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之路太長,還需要學習的地方太多了。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下載精選100本設計類電子書合集
提取碼:4z8z
需要自己去探索更多關於設計的知識
學習更多優秀的設計思維
去設計出更優秀的設計作品。
這次我整理了整個設計生涯可能需要看的書
1.1001個廣告法則-來自全球最成功的廣告宣傳創意和策略
2.40天成為資深設計師-936頁
3.[GOOGLE將帶來什麼].(What would google do).傑夫·賈維斯.掃描版
4.[創新產品設計與手繪].(西).坎波斯.清晰照片版
5.[點石成金:訪客至上的網頁設計秘笈]
6.[商業版式設計的方法]
7.[設計解決].高中羽.掃描版
9.[設計效果圖].曹學會.清晰掃描版
10.[設計之美].(英).羅伯特·克雷.清晰掃描版
11.[設計中的色彩心理學].(韓)金容淑.掃描版
12.[網頁設計]
13.[性感網頁設計].Sexy.Web.Design.Creating.Interfaces.that.Work
14.[用戶體驗的要素:以用戶為中心的WEB設計].(美)Jesse.James.Garrett.掃描版
15.About Face 3互動設計精髓
16.About Face 4 互動設計精髓4中文版(彩版)
17.Android交互視覺設計規範
18.Axure互動設計從入門到精通
19.B5贏在用戶:WEB人物角色創建和應用實踐指南
20.Illustrator CS5平面廣告創意108招
21.iOS9界面設計規範剖析及實戰
22.T014-Q版繪本技法從入門到精通
23.UI群英匯 用戶體驗交互視覺設計方法論
24.Web界面設計
25.《不要讓我思考Don't Make Me Think》-克魯格
26.《結網-網際網路產品經理改變世界-第二版》-王堅
27.《科技想要什麼》-凱文·凱利
28.《理性設計》-西喬
29.《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蘇傑
30.《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蘇傑.文字完整版
31.《如何把國外作品轉化為自己的能力》第二部(價值30000元,全中國最貴的設計書)(不看後悔一輩子)
32.《軟體觀念革命.互動設計精髓》-庫珀
33.《設計師要懂心理學》迷你書
34.《設計推導學》
35.《設計心理學》-唐納德·A·諾曼
36.《設計中的設計》 (日)原研哉 清晰掃描版
37.《失控》-凱文凱利
38.《偉大的網際網路產品如何生長》-徐志斌
39.《習慣的力量》
40.《引爆點》-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
41.《贏在用戶:Web 人物角色創建和應用實踐指南》-Steve Mulder&Zivv Yarr
42.《影響力》-羅伯特西奧迪尼
43.《至關重要的設計》-羅伯特布倫納
44.《周鴻禕自述:我的網際網路方法論》-周鴻禕
45.阿恩海姆《視覺思維》
46.版面設計的原理
47.版式設計實用手冊.SUNI視覺設計.全彩版
48.版式設計原理
49.參與感:小米口碑營銷內部手冊
50.產品經理的第一本書
51.超越LOGO設計︰國際頂級平面設計師的成功法則
52.超越平凡的平面設計__版式設計原理與應用
53.創意工場-提升設計技巧的80個挑戰
54.大家看的設計書(第三版)
55.怪誕行為學2 非理性的積極力量
56.簡約至上:互動設計四策略
57.就這麼簡單Web開發中的可用性和用戶體驗
58.蘋果首席設計師_喬納森傳
59.平面設計的七大要素
60.平面設計及印刷業務人員常識備忘手冊
61.平面設計原理
62.破繭成蝶-用戶體驗設計師的成長之路
63.破繭成蝶-用戶體驗設計師的成長之路_ 劉津&李月著
64.淺談設計之美
65.情感化設計
66.認知與設計理解UI設計準則
67.色彩感知學
68.色彩構成
69.色彩設計的100個亮點
70.色彩設計的原理.
