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解鎖更多好玩的版塊~~~
今天的bgm▼
前幾天播的《乘風破浪的姐姐》裡,靜姐開嗓「你,從天而降的你」,不知道有沒有讓你們感慨一句「爺青回」?
《乘風破浪的姐姐》即將收官,排節目裡高人氣姐姐,寧靜一定名列前茅。
有脾氣、真性情,美麗又霸氣。猶記第一期,靜姐懟節目組:
還要介紹我是誰,那我這幾十年白幹了。
這話看著有點狂,但仔細想想我們靜靜子確實有這實力。
只說代表作,電影,她有《陽光燦爛的日子》;電視劇,她有《孝莊秘史》。特別是《孝莊秘史》,直接奠定了寧靜的國民度。
有顏值、有演技、有作品。誰還能不認識她?
並且因為《孝莊秘史》,在很多國人的心裡,寧靜和大玉兒是劃等號的。
大家期待了很久,小劇也摩拳擦掌了許久。在今天,就和大家好好盤一盤這部國民劇《孝莊秘史》。
另外,再根據百度百科播一個冷知識,劉德凱還是這劇的導演之一,最早劇本也是他在中國臺灣策劃的。
這部劇,一看劇名就知道,講的是清太宗孝莊文皇后的故事,她與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三個男人:丈夫、情人、兒子。
首播至今快18年了,一直穩坐觀眾心中經典電視劇前排。
如果你要讓我說,這劇到底為什麼能這麼經典?
劇,無非從形與核兩方面來說,這兩方面《孝莊秘史》做得都不錯。特別是內核,立住了「歷史言情劇」的牌子,秘史吸睛,其間情之動人,多年難忘。
形有演員的形,選角貼合,又美又正。
童年的小劇,看了許多劇,也在裡面認識了許多絕美女演員,看慣了白淨清秀的女主角,寧靜顯得與眾不同,那時候還不會欣賞她的美。
但也因寧靜,隨著《孝莊秘史》劇情看著,我開始知道大氣的美是什麼樣子。
草原的野性和王朝的霸氣,都在她身上。
當時馬景濤還沒被叫做咆哮教主,也沒怎麼看過他演的瓊瑤劇,他在這劇的演繹也不歇斯底裡。
他對我來說,是個長相很正很俊的小生。
而且正白旗這個歷史設定,給多爾袞配一身白色盔甲,實在是太加分了。
胡靜滿滿膠原蛋白,飾演蘇茉爾。靈動俏皮,可愛又忠誠。
永遠的白月光,宛如。是我熟悉的白淨清秀範疇,卻在整劇草原民族的豪放氣質之外,顯得格外恬靜。
那時的舒暢未滿15歲,就塑造出了一個讓許多觀眾難以忘懷的白月光。
還有劉德凱的皇太極、趙鴻飛的多鐸、鄔倩倩的哲哲、何賽飛的海蘭珠、白慶琳的小玉兒等等。
(小時候看劇覺得他倆很配,結果竟不是官配。導演應該也聽到觀眾心聲,後來秘史系列安排上了。)
以前覺得這種顏值配置沒啥,現在回過頭看,這樣的陣容,實在應該珍惜...
服化道雖略顯粗糙,但在十幾年前,也還可。
形,也包括背景框架的選擇,選大清開國這個歷史背景真的選對了。
一段創業奮進的歷史,總是激動人心的。也算得上是一代人的清宮劇啟蒙,童年的我還欣賞不來《雍正王朝》這種正劇,《孝莊秘史》這種有歷史有言情,正中下懷。
核是劇情與人物。
劇情節奏緊湊,情節抓人,點開就能不自覺追十集,甚至知道劇情,也捨不得跳過。
38集的體量,敘述了大玉兒豐富精彩的一生,她與多爾袞的愛情,她在愛情、親情、家族、天下之間的成長與博弈。
科爾沁初遇,少年心性,多爾袞去追一個敖包相會的機會,大玉兒從天而降地落在多爾袞的馬背上。
篝火旁起舞,多爾袞轉頭看見的是草原上最美的女子,是他一輩子烙在心上的女人。
草原兒女,一見鍾情。而後,是兩小無猜、相知相許。
大玉兒送多爾袞出徵。那時年少,所盼不過,頭頂月亮圓幾回後,徵人凱旋,穿上嫁衣嫁給心愛的人。
如果真的這樣順利,那可能就不會有後來那麼多的意難平。
大玉兒和多爾袞的愛情線,一直以荷包這個意象牽引著。
在等待多爾袞的日子裡,大玉兒滿懷期望地繡著定情荷包。等來的卻是多爾袞身死的消息,心上人亡,荷包何續?
本要隨他而去,以身殉情,被蘇茉爾以尋找多爾袞身死的真相、守護多爾袞弟弟的緣故,勸下。
又因「母儀天下」的預言,被皇太極求娶。
大玉兒曾經對出嫁滿懷期盼,那個人不在了,到頭來還要為另一人披上嫁衣。
出嫁當夜,多爾袞重傷歸來,她卻不能拋下家族,奔赴所愛。愛情須深藏,荷包不能再繡,所愛已是一生不得。
愛人再見,身份相隔,衷腸難訴、此生無緣。只有心遙遙相映。
太虐了!
甚至要大玉兒勸多爾袞娶小玉兒,這兩人的深情與無奈,都在眼眶打轉的淚裡。
演得真的太絕!
