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細胞也能玩「特洛伊木馬計」,靠的是什麼?

2021-01-12 騰訊網

圖片來自wellcome images

導 讀

早在3000多年前,希臘人圍攻特洛伊城,久不能破,謀士們決定智取。在一次攻城後,希臘軍佯裝撤退後留下一隻木馬,特洛伊人將其當作戰利品帶回城內。當特洛伊人歌舞昇平慶祝勝利時,埋伏在木馬中全副武裝的希臘兵殺死了睡夢中的守軍,打開了城門迎接城外接應的軍隊,輕鬆拿下防守了十年之久的特洛伊城。

實際上,這一伎倆癌細胞早就熟稔於心,而且比人類的軍師還玩得溜,它們的計謀是如何做到滴水不漏的?靠的就是外泌體。那麼,癌細胞是如何藉助外泌體攻破人類生存的底線?

撰文 | 丁 零

責編 | 葉水送

外泌體(Exosomes)是細胞分泌的直徑為30-200nm的膜包裹結構,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有記載 [1]。30多年前, Bintao Pan 等在研究血細胞成熟過程中也發現了外泌體 [2],當時認為外泌體只是幫助細胞丟棄不需要的細胞成分。接下來十年裡,外泌體只能忍辱負重,戴著「細胞的垃圾箱」的高帽子。

21世紀以來源源不斷的證據表明,這些垃圾箱其實是 「快遞小哥」,有著將信息投遞到身體各個組織的重大使命。

值得推敲的是,癌細胞的 「快遞」 數目遠遠高於正常細胞。詭計多端的癌細胞究竟在秘密地攛掇什麼陰謀?

從細胞 「垃圾桶」 到明日之星的華麗轉身

外泌體是由多泡小體和細胞膜結合後釋放到細胞外的一種膜泡。但凡細胞這個大倉庫儲存的,包括各種核酸、蛋白、脂肪等,只要有訂單,無論風雨外泌體都盡職盡責把它投遞出去。

圖一:外泌體釋放示意圖,圖片來源:J Cell Biol, 2013. 200(4): p. 373-83.

1985年,研究者在探索網織紅細胞向成熟紅細胞轉變過程時發現,多泡小體與細胞膜融結合後,可以將攜帶轉鐵蛋白(transferrin)及其受體的小囊泡釋放到細胞外 [2]。但在接下來的11年中,外泌體被打入冷宮,無人問津 。

直到1996年,外泌體的伯樂Raposo發現B淋巴細胞等免疫細胞釋放的外泌體攜帶了引發免疫應答至關重要的膜結合分子 [3]。兩年後, Zivogel 等發現了另一種外泌體分泌細胞類型:樹突細胞,其外泌體可攜帶功能性免疫分子促進小鼠抗腫瘤反應 [4]。這些裡程碑式研究肯定了外泌體在細胞間通訊中不可忽視的作用,並促進其臨床應用的探索 [5]。

得益於高通分析技術的發展,外泌物快遞的包裹陸續被打開,其運輸貨物一覽無遺(圖二)。

圖二:外泌體蛋白示意圖(非窮盡),圖片來源:Annu Rev Biochem. 2019 Jun 20;88:487-514.

有意思的是,某些特定細胞,比如免疫細胞,受到外界挑釁時會釋放與 「歲月靜好」 時期截然不同的外泌體。這些特殊蛋白的具體作用還有待破解,但顯然是肩負著秘密使命。

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快遞工作中,機智的外泌體還發明了一種省時省力的物流模式。

如果直接運輸蛋白質這種大包裹,會增添運輸的難度。2007年,瑞典 Jan L tvall 團隊發現外泌體可將 mRNA 運輸到目的地,再啟動 「翻譯」 程序生產蛋白 [6]。這就好比一個任性的買主要求快遞一架飛機,在快遞公司沒有航空母艦的情況下,只能把飛機零件運送過去,再配送幾個能組裝飛機的工程師。

除了 mRNA 外,外泌體還可以運輸微小RNA(miRNA),直接影響目標細胞的基因表達 [7]。那 miRNA 又是何方神聖?