71.社會心理學(第八版)
72.設計高手的秘密
73.設計師要懂心理學
74.設計心理學-唐納德.A.諾曼-中文版
75.設計心理學_[美]Donald Norman著,梅瓊譯
76.視覺思維.(美)阿恩海姆
77.瞬間之美:WEB界面設計如何讓用戶心動
78.思維導圖的三招十八式-電子書
79.騰訊網QQ.COM UED體驗設計之旅(彩版)
80.騰訊微信技術總監周顥:一億用戶增長背後的架構秘密(全文 PPT)
91.體驗·度:簡單可依賴的用戶體驗(彩版)
92.網頁設計創意書
93.微交互 細節設計成就卓越產品_13436851
94.文字設計的原理
95.我眼中的設計之美
96.寫給大家看的設計書
97.一目了然:WEB軟體顯性設計之路
98.移動設計=MOBILE DESIGN(彩版)
99.贏在用戶-WEB人物角色創建和應用實踐指南
100. 用戶體驗度量_ [美]Thomas Tullis&William Albert,周榮剛譯
101.用戶體驗要素: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設計(原書第2版)
102.至關重要的設計
103.眾妙之門-網站UI設計之道_[美]Smashing Magazine著,賈雲龍&王士強譯
104.最全設計規範
105.怦然心動:情感化互動設計指南(美)Stephen P.Anderson
再讓大家看一個設計師能力階段模型
不同階段認知也是不一樣的。
那麼不同階段時候看什麼樣的書籍呢?
不要一天到晚只會搬磚,打醬油,
那麼設計師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看的書?
大家一定會有這樣的疑惑,
比如從小白開始
小白
愛好者、有熱情沒有技巧
就是那種有感覺,
但是不知道該如何下手的人
這裡指的是大多數,多設計有興趣,想要踏入設計行業,
但是卻沒有做過設計的人。
這個階段的同學,推薦的書籍就是關於設計認知的書籍。
幫助了解各種不同的設計。
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
這本書是日本著名設計師、無印良品(MUJI)藝術總監、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原研哉寫的
設計到底是什麼?作為一名從業二十餘年並且具有世界影響的設計師,原研哉對自己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了給出自己的答案,他走了那麼長的路,做了那麼多的探索。「RE-DESIGN——二十一世紀的日常用品再設計」展真是一個有趣的展覽,但又不僅僅是有趣,它分明是為我們揭示了「日常生活」所具有的無限可能性。若我們能以滿懷新鮮的眼神去觀照日常,「設計」的意義定會超越技術的層面,為我們的生活觀和人生觀注入力量。
日本平面設計大師原研哉先生,日本設計中心代表,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無印良品諮詢委員會委員
他以一雙無視外部世界飛速發展變化的眼睛面對「日常生活」,以謙虛但同時尖銳的目光尋找其設計被需要的所在,並將自己精確地安置在他的意圖能夠被賦予生命的地方。當我們的日常生活正在越來越陷入自身窠臼之時,他敏銳地感知到了設計的徵候和跡象,並且自覺自主地挑戰其中的未知領域。他的設計作品顯現出來的不落陳規的清新,在於他找到了設計被需求的空間並在其中進行設計。在這樣的態度下,他拓展了設計的視野和範疇,在他所經歷之處,嶄新的地平線不停地被發現和拓展。
從日常用品去帶你感受藝術與設計、更好的去理解設計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不只是去表達一種美,而是每一種設計都是有用的。
比如衛生紙還能怎麼設計?看完後我都驚呆了,原來還有這種操作,
原來設計這麼強大。
書中舉了很多日常生活中設計的列子,
更好的去理解設計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大家不妨帶著思考去看這本書,
你會發現那些很很細微的設計都能讓你感動許久。
原來設計離我們這麼近,又這麼遠。
推薦等級: ★★★★★
《設計是什麼:保羅·蘭德給年輕人的第一堂課》
保羅·蘭德,當今美國乃至全球,最傑出的LOGO設計師、思想家及設計教育家。賈伯斯讚譽他為「史上最偉大的平面設計師。」設計理念源自包浩斯倡導的現代主義美學,他設計的IBM商標無人不識,堪稱經典。
看夠了日本設計?來看看美國設計!
被譽為設計之神的美國設計教父給年輕人的啟蒙課!
