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8日,張春賢來到麥蓋提縣巴扎結米鄉考察了解安居富民新農村建設情況。
張春賢治疆一年間:在挑戰中把握機遇
新華網烏魯木齊4月24日電 (記者 李秀芩 曹志恆 牛敏 賀佔軍)
2010年4月26日,剛剛被任命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的張春賢,驅車來到韶山,靜靜地瞻仰著毛澤東銅像。在這裡,他告別了三湘,隨後飛往3200多公裡之外的烏魯木齊,開始了他的治疆之旅。
在一個特殊重要的時刻,到一個具有特殊重要性的地方,去繼續實現自己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人生理想,這對於一個已經具有良好的從政口碑的職業政治家來說,是機遇,還是挑戰?我們不知道當時的張春賢到底都想了些什麼?
一年過去,短短365天,人們對於張春賢,當初是期待也好,疑慮也罷,答案當然也不是最終的,但人們從他和他的團隊在新疆166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留下的足跡以及各界特別是新疆各族百姓口中得到的聲響來看,至少可以得到這樣的一個啟示,那就是,不管遇到的情況多麼複雜,前行的道路有多麼艱難,對於一個政治家而言,只要抱定對黨和國家事業的無比忠誠,有對百姓發自心底的仁愛之心,有科學的執政理念,高超的政治智慧,加上獨特的個人魅力,任何時候,機遇都會大於挑戰,或者說,挑戰本身就是機遇,大挑戰就是大機遇。
張春賢正是在巨大的挑戰面前為共產黨人把握了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大機遇。
一支「嗷嗷叫」的幹部隊伍,這樣被鍛造
在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之所以總能出奇制勝,主要因為他有一支能夠在打仗時「嗷嗷叫」的隊伍。
治疆新帥張春賢,同樣需要這樣一支隊伍。
長期以來,新疆幹部隊伍中存有三種思維:第一種,憂心新疆發展,深知新疆與內地發展的差距,下決心千方百計追趕;第二種,知道差距,但新疆與內地的差距到底有多大,並不真正清楚;第三種,覺得新疆與內地差距實在太大,追趕只是個神話,只好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剛剛進疆的張春賢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在湖南主政期間,三湘大地發展之緊迫,讓他始終處於一種快節奏、高效率的工作環境中。但剛到新疆,這樣的氛圍少了一些。
怎麼辦?外出「取經」!
2010年9月26日至29日,張春賢率團前往上海、浙江等內地沿海發達省區「取經」,主要目的是增強發展緊迫感。
這次考察效果明顯,「沿海發達省市的飛速發展,令我振奮,更有一種寢食難安的緊迫感。」「跨越式發展,關鍵在人,"眼光決定未來"……」這是不少幹部考察後的感言。
但有些出乎意料的是,這次考察後,也有極少數幹部學到的只是「膽怯」,反而沒有了發展的自信:新疆與內地的差距實在太大,難以趕超,無法企及。
這不行,新疆的發展必須依靠一支奮發有為的幹部隊伍。既然東部沿海難以增強信心,那就去與新疆發展背景類似的內蒙古和寧夏看看。
2010年11月5日至8日,張春賢率領自治區黨政代表團在寧夏、內蒙古考察學習。
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考察。內蒙古、寧夏發展本不及新疆,但最近幾年卻突飛猛進,將新疆甩在了後面。同樣的發展條件,內蒙古、寧夏為何會超越?