如果是一支部隊,mRNA就是一個小兵的角色。外泌體把mRNA送到目標細胞以後,這個小兵就開始紮營勞作,生產蛋白質。但miRNA就好比一個將軍,進入目標細胞後,統籌帷幄,指揮成百上千mRNA的工作,從而精細調控蛋白生產線以及細胞功能。

圖三:外泌體傳遞miRNA,圖片來源:Blood, 2012. 119(3): p. 646-8

外泌體如何上演 「特洛伊木馬計」

外泌體利用 「打包式」 通訊手段,比廣為人知的單分子(比如激素、細胞因子)傳輸顯然更加有效。細胞中最最精明的癌細胞又是如何打著外泌體的算盤呢?

2017年年底發表的一篇綜述總結了癌症領域外泌體研究的大事件 [8]。從時間軸密度來看,伴隨著對外泌體重視程度的增高,近年突破性研究有大幅度提升(圖四)。

圖四:癌症外泌體歷史事件,圖片來源:Cancer Res. 2017 Dec 1;77(23):6480-6488.

癌細胞的特諾伊木馬計劃包括發配外泌體到 「國內戰場」 以及 「國際戰場」[9]。國內戰場指的是原發腫瘤(Primary tumor)區域,而國際戰場便是進軍到其他器官,這個過程叫癌轉移(Metastasis)。

圖五:癌轉移五個關鍵步驟:侵襲、內滲、循環、外滲和形成轉移灶,圖片來源: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0 Mar 12;5(1):28

原發瘤區域的癌細胞部隊有兩大重要任務:第一是保證自身的野蠻生長;第二是為轉移做好準備。為達到這兩大目的,癌細胞對內要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對外要充當外交官的角色和鄰裡打好關係以備不時之需。而外泌體便是很重要的通訊員。

人力資源這塊工作,癌細胞可謂得心應手,它們又是如何利用外泌體這得力助手呢?癌細胞和正常細胞很重要的區別就是癌細胞屬於絕對的 「超生遊擊隊」。為了將讓隊伍所有同志們響應 「超生」 指示,「超生先進分子」 會慷慨把自己的高繁殖秘訣,比如變異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通過外泌體分享給 「落後分子」,從而達到全民超生的繁榮景象 [10,11]。

作為優質的外交官,癌細胞處理國際問題也依靠外泌體這名大將,如癌細胞可釋放含有 TGF-beta 的外泌體,成功將成纖維細胞(Fibroblast)轉化為成肌纖維細胞(Myofibroblast),而成肌纖維細胞為了達成友好建交,賣力地分泌生長分子和趨化因子幫助腫瘤生長以及轉移 [12]。

另一方面,在面對 「反抗分子」 時,癌細胞堅決實施鐵腕政策,利用外泌體將活化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運輸到巨噬細胞,從而抑制巨噬細胞先天的戰鬥力 [13]。

最可惡的是外泌體還能幫助癌細胞運輸 PD-L1。

眾所周知,PD-L1 和其受體 PD1 的相互作用能抑制T細胞的免疫反應。本來PD-L1長在癌細胞上,空間的局限性多多少少給了T細胞逃逸的機會。但癌細胞窮追不捨,還派出外泌體攜帶 PD-L1,一方面進行遠程攻擊 [14],一方面在循環系統裡攔截 PD1/PD-L1 抑制劑等藥物攻擊腫瘤細胞 [15]。

因其具備長途運輸的功能,可想而知,外泌體在癌轉移中也發揮著關鍵作用。事實上,外泌體的多篇重磅研究都和癌轉移有關。其中最具影響力的當屬外泌體領域大神 David Lyden 團隊2015年發表在《自然》雜誌 [16] 以及2019年發表在《發育細胞》[17]上的兩篇大作。

圖六:癌細胞外泌體建立轉移前微環境的機制,圖片來源:Dev Cell, 2019. 49(3): p. 347-360

1889年,Stephen Paget 提出著名的種子和土壤(seed and soil) 理論。他發現,癌細胞轉移並不是隨機任性的,而是具有器官傾向性(Organotropic Metastasis)。換句話來說,就是某些原發腫瘤容易在特定的器官中產生新的病灶。比如說,乳腺癌細胞就傾向於移民到骨頭、肺部和腦部。

