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ith Hufnagel
自2018年年底開始,就一直有流言說經典滑板品牌 HUF 「完蛋了」。但是我們一直不知道「完蛋」具體指代什麼意思(或者有多大真實性)。是因為近期滑板圈新的資本注入影響了 HUF 嗎?HUF 滑板隊伍或者產品線會有變更嗎?作為少數幾個滑手建立的滑板鞋品牌之一,HUF 近年來經歷了快速擴張,除了壯大旗下滑板隊伍之外,還在美國開設了2家新店鋪,在日本設立5家新下線商店,我們找到Keith Hufnagel 好好聊了聊這些問題。
來源:Jenkem,翻譯:Butter
有流言說 HUF 將不再生產滑板鞋了,是真的嗎?
是的,我們決定將重心放在服飾產品上,並且關閉滑板鞋產品線。我們是滑板圈的潮流勢力,所以我們希望儘可能去成為最好的服飾產品公司,為此,我們需要保持專注,排除幹擾項。其實我們已經內部公開了這個消息,也對旗下滑手宣布了這個消息——我們決定在2019年內完全關閉滑板鞋產品線。
HUF 近期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全新 Dylan slip-on,這也許是最後一雙
滑板鞋是我們產業中很小的一部分,並且它始終沒辦法達到我們的預期。生產滑板鞋需要投入很多成本,我們已經做了8年滑板鞋,但是我始終覺得在滑板鞋方面我們一直在原地踏步。也正是因此,我們沒辦法和 Vans,Nike,adidas 成為合作夥伴。撤掉滑板鞋產品線是一個艱難的決定,我看過很多私信,或者網絡上對我們撤線表示不理解的推文,但是這些人可能從來沒有買過我們的滑板鞋,從來沒有支持過他們「喜歡」的品牌。我們可能會以其他形式參與製作滑板鞋,但是不會再自主生產了。
對團隊和旗下滑手來說,這意味著什麼?
每個滑手的情況都不一樣,但是我們儘量保證隊伍完整,以一個服飾贊助商的身份繼續將隊伍凝聚起來。我們也做了一些鋪墊工作,我提前一年跟滑手們說了這個決定,並且保證會在2019年繼續贊助他們鞋子產品。「嘿,你們可以開始找新的滑板鞋贊助商啦!」如果他們想要去新的滑板鞋品牌的話,我就會毫不猶豫地撕毀現在的合同。
我認為我們做到了最人性化,最為滑手考慮的舉措。而不是等到19年1月1日,對他們說「我們不做了,沒錢給你們,滾蛋吧。」我們不想這樣對待我們的滑手,我們希望好聚好散。
Keith Hufnagel
過去幾年有沒有 HUF 滑手被大品牌挖走的經歷?
Terp 去了 Nike,我們曾經還贊助過 Sage Elsesser,Sean Pablo,HUF 算是他們的敲門磚。他們實力出眾,現在資源也非常好,然後你看到 FA 火速躥紅,他們也只是在找適合他們的贊助商。其實滑手轉會的時候是很傷感的,因為你想要建立你自己的最佳陣容和品牌。但是你看,現在這些滑手們都站在了舞臺的最中央,我由衷為他們感到高興。
新的滑板小孩總是要先試探,再去找到自己想走的路。首先他們只要知道公司能為你帶來什麼?加入一些大公司並不見得對你有好處,因為他們滑板隊伍太過龐大可能很難給予你太多關注。而我們不一樣,我們的滑板隊伍中每一個成員都很特別,我為現在的 HUF 隊伍感到驕傲。
HUF 隊員
你還在 HUF 內部發號施令嗎?你的日常是怎麼樣的?
我是救火隊員(笑),除了CEO 或者 CFO 之外,我幾乎做過所有職位,我是 HUF 的創始人,我要保證品牌不忘初心,在正確的軌道上前進。
Austyn Gillette/左,Dylan Rieder/右
我知道2017年 HUF 已經被一家日本公司 TSI 控股收購了,在這之前 HUF 還收購了 Lakai,你能說說這是怎麼回事嗎?
這次合作只是增加了一個更大的合作夥伴。至於 Lakai,現在只是隸屬於 HUF 旗下,但是仍然獨立運行,只不過和我們處在同一間辦公室,以及可以運用 HUF 的資源而已。
所以是 TSI 收購 HUF 然後又收購了 Lakai?
