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峪位於長安區環山公路子午大道東大約3公裡處,距離西安市中心35公裡。路口可以清晰看到指示牌。峪內河谷兩岸,分別稱東西天子峪,它東鄰石砭峪,西鄰抱龍峪。天子峪原稱梗梓谷,因唐高宗李治出生於此而更名為天子峪。李世民曾三次來峪中至相寺敬香並稱此處為「三秦之府」。
從環山路去天子峪必須經過天子峪口村,道路兩旁樹蔭成排,最近櫻桃剛成熟,很多人過來摘櫻桃,買櫻桃,整個村落青瓦白牆,整齊排列,很符合印象中的美麗鄉村。
村口就是百塔寺,是中國佛教三階宗祖庭。百塔寺始建於西晉太康二年,是隋、唐佛教三階宗的祖庭。百塔寺歷經千年,規模已經不大,寺內有一顆銀杏樹,枝繁葉茂,相傳為隋代栽植,距今有1700多年歷史,樹高30餘米,樹圍達18米,樹冠面積100多平米,被譽為「中國第一銀杏樹」「千年活化石」。
沿著天子峪口村一直往上走,就是天子峪了,
在秦嶺的眾多峪道中,天子峪是一個算是比較短,而且村落分散的峪道。天子峪地處秦嶺淺山區,峪道淺、山勢較為平緩,非常適合徒步旅行。
天子峪屬於水泥混凝土路面單車道,之字上山公路,路窄、彎道多,好多地方只能一個車過去,錯車還是非常危險的,對駕車人的技術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是新手司機建議把車可以停在百塔寺村附近,然後徒步爬山。
在長安十九峪谷中,天子峪是唯一能將車能開到高處的峪谷。我們沿著盤山公路一路自駕向西面至相寺方向,谷底溪水潺潺,只能遠看,不能下河戲水,這也是天子峪口比較遺憾的地方,也可能是峪口人少的原因吧。
入峪1公裡處,有座蓮池寺,據寺內碑記:建於隋、盛於唐,是至相寺的發源地。
入峪2公裡處,叢林深處的極樂庵,小橋流水,周圍鬱鬱蔥蔥,據說是普安祖師修道處。
雨過天晴,山裡,陽光清澈,山風柔和,沿著盤山公路很快我們就到達至相寺,大門緊閉,目前因為疫情暫未開放,依然會被它的雄偉氣派所吸引。據史料記載,至相寺於隋文帝開皇初年,由彤淵法師始建,是我國佛教華嚴宗的發祥地之一。寺內有遺碑銘曰「終南正脈,結在其中」。
很多人會把車停在至相寺對面的停車場,徒步上山,如果喜歡自駕樂趣的可以繼續往前開,雖然道路轉彎比較多,但是一覽眾山,俯瞰平原的感覺還是不錯的。
出了至相寺,一路向上走,零零散散有一些村子和住戶,開車大約10分鐘左右,就會看到一處松柏環繞的小寺廟,叫藥王廟,寺廟僅有一間房子那麼大,供奉著藥王,香火未斷。
不遠處就是散落的村落,據說這附近就是太宗避暑行宮-唐王寨的遺址,不太清楚,有待考究。倒是有一座木頭圍欄的小院,引起了我的關注,聽說是城裡幾個朋友租的親戚家的房子,平常沒事的時候,約上三五好友,喝茶、吃飯,聊天、避暑也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估計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想法吧。
去天子峪也是臨時起意,好在山不高,這裡給我最大的驚喜是分布在每個灣口的農家樂,基本獨門獨家,各具特色,吃飯、燒烤、住宿、棋牌、投影儀、k歌一應俱全。
天子峪除過至相寺、百塔寺、蓮池寺、極樂庵古塔寺廟外,在東天子峪還有一個滑翔傘觀景臺、由於時間關係,沒有前往,看圖很不錯(以下圖片均來自網絡),有機會一定要再去看看。
總的來說,去天子峪,整個盤山路全程自駕不到1小時,來這個峪口,人少,車少,路況比較差,相對於其它峪口來說,不太適合親子,非常適合喜歡自駕體驗,摩託車騎行,徒步旅行,不管是那個季節來都會看到秦嶺山脈不同的風景。這是一條相對小眾的線路,對於西安周邊周末想來個一日遊,爬山、踏青、賞景再合適不過了。
交通指引:
自駕:導航搜索天子峪村、百塔寺、至相寺都可直達。
公交:地鐵2號線韋曲南站乘坐4-04路公交車,到「171研究所」站下車,然後順著「至相寺」的指示牌的方向走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