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孩子「性早熟」,許多家長往往是談之色變,難免會緊張和擔憂,因為我國的文化對性方面本來就是諱莫如深,家長們在孩子小時候也一般不會專門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教育,但也正因為如此,一些孩子的好奇心得不到滿足時,就會自己去「探索」答案。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新聞,一名兩歲半的小女孩,卻在八個月內,下體間斷性出現出血的情況,而且還伴有異味。
家長帶著孩子輾轉了多家醫院求診,但都沒有找出原因,因此家長懷疑孩子是「性早熟」!
因為女孩的奶奶經常給孩子吃海馬等營養品,家長懷疑是這個原因導致了孩子出現「性早熟」。
當家長將孩子的情況還有自己的猜測向粵北某醫院的醫生說明時,醫生則表示:這麼小的孩子即便是保健品吃多了,也不會提前這麼早來例假。
因此,醫生採用了內鏡進行探查,最終在女孩的下體裡找到了一團棉絮狀的物體。據醫生表述:是一種不能溶解的絲質物,像小棗核那麼大。
並且醫生從取出的棉絮顏色上判斷:這些東西被塞進陰道裡,應該有一段時間了……
好好的一團棉絮,怎麼會塞到孩子的體內的呢?
帶著這個疑惑,記者採訪了當時的主治醫生,醫生表示:孩子有時候好奇,感覺不舒服就會把東西塞到可以塞得進的地方去。
而且醫生還表示,每年婦科都會處理不少此類的患者。取出的異物也是種類繁多,諸如筆蓋、膠塞、電池等物品,甚至有的存在體內長達兩三年之久。
並且,因為陰道異物在短時間內大多都無明顯的痛苦,孩子也不會有什麼異常表現,只有出現了相關的症狀時才會引起家長注意,家長往往防不勝防。
孩子是天生的探險家,又對自己的身體非常的好奇,家長們要是沒有教育好,平常又沒太注意,確實容易發生類似的事情。其實,仔細回憶下,類似的新聞還真發生過不少。有孩子把自己衣服上的假鑽石塞進右耳裡兩個月的,也有熊孩子突發奇想把乳牙塞進左耳的,甚至還有孩子將紐扣電池吸進鼻腔,險些窒息的!
因此,為了防患於未然,家長們做好孩子相應的預防和教育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一、正確認識身體器官
小孩子天生好奇心比較重,對自己的身體那更是感到好奇,尤其是在孩子2-3歲左右的一段時間內,孩子可能會很好奇自己身上的各個部位。
無聊的時候總會摳一摳鼻子想、捏一捏耳朵,甚至是撫摸下體,想知道它們到底是幹嘛的,能起著什麼作用,如果堵住了會怎樣。
孩子們喜歡通過動作、肢體,或藉助其他物體,來幫助自己探索並體驗世界。他們不會先思考能不能這樣做,只會用肢體去感受,從而得到經驗。
因此,在安全的範圍內,家長們可以通過實踐的方法來告訴孩子這樣做的感受,比如用衛生紙堵住鼻孔,孩子就會感到難受;把耳朵捂住來,聽力就不好了,讓孩子有感同身受的體驗,孩子知道這樣做的後果,以後就不會再去嘗試。
同時,當孩子問起自己的私密部位的時候,家長們也應持科學地態度,正面地向孩子介紹,無需躲藏或掩飾什麼。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家長們的含糊不清、有意隱瞞,反而容易在孩子的心裡種下好奇的種子,越想通過其他方式去探索。
溫馨提示:家長們在教育的時候需要注意下自己的語氣哦。禁止、命令的口吻反而有可能會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反而可能讓孩子背著你去偷偷嘗試。
二、加強日常看護
家庭環境中,很多在大人們看來稀鬆平常、沒有任何危險性的物品到了孩子的手中,都可能成為致命武器。
比如像紐扣電池、硬幣、小塑料珠、玻璃珠、豆子、花生、瓜子等,還有隨手可以撕下的小紙團,衣物、家具裡面填充的海綿、棉花,玩具上拆卸下來的小零件等等都是孩子們喜歡塞入的異物,因此,這些物品都應儘量收好,遠離孩子可以自主接觸到的範圍。
家長們平常工作和家務再忙,也應多留意照顧孩子。尤其是對於年齡還比較小的孩子,如果家長們臨時有事要離開一會兒的,最好是將孩子帶在身邊,或者是請可以信任的成年人幫忙代為照顧一下,以確保孩子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