神奇的是,轉移站點如同等待種子發芽的土壤一樣為癌細胞的到來創造各種有利條件。這個現象背後的機理一直都是癌症研究領域的曠世之謎。

早在2005年,David Lyden 團隊發現,在癌細胞到達之前,轉移站點就密布著類似分泌體的物質,貌似在為癌細胞接風。這些外泌體從哪裡來的?它和癌轉移又有什麼關係?帶著這些疑問,David Lyden 展開了十年的探索之路。

直到2015年,謎底才慢慢解開。

癌細胞在轉移之前不敢貿然行事,便指使外泌體根據郵編 (一種叫整合素的跨膜蛋白),找到地址,開始改造微環境 「築巢引鳳」,使其更適合癌細胞生長。由於不同類型的癌細胞釋放的外泌體攜帶不同的整合素,外泌體便可以選擇性紮營。當癌細胞在血液或淋巴裡巡邏時,發現外泌體已經建設好的地點,才指揮大部隊進駐 [16]。

圖七:外泌體調控癌轉移器官傾向性機制示意圖,圖片來源:Nature, 2015. 527(7578): p. 329-35.

癌細胞同謀者的 「木馬計」

和癌細胞一樣,它的同謀們也學會了特諾伊木馬這一招。

第一個出場就是上文提到的頭號同謀成纖維細胞。2012年,發表在《細胞》上的文章裡提到,乳腺癌相關成纖維細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 , CAFs)分泌的含有Cd81的外泌體被乳腺癌細胞吞噬以後,能引發Wnt信號通路促使腫瘤轉移 [18]。除此之外,CAFs還大方地調度了好幾位miRNA大將軍去輔佐癌細胞,編號分別為21, 378e, 和143 [19]。

看上去笨笨的成纖維細胞被癌細胞利用見怪不怪。萬萬沒想到,按常理應該是足夠聰明的腦細胞的一種,腦星形膠質細胞也被癌細胞給收買了,這真是實實在在的 「腦子進水」了。

2015年,餘棣華教授團隊發現轉移到腦部癌細胞中的腫瘤抑制基因PTEN表達下調,但神奇的是,一旦離開大腦,PTEN的表達就恢復正常水平。經過進一步研究,他們發現神經系統中的星形膠質細胞能分泌攜帶微RNA的外泌體,進而輸送到腫瘤細胞中去壓制PTEN的表達 [20]。

圖八:腫瘤細胞和腦微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圖片來源:Nature, 2015. 527(7576): p. 100-104.

那麼問題就來了。這些非親非故的細胞為何要去幫助癌細胞?是主動還是被動的?如果是主動,癌細胞到底給了什麼回扣?如果是被動的,癌細胞又用了什麼伎倆?遺憾的是,這個問題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完美的解釋。

癌細胞藉助外泌體試圖攻破人類生存的底線。所謂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外泌體作為癌細胞精兵強將,反過來人類是不是也可以把外泌體這武器給用起來,反打癌細胞一耙呢?請見下篇:破解癌細胞的詭計。

作者簡介

丁零,生物化學博士,青年寫作者。曾就職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及MD安德森癌症中心,現從事諮詢行業。

參考文獻

1.Pegtel, D.M. and S.J. Gould, Exosomes. Annu Rev Biochem, 2019. 88: p. 487-514.

2.Pan, B.T., et al., Electron microscopic evidence for externalization of the transferrin receptor in vesicular form in sheep reticulocytes. J Cell Biol, 1985. 101(3): p. 942-8.

3.Raposo, G., et al., B lymphocytes secrete antigen-presenting vesicles. J Exp Med, 1996. 183(3): p. 1161-72.

4.Zitvogel, L., et al., Eradication of established murine tumors using a novel cell-free vaccine: dendritic cell-derived exosomes. Nat Med, 1998. 4(5): p. 594-600.

5.Théry, C., Exosome Explosion. TheScientist, 2011.

6.Valadi, H., et al., Exosome-mediated transfer of mRNAs and microRNAs is a novel mechanism of genetic exchange between cells. Nat Cell Biol, 2007. 9(6): p. 654-9.

