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五點多,2020年廣東高考放榜。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發布了各批次錄取最低分數線,其中本科文科430分,理科410分。
今年廣東省普通高校招生各批次錄取最低分數線如下:
本科院校(含執行本批次最低分數線的提前批非軍檢本科院校)文科類:總分430分;理科類:總分410分。其中,高分優先投檔線(含強基計劃、高水平藝術團、高校專項計劃、綜合評價):文科類:總分536分。理科類:總分524分。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地方專項計劃)文科類:總分506分。理科類:總分494分。高水平運動隊文科類:總分480分。理科類:總分460分。
專科院校(含執行本批次最低分數線的提前批專科院校)文科類:總分160分。理科類:總分160分。
高考放榜之後,接下來就是填報志願了,對考生來說,這相當於「第二次高考」。就此,記者採訪了我市多位教育人士,請他們為廣大考生支招。
「吃透」政策,科學填報志願
昨天下午,汕頭金山中學的全體高三班主任老師專門開會部署怎樣教學生填好志願,保障考得好的成績能夠報上理想大學。教務處主任莫德苗告訴記者,從現在開始,全體班主任在線,24小時開機接受家長志願填報諮詢,回答家長和考生關心的問題,確保讓所有參加高考的考生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
金山中學校長李麗麗指出,填報高考志願是政策性、時效性很強的事。填報一定要先了解今年的招生政策,有五個材料一定要「吃透」:
第一個是「廣東省招生規定」;
第二個是24日公布的「廣東省成績分數段」;
第三個是「招生專業目錄」;
第四個是「報考指南」;
第五個是「高校招生章程」。
這「五個」政策一定要了解、理解。譬如看「高校招生章程」時要注意,錄取有沒有「單科成績」要求,如果有的同學總分可以投檔,但是「單科」成績不夠,就有可能錯失機會。
李麗麗校長指出,在填報志願上,還可以參考「學校優先」「城市優先」「專業優先」等原則,選擇心儀的城市或者大學、專業,對未來的職業與人生進行一番思考。
據了解,金山中學將於24日晚上八點在網上直播,為家長和考生進行填報志願指導。
考生填報志願分兩個時段進行,
第一時段:7月25日10:00至7月26日16:00。本時段僅填報需政審、面試、體檢的提前批軍隊、武警、司法、消防、飛行技術、公安等院校(含本科和專科院校)志願,報考上述院校或專業志願的考生須在本時段填報並進行網上確認志願信息。
第二時段:7月26日19:00至8月2日16:00。本時段除第一時段,即除提前批需政審、面試、體檢的軍隊、武警、司法、消防、飛行技術、公安等院校外的其他所有各批次、各科類(普通文理類、藝術類、體育類等)院校志願,一定要在本時段填報並進行網上「確認」志願信息。
莫德苗指出,填報志願時間很短很緊,一定要全力以赴。
24日,將有全國六大名校,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等前來金山中學接受家長對有關招生事宜的諮詢。
平行志願仍需謹慎對待
市聿懷中學教研室副主任曾祥榮介紹,現行平行志願是指在某個規定的錄取批次中,考生可填報若干個平行但有先後順序的院校志願,然後按「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的原則進行投檔、錄取。即誰的分數高,在平行志願投檔時就佔有優勢。投檔之前,將對全省考生進行成績匯總,分科類(文史、理工)排序,投檔時計算機系統嚴格按照特徵成績(高考分數與政策性照顧分值的總和)從高到低的順序對考生逐個進行檢索、投檔(當考生總分相同時,依次比較單科成績)。而對於考生則是「逐個檢索,一次投檔」的原則操作,一檔一投,能投則投,投後不檢。
實行平行志願以後,同一批次的競爭強度其實並沒減弱,考生填報志願的風險依然存在,仍需謹慎對待。
優先投檔線不是必錄線
曾祥榮表示,由於合併本科錄取批次,為維護高分考生權益,該批次文、理類分別設置高分考生優先投檔線,分兩次投檔錄取,並在公布本、專科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時同時公布。
錄取時,第一次投高分考生投檔線上的考生,待相關院校錄取結束後,第二次投普通類本科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上的在庫考生(含未被錄取的高分投檔線上的考生)。
特別注意:優先投檔線不是必錄線。若考生的成績高於優先投檔線,但低於目標學校的最低錄取分數線,仍不能被目標學校錄取。
「不服從調劑」或增加落榜風險
曾祥榮表示,當考生在報考某院校時分數不佔優勢(夠了院校提檔線,但不夠所報專業的專業錄取線),填寫「不服從專業調劑」就意味著學校將會作退檔處理。
每年高招錄取過程中,都有相當一部分考生在填報志願時,專業志願沒有拉開梯度,沒有掌握好專業級差,或全部填報熱門、緊俏專業,且不服從專業調劑而落榜。我們對於「服從調劑」要更加謹慎,因為「不服從調劑」的風險更大了。因為原來一二本為兩個批次時,等於有兩次服從調劑的機會。如果在一本沒有服從調劑,因為分數、專業、身體條件不符被退檔後,還可以等補錄;補錄不上,還可以等二本的錄取。但一二本合併後,只有一個志願組的錄取,就等於只有一次「服從調劑」的機會了,一旦不服從,從某個志願院校中被退檔,會直接掉到本科補錄,這是填報志願最大的風險所在。
志願填報切忌「家長包辦」
曾祥榮表示,志願填報有「三大禁忌」,第一是「家長包辦」。許多家長認為孩子涉世未深,而自己經驗豐富,知道哪些學校實力好,哪些專業未來更吃香,所以很多家長包辦了孩子的高考志願。這顯然是不對的,到大學讀書是由考生去讀,家長只起參謀的作用,不可包辦。
第二是「全憑興趣」,很多家長又放手讓孩子全依興趣來填報。殊不知在填報志願中,興趣固然重要,對自己有客觀清醒的認識才是填報志願的首要因素。孩子的性格適合報考這個專業嗎?孩子未來的職業規劃又是什麼呢?這些都要深思熟慮地。
第三是「照搬往年」,高考前後,不少媒體會發布出該校近幾年的錄取分數線,以供考生和家長查閱參考。不少家長直接拿孩子的分數「對號入座」。實際上,高校每年的錄取分數線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動,考生要特別關注心儀高校的最新的招生簡章,章程裡的信息和細節不能忽視。
來源:汕頭橄欖臺、汕頭日報,汕頭融媒記者:辛瑞玲,編輯:傑西、文琛、李琳,圖文:張曉欣
覺得「汕小布」發的這篇文章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