大玉兒與多爾袞的愛情,變成守著彼此安好。
玉兒用自己的謀略聰慧,向皇太極婉轉進言,助力多爾袞。
更敏銳地識別危機,拯救多爾袞。
小心地調和皇太極與多爾袞的衝突矛盾,在皇太極勢大的情況下,守護多爾袞。
多爾袞則是玉兒在宮牆之外的後盾。不屑宮鬥爭寵的她,在宸妃入宮後被打壓,多爾袞為她求明朝皇宮的保胎藥,在她生產困境時,為她解憂。
大玉兒產子,真的是名場面,情節跌宕,紅霞滿天、生下福臨,我真的百看不厭。後來若晚霞紅漫天,我都會想,有沒有福臨出生那天的紅...
在玉兒產子最難、以為自己不行的時候,想的也是多爾袞,囑咐蘇茉爾把荷包給多爾袞。他總是她最深的惦念。
皇太極死後,皇位爭鬥不下,一時權衡,幼子福臨登基,多爾袞輔政。
多爾袞將父汗龍佩轉贈福臨,是將此生的夢想轉交給福臨,
將一生守護的承諾交給大玉兒。
彼時他們為了大清入關,並肩奮鬥,是過往那麼多苦悶後最溫暖的日子。
愉快地穿著情侶裝,發表相同的政見。
打情罵俏,甜度都上來了。
玉兒重新找出當年的荷包,繼續繡下去。
卻不知此時荷包的情是否純粹。
大清入關之際,多爾袞一念稱帝、一念讓位,玉兒一個荷包送到,讓他甘願做周公,不談稱帝。
隨著福臨長大,玉兒顧忌兒子和輿論,與多爾袞若即若離。
籌謀天下的玉兒越來越像皇太極。
如果說,早年玉兒在調和皇太極與多爾袞的衝突,守護弱些的多爾袞。
後來,她就是在平衡多爾袞與福臨,並更偏向自己無甚勢力的兒子。常在愛情、親情間陷入兩難。
多爾袞愛而不得,性情變得張狂,野心日漲。
玉兒開始算計多爾袞,用往日情分牽制他,直指多爾袞變了,開始割捨不下權位。
玉兒是否在利用情誼,是不是個自私的母親?放現在是不是會被狙?此時倒是很高興之後有《長安諾》來為我們檢測。
昔日戀人你來我往的謀算,獻出「玉兒,你咒我」這一名場面。
年少深情厚誼,青年扶持相長,一生所愛,對立至此。多爾袞退一步,先行離去,玉兒轉瞬心碎。
多爾袞獨自面對荷包,不免心痛嗤笑。
愛人與兒子之間,她終是選擇了兒子。
多爾袞更是發出掉河的靈魂提問,此時雖有些出戲,但多爾袞那句「我信」還是有感動到,深情不悔的男人,能拿他怎麼辦...
這一生,多爾袞失去了額娘、失去了皇位,也失去了玉兒。
他是英雄,打下江山,擁有權勢又怎樣,總是一樣都討不回。
《孝莊秘史》看名字,是個大女主戲,其實看下來多爾袞比大玉兒更讓人上心。
年少時,他們許諾並肩,多爾袞說,他的玉兒不忍心把他一人拋在曠野中。
最後臨別時,多爾袞說,玉兒心裡有他便是不枉此生,他讓玉兒把他一人拋在曠野中。
丟下他,去走向那萬人中央,受那萬丈榮光。
縱使不舍,用命去愛,也是不悔。
狀態最不好的時刻奔赴戰場,所有人都知道,多爾袞此行危矣。
江山給她、皇位給她,這一生都給她。
這樣的多爾袞,誰又能不把他記在心上?
他如願死在戰場,拿著玉兒給的荷包,帶著對她的愛。
他愛了玉兒一生,守護了她一生。
至死都是為了她,和她背後的大清。
說回我們的靜靜子,「寧靜上次哭的這麼慘,還是多爾袞死的時候」彈幕已到位。
也許從十幾年前,戀愛腦的男主、事業腦的女主搭配,就是吸粉的。女性總嚮往專一深情,喜歡情深不悔,喜歡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可能寫一個不愛情唯一的女主,就不那麼容易被世間的薄情寡義傷到了吧。
大玉兒是愛多爾袞的,但在她的心裡還有比愛情更重要的東西。
初時,是背後的科爾沁;後來,是福臨;再後來,是大清的天下。
對待愛情,她沒有福臨、宛如那般孤注一擲換得幾年相守,她總因為肩上的責任思前想後、顧忌太多。
也不像皇太極、福臨父子以愛情作為生活的支撐。
大玉兒反而是在一次次的失去後,變得更加堅硬,直到可以承擔一個國家的重擔,甚至完成了努爾哈赤對多爾袞的教導「只有制伏自己才能制伏敵人」。
她這一生,可以說是隱忍而悲情。
換個角度,她見證了皇太極建立大清,與多爾袞並肩達成大清入關、一統天下,看著福臨推行滿漢一家,培養玄燁塑造盛世。
這一生,可不就是一篇開國帝業的英雄史詩。
《孝莊秘史》,有這樣的人物、劇情、演繹,怎能不經典?
這劇深入人心到,我對寧靜一直有女王濾鏡,對馬景濤一直有深情濾鏡。他們都演得太好。
乘風破浪越到後來,我們越能理解每個姐姐,發現她們的閃光點。我們尊重她們每個人的個性,欣賞她們的做自己。
敢於懟不公、說不滿,敢於為自己爭取,並用自己的力量守護周圍人。
我們喜歡真性情,偏愛有些任性、有些狂傲的人,因為他們確實有任性狂傲的資本,實力在那。
向姐姐們看齊,為自己備好任性的實力與資本,然後去追求嚮往的自由吧。
不論多少歲,都可以是草原上翱翔的雄鷹。
劇能說
了解更多新劇資訊,盡在劇能說
喜歡我,就給我一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