切,從吃腦的變形蟲到寄生毛蟲的黃蜂,通過本文,我們帶來了,自然界的寄生大師:大自然中可以寄生於其它生命體內的10大生物。

1、偏側蛇蟲草菌

在泰國、非洲和巴西的熱帶雨林中,一種叫做偏側蛇蟲草菌的熱帶寄生真菌依附並控制了弓背蟻,就好像它們有自己的生命一樣。這種真菌的孢子附著在螞蟻的外骨骼上,然後滲透到螞蟻的內部,慢慢地控制螞蟻的行為。感染了3到9天,螞蟻就會被迫為了尋找潮溼的環境而離開巢穴。它們遷移到某個地方,將有利於真菌的生長。在距地面25釐米的地方,它們會緊貼著一片葉子的下側,而事實是,在此過程中,真菌就會開始等待螞蟻的死亡。在被感染的螞蟻死亡後的24小時內,螞蟻身體的真菌會逐漸開始發芽,並最終釋放出孢子。

2、食腦變形蟲

通常被稱為「食腦變形蟲」的福氏內格裡蟲是一種單細胞生物,可導致原發性阿米巴腦膜炎。這種變形蟲對人類的腦組織有特殊的偏愛,並且經常通過溫暖、停滯的淡水體,從鼻子進入人類體內。在極少數情況下,在氯化不良的遊泳池中遊泳和食用受汙染的自來水都可能引起感染。從1962年到2018年,已知只有145人感染了變形蟲,其中只有4人倖存。

3、蟹奴

大多數藤壺對周圍環境是無害的,它們通常在巖石和海底的其他特徵上生活,在那裡它們從水中虹吸食物顆粒。然而被稱之為蟹奴的藤壺是一個罕見的例外。它們會瞄準毫無防備的螃蟹,然後將自己植入其身體外殼的底部較脆弱的區域。在那裡,蟹奴幼蟲會滲透進入螃蟹的身體,最終這些寄生蟲將完成寄生,甚至完全控制寄主。

4、縮頭魚蝨

這種生物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它生活在魚的嘴裡,吃魚的舌頭,然後佔據它的位置。這種寄生生物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灣被發現,它被發現滲透到了魚的鰓中,吃掉了魚的舌頭,然後魚就會用它新的「舌頭」(寄生生物)來吃東西,並用位於口腔頂部的牙齒磨碎食物。

5、弓形蟲

弓形蟲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神經寄生蟲之一。它會滲入宿主的大腦,包括老鼠、貓,有時甚至人類,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嚴重改變個體的行為。雖然大多數人認為它來自貓,但你更有可能從吃未煮熟或受汙染的肉(特別是豬肉和羊肉)或貝類中遇到它。寄生蟲卵通常存在於貓糞當中。該寄生蟲在某些患者中會危及生命,因為它可以擴散到大腦,持續存在於潛在的囊腫中,並等待免疫力減弱後再激活。

6、殭屍蒼蠅

一種叫做種蚤蠅的寄生蠅會將它的卵注射到胡蜂、大黃蜂和蜜蜂中,導致它們在夜間四處飛行,完全違背了它們的本性。很多昆蟲在夜晚被光線吸引而四處飛來飛去,但你可能已經注意到蜜蜂通常從不這樣做。而這種寄生蒼蠅會使它們完全改變行為,讓它們表現出迷失方向的行為。

7、彩幼吸蟲

當琥珀色蝸牛吞食含有這種寄生蟲卵的鳥類糞便時,綠色條紋的寄主彩幼吸蟲就會進入了寄主體內。這種蠕蟲在蝸牛體內生長,最終鑽入蝸牛的眼裡,在那裡積聚脂肪,形成悸動的卵囊。

8、魚絛蟲

固相血吸蟲是一種絛蟲,它有著複雜的生命周期,包括三種不同的寄主,例如魚、吃魚的水鳥和齧齒動物。成蟲在鳥的腸子裡發育,在那裡產卵,然後通過鳥的糞便進入水中。卵在那裡孵化,進入第一個幼蟲階段。然後一些橈足類動物會吃下它,成為第一中間寄主。然後,第二個幼蟲階段在該宿主的組織中發育。過了一到兩周以後,受幹擾的橈足類動物又被三刺魚吃下肚。到了第三階段,幼蟲會在魚的腹部生長起來。

9、殭屍毛蟲或巫毒黃蜂

刻絨繭蜂是一種寄生蜂,一次能在毛蟲幼蟲中產下80個卵。幼蟲將以毛蟲的體液為食,直到完全發育成熟,然後吃掉毛蟲的皮膚,離開毛蟲的身體去尋找可以形成繭的樹枝。而當大量的寄生蜂幼蟲從毛蟲身體裡鑽出來的時候,整個畫面是非常驚悚的。

10、布氏錐蟲

「昏睡病」是由布魯氏錐蟲引起的。布氏錐蟲是一種顯微鏡下可見的噬腦寄生蟲,通常通過採採蠅傳播給人類。它只發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那裡已知有兩種非常相似的寄生蟲在傳播。

