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人對蓋房子是有很多講究的,特別是一些大戶人家,更是把房子與人聯繫到了一起,在《黃帝內經》中就說:以舍屋為衣服,以門戶為冠帶,意思就是把房子比作人的衣服一樣。所以古人認為房子直接影響著家裡人的運勢,有句俗語叫做:「有東沒西家無老妻,有西無東家無老翁」,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什麼是「有東沒西」?
古人在蓋房子的時候,最講究相互對稱的關係,這也符合人們的審美觀。所以以前人蓋房子,最喜歡蓋成四合院,也就是東西南北四面都是房子,中間是院子。位於北面的就是正房,東西兩邊是廂房,南邊被稱為倒座,因為背對著太陽。「有東沒西」指的就是只有東廂房沒有西廂房。
有東沒西,家無老妻
意思就是家裡的房子如果只有東廂房沒有西廂房的話,家裡就會沒有老伴,「老妻」說的就是老伴。大家都知道,一般主房都是坐北朝南的,這樣的房子能夠最大限度地接受到陽光,而坐北朝南的房子,左邊就是東廂房,右邊就是西廂房,左右相互對稱。
如果房子沒有西廂房,就讓人感覺很不對稱,像是缺了什麼東西一樣。要知道以前人把任何東西都分為陰和陽,男人為陽,女人就為陰,左邊為陽,右邊為陰,而房子也是一樣,朝陽的房子為陽,背光的房子就為陰,也就是北房和東房為陽,南房和西房為陰。
如果房子有東廂房沒有西廂房,就形成了陰陽不平衡的現象,也就是純陽無陰。而左邊為陽,所以東廂房代表著男人,右邊為陰,所以西廂房代表著女人,如果沒有西廂房的話,就好像是家裡沒有女人一樣,因此就有了「有東沒西,家無老妻」的說法。
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沒有西廂房對家裡的女人是很不好的,很容易導致晚年孤單。要知道房子都不是正北正南的,一般坐北朝南的房子都會稍微向東偏一點,大概十幾度左右,這樣的方向才會冬暖夏涼,如果向西偏的話,太陽會一直曬到很晚,夏季就會特別熱,所以正房一般是偏東一點。
如果正房偏東一點,那麼西廂房的位置正好是西南角,西南方為坤位,五行屬土,代表著家裡的老母親或者女主人,如果西南角缺失沒有西廂房的話,也就代表著老母親或者女主人缺失,所以就有了「有東沒西,家無老妻」的說法。
有西無東,家無老翁
這句話與上一句一樣,意思就是如果只有西廂房,沒有東廂房的話,家裡就沒有老年男人,也就是男主人的意思。因為東在左,左為陽,又代表著男人,如果東廂房缺失,就好像是家裡缺少了男主人一樣。
「有東沒西家無老妻,有西無東家無老翁」這句話也只是古人在蓋房子時的一種講究而已,就好像門前放石獅子一樣,總不能只放一隻吧,成雙才能成對。左邊一個亭子,右邊一個亭子才能相對,左邊有東廂房,右邊有西廂房才能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