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歌斐中心首店開業一年後,今天早晨,盒小馬上海6店同開,標誌著這個模式開啟了標準化和規模化的複製。「手機下單10秒鐘,早上多睡10分鐘」,更多上海市民可以享受到這份有科技加持的早餐了。
記者了解到,盒馬對於早餐項目前後經歷兩年籌劃,最終在合適的時機推出「盒小馬」品牌。盒小馬首創了在線新經濟的「網訂櫃取」模式,用戶可在盒馬APP提前下單,到自提櫃掃碼取餐,整個數位化履約2分鐘內完成。
未來,盒馬將以每月6-10家新店的速度在全上海推廣,目標覆蓋全上海地鐵線路與核心寫字樓和商圈。截至今年底,預計滬上開出60家。
提前2站地鐵下單,到了立取
記者在上海盒小馬光啟城店看到,忙碌的一天從早晨開始。盒小馬橘底白燈的店招下,是玻璃櫃檯後工作人員們忙碌的身影。
該門店靠近地鐵9號線宜山路站5號口,因此上班早高峰來往出入的人群經過時,紛紛被新開業的盒小馬吸引住了目光。不少白領在出地鐵的路上駐足,當場購買嘗試。曹女士下單購買了一份招牌「帝王煎餅」以及一杯熱牛奶,並表示喜歡這種煎餅,這裡有就正好嘗試下。「知道這裡有店後就方便了,以後在地鐵快到的時候就提前下單。」
記者提前兩分鐘在盒馬APP裡的「鮮食自取」裡下單,很快就接到了提醒取餐的電話。接著來到自提櫃掃碼取餐,自提櫃相應的門自動打開,就可以拿到熱騰騰的早餐了。
新會員福利裡,包括免費領取福袋4選1:波霸大大大肉包、西雙版納小苞谷、現磨美式咖啡、原香原味豆漿。其中,西雙版納甜糯小玉米,新品上市嘗鮮價5元。
記者體驗購買了兩根小玉米和一杯美式,僅付10元錢。
今天,盒小馬在上海宣布六店同開,除了舉行發布會的光啟城門店,還有位於長寧區的凌空SOHO店、徐匯區的飛洲國際店、閔行區的中庚漫遊城店、普陀區的近鐵城市廣場店和品尊國際店。加上歌斐中心首店,盒小馬如今在上海共開出了7家門店。
更多店還在籌備待開中,這些選址包括人民廣場、南京東路、陸家嘴、靜安寺、龍華中路等。據悉,年底盒小馬計劃沿著上海地鐵開出 60 家。
產品仍在迭代更新,全天營業
盒馬APP內可見,「鮮食自取」頁面有早餐推薦、雜糧點心、開業必選、超值套餐、招牌手抓餅、人氣煎餅、傳統點心、盒咖啡、粥羹飲品等諸多選項卡。據悉,這40多種產品經過了多次迭代,每次都基於用戶反饋進行優化,而且這種「進化」目前還沒有結束。
記者了解到,盒小馬預計將再用半年左右的時間進行產品優化迭代,依託盒馬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從全國早餐產品中選優,結合上海人的口味,將早餐目錄固定下來。比起一味追求低價,盒小馬的早餐還是以「好吃優質」為先。即便如此,像現磨咖啡9.9元仍是非常誘人的價格。
雖然以「早餐新業態」著稱,但開業後的盒小馬,並不僅僅服務於早餐時段。
據悉,中午及下午時段,盒小馬能夠提供漢堡、三明治、炸雞塊、咖啡、果汁等等選擇,相當於全天的途經人群的「能量補給站」。
孕育兩年後啟動推廣,服務上班族
盒小馬的誕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個項目的緣起,最早還要回溯到兩年前。
當時,盒馬團隊已經注意到上海人對「工作餐」的新需求,因此開業了一種名稱為F2的結合了便利店與餐飲業態的店。從F2的運營中,他們發現工作人群對早餐需求巨大,於是有了把早餐業務「單拎」出來的想法。
在經過了一系列的籌劃後,盒小馬的前身「Pick『n Go」開業,並最終成功孵化,升級為「盒小馬」。首店開業於歌斐中心。據悉,歌斐中心店在迄今為止一年的運營中,一個早晨為顧客提供平均500份早餐,平均客單價為12元。
歌斐中心店也為盒小馬提供了被驗證成功的標準模塊:門店平均面積不超過30平米,每個門店都設有24個取餐櫃。據悉,盒小馬自提櫃早高峰的周轉率極高,每櫃每單平均用時僅130秒,創下了早高峰峰值超過500單的記錄,坪效達到業內第一。
創新監管高效審批為盒小馬「開道」
盒小馬「網訂櫃取」的模式創新,也得益於市政府的創新監管。
盒小馬提供的餐品均為新鮮製作。原有現制現售按照小類(小餐飲證)發證,每個小類都有一定的面積要求。自《關於落實本市早餐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下發,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認可自提櫃等模式可作為新的就餐模式,並放寬了最低面積要求。盒小馬得以在不設立就餐區的情況下申請小型餐飲店,並可申請熱食類食品製售大類資質,解決了餐品類別的限制。
審批流程也非常高效。據悉,盒小馬新開的6家門店,最快的僅用2天時間即完成了主要證照的審核。
對於未來的開店計劃,盒馬CEO侯毅說到今年年底,盒小馬將沿上海地鐵站開出60家,覆蓋核心辦公室樓、商圈、高密度社區,讓更多上海市民享受在線新經濟下的高品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