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進步帶來的影像器材的進化,使更多人擁有表達自己的機會,從有幸被別人拍攝到自己拍攝別人,和自己拍攝自己,從手頭的原子筆寫在厚厚的筆記本上,到自己面對手機相機的鏡頭,進行故事的講述和生活的分享,這是這個社會賦予我們的機會。
近兩年來,自媒體的爆發,短視頻瞬間成為這個時代的爆款,人人成為影像的創作者,神秘的影像製作不再只是電影工作者和電視臺的專利,平凡人也擁有了表達的機會,而生產影像的設備也日益精進,手機不斷提升的像素和高質量的畫面,輕便高性價比的微單,手持防抖的4K攝像機,充斥著整個市場,當市場上充滿著各種各樣的設備供你挑選的時候,很多時候卻會變成無從選擇,那麼下面帶大家來聊一聊你拍攝自己的紀錄片,需要什麼樣的設備。
獨立紀錄片,相對於現在的短視頻會有更高一個層次的追求,短視頻大都是自媒體運營者為了更新視頻而編劇的故事,有的是自我一個拍攝,有的就是隨手的紀實,但是紀錄片是超越之上的種種而表達自我情感的影像,就像一本個人的日記一樣,而像這樣私人的影像,大多時候都是兩三個人組成的劇組進行拍攝,有的會是單人作戰,就像我一樣,在這洋一個情況下,我們如何選擇自己的「好夥伴」呢?微單還是攝像機?其實這都要看我們拍攝的一個要求而定,你是準備拍攝到網絡播放的?還是準備到各大電影節參賽的?還是作為珍貴資料保存的?這都與你選擇器材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器材都有自己合適的定位。
微單單反近幾年在短視頻的領域表現得如火如荼,甚至有的電影和院線紀錄片都在使用這些相機拍攝一些鏡頭,就讓人錯以為它們能勝任電影級別的拍攝,其實網絡文章給出單反微單可以進行電影拍攝時,那些文章並沒有告訴你這部相機背後的整個龐大劇組和幾大卡車的燈光設備以及各種要命的附件,所以單反微單只是攝像功能強大的相機,而攝像機天生為動態影像而生的工具。
當然也有攝像機級別的相機,簡直是另類之作,我們下面在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