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故事】集團董事長陳偉志參加溫州民辦教育發展論壇閃光

2021-02-07 上海新紀元

重慶中山外國語學校,保持了雲陽中考的第一名,高於第二名40-50分,連續十二年。新創辦的浙江武義新紀元學校,一年時間,全縣統考,全縣的前十名都是我們的學生,全縣前100名裡面有80位,五大學科平均分高於第二名125分。


四川廣元外國語學校,在清華、北大等雙一流名牌高校自主招生初審通過的基礎上,連續三年高居廣元市第一名。


重慶市中山外國語學校被清華大學授予「2018年生源中學」的稱號。


近幾年統計,每年集團下有10來位同學考上清華、北大和位居世界30強的頂級高等學府。


我們感覺到好的背後是促進了整體教育的和諧發展。比如說瑞安這所學校,記得2014年瑞安中學一本率66%,新紀元2015年創辦的時候,三年之間促進了瑞安中學一段率87.8%,形成了良性的發展,這就是民辦教育的貢獻問題。整體瑞安的高中段教育大幅度提升。2014年,瑞安市一段率的學生,那時候叫一本率,大概是600多人,現在不含藝術生,已經達到了1300多人的數字。


從傳統的應試教育轉向優質教育,轉向精英教育,在這樣的一個七年發展過程中,我們開展貫徹差異化教育、多元化發展理念,打造多種綜合素養精品課程。比如說我們的哲學課程、科技創新課程、戲劇課本、中西融合的STEAM課程跟藝術鑑賞的課程,對孩子綜合素養的培養、綜合能力的提高,特別是學生這種邏輯、思辨能力發生了極大地改變跟提高,能力顯示的比較顯著。


綜合素質教育藝術類生兩年內省一級以上所獲得有62項,科技類,包括專利、小製作,兩年內獲得了556項,體育內獲得了44項,總的兩年內獲得各項662項。


新紀元的發展得益於溫州,所以新紀元也承擔了教育的扶貧與慈善事業。十二年幫助貴州畢節地區納雍等四縣,累計投入資金2600萬。我們幫扶貴州畢節的納雍縣貧困家庭學生總共累計十二年488名,其中已經有269名學生已經畢業,參加高考。這些學生在我們集團旗下的四川廣元學校讀書,回到貴州納雍進行高考,本科率達到100%,一本上線率98.5%,有4人考上了清華、北大。十二年來,投入的金額比較大,特別是成果比較突出,激勵我們繼續努力繼續做這個扶貧工作。


十二年來,這個縣有60名老師在我們集團掛職,輪崗掛職,現在都是承擔了納雍縣主要的骨幹教師跟幹部。我記得納雍縣的副縣長也是這60名之一,被我們進行這方面的幫扶工作。同時,我們還邀請了將近250名各類專家來在這地方開展了100多期的培訓,涵蓋大概達到上萬人次。由於納雍的扶貧做的比較好,後來我們就輻射到貴定、織金、大方三個縣,在做這方面工作。


扶貧的第二件事。2010年,我們在中華慈善總會旗下設立了100萬的教育基金,這個基金主要是研發《慈善讀本》,讓《慈善讀本》進校園,這項工作通過線上線下了互動,已經進入到1000多所學校,這個主要中華慈善總會在推廣,惠及到的學生有80多萬學生。

2016年,我們在上海慈善基金總會有設立了「博愛新紀元」的慈善基金會,首期捐了316萬元,同年12月再次捐款400萬元。這部分的錢主要核心是在貴州納雍貧困學生的資助問題,即剛才向大家匯報的2600萬的其中之一。


2018年,籌集愛心圖書5萬2千冊,捐贈給貴州貧困學校,建立了20所圖書館。


特別令人難忘的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汶川地震發生的時候青川中學全部倒塌,這部分學生就沒辦法再繼續迎接7月4日的高考,不能集中學習,對這些孩子來說是不公平的。當時地震背景之下所有的學校都是危房,新紀元在這個震區創辦了一所學校,在當時設計的時候就是設計8級抗震。