7.Stoorvogel, W., Functional transfer of microRNA by exosomes. Blood, 2012. 119(3): p. 646-8.

8.Ruivo, C.F., et al., The Biology of Cancer Exosomes: Insights and New Perspectives. Cancer Res, 2017.

9.Becker, A., et a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 Cancer: Cell-to-Cell Mediators of Metastasis. Cancer Cell, 2016. 30(6): p. 836-848.

10.Gan, H.K., A.N. Cvrljevic, and T.G. Johns,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ariant III (EGFRvIII): where wild things are altered. FEBS J, 2013. 280(21): p. 5350-70.

11.Al-Nedawi, K., et al., Intercellular transfer of the oncogenic receptor EGFRvIII by microvesicles derived from tumour cells. Nat Cell Biol, 2008. 10(5): p. 619-24.

12.Webber, J., et al., Cancer exosomes trigger fibroblast to myofibroblast differentiation. Cancer Res, 2010. 70(23): p. 9621-30.

13.Gao, L., et al., Tumor-derived exosomes antagonize innate antiviral immunity. Nat Immunol, 2018. 19(3): p. 233-245.

14.Daassi, D., K.M. Mahoney, and G.J. Freeman, The importance of exosomal PDL1 in tumour immune evasion. Nat Rev Immunol, 2020. 20(4): p. 209-215.

15.Chen, G., et al., Exosomal PD-L1 contributes to immunosuppression and is associated with anti-PD-1 response. Nature, 2018. 560(7718): p. 382-386.

16.Hoshino, A., et al., Tumour exosome integrins determine organotropic metastasis. Nature, 2015. 527(7578): p. 329-35.

17.Wortzel, I., et al., Exosome-Mediated Metastasis: Communication from a Distance. Dev Cell, 2019. 49(3): p. 347-360.

18.Luga, V., et al., Exosomes mediate stromal mobilization of autocrine Wnt-PCP signaling in breast cancer cell migration. Cell, 2012. 151(7): p. 1542-56.

19.Donnarumma, E., et al., 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 release exosomal microRNAs that dictate an aggressive phenotype in breast cancer. Oncotarget, 2017. 8(12): p. 19592-19608.

20.Zhang, L., et al., Microenvironment-induced PTEN loss by exosomal microRNA primes brain metastasis outgrowth. Nature, 2015. 527(7576): p. 100-104.