是同時進行的,Altamont Capital 先收購了 Lakai,併入 HUF 旗下,然後 TSI 加入 HUF 成為股東,所以 Lakai 自然也在其中。過去的兩年裡,我們一直在幫助 Lakai 保持合理運轉,成為一家成熟的公司。
為了更直觀的讓讀者了解滑板鞋生意的難度,我們具體一點,如果我想要在今年推出我的籤名款滑板鞋,那麼要花多少錢?
首先,你需要一整年的時間去研發新款鞋子,設計以及至少6個月的研發時間。整個流程準備結束,你大概需要花費3-5萬美金來製作鞋子模具。
如果你想要零售定價100美金,那你的目標批發價格就要定在50美金,所以你必須將成本控制在25美金以下。有一條準則是不變的,就是你的每一層經銷利潤要保證翻倍。但是滑板鞋的利潤往往處於30%到40%,每家公司都不一樣,如果你處在時尚領域,那你某些鞋款的利潤可能就有2倍甚至3倍。
所以做滑板鞋想賺錢,就必須要把成本控制的很低嗎?
如果你關注球鞋新聞,你就會發現很多球鞋品牌的利潤率都很掙扎,比如 Nike 和 Adidas,他們是全美乃至全球最大的運動鞋公司,他們也有這樣的問題。他們還需要研發運動鞋科技,比如 Flyknit,然後將科技搭配到不同鞋款上,這樣他們就有了競爭優勢。
和大公司比科技,這是一場永遠打不贏的戰役。因為我們沒有那樣的資源和錢,全球各地都有工廠,大部分都在亞洲,他們在研發科技,然後賣給 Nike,Adidas 這樣的公司,其他公司就會因為專利和商標而無權使用這些科技。所以小公司不會把錢用在科技研發方面。
我不認為科技是滑板鞋領域的關鍵營銷點啊,誰會在乎鞋子有沒有「Flyknit」科技?
是的,但是架不住科技吸引潮流人士,非滑手們。滑手只在乎耐用和耐磨性能,就是,這雙鞋能滑多久,用的是什麼橡膠,容易撕裂嗎?外底是什麼材料做的?諸如此類。滑板鞋有一個困局,就是緩震和控板感,這兩者實際上是不能兼得的。並且每個滑手的滑板習慣都不一樣,所以不可能有適合所有滑手的鞋子。
麻葉襪子賣的怎麼樣,2019年還會繼續走紅嗎?
其實在2000年左右我們就生產麻葉襪子了,但是沒人買。我們在店鋪裡掛著這些襪子,有人顧客過來會覺得這可能適合做禮物送人。我們就繼續少量生產這些襪子,甚至我們一度想「要不不要再生產麻葉襪子了」,然後突然每個滑板小朋友都開始穿麻葉襪子,一下子火了。那時候負責訂單的工作人員是個賭徒,他開始接大批量的訂單。麻葉襪子就像過山車一樣,一下子火爆一下子被人遺忘,而後又再次火爆,現在已經有太多太多麻葉襪的假貨。不過我相信還是有很多人想要買正品,因為假貨和仿冒品太多了。
你覺得在最鼎盛的時候,Thrasher 帽衫和 HUF 麻葉襪子,哪個賣的更多?
我也不知道哈哈,你要去找 Tony Vitello 看銷售報表,因為襪子實際上更接近衝動消費,10-15刀而已,你不會想太多就買了。但是帽衫差不多得60-100刀,至少比襪子貴好幾倍,需要好好思考一下哈哈。
最後,說幾個在紐約滑板的瘋狂故事。
(笑)紐約滑板經歷總是最瘋狂的,有可能你會遭遇搶劫,也有可能你會遇到喝醉的股票投資人給你錢要求你做滑板動作。我們以前在 Water St 滑板的時候,總是會遇見喝醉的股票投資人,「做個尖翻,給你100刀。」他們有時候會笑的很瘋,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在股市賺了多少錢,喝的很醉,有些投資人是純裝大爺,也有些挺酷的,有些就只是想一擲千金然後炫耀吧,沒人知道,反正這些事情,現在還在上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