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了。向微信學習產品,學習設計已經成為如今網際網路從業者心照不宣的規則。趁張小龍最新的視頻分享,這次我們梳理一下微信有哪些值得學習的地方:
對於網際網路從業者而言,微信這樣的超級產品有太多值得學習借鑑的的地方,而張小龍的每一次演講的內容自然也價值非凡。而最近的這一次微信公開課演講,張小龍分享了他近10年來的產品思考,都來研讀一下吧:
產品的用戶是誰?他們是如何使用我們產品的?在深不見底的屏幕另一側,他們是否有按照預想設計的那樣用著我們的功能?基於他們的使用行為,我們的設計可以如何優化?這些問題,在細細品味過數據之後,或許都能夠得到解答。這篇文章以微信為例,教你用數據來做設計:
算法分發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彙了,各大APP都有自己的算法,並且通過這些算法了解用戶、推薦內容,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如今,微信也開始擁抱算法分發,並且內容分發邏輯也有所改變。這是為什麼呢?衛夕指北的這篇文章為我們分析了原因,並且概述了張小龍的產品哲學:
微信小程序設計指南,建立在充分尊重用戶知情權與操作權的基礎之上,旨在微信生態體系內,建立友好、高效、一致的用戶體驗,同時最大程度適應和支持不同需求,實現用戶與小程序服務方的共贏。這篇精簡版的指南值得收藏:
如今關於小程序的文章很少,也不全面。目前大部分的問題通過微信開放社區來解決,所以,郝小七這篇文章就結合官方指南和文章資料,以及工作設計中遇到的問題,總結一份比較全面的小程序設計指南,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談網際網路必談敏捷,可你真的了解敏捷嗎?你們公司用的是什麼開發模式?一個健康的敏捷開發流程又是什麼樣的?設計師如何介入敏捷?如果你想到大廠上班,那麼你必須要了解這些;如果你想職場晉升,那麼利用敏捷幫助團隊提效就是很好的機會。梁17 的這篇文章,就來分享一下大廠所用的敏捷開發和設計指南:
圖標設計是我們剛入門就必須學會的必備技能之一,它是用戶界面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圖標通常是將某個概念轉換成清晰易讀的圖形,降低用戶的理解成本,提升界面的美觀度。如今圖標的風格越來越簡約,看似簡單的圖形,實際要準確的表達含義,也是需要注意很多細節的,這篇文章就給大家全面的剖析一下圖標的知識,讓你做出的圖標有理有據:
iPhone 的振動體驗一直被用戶讚嘆不已,這源自於與蘋果對用戶體驗的極致追求。那麼在實際的 iOS APP 的振動相關的交互要怎麼從設計到落地呢?有哪些是必須的知識呢?來看這篇文章:
面對頻繁迭代、業務線眾多的產品,互動設計需求量大,無法靠設計師有限的人力輸出所有稿件。所以部分需求是由產品經理、運營輸出原型方案,交互進行審核把控,在此過程中總會出現很多交互問題需要設計師找出並修正,下面將結合實際評審案例說說審核的思路:
品牌體系的長期價值是什麼?如何構建完整品牌體系?這篇來自 Jady13_劍傑 的文章,將以網易智企品牌設計體系的建立過程為案例,與大家分享一下品牌體系化過程中的經驗和總結:
QQ 主題自 2013 年誕生,至今 7 年時間,保持了整個營收的 Top3 的成績,受到了廣大用戶的喜愛。隨著 QQ 數年來版本的迭代,騰訊也漸漸傾聽到了一些用戶對主題的反饋,為了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決定對 QQ 主題從上遊到下遊進行一次全面的優化,下面就是QQ主題升級的整個設計案例:
這是彩雲譯設計最近發現的一套實用性超強的圖案合計,整套資源一共有 22 張。這些好看的圖形,看似簡單,但真正做過品牌圖案延展的同學就能明白,想要組合的好看,圖形擺放的位置、角度、大小、間距、重複次數、配色都需要反覆調整,其實是很花時間的。
所以,有時候在做項目的過程中,時間不多,但又希望快速獲得一些好的視覺效果,添加這種現成通用的視覺圖案是一個好辦法:
2021年第一期設計圈設計乾貨大合集來了!這個月的乾貨工具素材素質非常不錯,有幾款針對性很強的矢量圖庫,有 UI 工具包、信息圖設計工具還有期期不缺席的字體,其中要特別推薦一下鮮豔有趣的 Blush 圖庫 和 Palms 手型圖庫,快來挑選一下吧:
在看這篇文章之前,你肯定沒想到貼紙設計的世界有如此之多的講究,是這樣的豐富有趣。從米老鼠到茶杯頭,從文字編排到圖片處理,從空間構圖到風格細化,貼紙的設計技巧和方法,都在這篇文章當中:
2020 已經過去,我們迎接來了一個嶄新的 2021。每個公司都會在年底做年度總結,年度總結除了總結一年的任務業績之外,也是像公司其他同事展示自己能力的難得機會,Luck gg 的這篇文章給大家一些做年度總結的一些經驗,探討下如何寫一份好的年度總結:
她拿過紐約和東京的 ADC 賞,是 ONE SHOW 金牌獎獲得者,被《日經 WOMAN》評為年度最佳女性銀獎……而這些獎項都只是這位擅長手繪的設計師,所獲得諸多獎項中的一小部分。她到底有多牛?來看看森本千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