比較榮幸的是我們影響不大,政府要求我們能不能為這些青川中學的孩子提供這樣的一種集中學習的環境、提供這樣的場所,當時我們學校也有幾千名學生,我們的老師在這一場地震中也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能不能承擔他們很猶豫。地方政府給我打電話的時候,後來我們想,當地震發生的時候,所有的學校都是公共場所,沒有什麼可拒絕的,當有能力的時候就得去擔當,所以我們第一時間接到任務以後我就布置指示學校去承擔了這項任務。


由於在安置過程中比較突出,836名學生安置在我們學校,那時候的中央電視臺、鳳凰臺都跟蹤報導,所以在整個地震救災、重建、安置過程中,一不小心我們學校還被國務院授予了「抗震救災先進單位」。新紀元同時也籌集了100多萬的善款,捐建了一所希望學校。


成績都源於改革開放,源於溫州在民辦教育領域先進的政策舉措。溫州在理解國家相關民辦教育政策的基礎上,立足於本市的具體情況,加以延伸,制定出符合本地發展現狀的政策,形成鼓勵民辦教育發展的最大動力機制。

我想對溫州的民辦教育提出三項建議:

第一,溫州作為全國民辦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區,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對民辦教育應給予更多的尊重,與公辦學校一視同仁,消除源於以往的某一些偏見和歧視。


第二,切實執行、落實好「1+9」文件精神和具體政策,特別是教師流動政策、經費保障政策等等,要予以民辦教育以更充足的底氣和信心。這是保障民辦教育持續良性發展的關健,


第三,要制定溫州民辦教育新一輪發展規劃,以正確的質量觀為指導,鼓勵辦一批優質民辦學校。在以質量為本的良性競爭中,實現民辦學校的優勝劣汰,促使溫州的民辦教育健康可持續發展。