「奮鬥!奮鬥!奮鬥!」考察結束後,在分享考察心得時,張春賢與與會人員一起發出了振聾發聵的高喊聲。儘管剛開始大家覺得不好意思,但隨後便覺得心潮澎湃,氣血貫通。
新疆廣大幹部的發展自信,終於被調動了起來,經濟發展追趕的思路終於一致了。
對此,媒體如此評價:張春賢的「正視差距」之舉,飽含智慧。有了一支想發展、敢突破的幹部隊伍,張春賢的心踏實了許多。
去年夏天,新疆開工建設了不少富民試點項目,許多項目從提議到開工僅用了20天左右。
對此,國內不少媒體紛紛稱讚:新疆民生改善正沿著一條「新疆效率」之路前進。隨後,一項來自自治區黨政高層推行的「新疆效率」,讓新疆各級幹部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近期,新疆多個地方和部門出現了幹部自我檢討、自查「衙門作風」現象。這源於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2月16日公開免去部分廳局6個要害處室負責人現職,分別以下派基層掛職鍛鍊或輪崗交流等形式予以調整。一場"效政"風暴開始在全疆颳起。
自治區監察部門有關人士稱,此舉目的在於懲戒「懶政」、鼓勵「勤政」,在各行各業推行科學執政、為民執政,從而為新疆新發展提供一支廉潔、高效的幹部隊伍,保障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目標的實現。
一支「嗷嗷叫」的幹部隊伍,就這樣被鍛造著。
「驚喜」是這樣出爐的
進疆後,張春賢等自治區決策層在謀劃新疆長遠經濟發展目標的同時,製造了很多「驚喜」。
新一輪援疆工作啟動後,新疆一些幹部群眾有一種過分依賴「外力」的想法。
這是一種很可怕的想法。在自治區決策層的眼裡,新疆的發展離不開「外力」支持,但歸根結底還是要依靠「內力」。
如何將「外力」和「內力」結合起來,需要一定的政治智慧。
為解決水利建設的資金困難,2010年,一些在疆的大企業大集團積極響應自治區黨委和人民政府的號召,紛紛冠名捐建水利項目。這一創新做法解決了長期以來新疆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融資困難的問題。
進駐新疆的大企業大集團冠名捐建水利項目,讓人們對經濟發展思路「眼前一亮」,許多大企業大集團也有了被重視之感,一舉兩得,令人驚喜。
不僅如此,張春賢還不斷與部分企業負責人舉行工作餐會、午餐會和晚餐會,面對面交流,現場辦公解決問題。
其實,每次會餐前,不少企業家都會既興奮又擔憂,這種方式實在讓他們感到意外。工作餐會不但是對為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企業的一種肯定和禮遇,更是對自治區部署的一系列發展戰略和重大項目加以促進落實,通過自治區領導和各相關部門的共同參與,形成推動自治區建立現代產業體系的合力。
張春賢說,無論是早餐會、午餐會還是晚餐會,重點在於利用好有限的時間,高效率地與企業負責人面對面地交流,落實項目,解決問題。
驚喜遠不止此。每一次的餐會都由不同的新疆本土餐飲企業提供餐點,自治區黨政高層的良苦用心可見一斑。張春賢說,就是想充分利用會上的每一個環節,讓全社會共同參與,促進企業的發展。
對本土企業的發展,張春賢格外重視。在一次座談中,22家新疆"土生土長"的企業(其中大部分企業負責人是少數民族企業家,大多數員工也是少數民族)負責人激動不已,大家暢所欲言:創業的艱辛、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對新時期新階段的理解以及企業發展中的所見所感……表達了為新疆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的強烈願望,也為如何加快新疆本土中小企業的發展出謀劃策。
一年來,這樣的「驚喜」還有很多。
沒有飄逸的彩帶,沒有喧囂的鑼鼓,沒有簇擁的陪員,沒有冗長的講話……有的,只是幾名自治區黨政領導、建設單位負責人、為數不多的新聞媒體記者,儀式時長也只有15分鐘左右。
今年4月以來,新疆眾多項目開工建設。但是集體開工、拒絕排場、簡化儀式、不擾民眾,成為這些開工項目的共同特點,一股節儉新風在春天的邊疆大地悄然吹拂,沁人心脾。
「少搞一次大型工程的開工儀式,就能多建一所希望小學。」張春賢說,到場幹部的任務只需「做個見證」。
「蓄勢」,還是追趕?
每一個新到任的地方大員,誰不想通過經濟高速增長贏得認可?
