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國考申論好句積累:欲速則不達,厚積則薄發!

2020-12-16 寧夏華圖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1國考申論好句積累:欲速則不達,厚積則薄發!,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好句積累

  「無欲速,欲速則不達。」

  1.好句解讀

  這句話出自《論語·子路》,意思是說不要求快,求快反而達不到目的。

  這句話告訴我們「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做事不能只圖快不求好,急於求成反而幹不好事。凡事都要講究循序漸進,有了量變才會有質變,不可焦躁,如果快速完成某件事,其效果未必會好,甚至大失所望。

  這句話可以用來論證「欲速則不達,不可急功近利,厚積薄發」等觀點。

  2.好句妙用

  凡事不可急功近利。子曰:「無欲速。欲速則不達。」講的就是這樣的道理,做事只求快反而達不到目的。

  子夏曾任地方官員,他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便去拜訪孔子。孔子聽了他的問題後說:既然選擇從政這條路,就要高瞻遠矚,穩步求進,不能急功近利,不然最後只能欲速不達,前功盡棄。

  那些一味追求「快」的人,大都沒有長遠的計劃,因此想要完成目標就很難。相反,放慢腳步,戒除急躁,找到自己真正追求的方向,才能事半功倍。

(編輯:wangxuan02)

相關焦點

  • 2021國考申論好句積累:「修身行仁」了解一下!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1國考申論好句積累:「修身行仁」了解一下!,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1.好句解讀   這句話出自《論語·述而》,意思是說「仁德難道離我們很遠嗎?只要自己願意實行仁,仁就可以達到。」   這句話可以從兩個層面去理解。第一個層面強調了「仁」的重要性,「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更是將「仁」視為學問、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第二個層面強調了修養靠的是自覺。
  • 古人常說「欲速則不達」,其實下句才是精華!
    吃早飯要快,否則上班該遲到了;約會要快,好趕回去加班;旅遊也要快,走馬觀花似的看景點,拍照打卡…… 對「快」的追求,正在讓我們錯失許多美好事物,當我們正在為生活忙於奔波時,生活已漸漸離我們而去。 正如孔子說:「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 2021國考衝刺,申論如何高效得分?收下這份秘籍(非作文)
    國考臨近,申論卻遲遲無法提分,此時心中是迷惘?是困惑?還是看淡後的無所謂?不要灰心,收拾好心情,和中公大咖一起乘上提升快艇,掌握作答秘籍,把申論小題95%的分數收入囊中!近年來申論材料主要為案例型材料,案例型材料主要構成為:主體+(處境)+做法+結果+啟示,而做法和結果多為需要的答案內容。想要獲得高分,還需思考如何得出總括句,方法如下:1.組合法。選擇要點中高頻出現的詞語進行組合。如:培養電商人才。加大電商知識培訓力度,引進電商人才,滿足農村電商的用人需求。2.積累法。從做過的題目、評論員文章中進行積累高檔詞彙。
  • 2021國考將至,最後一次公開申論素材、熱點積累的實用錦囊!
    2021國考迫在眉睫,很多小夥伴也都知道,申論學習中熱點知識佔著舉足輕重的位置,要想申論學得好、文章有高度,內容有深度,就需要不斷積累素材,了解時事政治,熱點話題。但是卻不知道申論素材熱點該如何有效積累,積累了也不知具體如何掌握應用。接下來就為大家講解闡述,申論熱點素材該如何積累運用,才能讓你的文章錦上添花!
  • 2021國考申論好句積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1國考申論好句積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1.好句積累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 「厚積」方能「薄發」
    幹事創業也是如此,只有經過沉澱積累、久經考驗,才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收穫「吹盡狂沙始到金」的出彩。 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需要腳踏實地積累。有一種植物叫毛竹,最初的幾年一直都在土壤裡,感覺不到它的變化,但是幾年之後,卻開始破土而出,瘋狂生長,可以長到15米高。
  • 每天學點箴言: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原典】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全句譯意為: 既要博覽群書又要去粗取精,只有積累深厚的知識才能運用時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品讀】獲取知識要「博觀而約取」,而且只有「博觀」才能「約取」。運用知識要「厚積而薄發」,而且只有「厚積」才能「薄發」。這裡沒有快餐可食,也沒有捷徑可行。
  • 欲速則不達,你覺得呢?
    明天能到貨不?採購說:聯繫了商家,大部分要到周一才能看庫存,庫管下班了,財務下班了,生產下班了。周一才能給看。老闆說:不行,我們這兩天就要用,你無論如何要讓他給發貨。可是,老闆忘了,您的員工可以加班加點,人家不行啊。您可以不讓自己的員工休息,但您不能左右別人的工作節奏啊。有個男生和女生約會,第一次見面,吃了頓飯,就問:你看我行不?我們能結婚不?能結婚,就繼續談,不能就拉倒。
  • 中公大咖教你申論(非作文)作答技巧!