相關焦點

  • 新紀元學校的董事長是這個溫州人!
    董事長陳偉志先生為特約國家督學,中國民辦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他與母親聊起籌劃辦學的話題,決定辦一所高品質的,從學前到初中的九年制寄宿學校。陳偉志投入1200餘萬辦學校。然而辦學之艱難遠超預想。在民營經濟發達的溫州,溫州各類民辦學校早已遍地開花,競爭激烈。
  • 溫州民辦教育發展論壇舉辦 新「1+9」政策打造民辦教育3.0版
    改革開放40周年·溫州民辦教育發展論壇舉行(溫州市教育局供圖)  光明網訊(記者 陸健 李政葳)民辦教育如何健康有序發展?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開放40周年·溫州民辦教育發展論壇於12月29日在溫州肯恩大學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近400位教育界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中國民辦教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本次論壇的宗旨為:回顧歷史,把握當下,展望未來;關注熱點,聚焦難點,把握重點;解放思想,鼓勵創新,深化改革。
  • 民辦教育改革發展排頭兵、優質教育領跑者:廣東東耀集團董事長盧淸...
    中國經濟論壇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十七屆,在國內主流政經類論壇中的影響力首屈一指。本屆論壇以「中國企業的全球競爭力」為主題,超過400位來自政商學界的重量級嘉賓共聚一堂,呈上了一場空前的思想盛宴。廣東東耀集團董事長盧淸著應邀參加了本屆論壇。
  • 【民教發展】破冰分類管理 溫州民辦教育改革領跑全國
    把握未來,溫州民辦教育迎來「芯時代」過去十年,溫州在實施國家民辦教育綜合改革試點期間取得了顯著成績,制定出臺全國領先的十三五民辦教育發展規劃,推動了溫州民辦教育快速發展。迎接十四五,溫州要在可持續發展上下功夫,在堅持黨的領導、體制機制、公民融合方面推動溫州民辦教育高質量發展。
  • 著名民辦教育家王文源出任金海教育集團總校長
    12 月 28 日,長沙金海教育集團宣布,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原秘書長、我國著名民辦教育專家王文源研究員受聘出任金海教育集團總校長。日前,金海教育集團在金海高中迎賓室舉行了總校長聘任見面會。金海教育集團楊董事長、全體董事會成員、集團總校成員,以及集團旗下長沙金海、望城金海、寧鄉金海、金海高中等學校(學部)校長出席見面會。集團楊董事長向王文源頒發了集團總校長聘書。會議由集團副總校長蘇天枚同志主持。
  • 「數」看溫州民辦教育:民辦高中學校數近半 優質民辦品牌看好溫州
    溫州現有基礎教育階段學校2465所,在校生139.88萬人,其中民辦學校1348所,在校生44.18萬人,佔全市在校生總數的31.6%,民辦學校的崛起與品質提升,有效緩解了公辦教育的壓力。31.6%,民辦學校的崛起與品質提升,有效緩解了公辦教育的壓力。
  • 破冰分類管理 溫州民辦教育改革領跑全國
    在2013年形成的升級版2.0版「1+14」文件中,出現了全國第一個民辦非企業單位學校改制為企業法人學校的政策,我市全面推進分類登記管理試點,試點期間全市參加分類登記學校達1068所,其中非營利性民辦學校803所,營利性民辦學校265所(培訓機構為主)。這一系列「制度重建」,成為溫州民辦教育在分類管理改革前進路上的階梯。
  • 營利性民辦校在溫州「立戶」
    他們的探索為全國啟動民辦教育分類改革提供了一種思路。   ■劉珍   目前,溫州已有416所優質民辦學校,分二批參加了分類登記。其中登記為非營利性的民辦事業單位法人的民辦學校374所,登記為營利性企業法人的民辦學校42所。   分類改革實施以來,激發了社會興辦教育的熱情和積極性。
  • 建和諧校園,辦幸福教育——記無錫格瑞教育集團董事長郭金學
    背景連結 格瑞教育集團於 2003 年創辦,總部位於江蘇省無錫市,是一家專注為新市民子弟提供 K12 教育 (小學、 初中、 高中)、職業教育、小語種高考、留學以及教育教學配套服務的民辦教育集團。
  • 兒童發展教育高峰論壇舉辦
    、蘇州市民辦教育協會承辦的兒童發展教育高峰論壇在江蘇崑山矽湖職業技術學院舉行。兒童發展教育高峰論壇開幕式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王佐書,蘇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革江蘇省委副主委、蘇州市委主委王鴻聲,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門立軍,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副理事長
  • 浙江省民辦教育協會會長葛為民走訪上海新紀元雙語學校
    李海林校長向協會領導介紹辦學情況        2016年3月14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委原委員、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原院長、浙江省民辦教育協會會長葛為民一行6人走訪上海新紀元教育集團旗下上海新紀元雙語學校。
  • 中國民辦教育家大會這位溫州人建言獻策
