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圖片來源中山大學官方網站)
王冰涉嫌抄襲事件曝光後,學生開始在網上討論此事。(網絡截圖)
傳涉嫌抄襲中大博士赴滬道歉 舉報人拒絕發聲(組圖)
前日,資深媒體人石扉客在微博上舉報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年輕講師王冰的博士後出站報告,涉嫌抄襲照搬其新聞作品。昨日記者收到消息稱,王冰已特意乘搭飛機奔赴上海跟石扉客道歉,而截至發稿前記者還未能與王冰取得聯繫。在微博上,中大師生齊熱議此事,但多數學生表示王冰是個好老師,也反映王冰對學生論文要求嚴苛,對其自身論文涉嫌抄襲感到不可思議。而中山大學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亦稱,將儘快公布事件調查結果,王冰還正常上課。
最新進展:王冰行蹤成謎 舉報人拒絕發聲
前日,資深媒體人石扉客發微博舉報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年輕講師王冰的博士後出站報告,稱其涉嫌抄襲自己的新聞作品,包括用腳註刻意隱瞞抄襲,並謊稱曾對他作了採訪等。「抄襲見多了,第一次見到將一篇14620字的新聞報導,完整地抄進一篇博士後論文的。」石扉客在微博上如是說。中大傳播與設計學院的官方微博於前日表示,學院學術委員會已經啟動調查程序。
昨日,記者一再撥打王冰的手機和家庭電話,均分別處於關機及無人接聽狀態。有中大校方媒體《中大青年》的記者稱,收到傳言指昨日王冰已專門坐飛機到上海向舉報者石扉客道歉,但這一消息並未獲得確認。
而舉報抄襲一事的資深媒體人石扉客的態度也有明顯變化。前日,他一天內發了14條指出王冰「罪狀」的相關微博,但昨夜19時左右,他發了這樣一條微博:「出於尊重中大傳媒學院和遵循程序正義的雙重目的,在處理結果出來之前,我暫不就此問題接受媒體採訪,也暫不會就此問題作公開表態,請各位媒體同行們海涵。」
同樣就此事暫停發聲的,還有中大校內媒體《中大青年》。在9月27日凌晨1點,一個名為《中大真的開明自由嗎???》的帖發在中大熱門論壇「逸仙時空」BBS上。該帖子指出,在前日,《中大青年》記者已就此事撰寫了兩篇相關報導發上其網站,但到了前夜22點30分左右,兩篇報導都莫名其妙地打不開了。
校方回應:將公布調查結果 王冰正常上課
中山大學宣傳部負責人稱,此事還在調查之中,尚未有結果,調查結果出來後,將向社會公布。周四,王冰在中山大學大學城校區還會正常授課,這一抄襲事件跟她的正常上課關係並不大。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辦公室,希望能進一步了解調查情況,老師們對此都閉口不談,表示不接受採訪,有的老師為了避開採訪,甚至稱自己是學生。當時,一位老師正坐在電腦前工作,記者上前採訪,這位老師卻自稱是本科生,什麼都不知道。誰知,走進門的另一位老師卻喊出了她的名字,正是她辦公桌前的職位牌子上的名字。記者了解到,這位後來進來的老師是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辦公室主任黃玲凌。她對記者說:「你要理解王冰老師現在的心情,你們覺得她現在有心情接受採訪嗎?」她稱調查是學術委員會進行的,由專家界定。
隨後,記者又來到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助理、副教授張志安的辦公室,他和現場另一位老師也均表示不接受採訪。「這個事情我們當然知道,結果還沒有出來,相信很快就會公布。」張志安說。
學生說法:她對學生論文要求嚴苛
雖然王冰論文抄襲一事引起不良影響,但不少好的學生在接受採訪時稱,王冰是個關心學生、學識淵博、治學嚴謹的好老師,連對學生的論文和作業都嚴格要求,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不可思議。
中大新聞專業的大三學生小劉告訴記者,王冰老師在課堂上傳授給我們很多東西,在課堂上,她特別強調一些新聞倫理問題,強調新聞報導應該更多地關注人物的命運,並不是冷冰冰地把事實報出來,更多的體現人文關懷。
大四學生小江則表示,王冰很關心學生,講課很負責任。每次上課,學生都能看出她的準備很充分,可見學術功底很紮實。更讓學生佩服的是,在課堂上她除講授學科知識外,還會教學生一些人生道理,「我們大部分同學對她的評價都很好,她既是我們的老師,也是我們的朋友!」值得一提的是,王冰對學術有嚴格要求,如給學生布置的論文與作業,常要經過好幾次修改,歷時數月才完成一篇論文或一份作業是常事。
另一名中大新聞系的大四學生小謝也對此感到驚訝:「就連我們這些本科生的學年論文,學校都有檢測系統,只要存在抄襲現象,馬上就會被檢測系統發現。這麼高級的論文,學校居然檢測不出嗎?」不過,該校新聞系一名老師則稱,該校碩士生和博士生的論文必經學校的論文檢測系統,檢測是否有抄襲現象,但這個系統只可以檢測出已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因而,若抄襲的是新聞報導,就未必能檢測出來。
記者在人人網上看到,不少學生親切地喊王冰做「冰姐姐」。其中名為曾小珊的學生提到,有同學正在商量著要退王冰的課。但是她表示很難做到跟風退課,「拿著退課表上去找老師籤名,在課上質問老師,這些想著也心疼,這就是我不退課的理由。以後上她的課心裡都有刺了。」而對於退王冰的課一事,另一名網名為「葉子」的學生稱,「這也許是學術上的失誤,但並不影響她是個好老師啊。」
王冰履歷
王冰,女,1999年至2005年,在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學院先後獲得新聞學文學學士學位和中西新聞比較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學位。現為專業博士(中美聯合培養),社會學博士後,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講師。曾在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香港《文匯報》、香港無線電視任過職。
網友熱議:論文抄報導並非史無前例
而在微博和各大網站上,此次抄襲事件也成為熱點話題。
此次抄襲事件之所以備受關注,原因之一就是涉嫌抄襲的文字來源於一位媒體人的研究報導,但是,記者在該微博的評論中也了解到,這樣的情況此前就已經存在,只是沒有被曝光。
南方周末的資深編輯傅劍鋒也在微博上發表評論稱,「同樣的事也發生在我身上過,某校博士把我在《南方新聞研究》上發的論文改成訪談體,然後發在一本新聞學術期刊,後有一位學術期刊總編電話告知我此事,我當時正忙著,就沒去和那人計較了。不知我是不是太縱容人家了,現在我還暫不打算公布此人名字,在等著他來道歉。」
而網名為「周澤談案說法」的律師也在微博評論中寫道,「新聞傳播方面的學位論文,大多是抄的。我一篇文章,在資料庫裡發現竟然被幾十個人抄。」本版撰文信息時報記者 肖娥 夏令 實習生 黃舒 朱彩雲 本版攝影 信息時報記者 何劍輝 見習記者 周平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