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95公裡的賽道意味著什麼?是向著目標一往無前的執著,是追逐夢想時的那一份堅持,更是一次自我挑戰。
1
跑齡五年了,全馬卻是第一次。那份期待、緊張、焦慮,與四年前的第一次半馬一樣。初中三年級的女兒說:「媽媽,你要加油,我等著你的好消息向全班同學發布呢」。小妮子的話是鼓勵,卻也加劇了我的緊張。
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今年鹽馬的比賽時間原定在四月份,按照訓練計劃,我早在去年下半年即進入備戰狀態。每個月保持在150公裡的跑量以上,計劃今年前3個月再強化訓練,無奈疫情來襲,比賽時間推遲了,我的訓練安排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1-3月基本「貓」在家裡,跑量一度在百公裡以下,參賽信心也開始動搖,甚至無數次有過想放棄比賽的念頭。鹽馬調整到10月份的通知出來以後,大豐跑協的隊友們沸騰了,許多人開始重返賽道,協會鼓勵大家積極準備,並且每周給大家派送訓練計劃,周未還帶領大家開展各種拉練活動。
我把訓練裡程設定在每個月200公裡以上,從6月份起從未間斷,賽前1個月,在跑協的組織下和許多隊友一起拉了一個30公裡的長距離,比賽也開始進入倒計時。
備賽的前幾天,好友們給我鼓勁的同時還紛紛送來備戰物資:士力架、凡士林,甚至安定。大賽前夜,家人炒了一鍋的蛋炒飯,將晚上的量和第二天一早吃的全部備下。為了補充碳水,我還給自己加了饅頭。入夜,整理好第二天比賽穿的衣服和運動裝備,我把鬧鐘調在4點20,晚上9點,吃了一顆安定迅速入睡。
2
25日,準時起床,直接換上參賽服,吃飯,出發。
5點20分,天還未亮,跑協組織的參賽隊伍已經全部在新詞廣場上車了,跑協會長在車上再次給大家做賽事輔導。車窗外天色漸亮,蛋炒飯把胃撐得鼓鼓的,心裡也就「踏實」了很多。
下車和跑友們一起到檢錄口檢錄,寄包,按照跑協會長的囑咐喝了少量自帶的熱水,吃了兩顆鹽丸,和同在c區也是第一次跑全馬的秀雲妹妹約定結伴而跑。
賽場上的氣氛非常熱鬧,絲毫沒有受疫情的影響,每個人都顯的很興奮,我似乎又找到了以前參賽的感覺,跑者的自豪感開始在心中升起。參賽的人員很多,三個項目的比賽,約有15000人,無人機在上空來回飛翔,廣播裡的音樂聲,人群中的歡呼聲,路邊文藝隊的鑼鼓聲,一場跑者的嘉年華拉開大幕。
謝天謝地,真正的勇氣和自信從走上賽道的那一刻突然就回來了!跑友的配速比我平常的速度要慢些,因為是第一次全馬,力量上要均勻分配,是否能安全完賽還是未知數,我壓著速度和她一起跑,最慢的時候在7分多,我們一路享受鹽城的大美風景,一路品嘗特產美食。
3
鹽馬的賽事服務非常到位,前18公裡基本每兩公裡處都有補給點和服務站,後半程幾乎每1公裡就有。補給點不僅提供運動飲料、能量膠、鹽丸等運動必備補品,更有地方特色的美食讓跑者大飽口福,小番茄、西瓜、梨、糖麻花等隨處可見。
22公裡處的時候,我開始給自己吃運動補給,對於一個全馬菜鳥來說,後半程才是馬拉松的真正開始。因為前面控速的比較好,跑到30公裡的時候,我補充了一支能量膠,覺得各方面的狀態都不錯,於是開始提速,配速控制在6分左右。
35公裡處,我繼續補充能量膠,並且把完賽目標時間鎖定在430,開始最後一搏。經過不懈努力,最終以432的成績完賽,雖然離目標值有些許差距,但實現了最初的夢想,完成了人生的首個全馬比賽。
終點處,我給家人們傳遞了勝利的喜悅,一份跑者的光榮,一次難得的心理體驗,一次難忘的團隊合作,一次對家鄉賽事完美組織的自豪。
鹽城,真是一個讓人敞開心扉的地方!感謝鹽馬,讓我遇見了更好的自己,明年,我還會再來。
END
來源:陳惠娟
作者:陳惠娟
圖片:陳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