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致骨盆嚴重骨折 安醫大四附院硬核技術助她恢復行動自如

2020-12-18 安徽網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從命懸一線到行動自如,車禍致盆骨嚴重骨折的小美(化名),5月19日獨自走到安醫大四附院重症醫學科、骨科、急診科、康復科等科室,向幫助過她的醫生一一表示感謝。

嚴重骨盆骨折 生命危在旦夕

一切事情都起源於半年前的一場車禍。2019年12月28日,36歲的小美不幸遭遇車禍,被大貨車從背後碾過其髖部,造成失血性休克、嚴重骨盆骨折、腹膜後出血……生命危在旦夕。在安醫大四附院重症醫學科、骨科等科室治療了80多天,小美經歷了瀕臨死亡的驚險,最終把她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2月6號,小美轉入該院康復醫學科繼續治療。當時診斷為骨盆多發骨折術後恢復期、腰骶橫突骨折治療後恢復期、中度貧血、低蛋白血症、坐骨神經損害等,小美的右大腿後側有巨大破潰,雙下肢肌肉已經嚴重萎縮。想要恢復獨立行走,難度很大。

個性化康復計劃 「三步走」助其康復

針對患者存在的問題,該院康復科專家制定了個性化的康複方案,內科治療上積極抗感染、營養神經、糾正貧血及低蛋白血症、改善腎功能等,同時進行康復功能訓練,爭取讓小美最大限度的恢復功能,早日回歸家庭,回歸社會。

小美的右大腿後側有一巨大皮膚破損,若長期再受壓迫,必然導致創面經久不愈,甚至壞死。康復科與創面修復與整形美容科協同合作,給予抬高患肢、局部減壓,定期換藥,以及創面紅外線治、紫外線等物理治療,創面逐漸修復。

創面是癒合了,可是小美問,這以後還能穿短裙嗎?畢竟,哪個女生不愛美呢,創面癒合的疤痕確實讓女生會難過,神器又來了——超聲波、中頻電療,可治療瘢痕增生,軟化瘢痕。

同時小美還進行了膀胱功能訓練及電刺激治療,順利拔出導尿管。

「骨盆骨折手術後尤為重要的是康復。康復分三階段,早期下肢肌肉的收縮和被動活動為主,中期過渡到主動活動,以下肢各關節自主活動為標誌,視骨折的癒合情況,逐漸加大活動的幅度和強度;後期需要更大的強度,直至恢復傷前的狀態。」該院康復科主任陳健介紹,小美轉入康復科後,即開始行床上靠坐,逐步過渡到床邊坐,避免長期臥床引起一系列併發症,並積極開展床邊治療,床邊雙下肢電刺激,床邊雙下肢被動運動等。

各種準備工作做好後,骨盆骨折術後近三月時,小美終於可以至康復治療大廳進行更多康復訓練,坐站轉移訓練、肌力訓練、站立訓練、站立平衡訓練、步行訓練……現在的小美,已經可以獨自行走,扶走上下樓梯。

早期康復可最大程度恢復功能

陳健介紹,很多疾病臨床治療的結束或暫停並不意味著患者真正的康復,仍然會遺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社會和職業參與障礙。

康復的目的就是功能恢復,早期介入的康復治療可顯著縮短病程、提高療效,最大程度恢復功能,提高生活質量,達到「病而不殘、殘而不廢」的目的,很多腦卒中、外傷後的病人在病情平穩後即可開展床邊康復,需要專業的康復醫師評估患者的具體功能障礙程度,從而制定康複方案,康復是一個持續的、慢性的過程,需要動態的評估患者功能,最大程度恢復患者殘存功能,相比因未接受康復治療而導致的生活不能自理、不能重返工作崗位所帶來的的損失,以及後續的醫療護理等,早期及恢復期投入康復治療的性價比顯然更高。劉玲玲 付豔

