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於建設工程行業資質改革徵詢意見稿。政策一經發布,一石激起千層浪,行業內部對此各說紛紜,或喜或憂。
畢竟自有企業資質那日起,本次改革史無前例。
對各位建築圈從業者而言,最關心的問題莫過於:企業資質改革對個人有什麼影響?我還該不該繼續考證?
不要急,小編來為你們一一解答。
想要知道資質改革的影響,首先要了解資質改革到底怎麼改。
意見稿發布後,現有建築企業資質改革標準如下:
建築業企業資質分為綜合資質、施工總承包、專業承包和專業作業資質四個序列,其中:
對比《建築業企業資質標準》(建市[2014]159號)來看,本次改革按照「能減則減、能並則並」的原則。
對專業劃分過細、業務範圍相近、市場需求較小的企業資質類別予以合併。對部分設置過多的資質等級進行歸併,減少資質層級。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改革再次強調了弱化資質,強化業績和個人註冊執業制度。
弱化、合併、簡化企業資質,意味著資質不再是企業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尤其是具備綜合資質的企業,雖然擴大業務許可,降低資質升級的成本,但連帶著也降低了資質限制的競爭門檻,加劇市場競爭。
那麼企業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呢?是業績和帶有業績的專業技術人才!
實戰業績的多少,代表著企業的實力和經驗儲備。而帶有業績的專業技術人才的數量,則決定了公司的承載能力。
可以預見,未來持有建築類職稱與職業資格證的專業技術人才,必將迎來新的機遇期!
在小編看來,任由企業資質怎麼改,個人資質只會越來越重要,強化個人執業是大勢所趨,職稱的價值和含金量毋庸置疑。
以現行企業資質標準為例,建築工程一級資質標準對企業主要人員做如下要求:
回到大家最關心的問題:職稱證還有用嗎?
當然有用!
所以想要獲得職稱證書的各位要抓緊申報了!爭取搭上今年職稱改革的順風車,早申報早拿證。
如果覺得文章對您有所幫助,不妨收藏、點讚、轉發!
有任何職稱方面的問題可以在下方評論~ 更多詳情諮詢可私信小編,即可獲取福利「二十九個工程系列超全職稱評審材料模板」(僅限前1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