    國考臨近,申論卻遲遲沒有提升,此時心中是迷惘?是困惑?還是看淡後的無所謂?不要灰心,收拾好心情,和中公大咖一起乘上提升快艇,掌握作答思路!近年來申論材料主要為案例型材料,案例型材料主要構成為:主體+(處境)+做法+結果+啟示,而做法和結果多為需要的答案內容。想要獲得高分,還需思考如何得出總括句,方法如下: 1.組合法。選擇要點中高頻出現的詞語進行組合。如:培養電商人才。加大電商知識培訓力度,引進電商人才,滿足農村電商的用人需求。 2.積累法。
  • 申論好句積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還能這樣說!
    ↑↑↑掃碼回覆:2021,
  • 厚積而薄發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這兩句話出自蘇軾《稼說送張琥》。
  • 如何答對95%的申論題?進來看!
    長按掃描二維碼加入國考備考交流群進群領資料、帶刷題國考臨近,申論卻遲遲無法提分,此時心中是迷惘?是困惑?還是看淡後的無所謂?不要灰心,收拾好心情,和中公大咖一起乘上提升快艇,掌握作答秘籍,把申論小題95%的分數收入囊中!歸納概括題的關鍵為綜合概括。
  • 國考來了!2021年國考申論壓軸:應用文or作文?
    假期過後,2021年國考將至,是時候加速備考為最後的衝刺做好準備了。自從2020年國考申論殺出黑馬:應用文寫作成為副省級和地市級壓軸題目,申論考試風格形式似乎進入了一個新紀元。今年的國考申論到底如何壓軸?是應用文還是作文,像是一個硬幣的兩面,讓更多的考生在確定此次國考申論的備考重點與方向時有了一個「賭」的成分。
  • 平天下 |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中華民族歷來注重學習,強調「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強調「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提倡「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華民族之所以歷經數千年而生生不息,正是得益於這種見賢思齊、海納百川的學習精神。
  • 謀定而後動,厚積而薄發
    最重要的還是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統籌研究部署,協同推進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謀定而後動,厚積而薄發。  ——習近平2019年5月20日至22日在江西考察並主持召開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時的講話  「謀定而後動」出自《孫子兵法》,原句為「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其意思是謀劃準備周到而後行動,知道在合適的時機收手,才會有所收穫。
  • 國考申論解析-2021國考申論綜合分析題穩中求變:聚焦社會熱點 注重...
    2021國考招錄專題 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職位表報名信息匯總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申論試題答案及答案解析匯總2021國考申論答案解析 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解讀匯總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已經落下帷幕,中公教育對申論試卷進行了細緻
  • 三角度解析2021國考申論試題
    2021年國考申論市地級主題聚焦社會治理,強調用科技慧治破解社會治理難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地創新運用城市數據大腦,將人工智慧轉化為防控疫情新型戰鬥力。整體看來,2021年國考申論副省與市地試卷主題一個從大處著眼,關注改革發展;另一個從小處入手,關注社會治理的方方面面。
  • 2021國考申論解析-三角度解析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
    2021國考招錄專題 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職位表報名信息匯總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申論試題答案及答案解析匯總2021國考申論答案解析 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解讀匯總又是一年春景散盡、夏花凋零,就連那金黃的麥浪也隨著中秋月兒圓了又缺
  • 2021福建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技巧:國考中午休息時如何準備申論?
    2021福建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技巧:國考中午休息時如何準備申論? 福建國家公務員考試信息網為您提供: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資料包括2021國考申論技巧/申論熱點、國考申論範文/申論題型。
  • 去年國考申論沒考作文,2021國考也不考?
    最近大家開始備戰2021國考了嗎?有沒有小夥伴糾結,要不要複習大作文呢雖然去年國考申論沒有考作文,但只是一次嘗試,並不意味著以後都不可能考,所以鴨弟弟建議大家今年還是要全面備考,以不變應萬變哦~參照去年國考筆試11月24日,現在距離考試也就還有3個月左右的時間了,就申論複習的整體規劃而言,3個月已經有點緊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