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爸媽來說,孩子是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在某些時候,其實爸媽的感情天平還是更傾向於孩子中年齡小的那個。大孩子往往被要求乖巧懂事,不僅如此,一些爸媽還得寸進尺,大孩子自覺地幫做家務,分擔爸媽爸媽壓力的同時,還被爸媽像保姆一樣使喚。
女兒像保姆,家務''堆積如山'',媽媽仍不滿:洗碗不把鍋也洗了
曾經有一檔家庭調查節目,走進了這樣一個家庭,寶媽有三個孩子,最小的兒子才出生幾個月,正在嗷嗷待哺,前邊還有兩個女兒,一個剛上小學,一個已經13歲了。
在上初中的大女兒在家就像一個小保姆,幾乎包攬了家裡的家務活。女孩剛放學到家就被叫去廚房幫忙洗菜做飯,晚飯後面對一桌子的碗筷剩飯,家裡人都無動於衷,只有女孩自己默默熟練地把桌面收拾乾淨。
把油膩的盤子都洗乾淨放好之後,還沒等走出廚房的女孩喘口氣,寶媽又喊女孩趕緊把地拖一拖,女孩馬不停蹄地又開始打掃家裡,寶媽和弟弟妹妹則悠閒地坐在客廳看電視吃水果。面對大女兒的付出,寶媽顯得理所當然:''做大姐的肯定要多做點啊,我們小時候不也這麼過來的?''
當女孩還在客廳埋頭拖地的時候,廚房裡的媽媽仍舊不滿地數落大女兒:''洗碗不把鍋也洗了,怎麼不見你做完飯就忘了吃飯?''
當有人提出這樣說孩子是不是有些過分時,寶媽還不以為意地說:''她就是這樣的,煩死了。''大女兒聽到這樣的話也只是停了一下手中堆積如山的家務活,似乎已經習慣了這樣的說法。
分析
也許人的天性就是同情弱者,但是在多孩家庭教育中,父母明顯地偏袒一個孩子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尤其是以性別或者年齡為由,要孩子無條件忍讓另一個孩子的,更是一種錯誤的思想觀念。這會造成孩子之間沒有最基本的禮貌,也沒有養成該有的責任心和獨立能力。
多孩家庭教育如何做到相對公平?
1.轉變思想觀念。
不少爸媽在用自己小時候的經歷去要求孩子,但是現在的生活條件和教育觀念已經和從前大不相同,一味要求孩子為家庭付出,打擊孩子的自信心並不是一個好的教育方法。爸媽要徹底轉變育兒觀念,才能做到平等的教育。
2.制定細則並執行。
多孩家庭的寶爸寶媽們可以制定一些生活中的細則,比如孩子們按日期輪流做家務,生日的時候每個孩子的禮物價值都是定額的,沒有誰的會特別貴等等。從這些生活中的細節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平等的愛。
育兒寄語
''不患寡而患不均'',爸媽也許不能對每個孩子都無微不至,但卻不應該沒來由地苛求孩子,應該對自家娃們一視同仁。
今日互動話題:你還聽過哪些父母偏袒孩子的事情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