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弘媽育兒經(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名字每個人都有,一般孩子出生後幾天內就要取好名字,寫到出生證明上,方便以後上戶口。
孩子在小時候,家長基本都會給孩子取乳名,也就是小名多數都會是疊字的,比如:彤彤、樂樂等。
這樣的名字不僅叫起來順口,而且聽起來好聽,當然也寄託了家長對孩子的愛意。
案例:
給孩子取小名其實沒什麼講究,而大名就一定要慎重了,否則非常容易因為名字而發生尷尬。
最近馬先生就比較懊惱,沒想到自己費盡心思給孩子取的名字竟然成為兒子的「羞恥」,他的兒子名為馬統鈣。
他想要孩子有個健康的好身體,而且長大後可以在工作上有所成就,成為領導統領他人,可是沒想到兒子剛上幼兒園就出了「意外」。
老師在給班裡孩子點名,點到兒子時課堂的氣氛立刻變得尷尬,先是片刻安靜,等兒子喊「道」後。
所有同學多轉過頭看向他,然後就是哄堂大笑,此時老師才發現原來馬統鈣的諧音就是「馬桶蓋」,正因為沒注意諧音,這也使得其他孩子會笑了起來。
晚上回家後,兒子把今天課堂上發生的事,告訴了爸爸,馬先生剛聽到很生氣,不過後來他意識到,說到底都是自己給兒子取名字不好,所以才給兒子造成了這樣的局面,現在他是悔不當初。
分析:
孩子在學校受到同學欺負,家長該怎樣處理?
(1)保持冷靜,弄清真相
正所謂「關心則亂」,越是在意的人受到欺負時,人往往越是衝動,作為父母最不能忍受的就是自己孩子被人欺負,很多家長聽到後都會火冒三丈,恨不得立刻將對方暴揍一頓替孩子出氣。
可是越是越是事情反而越亂,正確的方式應該是冷靜下來聽孩子說完,並理智分析孩子的話語,找出事情的真相。
(2)安慰孩子,與老師聯繫
很多時候孩子在受到欺負時,精神會產生錯亂的現象,他們無法準確地說出發生的事情,有時也會害怕受到家長的責怪,此時家長首先要安慰孩子,鼓勵他們說出真相,告訴他自己在想最好的辦法解決。
如果孩子確實記不清楚,就要儘快和學校老師取得聯繫,看老師是否能提供一些有價值的信息。
(3)根據事情的程度,決定處理的方式
孩子們在一起玩玩鬧時很容易發生口角、摩擦等,其實說白了倒沒什麼大的影響,不過卻非常影響他們之間的關係。
如果是這樣,可以告訴孩子放平心態遠離這些人,而如果情況比較嚴重,就要想辦法和對方的家長聯繫,維護自家孩子的尊嚴和權益。
給孩子取名要注意什麼?
1)拒絕生僻字、複雜字
現在很多家長為了彰顯自己的文化程度,故意給孩子取特別「奇葩」的名字,孩子的名字用生僻字或者特別難寫的字。
這樣其實特別不明智,一方面其他人不認識容易鬧出很多尷尬,另一方面自己孩子寫名字也費勁,其他孩子早早會寫名字了,自己娃卻遲遲不會寫,孩子也容易自卑。
2)結合孩子的性別
給孩子取名字不能光圖好聽,也要結合孩子的性別,不要「跨越」性別,否則很容易讓他人產生不必要的誤會,當然對孩子的影響也不好。
尤其注意不要給男孩子取偏女性化的名字,這樣特別傷孩子的自尊心,會讓他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而給女孩子取男性化的名字,容易讓人喊她「女漢子」。
3)拒絕重複率高的字
其實取名字就是為了容易區分,如果很多人都叫一個名字,那就尷尬了,同學們會給孩子用另一種方式區分。
比如:加上孩子的體型特徵,用胖瘦來區別,這樣很不好。所以家長在給孩子取名時,一定要避免使用率高的字,切記不要取單字的名字。
育兒難題找弘媽育兒經,家庭教育從小抓起,一起陪孩子健康成長,我是弘媽育兒經,幫你解決育兒小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