相關焦點

  • 蘇鐵葉片上的寄生——紅花寄生
    桑寄生科(Loranthaceae)植物在全世界約有75屬1000多種,通常為灌木,寄生或半寄生於其它木本植物體上,依靠吸器(一種變態的根)吸取寄主的水分和營養。桑寄生植物的果實為漿果,中果皮粘性非常強,它們的種子沒有種皮,直接貼生在內果皮上,有豐富的胚乳,通過鳥類在不同樹木之間傳播。
  • 自然界中有沒有「違背」生命規律生存的生物?
    不過,我們從狹義的角度,也就是我們能夠理解的角度看,生命規律無非就是生老病死,一類生物都遵循著相似的生存方式生存。比如動物從出生就開始以有機物為食,它們有著自己的生長周期,繁殖周期等等,而像植物則大都是靠光合作用自己產生營養物質的。從這個角度看的話,在自然界中還真的有一些生物是「違背」了這些生命規律生存的。下面就來列舉幾種,並且看它們的「違背」之處。
  • 自然界中有沒有以病毒為食的生物?
    在自然界中,大多數的生物都有天敵,不同物種間相互制約,共同構成了平衡且完整的生態。簡單的說就是老鼠吃糧食,貓吃老鼠,這樣的遞進關係。但是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科學界並沒有發現能夠以病毒為食的生物。病毒是一種靠寄生才能生存的類生物,因此,它可能存活於任何有生命的地方。
  • 自然界中存在永生生物嗎?它們已打破生命規律,掌握不朽的秘密
    審核:小文引言:隨著對大自然的認識逐漸深入,人們逐漸掌握了很多客觀規律,例如生命的歷程。眾所周知地球上的生命都必須經歷誕生、發展、衰老和滅亡,死亡是所有生命的歸宿。生命的永恆真的無法在自然界中實現嗎?這種生物或許已經打破了規律古代封建社會的統治者為了追求永久的統治或者其他目的,千方百計地尋找長生不老的方法。這可以看作是中國古代皇室的一大傳統,而這一傳統據說是起源於秦始皇。那時候秦始皇剛剛統一了混亂的戰國,將古中國帶入了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社會。為了能夠實現對天下永久的統治,秦始皇開始派遣部下四處尋找長生不老的方法,但最終也未能如願以償。
  • 自然界中有沒有介於植物和動物之間的生物?
    按理說,現存的生物都有著明確的生物學分類,動物就是動物界內所有生物的總稱,而植物則是植物界下所有生物的總稱,所以理論上說不存在介於動物與植物之間的生物。但是,神奇的大自然總是不缺少驚喜和意外,所以自然界中不但有介於動物與植物之間的生物,也有具有明顯的植物特點的動物以及既像動物又像植物的生物。下面我們來簡單的介紹幾種。
  • 需要寄生在宿主體內才可以生存的病毒,為何會選擇「反殺」宿主?
    病毒究竟算不算是生物呢?這對於科學家們來說,的確是一個難題。雖然如今在科學界的概念中,將病毒劃分到微生物領域,不過,實際上病毒是沒有辦法在自然環境中生存繁殖的,它必須寄生在宿主的體內才可以,由此可見,病毒如果算作是生物的話,它也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個「生命奇葩」。
  • 2021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中國寄生植物
    物種數以雲南省最多,約303種,四川和西藏次之,也均超過了200種,而河南、山東、江蘇等地物種豐富度較低,均只有10餘種。影響中國寄生植物多樣性分布格局的主要環境因素是海拔高低和熱量變化。根據2017年發布的《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對中國寄生植物瀕危等級的評估,其中極危(CR)物種3個,分別為修花馬先蒿、帚狀馬先蒿、瑤山馬先蒿;瀕危(EN)物種8個,即肉蓯蓉、寶興藨寄生及馬先蒿屬6種;易危(VU)物種30個,如草蓯蓉、管花肉蓯蓉、矮生豆列當、滇西離瓣寄生、大果百蕊草、寄生花等。由此可見,中國寄生植物的瀕危物種主要集中於列當科與檀香科中。
  • 地球上萬物全是相生相剋的,那麼病毒在自然界的天敵是什麼?
    人類當今已經站在了食物鏈頂端,只要我們手裡有武器,在自然界中幾乎沒有任何天敵。不過對於大自然人類可沒辦法徵服,因為早前的幾次生物大滅絕,都是由於自然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導致,而病毒就是在自然環境下出現的一種」生物「。
  • 動物的交配方式突破人類的想像:寄生在雌性體內只發育生殖系統
    自然界的規則就是「弱肉強食,優勝劣汰」,沒有哪個物種想讓自己被淘汰,所以它們既要在自然界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生活方式,又要保證自己種族的繁衍發展。蛇吃青蛙,青蛙吃蜻蜓,蜻蜓吃小蟲子,生態鏈一環套著一環,任何一環的缺失都有可能會引起一部分生態鏈的崩潰。
  • 2021年公務員聯考常識積累:中國寄生植物