但張春賢卻並沒有這樣做。
2010年,自治區GDP增長10.5%。今年,自治區確定經濟增長目標為10%以上,遠低於人們事先預料。
對這一增長目標,不少幹部認為有些低。在他們看來,中央一系列支持新疆發展的「利好」消息,重振了新疆幹部群眾的信心,不少人認為今年新疆將迎來發展穩定的「戰略拐點」,將迎來扭轉落後狀況、實現後發趕超的關鍵節點。新疆發展的現實需要、老百姓內心企盼以及中央、對口援疆省市大量真金白銀的支持,不可能讓增速降下來。
但張春賢卻認為:「今年,新疆的任務是要做到蓄勢待發,起好步、開好頭至關重要。」
由此可見張春賢所謀之長遠,堅定新疆穩步發展之決心。
新疆一些經濟專家認為,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是個長遠目標,第一年一定要站穩腳跟,沒必要盲目攀高經濟增速,而要看整體發展趨勢。
用改善民生這把鑰匙開啟百姓心門
在新疆,「7·5」是各族群眾都不願意去回憶的,事件發生後,百姓與百姓之間、百姓與政府之間有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張春賢深知只有民心暖了,才能把勁往一塊使,才能形成合力,才能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如何才能讓冰冷的民心暖過來,改善政府形象,唯有大力發展民生。
2010年,對於新疆各族百姓來說是鼓舞人心的一年。在中央和19援疆省市的強力支持下,2010年新疆相繼實施了富民安居、定居興牧、天然氣入戶等一批民生工程。2010年新疆的民生陽光,溫暖而讓人留戀。
進入2011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政府決定快速推進具有普惠意義的22項重點民生實事工程,包括安居富民、定居興牧、社會保障、就業再就業、保障性住房建設、惠農富民補貼、特殊群體醫療救助、義務教育保障、物價控制、信訪積案化解工程……不僅讓百姓感到安心、舒心、暖心,也讓人們對2011年有了更多的企盼。
2月21日,新疆擴大工傷保險覆蓋面,預計今年參保人數將達到195萬人,努力將符合要求的職業人群全部納入工傷保險範圍。
2月26日,新疆補辦身份證"提速",公安部門將60天工作期限壓縮為5個工作日。
3月15日,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建設開工。
3月16日,新疆召開安居富民、住房保障和抗震工作會議,2011年必須完成安居富民建設任務30萬套,建各類保障性住房34萬套,全面啟動414萬平方米中小學校舍和醫院抗震加固改造,同時將城市房價調控目標納入政府工作目標考核。
3月17日,自治區交通廳稱,將投資4000萬元對國省幹線沿線的服務區15個便民公廁進行擴建改造,擴建和新建重點旅遊景點公路沿線40個便民公廁。
3月28日起,新疆162個品種、近1300個劑型規格的藥品集體降價,平均降幅21%。
3月29日,自治區交通廳介紹,2011年新疆農村公路"暢通富民"工程將完成投資30億元,建設項目745個,建設裡程6350公裡,可改善44個鄉鎮、550個建制村、120萬農牧民的通行條件。
4月3日,新疆18個定居興牧水利工程項目在7個地州同時開工。
4月8日,新疆電力公司稱,今年將投資25.2億元,實施422個農網升級改造項目。其中,投資5.1億元完成無電地區電力建設工程48個,解決32個縣2.2萬戶、9萬人用電問題;投資20.2億元,對農網進行升級改造,提高農村電網供電能力和安全可靠性,惠及400多萬農牧民。
4月2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宣布:將接回內地省區(市)新疆籍流浪兒童,並進行教育、培養,幫助其成長。
……
有心人統計,進入農曆2011年的新疆,平均不到3天就有一項惠民政策出臺,而年初的暖心行動,則讓更多的人在那個寒冷的冬天裡感受到了溫暖,不僅暖了寒風中老百姓的身,更暖了他們的心。
如此高密度、高頻率出臺便民惠民措施,在新疆歷史上是第一次。新疆各族群眾將從一項項措施中,真真切切體驗到黨和政府對百姓的關愛之情。
民心暖了 民生熱了
