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扶貧」為河北省豐寧縣土城鎮特色產業發展增添「雲動力」

2020-12-17 中國質量新聞網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落實河北省市場監管局2020年扶貧脫貧攻堅工作要求,引領扶貧村特色農產品擴大網絡銷售,促進貧困戶發展農村電商、增加收入,近日,河北省市場監管局組織京東、蘇寧兩大電商企業在豐寧縣土城鎮開展電商扶貧對接活動。

活動中,京東豐寧扶貧館負責人王博、蘇寧易購承德區區域總監孫超分別就平臺線上線下招商、開展網絡銷售扶貧情況進行了講解和介紹。土城鎮政府和省局駐村扶貧工作隊組織土城鎮、黃旗鎮、選將營鄉共15個貧困村,先後展示推介了「北京絹人」「雅多利箱包」「麒麟西瓜」「貝貝南瓜」「黃旗小米」「精品螺絲椒」「原生態西紅柿」「優質牛肉」「春勤食用菌」等40多種特色產業產品。圍繞電商線上、線下銷售相關問題,15個貧困村與京東、蘇寧兩大電商企業就2020年特色產業產品線上銷售合作方式進行了深入對接和交流。

土城鎮黨委書記張樹東向與會人員介紹了近幾年全鎮脫貧攻堅和產業發展總體情況,對河北省市場監管局的幫扶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對此次活動成效表示滿意,並希望鞏固成果、加深合作,為脫貧攻堅建立長效機制。河北省市場監管局網監處處長李鐵所表示,作為市場監管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認真履職盡責,為當地特色農產品開展網絡營銷牽好線、搭好橋,持續跟蹤推進合作成果落地,助力脫貧攻堅。土城鎮葦子溝村駐村第一書記呂戎代表駐村工作隊表態發言,將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主動加強與蘇寧、京東等電商平臺的溝通,組織更多更好的特色農產品在網絡銷售,培育當地農村電商,培育土城品牌,為當地經濟發展作出貢獻。(供稿:河北省市場監管局)