相關焦點

  • 車禍致骨盆多發骨折 安醫大四附院醫生硬核技術助女子恢復行動自如
    從命懸一線到行動自如,車禍致盆骨嚴重骨折的小美(化名),5月19日獨自走到安醫大四附院重症醫學科、骨科、急診科、康復科等科室,向幫助過她的醫生一一表示感謝。嚴重骨盆骨折 生命危在旦夕一切事情都起源於半年前的一場車禍。2019年12月28日,36歲的小美不幸遭遇車禍,被大貨車從背後碾過其髖部,造成失血性休克、嚴重骨盆骨折、腹膜後出血……生命危在旦夕。
  • 骨折術後一年斷端間隙更大了?安醫大二附院為骨不連患者成功續骨
    21歲的小夥子小張一年多前遭遇骨折接受了手術治療,術後疼痛卻從未停止過,更讓小張感到驚恐的是:X光片複查發現,其骨折傷口不但沒有癒合,原骨折端反而出現「骨吸收」徵象,斷骨間的缺損間隙擴大達到1.5釐米。近日,小張在安醫大二附院接受了手術治療,骨科專家從他的髂骨上取下骨質顆粒,填補斷骨缺損間隙,解決了折磨他一年多的病痛。
  • 安醫大四附院新院區已具備開診條件 26日正式開診
    8月26日,位於合肥市新站區的安徽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新院區(後簡稱「安醫大四附院新院區」)將正式開診運營,屆時,將解決附近居民看病問題,當地群眾看病無須再往市區跑,「看病難」也將有所緩解。 即將開診運營,安醫大四附院新院區有沒有準備好呢?該院又有哪些特色設備和科室,提升診療水平呢?8月21日,人民網安徽頻道記者來到安醫大四附院新院區進行了探訪。
  • 躺著進來走著出去 安醫大四附院中醫療法治好患者老腰突
    因腰椎間盤突出致神經根受壓引起的疼痛如果不是親身經歷,是根本無法理解的。近日,安醫大四附院南區中醫外科就來了一位患者,他是被四個人成年人用擔架抬上來的。腰突患者不遠千裡趕來求醫患者張杰(化名)來自福建,今年54歲,飽受腰椎間盤突出折磨多年。
  • 安醫大一附院成功為4名患者實施骨折內固定手術
    代權英向記者揮手   5月28日,安醫大一附院為4名患者實施了骨折內固定手術.早上8點15分,在地震中左尺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代權英被第一個推進手術室,她在進手術前堅強的坐起來讓記者為其拍照記錄下這一刻。
  • 濱醫煙臺附院創傷骨科完成多例複雜骨盆骨折手術
    骨盆骨折手術難度高,致殘、致死率高,特別是複雜骨盆骨折是國內外公認的創傷骨科的頂級手術,是創傷骨科最高水平的體現。近年來濱醫煙臺附院創傷骨科在李善會主任的帶領下,不斷提高骨盆骨折的診療和手術技術水平,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 喜懷雙胞胎卻發現一個發育畸形 安醫大一附院助孕婦成功減胎
    安醫大一附院助孕婦成功減胎日前,安醫大一附院高新院區產科為一位孕25周的單絨毛膜雙羊膜囊雙胎、雙胎之一發育異常的孕婦成功實施射頻消融選擇性減胎術,術後保留胎兒一切發育正常,這是安徽省獨立開展的首例利用射頻消融技術進行中期妊娠多胎選擇性減胎手術
  • 安醫大四附院迎來首個鼠寶寶
    合肥在線訊(章師平 付豔 記者 黃湄)1月25日零時29分,安醫大四附院產房誕下了農曆鼠年的第一個「鼠寶寶」。「女孩,3080克!」農曆鼠年新春,伴隨著清脆的啼哭來臨了。
  • 安醫大四附院醫護人員紙上談「生」 助聾啞孕婦生娃
    「你可能要生了,去裡面的床上檢查一下宮口開了沒有」日前,安醫大四附院產房裡進行了一次特殊的接生。產婦是一位聾啞人,為了能夠照顧這位準媽媽,醫護人員在產房裡通過手寫文字與她交流,直至寶寶平安出生。6月27日早上,安醫大四附院產科來了一位特殊的孕婦,何女士今年26歲,孕晚期,因見紅入院待產。
  • 今天起,安醫大一附院高新院區健康管理中心恢復體檢
    2020-03-13 16:16 來源: 澎湃新聞 合肥高新發布 記者從安醫大一附院獲悉,為積極響應國家 " 精準穩妥推進復工復產 " 的號召,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該院高新院區健康管理中心於