一個個民生大禮包、一項項惠民措施的撲面而來,怎能不讓百姓喜笑顏開,怎能不讓百姓充滿期待。普通百姓看到的不僅是紙面上的經濟數據,也感受到了經濟社會發展所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實惠。
張春賢在給網友的信裡寫道,「民生連著民心,民生凝聚人心。我們各級黨委、政府為老百姓做一點事,老百姓都記在心裡,寫在臉上,把黨和政府當作親人。只要我們的各級幹部都能愛人民、為民擔當,實實在在為老百姓排憂解難,老百姓就會加倍還情於黨委和政府。」
從上任伊始的密集調研,到歲末年初的五天四抓市民出行難,再到將2011年定為新疆民生年,都可以看到張春賢濃濃的民生情懷。
有評論認為,從張春賢的民生情懷,我們看到一個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的科學政績觀,那就是心繫群眾,眼光向下,把最基層群眾冷暖安危時刻擺在最重要位置,把最基層百姓的生活小事當作黨和政府的大事,這就是找準了方向,摸準了重點,選準了突破口,得到群眾的歡迎、擁護是理所當然。
這一切,也讓新疆各級幹部逐漸意識到,要想正確認識和妥善解決各種社會矛盾,首要的是要擺正「公僕」心態,不要以管代治,更不能以堵體現管,一味體現執政權威,而不顧忌民眾的尊嚴和冷暖,應該學會以疏為主,化解和理順老百姓的情緒,以誠心,以為百姓辦實事辦好事取信於民。他們開始認識到,經濟發展的目的在於改善人民的生活,只有關注民生,以富民為主,才能實現「國強」與「民富」的協調發展。
一系列政策和現象表明,新疆已經把民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將「民富」放在重要位置。
科學治疆,依舊布滿荊棘?
目前,新疆發展雖然開局良好,但並不代表著將來會一帆風順。
首先,生態環境是新疆發展中最讓大家擔憂的。隨著「利好」越來越多,如今新疆老百姓開始變得越來越「挑剔」: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一些基層專家和群眾擔心:「十二五」新疆快增長與科學發展能否並駕齊驅?
當前的新疆,野蠻開採仍不時出現,青山綠水仍不時遭受侵蝕,GDP至上的考核體制仍沒有改變……不科學發展的影子仍在四處遊蕩。
對此,張春賢等自治區黨政領導懂得其中之利害。於是,在發展中要堅持走資源開發可持續、生態環境可持續的道路,成為不同場合中的強調語。
但這還不夠,張春賢決定通過現場會的形式現身說法。
4月9日下午,新疆十多個相關部門和國內70多家大型能源企業負責人在位於新疆伊寧縣的慶華集團煤化工項目建設現場,召開了「新疆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現場會」。就是要「樹一個樣板」,希望其他在建及規劃的項目都走上高效開發和綜合利用之路。
張春賢的科學發展思路中,蘊含著這樣的內容:新疆是我國能源的戰略"支點",必須走資源開發可持續、生態環境可持續的道路,要高起點、高水平推進,寧可不搞項目也不能犧牲生態。「希望進駐新疆的企業用一流的技術把每個項目當做精品來做,並且要注意惠及百姓,帶動當地就業。」
張春賢的壓力,遠不止此。新疆經濟發展還不平衡,南疆北疆的差距還很大,新疆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
這些問題到底該如何解決,科學治疆之路該如何走,人們依舊充滿了期待。
治疆心態,開放而自信
到新疆任職整整一年的張春賢,稱新疆是一個充滿活力、充滿希望、充滿挑戰的地方。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一周年之際,19省市的援疆宏圖全面展開,各部委、大企業紛紛行動起來,或出臺特殊政策支持新疆,或直接參與到民生改善和經濟建設。
對於執政新疆一年的張春賢書記而言,「挑戰」遠不止於發展,民族和宗教問題便是最大的挑戰。在全力配合好19個援疆省市開展對接工作的同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迅速部署召開了七屆九次全委(擴大)會議,分析制約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特殊困難和因素,確定了具體的戰略選擇:即以現代文化為引領,以科技、教育為支撐,加速新型工業化、農牧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進程;加快改革開放,打造中國西部區域經濟的增長極和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建設繁榮富裕和諧穩定的美好新疆。