    11月18日,第十二屆中國民辦教育家代表大會暨中國民辦教育創新項目交流會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浙江飛林教育集團董事長、首都師範大學客座教授吳樹杏作為特邀嘉賓在主席臺就座,並作主題發言。吳樹杏在大會作主題發言本屆大會是全國民辦教育界的一大盛事,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宣傳部部長郭存亮、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孫宵兵、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林士梁、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原司長、原國家副總督學王文湛、雲南省教育廳原廳長羅崇敏等領導出席指導,全國民辦學校董事長、校長優秀代表,社會各界著名專家、研究人員齊聚一堂,共商中國民辦教育發展大計。
  • 長沙市民辦教育「十佳」新鮮出爐 金海教育集團名列前茅
    紅網時刻10月13日訊(記者 胡曉春) 10月12日下午,長沙市首屆十佳民辦學校舉辦者競選演講在市教育考試院6樓會議室拉開帷幕。經過20多位專家評委和上100位大眾評委現場投票,統計得分產生「十佳」。長沙金海教育集團從中脫穎而出,名列前茅,獲評十佳民辦學校,其董事長楊建新榮膺十佳舉辦者。
  • 行業專家與您談談民辦幼教發展新趨勢!
    民辦學校的管理和發展將趨於分類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未來的趨勢如何?新版《民辦教育促進法》背景下,民辦幼兒園資本運營、質量與品牌建設之路,需要找到適合民辦幼兒園發展的必備良策。中國早教論壇組織委員會、華夏前程教育科學研究院決定於2017年11月25日至26日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會址)召開「中國早教論壇第八屆年會暨民辦幼教新發展高峰論壇」。
  • 解讀溫州職教十三五規劃 打造溫州職業教育新高地
    今年開展的浙江省中等職業學校職業能力大賽中,我市共有148名學生選手參加39個賽項,其中,一等獎6個,二等獎9個,三等獎19個。甌海職業中專集團學校數字媒體專業2013級的學生陳學新,通過學校搭建的平臺,多次參加技術技能競賽。在這次省級大賽中,陳學新拿下了一等獎,目前正在備戰國賽。
  • 衝破壁壘 融創未來丨2020民辦高等教育創新發展公益雲論壇順利舉行
    參會人員海報4月12日,由海爾產業金融和鳳凰數字媒體產業教育集團聯合主辦的「衝破壁壘、融創未來」——2020民辦高等教育創新發展公益雲論壇在線上成功舉行。5位國內高等教育領域權威專家,150餘所民辦高校領導相聚雲端,共商共享克服疫情危機路徑良策,助力民辦高等教育創新發展。超23萬人次共同觀看了雲論壇直播。
  • 零陵區與博雅教育9000萬籤約辦學 促「民辦」發展
    本網訊(通訊員 陶真)11月9日上午,零陵區舉行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零陵區人民政府與廣東君誠博雅教育集團就博雅桃江小學辦學和博雅接履橋中學託管2個民辦學校項目現場籤約,總投資額達9000萬元。這是零陵區大力發展民辦教育,打造"學在零陵"品牌的又一力作。據悉,廣東君誠博雅教育集團是一個優秀、且有著豐富民辦學校辦學經驗的教育投資公司,而桃江小學廢棄多年,暫停辦學;接履橋中學坐落在鄉鎮,條件簡陋。
  • 全國民辦中小學代表齊聚長沙 共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民辦教育處處長曹志芳、中國民辦教育協會秘書長王文源等出席了開幕式,來自全國部分省市民辦教育協會、教科院以及全國基礎教育領域學校代表共計800餘人參加了研討會。他強調,民辦學校要堅持教育家思想、企業家思想、戰略家思想辦學,要遵循宏觀教育規律和經濟規律辦學,要遵循微觀教育規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不斷優化教育方式、持續追求教育質量。
  • 2004中國教育(民辦)風雲、新銳人物展示
    特別是為他做出巨大奉獻的辦學者、創始人,歷經多少困難,他們的背後又有多少感人的故事卻鮮為人知……   滄海桑田,人生能有幾個10年、20年?這些高瞻遠矚的校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推動引領中國的民辦教育飛速向前發展不懈努力著。因此要了解中國民辦教育迅速發展的今天,應該先了解他們―――為中國民辦教育做出卓越貢獻的傑出人物,因為他們有更多的故事值得我們學習、回味。
  • 省民辦教育發展大會在雲師大商學院召開 300餘家民辦學校負責人參加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保建、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長梁公卿、省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吳衛民、省民辦教育協會會長鄒平、省教育廳有關處室負責人出席會議,雲南師範大學商學院董事長張南紅、校長王昆來、黨委書記原紅凱、黨委副書記朱歡勳、副校長寧凡、副校長俞竹青、校長助理龐宇,以及來自全省各級各類民辦學校的300多位代表參加會議。大會由省民辦教育協會常務副會長吳貴榮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