    根據2017年發布的《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對中國寄生植物瀕危等級的評估,其中極危(CR)物種3個,分別為修花馬先蒿、帚狀馬先蒿、瑤山馬先蒿;瀕危(EN)物種8個,即肉蓯蓉、寶興藨寄生及馬先蒿屬6種;易危(VU)物種30個,如草蓯蓉、管花肉蓯蓉、矮生豆列當、滇西離瓣寄生、大果百蕊草、寄生花等。由此可見,中國寄生植物的瀕危物種主要集中於列當科與檀香科中。
  • 新生兒腹中寄生胎 如何形成寄生胎
    胎中胎在生活中十分罕見,它的發病率是五十萬分之一。不過最近家住新洲陽邏的黃玲就遇到這這個罕見的寄生胎。下面去了解一下寄生胎如何形成。圖片來源:華東在線  新生兒腹中寄生胎  32歲的黃玲家住新洲陽邏,懷孕25周以前,全家人都在欣喜中等待新生命的降臨。
  • 恐怖寄生生物「蟹奴」可閹割雄蟹控制思想
    據「deepseanews」網站10月25日報導,「蟹奴」是一種寄生在螃蟹身上的藤壺類生物,可閹割雄蟹,使其成為沒有思想的代孕母親。據報導,蟹奴雖屬藤壺類,但其外觀與海邊巖石上一簇簇灰白色帶殼的其它藤壺大不相同。他們身體柔軟,呈橢圓的囊狀,通常寄生於蟹類身上。
  • 蟹奴是什麼樣的生物?寄生在螃蟹體內控制其交配,使其成"殭屍"
    蟹奴是什麼樣的生物?寄生在螃蟹體內控制其交配,使其成"殭屍" 對於海洋當中的藤壺,大家應該都多多少少的聽說過,這是海洋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寄生生物,而且還是寄生在活體動物的生物,比如海龜和鯨魚是深受其害,一旦被這些藤壺寄生,他們就會牢牢的固定在寄生者的身體上,不斷的從其身體裡面吸取養分,以此來發展自身,而我們今天要說的蟹奴也是藤壺的一種,往往喜歡寄生在螃蟹的身體之內,
  • 過去40年,寄生在海洋生物體內的蠕蟲數量增加了283倍!你還敢吃刺身...
    過去40年,寄生在海洋生物體內的蠕蟲數量增加了283倍!你還敢吃刺身嗎?這種蠕蟲被稱為異尖線蟲(Anisakis)或者鯡魚蠕蟲(herring worm),是一類成蟲寄生於鯨、海豚、海豹等海棲哺乳動物消化道,幼蟲寄生於海棲魚類的線蟲,呈世界性分布。感染人體可引起內臟幼蟲移行症,致異尖線蟲病。異尖線蟲病是一種重要的食源性人獸共患寄生蟲病。人類由於食入未煮熟的海魚體內的異尖線蟲的活幼蟲而引起感染。
  • 那些寄生在鯨魚身上的鯨蝨和藤壺,看了讓人心裡直痒痒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作為海洋中最大的生物,鯨魚也成了一些動物的居住地。
  • 夜行性怪異鳥類,「蛋黃」眼睛灰褐色羽毛,自然界的偽裝大師
    俗話說得好,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大自然中有著許多奇特的現象,等待我們去發掘和探索。有可能是一種動物、一株植物、一棟建築,或是一個地區的風俗習慣,都能給人來帶非常深刻的印象,可見旅遊的意義所在了。大自然中有著許多鳥類,每種鳥類都有其獨特的魅力。而不知小夥伴是否知道,在大自然中一種夜行性的怪異鳥類呢?它們擁有著「蛋黃」般的眼睛,和灰褐色的羽毛,堪稱自然界的偽裝大師。究竟是怎樣的鳥類,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這種鳥類的名字叫做「林鴟」,它們的長相非常奇特,可以說人們看到第一眼,就會記住這種奇特的鳥類。
  • 農田裡的益蟲大盤點,看看你的農場有哪些?
    導讀:在生態平衡的農田中,存在著數以億計的生命在維持著生態系統的平衡。站在生命的角度講,本來沒有害蟲與益蟲的區分,只有「吃」與「被吃」,「分解」與「被分解」的區別,只是我們習慣於站在人類的角度去衡量「益與害」,今天,讓我們盤點一下在農田中,哪些生命是對我們的農田有益的?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 第一條寄生蟲是如何鑽進其它動物體內的?
    更直觀點說,第一條寄生蟲是怎麼鑽進其它生物體內,然後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的? 首先,寄生的生活方式對我們人類來說似乎那麼點陌生,但在整個生物界,寄生就是一個很主流的生存方式。
  • 《寄生獸:生命的準則》很有內涵,只是被禁播,成年人才能看懂
    這部日漫被禁播,但是很有內涵,成年人才能看出來,它就是《寄生獸:生命的準則》。 《寄生獸:生命的準則》講述的是某天於地球上憑空出現許多孢子,其中誕生的幼蟲侵入身體後,以寄生腦部為目標,寄生完成後與腦部細胞同化,管理這個「死掉的身體」。它們能任意變形,其食物便是寄生體相同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