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中有多長時間在廁所中度過?
世界廁所組織告訴你:三年!
然而如果在街上突然想「方便」?
如果在地鐵中「人有三急」?
如果在重要場合突然一陣腹痛
卻找不到廁所
想想就藍瘦……
可是,如果跟你說,要在你家小區四周都建上廁所,出門就是廁所,開窗就是廁所......
最近,南京建鄴區仁恆江灣城的不少業主就遇到這樣的事。近期業主們發現在小區二期周邊共有四處公廁正在同時施工,最近的兩處公廁距離不足三百米。
圖為環繞在小區周圍的四處在建公廁
業主聯合拉起橫幅 要求「拆除違建公廁」
江蘇城市頻道《樓市零距離》對此事的報導
集中建設如此多的公廁有必要嗎?
根據居民指引,記者首先來到了燕山路靠近小區的一處公廁,公廁的框架已經基本建設完成,周圍還在圍擋之中。
小區居民表示,這處公廁的選址很可能直接對居民的生活造成影響。
更讓大家想不通的是,在小區四周,共有四處公廁在同時建設,這些公廁最近的距離只有兩百多米。居民們表示,燕山路和河西大街平時的人流量並不算大,如此密集新建公廁根本沒有必要。
有業主提供了公廁修建前后街景對比照
修建前,林蔭小道鬱鬱蔥蔥
修建後,原本漂亮的小道被切斷
事實真的如此嗎?記者發現,居民口中的四處公廁分別位於燕山路、河西大街、白龍江西街,的確都在小區外側,而其中距離最近的兩處公廁,走路距離不足三百米。
在一個小區四周設置四處公廁是否合適呢?
帶著疑問,記者找到了建鄴區城管局環衛科。負責人表示,居民反映的四處公廁大部分都是移動公廁翻建的,只有一處是新建的。這些公廁因為靠近博覽中心、加氣站、臺灣名品城等單位,都有各自的服務人群。
但據業主反應,國展中心、加氣站、臺灣名品城廁所配套充足,尤其臺灣名品城距河西大街新建廁所隔有河西大街,使用並不方便;同時周圍幾乎無商業配套設施,人流量極低。
根據《城市公共廁所規劃和設計標準》:主要繁華街道公共廁所之間的距離宜為300~500m。
這些公廁的設置是不是過密了呢?
負責人表示,這些公廁的設置都是經過上級部門的嚴格審批,手續齊全。其中燕山路上的公廁與河西大街靠近博覽中心一側的公廁距離只有256米,但並不違規。
但是業主認為,二期的東面、北面、南面建了三個公廁,繞了小區一周,實地測量三個廁所之間距離分別為212,288米。河西大街南側和燕山路的公廁不適用300-500米的規定,這完全是應付指標的懶政行為,既不符合城市規劃規範,更無法做到實際的便民利民,就是湊數的。沒有相關手續,破壞小區周邊綠化,是徹徹底底的違建行為。
更重要的是,業主們表示建鄴區城管局環衛科所謂的手續和公示只是一個指導文件,建設規劃許可、開工許可、環評、排汙許可證這些文件都沒有。
該負責人表示,關於居民們擔心公廁的朝向以及化糞池的氣味會對小區環境造成影響的問題,後期他們會給居民一個承諾。另外,他也表示,前期的確沒有做好相應的解釋工作,給周邊居民造成誤解,後期他們會與周邊居民做進一步的溝通。如果居民有任何疑問,也可以直接向環衛科進行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