相關焦點

  • 陽曲縣堅持發展特色產業實現精準扶貧
    陽曲縣堅持發展特色產業實現精準扶貧一是發展產業抓項目。按照「重谷穩菜、強果興藥」種植業結構調整思路,大力實施「一減五增」行動,減籽粒玉米,新增葡果、優質穀子、中藥材、花卉、蔬菜;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66個,逐步形成優質穀子、綠色蔬菜、經濟林、藥材花卉等「四個10萬畝」特色扶貧產業布局;高標準建成黃寨鎮萬畝葡果園、凌井店鄉萬畝旱地蔬菜園、萬向農業田園綜合體和北家莊田園綜合體,在12個村新建蔬菜大棚490畝,在34個村新建標準化養殖場53個,打造馬駝花海、西溝果嶺等農旅融合示範點
  • 助力龍頭企業, 扶持扶貧產業 打造有機品牌 促進農民增收
    2月20日,省扶貧開發辦公室網站公示,豐寧縣等13個貧困縣經過驗收檢查和評估,達到了貧困縣退出標準,擬退出貧困縣。這也標誌著豐寧正式告別了貧困的歷史。豐寧始終把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作為產業扶貧的突破口和原動力,出臺完善產業扶持政策,持續調整農業種養結構,取得了顯著成績,全縣形成了奶業、特色養殖、蔬菜、雜糧、中藥材、食用菌共同發展、百花齊放的產業扶貧格局,打造出八大產業扶貧示範區和豐鑫實業、樂拓牧業、黃旗皇、平安高科、昌達農業、榮達農業等6家縣級扶貧產業園,規模扶貧龍頭企業達到86家。
  • 本來生活聯合國都證券,走出一條「消費扶貧+產業扶貧」之路
    以消費帶扶貧:小小馬鈴薯的電商化,走出脫貧致富路近年來,國都證券在消費扶貧方面,以土豆、蘑菇、雜糧、金蓮花等特色農業產品為主要抓手,走出了一條切實有效的消費扶貧+電商扶貧的鄉村脫貧致富路。本來生活X國都證券:開創「農業+金融+電商」扶貧模式除了消費扶貧,本來生活網還聯合國都證券還積極幫助當地產業發展,幫助承德圍場縣建立農產品供應鏈,深入挖掘產業特色,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 房縣「大美鄉村,生態年貨節」走進土城鎮黃酒民俗文化村
    當地村民正在烹製房縣特色美食「卷卷」縣文聯組織藝術家為群眾送春聯秦楚網訊(房縣新聞網 ) 通訊員 吳勇星 報導:1月14日,房縣「大美鄉村,生態年貨節」活動在土城鎮舉行,1000多名遊客齊聚土城鎮黃酒民俗文化村,置辦新春佳節的年貨。
  • 汕頭市特色產業扶貧摘「窮帽」奔小康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鄞柱平、趙麗蓉、魯利韋、記者羅勉從汕頭市了解到,產業是脫貧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貧困地區要真正脫掉「窮帽」,就必須有產業的支撐,從而走向可持續發展之路。精準扶貧工作中,汕頭市積極探索產業扶貧的良策新法,綜合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市場需求、技術支持等因素,大力發展優勢特色扶貧產業,使特色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農村電商、鄉村旅遊等扶貧項目在各地落地生根、發展壯大,湧現了一批富有特色產業的鄉村,助力貧困戶奔向美好生活。
  • 河北尚義縣打造零度以下經濟發展扶貧產業
    」;電商扶貧入選全國精準扶貧50佳典型案例和全國網絡扶貧案例……隨著一批批項目落地生根,尚義縣零度以下經濟之花璀璨綻放。如何突破自然環境束縛,開闢一條獨具地域特色的產業發展道路?如何轉資源劣勢為優勢,使當地「冷資源」轉化為「熱經濟」?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尚義縣委、縣政府從高處著眼,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首都水源功能涵養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的戰略定位,以張家口籌辦冬奧會為契機,利用本地冷涼氣候和獨特的陽光、風力、冰雪等資源,瞄準建檔立卡貧困戶,打造了零度以下新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 土城鎮村級試點幼兒園提升教育扶貧工作成效
    土城鎮村級試點幼兒園提升教育扶貧工作成效
  • 任倩:加快產業集聚 探索電商+精準扶貧新模式
    探究:資源豐富基礎紮實 農村電商迎來機遇期由於朱䴉野外棲息地區域不允許使用化肥農藥,更不能發展工業,曾一度使洋縣經濟發展陷入困境。洋縣積極轉變思路,按照「生態立縣、循環發展」的要求,大力發展水稻、黑米、油菜、小麥等生態有機產業及其加工產,每年投入財政專項資金1000萬元支持產業發展,以期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
  • 大新縣欖圩鄉發展扶貧特色產業工作見聞
    近年來,欖圩鄉堅持以「產業為根、基礎在村、核心在人」的理念,將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結合起來,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通過「黨支部+能人、合作社+科技培訓、扶貧政策+培植產業」的理念,著力推進皇鴿養殖、甘蔗「雙高」、青梅、蜜本南瓜等特色產業發展,推動了村集體經濟發展和貧困戶持續增收。
  • 陝西安康:以「硒」為媒 「雲消費」助力打好「兩場硬仗」
    央廣網西安7月20日消息(記者王佳愛 舒隆煥 劉昱)近幾年,陝西省安康市按照「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思路,以「硒」為媒、以「硒」興業、以「硒」富民,為當地富硒產業快速發展,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帶來了新「硒」望。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安康市以「直播帶貨」帶動「雲消費」,這也為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場硬仗」增添新的動力。
  • 人民網旅遊頻道攜手好獲嚴選跨界合作,促進民族地區特色產業發展
    規劃意見通過多維度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匯聚全社會力量,大力助推民族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促進民族貧困地區發展、增加貧困農戶收入的有效途徑,對民族地區的特色產品開發與銷售、貧困群體創業和就業、旅遊文化產業的發展具有積極推動作用。近日,為了促進民族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幫助特色產品走出大山、賣得出去。
  • 青島國際航運中心「紅帆領航」 樓宇黨建增添產業發展動力
    (青島國際航運中心供圖)推進「黨組織覆蓋樓宇」,促進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加快青島國際航運中心樓宇黨建工作,大力推進樓宇黨組織全覆蓋,拓寬基層黨建的領域,以黨建為引領增添產業發展動力,青島國際航運中心根據樓宇內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實際情況,貫徹落實山東海洋集團黨委和山東海運黨委統一部署,結合青島市市北區委
  • 高校扶貧工作特色及成效
    四、聚力產業扶貧,打造農村脫貧新引擎各高校發揮特色學科優勢,幫助貧困縣加強產業發展頂層設計,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產業發展規劃。組織動員專家教授、科技服務團、博士服務團等專業力量,深入貧困縣,建設科技產業園、打造產業核心示範區,壯大集體經濟,建設扶貧車間,培育發展鄉村旅遊、中草藥、民族文化用品、民間傳統技藝等特色產業,助推扶貧縣種養業、手工業、農產品加工業等傳統產業發展升級,提高產品檔次,提升產品附加值。
  • 順聯動力亮相2020中國農村電商供應鏈博覽會,為助農賦能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收官之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定性之年,是農村電商發展見成效之年。電商扶貧是新一輪扶貧開發的創新舉措,是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抓手。本屆農商博覽會聚焦農村電商生態,打通供應鏈金融、倉儲物流與快遞、電商技能培訓與教育、農產品採購與分銷,直播及社交電商營銷等環節,為農村產品及農產品上行提供服務。同期還有中國農村電商供應鏈大會(主論壇)、中國農業綠色發展高峰論壇、1縣1特縣域經濟峰會、中國新媒體與直播電商峰會、中國農產品電商品牌峰會等活動。
  • 愛心企業贈種子 產業扶貧添動力——抗「疫」保春耕來村網在行動
    3月9日,遂平縣玉山鎮來村家庭農場蔬菜種植基地負責人將捐贈玉山鎮貧困戶的新型辣椒種子交接給玉山鎮政府,鎮黨委書記秦菊花、鎮長彭雪亮出席捐贈活動,本次捐贈的辣椒種子可種植500畝,帶動貧困戶通過發展辣椒種植產業實現增收。
  • 公益直播、現場售賣……河北張家口市創新銷售模式助力電商扶貧
    河北新聞網訊(李博)6月6日,河北省張家口市商務局舉辦了「2020河北網購狂歡節」張家口市雲扶貧專場——蔚縣海子窪村香瓜公益直播活動,通過推動當地農產品上行,深入推進電商扶貧、駐村扶貧工作。圖為「2020河北網購狂歡節」張家口市雲扶貧專場活動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