  • 安醫大四附院自3月2日起門診正常開診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月26日,記者從安醫大四附院了解到,自3月2日起,安醫大四附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門診、眼科門診、創面修復與整形美容科門診、便民門診等恢復開診;婦產科門診恢復為婦科門診、產科門診;至此,除口腔科門診以外,該院其餘門診均可正常接診。該院門診號源100%對外開放,您可以在現場自助機掛號,也可網上預約。
  • 「追夢·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巡禮」安醫大一附院連續八年入圍...
    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微創機器人手術系統,它的推廣不僅帶動安醫大一附院乃至全省微創外科的全面提升,更推動了醫院醫療技術不斷創新的熱潮。 去年初,「中國造」骨科手術機器人「天璣」在安醫大一附院甫一亮相,又贏來聲聲驚嘆——它用「透視眼」和穩定「手」的特長,輔助醫生完成了高難度的脊柱手術,是世界上唯一能夠開展脊柱全節段、骨盆及四肢骨科手術的骨科機器人系統。
  • 4月14日起 安醫大四附院兩條公交專線走向有調整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為進一步方便合肥市民乘坐公交車前往安醫大四附院,4月14日起,合肥公交集團調整安醫大四附院1號、2號專線線路走向及停靠站點。調整後,安醫大四附院1號專線從「王底」公交站發車,經明皇路~文忠路~泗水路~魯班路~岱河路~文忠路~磨店街~光明路~磨店街~文忠路~泗水路~東淝河路,抵達「安醫大四附院」。
  • 安醫大一附院女護士跪地搶救暈倒路人
    安醫大一附院女護士跪地搶救暈倒路人 2019-09-03 09:41:00來源:央廣網
  • 8mm銅絲貫穿眼球,安醫大四附院醫生藉助骨科利器保住男子視力
    意外砸傷左眼,金屬細物「駐紮」眼內4月28日,合肥新站區的何先生在工作時不幸被電線砸傷左眼,同事們立即將他送往安醫大四附院急診。經檢查,何先生左眼上方裂了一道口子,眼內出血,值班醫生當機立斷,為何先生行「眼球破裂傷修補」術,幫助其恢復眼球完整性。
  • 二胎媽媽懷孕"兇險性前置胎盤" 安醫大一附院成功施救
    3月21日,二胎媽媽麗麗(化名)在安醫大一附院重症產科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順利產下一名4斤3兩重的女寶寶,並成功保留子宮,目前母女二人已痊癒出院。  二胎媽媽遭遇「兇險性前置胎盤」 多科聯手保母女平安  二胎媽媽麗麗(化名)此前有一次剖宮產史和多次人流史,懷孕6個月時,麗麗發現胎盤附著於前次剖宮產瘢痕處肌層,孕9月時來安醫大一附院就診。入院後經詳細檢查發現胎盤已經穿透子宮肌層侵入膀胱,經診斷為兇險性前置胎盤中最嚴重的一種類型,叫穿透性胎盤植入。
  • 6歲罕見病患兒在安醫大二附院順利接受手術
    近日,來自宣城市6歲小男孩沈星(化名)的父母可以鬆口氣了,孩子在安醫大二附院多學科團隊的共同努力下,順利接受了面部手術,暫時渡過難關。 據安醫大二附院口腔頜面外科副主任醫師方冬冬介紹,患兒四個月前出現左側顏面部腫脹,在外院被診斷為牙源性腫瘤,建議接受手術治療。
  • 【你好,2021】戰「疫」歸來的安醫大一附院
    中國之聲大型記錄報導《你好,2021》,2021年1月2日推出第二篇:《戰「疫」歸來的安醫大一附院》。記者在採訪李永懷(央廣網發 安醫大一附院工作人員攝)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所在的感染病樓在安醫大一附院的東南角。2020年年初疫情來襲時,整棟大樓被改成了隔離病區。
  • 女子尿頻每天跑廁所20多次 安醫大一附院醫生為其植入膀胱起搏器
    日前,安醫大一附院泌尿外科為一位長期尿頻且排尿困難的患者實施了骶神經調控療法,也就是植入「膀胱起搏器」,徹底解決了困擾多年的病痛。據悉,這項技術是安醫大一附院率先在省內成功開展,目前已有4位患者獲益。
  • 安醫大二附院開展無痛分娩技術 準媽媽們看過來
    為改善孕產婦分娩體驗,3月11日起,安醫大二附院正式開展無痛分娩技術。孕婦在該院生產時提出申請,經檢查身體相關狀況符合條件,即可享受無痛分娩服務。》》》推薦閱讀:合肥一女子健身會所更衣室內換衣遭偷拍 狀告商家獲5000元賠償據了解,無痛分娩是一種俗稱,醫學專家稱其為分娩鎮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