相關焦點

  • 研製出癌症「特洛伊木馬」療法
    據美國《紐約時報》6月28日報導,澳大利亞科學家開發出一種「特洛伊木馬」療法來對抗癌症。
  • 2017翻譯碩士考研百科知識積累:特洛伊木馬
    2017翻譯碩士考研百科知識積累:特洛伊木馬   特洛伊木馬可理解為類似灰鴿子的軟體,在電腦中潛伏,以達到黑客目的。原指一希臘傳說。在古希臘傳說中,希臘聯軍圍困特洛伊久攻不下,於是假裝撤退,留下一具巨大的中空木馬,特洛伊守軍不知是計,把木馬運進城中作為戰利品。
  • 爆開的微氣泡可以定向撕裂癌細胞
    一項新的研究結果顯示,微小氣泡也能是一種有效的新型癌症治療方式。該研究將氣泡與超聲波結合,用以對癌細胞實施定向爆破。圖自newatlas近段時間以來,已有多項研究項目展示了超聲波在抗癌方面的作用,無論是幫助藥物穿過血腦屏障,還是加熱破壞前列腺癌組織,亦或是選擇性地避開健康細胞、殺死癌細胞,超聲波都表現出了令人興奮的成效。
  • 吃什麼殺死癌細胞最快?
    經常有人問,吃什麼能殺死癌細胞?更進一步,有人還問,吃什麼殺死癌細胞最快?他這個意思是說,不但要殺死癌細胞,還得是殺死癌細胞最快。對於這種問題,非要回答的話,我的回覆是:吃藥可以殺死癌細胞,也是殺死癌細胞最快的「吃物」。手術當然可能更快,但這裡是說「吃什麼」。
  • 加強鍛鍊,正常作息,靠自身免疫力能消滅癌細胞嗎?看醫生怎麼說
    癌症已是21世紀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患上癌症,但很可惜在一定的條件下,特別是身體免疫力下降時,癌細胞還是會在身體裡悄悄地生根發芽,因此如何預防和治療癌症也是當今醫學界最熱門的研究內容之一,就連最近上熱搜的獲獎小學生課題,研究的就是癌症問題。
  • 社評:美把中國公司當「特洛伊木馬」太荒唐
    它宣稱來自中國的大型投資給美國製造的經濟和安全風險就像「潛在的特洛伊木馬」,這樣的比喻頗令我們震驚。一個簡單的反應是:美國在華投資規模要大得多,很多公司同美國政府「關係密切」,按照上述報告提供的邏輯,中國境內現在已經有了多少「潛在的特洛伊木馬」呢?中國人這些年居然還睡得著覺,中國各地政府仍在積極對外招商引資,他們大概都該立刻警覺起來,抓美國在中國的「特洛伊木馬」。
  • 拿破崙戰馬的祖先,可能是擊敗漢尼拔的利器,也是特洛伊木馬原型
    點擊加【關注】,記譯君的文章將第一時間送達哦~木馬計:歐洲歷史上的大騙局說起特洛伊戰爭,想必稍微熟悉西方這段歷史(亦或是神話)的人,都知道持續十年的它,究竟是如何畫上句號的。在記錄這段歷史的《荷馬史詩》中,古希臘詩人荷馬為我們描述了一場古代的大騙局——木馬計。
  • 原子版的「特洛伊木馬」,能否掀起對撞機,粒子加速器的革命?
    他們會建造能辨識原子和亞原子的細節的「超級顯微鏡」。不過這在可見光下可是行不通的。若想探測最小尺度的物質,他們可以對電子束加以利用,要麼將它們直接用於粒子對撞機,要麼在X射線雷射器中將它們的能量轉換成明亮的X射線。而在這些能作出科學發現的機器中佔據C位的,是粒子加速器。
  • 原子版「特洛伊木馬」,將掀起加速器革命
    根據他們先前的計算,特洛伊木馬技術可以使電子束的亮度比現如今最強大的電子束高100到10000倍。更亮的電子束也能使未來的X射線雷射器更加明亮,從而更進一步地增強它們的科學能力。特洛伊木馬項目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首席研究員James Rosenzweig表示,如果能夠將等離子體中的高加速梯度和等離子體中的束流產生結合在一起,那麼就可以在幾米而不是幾公裡的距離內製造出能釋放同等能量的X射線雷射器。
  • 「特洛伊木馬」方法或突破電子源領域的技術局限
    研究人員借鑑了「特洛伊木馬」的策略。研究人員如何從最基本的層面探索大自然?在「超級顯微鏡」的幫助下,他們得以分辨原子和亞原子的細節。然而,這在可見光下是行不通的。因此,研究人員使用電子束來探測物質的最小維度信息。
  • 特洛伊木馬
    央視網消息:    特洛伊木馬   離開伊斯坦堡最後英雄奧德修斯獻上妙計,故意製造出希臘撤兵的假相,並在城前留下了一匹巨大的木馬。不知內情的特洛伊人對木馬視為神賜,運進城裡。當晚,正當特洛伊人歡慶勝利的時候,藏在木馬肚子裡的希臘人突襲了整座城市。裡應外合,殺戮和大火,很快將特洛伊毀滅成一片廢墟。曠日持久的戰爭終於畫上了句號。   炎熱的夏季裡,特洛伊古城總會迎來很多遊客。
  • 「搶貨神器」真能秒殺商品? 記者實測:無一款秒到