從中央到新疆,「發展是解決新疆一切問題的總鑰匙」成為官方解決新疆問題的共識,然而,我們也清楚地認識到,在談到發展的時候,不可以簡單地把發展理解成為發展生產、發展經濟,應該是社會整體的發展,包括社會發展和文化發展。
眾所周知,穩定是新疆的大局,是跨越式發展的前提和保障。早在1996年,中央根據當時國際國內形勢,明確了影響新疆穩定的主要威脅來自於民族分裂主義和非法宗教活動。
2010年以來,新疆先後發生了阿克蘇「8·19」爆炸案、和田「11·02」暴力襲警案、疏勒縣「11·11」特大殺人案件,記者從新疆公安部門獲悉,這些暴力團火案件都已經破獲,無一例外都是受極端宗教思想蠱惑,以民族分裂為目的,以暴力恐怖手段殺害基層幹部、公安民警和漢族群眾。
堅持「反暴力、講法制、講秩序」是張春賢到任新疆後提出的維穩思路,上述暴力恐怖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都依法進行了審判和處置。一個法治國家的顯著標誌,就是「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神聖的法律不容踐踏!毫不手軟地打擊暴力恐怖犯罪,是一個法治國家負責任的具體表現,也是捍衛人權和其他公民權益的具體表現,是法律尊嚴的具體表現。
民族和宗教問題的複雜性浸透於新疆社會的各個方面,因此,張春賢主政新疆不久後便確立了用現代文化引領發展的思想理念,不斷改革創新,張春賢以身作則,積極營造開放樂觀、誠信溝通的文化氛圍。
在2011年全國「兩會」上,張春賢成為各大媒體追逐的熱點人物之一。面對記者的發問,張春賢不避熱點問題、敏感話題和難點問題,讚揚新疆「大、美、好」,同時直言「治疆難」,展示了開放與自信的胸懷。
網民驚喜地發現,自2010年4月下旬出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以來,張春賢就以「親民」形象在新疆廣為傳頌--履新滿月後,提出要做新疆的「兒子娃娃」;烏魯木齊「7·5事件」發生一周年之際,他輕車簡從,與普通民眾促膝長談;去年阿克蘇「8·19暴力襲擊」事件發生後,張春賢在一次官方會議上提議共同為無辜遇難者默哀;他還與民間慈善家阿里木拉鉤互稱兄弟,號召大家學習阿里木樸實無華、不以善小而不為的仁愛精神;2011年3月初,張春賢開通了微博,成為首個開通微博的地方黨政一把手,他希望籍此加強與普通網民的溝通……
張春賢曾說「只要上下齊心努力,就一定能把新疆建設得更加美好!我對此充滿信心!」
如果不了解新疆的過去,就不明白為何張春賢如此地有自信。
而百姓對他的回答是:「新疆有了張書記,我相信新疆的明天會更好!我們為自己是新疆人而自豪,為有這樣的好書記而慶幸!」
新時期的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兩大任務清晰明確。在今年兩會上,張春賢對媒體表示,「新疆的書記只能是踏踏實實地俯下身子,既抓發展又抓穩定,兩者都不能偏廢,偏廢任何一點就會出現很大的麻煩。」
為此,一年來,張春賢在繼續推行新疆既有發展思路的基礎上,開始將一種新的理念悄悄注入,並進行精心雕琢;他堅持民生為本,民生建設幾乎凝聚於案頭;在幹部隊伍建設中,他的方式有些潤物細無聲,幹部隊伍正變得日益具有戰鬥力。如此"用心",帶給人們的不僅是不時出現的驚喜,更是一種凝聚各方力量建設新疆的信心和期待。
有人說,張春賢治疆一年來,沒有失分,得分倒是不少,實屬不易。
這位出生於中原的張春賢從宣布被任命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時起,就註定要被關注,而且一定會被一直關注下去。
作者:李秀芩 曹志恆 牛敏 賀佔軍 (來源:新華網新疆頻道)
(責任編輯:UN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