    但秒殺可不容易,特別是靠手動刷新來秒殺,結果更是不盡如人意。於是,秒殺軟體出現了,但這些軟體真的有用嗎?  昨日,記者使用幾款秒殺軟體來秒殺商品,發現無一款能秒殺到。特別是在使用「搶購器」等軟體的時候,要特別留意其安全風險,如果自己無法確定其是否安全,最好能使用安全軟體進行掃描,或是參考其他下載者對該軟體的評價。
  • 住進「特洛伊木馬」 世界個性酒店盤點
    特洛伊木馬比利時一名男子打造了一家世界上最古怪、最富童話色彩的酒店。這家酒店設有多種不同主題的套房。這家酒店位於比利時小鎮迪爾比伊。酒店的套房各具主題,其中一間套房外形宛如希臘神話中的特洛伊木馬。而選擇入住海洋主題套房的人將會住進一艘遊艇,遊艇上的泳池裡還漂浮著美人魚造型的裝飾物。酒店的主人兼建築師稱,其設計靈感來自世界各地,酒店的建築材料全部源於大自然。他表示,希望酒店的設計能將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崇尚自然的主題結合在一起。據悉,這家酒店一晚的房租為50至125英鎊(約合人民幣500到1250元)。
  • 癌細胞為什麼能「殺人」?人死了癌細胞是不是也沒了?
    平時我們也許就聽過這樣的說法,蜜蜂蟄了人後,自己就會死去,其實癌細胞也一樣,癌症發展到最後,癌細胞會隨著人類一起死亡,我們身體的癌細胞為什麼這麼傻?非要和人類同歸於盡呢?如果癌細胞有思維意識,會說話,很多人都會很想問問它為什麼?
  • 反黑入門基礎:搞懂特洛伊木馬工作原理
    特洛伊木馬是具有某些功能或僅僅是有趣的程序。但它通常會做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如盜取口令或文件。 特洛伊木馬是如何工作的 一般的木馬程序都包括客戶端和服務端兩個程序,其申客戶端是用於攻擊者遠程控制植入木馬的機器,伺服器端程序即是木馬程序。
  • 外媒報導 | 彗星尾巴與特洛伊木馬:一個實驗室對COVID-19疫苗的探尋
    如果這一方法成功,VSV會像特洛伊木馬一樣攜帶新冠病毒的一部分。一旦這樣的VSV被注射進人體內,這個「特洛伊木馬」就會在體內複製並引起免疫系統的攻擊。一旦接種了疫苗,人們就將做好被病毒入侵的準備Parks的職業生涯就建立在這個木馬上。近15年來,他一直在探索將VSV作為抗擊HIV和致死流感病毒的武器的可能性。
  • Nature:癌細胞竟能用這種方法入侵中樞神經系統
    儘管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這些癌細胞在體內的分布,卻始終沒有發現癌細胞穿透血腦屏障的瞬間。「這非常令人困惑,」該研究的通訊作者Dorothy Sipkins教授說道:「這個過程應該是能被追蹤的,但為何觀察癌細胞入侵血腦屏障的過程如此困難?」正當研究陷入僵局的時候,一個意外發現卻給了這些研究人員們新的思路。
  • 為什麼癌細胞能無限繁殖?到底能不能徹底殺死?
    癌細胞也是我們人體的一種細胞,現代遺傳學研究表明,人人體內都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絕對不是人人體內都有癌細胞。原癌基因主管細胞分裂、增殖的周期,人的生長需要它。但是當它變異的時候。就是是產生癌症的病源,也就是說,它是由正產的細胞轉化而來,由於物理、化學、病毒等致癌因子導致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變而轉變為癌細胞!癌細胞與正常細胞不同,有無限增殖、可轉化和易轉移三大特點。為什麼癌細胞能無限繁殖?在適宜條件下,癌細胞能無限增殖,成為「不死」的永生細胞。
  • 癌細胞需要吸收營養,不吃飯能不能餓死癌細胞?專家告訴你真相
    近來人們發現,癌細胞之所以在人體內能夠肆無忌憚橫行霸道,是因為它們的生命力十分頑強,不論是增殖繁衍的能力還是對健康組織的破壞力,都是驚人的。那麼,是什麼為癌細胞的活動提供能量呢?那就是我們平時補充的營養。
  • 中國專家能用小蘇打餓死癌細胞? 回應:帶著懷疑研究
    原標題:中國專家能用小蘇打餓死癌細胞? 激動歸激動,療效嘛還是再等等看吧   昨天,新華社官方微信發文稱:早在2012年,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放射介入科醫生晁明和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教授胡汛,在40位中晚期肝癌病人身上嘗試了用蘇打水治療癌症的思路,有效率高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