史蒂夫·賈伯斯評價他為世上最偉大的平面設計師。
「設計到底是什麼?」作為國內很多設計師的啟蒙書,原研哉在《設計中的設計》也提出過。關於這個問題,每一個設計大師都會各自不同的見解。這些年引進了太多關於日本設計的書籍,日本設計風格也隨著MUJI等一些品牌進入國內大眾的視野並頗為流行。很多學生在剛開始學習設計的時候也沉迷於簡潔的日式風格。藝術是多元化的,設計也是,我們此次引進《設計是什麼》也是希望把保羅·蘭德的思想更全面的介紹給正在學習設計和準備學習設計的同學們。保羅·蘭德是一位嚴厲的啟蒙者,在本書記錄的交談或講課的文字間,你可以看到一個平面設計巨匠對設計的理解。看夠了日本設計,現在來看看美國設計!希望本書能讓你對設計有一個新的認知,讓你的未來設計之路更為寬廣。
推薦等級 ★★★★★
《設計心理學(套裝共4冊)》
諾曼博士用詼諧的語言講述了許多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遇到的挫折和危險,幫我們找到了這些問題的關鍵,即產品設計忽略了使用者在一定情境中的真實需求,甚至違背了認知學原理。諾曼博士本書中強調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哲學,提醒消費者在挑選的物品,必須要方便好用,易於理解,希望設計師在注重設計美感的同時,不要忽略設計的一些必要因素,因為對於產品設計來說,安全好用永遠是競爭的關鍵。
推薦等級 ★★★★
入門
當年也是學設計從入門到放棄。。
然後又入門。
證明你已經開始踏入設計行業,
在開始做設計了,這個階段的設計會遇到很多問題,第一就是好看重要還是信息重要,很多設計師覺得去表現好看就好了,卻忽略信息的重要性。
這本書就很好的告訴大家設計到底是在幹什麼?
《關於設計的思考》
設計不是為了「好看」,而是為了「解決問題」。排版、圖案、字體、組合、符號、材質……都是解決問題的手段,通過建立和引入各種框架充分傳達設計者的需求,包括也講到了美和實用、設計師的難題、廣告中的符號。
這是一部平面設計的重要著作,於1970年問世。本書在保羅·蘭德事業巔峰時期寫就,明確表達了他的先驅性觀點,即所有設計廣告、印刷或者工業設計應該無縫結合「美和實用」。
好的設計,蘭德主張是通過視覺形式簡明地表達概念——在最好的情況下,升華尋常之物。
這一版本逐字逐句保留了蘭德1947 年的最初發表的文章以及他在1970 年對文字和圖片及意象做出的修訂,文本按照最初始的字體,版式風格,資料來源和腳註、圖注和前言也使用原版的形式。唯一現代性的讓步,是一個新的版權頁、目錄、知名的設計師兼批評家麥克·貝魯特撰寫了前言,以及基於可讀性考慮的微小風格改動。在今天看來這本經典著作一如從前,是卓越設計價值永恆性的確實證明。
推薦等級 ★★★★★
《為什麼設計》
《為什麼設計》所要追問的是「設計」真正要解決的是什麼問題。如何理解設計?如何用語言進行溝通?設計的潮流如何嬗變?如何定義設計與生活文化之間的關係?如何培養對設計的興趣?無不是今後設計界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課題。
這本書給出了一個觀點,所謂設計,並不是加速經濟發展的先頭部隊,
它應該是所有人都應該掌握的一項現代素養。人類生存,形成了環境。人們為了更好地生活而施展實踐性才智就是設計。設計不是廣告中介紹的東西,也不是買回來的東西,而是希望人們珍惜每一天的生活,懂得怎樣在這片土壤中開出一朵又一朵鮮花。所以,用敏銳而新鮮的視角去觀察每一天的生活,讓人們自己覺醒,從好好培養自己的生活文化開始,
這就是為什麼設計的最大意義!
就好像音樂是一門用來享受聲音的技術一樣,如果把設計看成一門享受生活的技術,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也就是將設計視為「生活哲學」,這樣你就會發現很有學習的必要了。和數學、物理一樣,如果頭腦中裝著設計,這種意識就會在日常生活中逐漸覺醒。設計師的任務正在於此。就好像沒被發現之前的美洲大陸一樣,感覺世界現在還在沉睡之中,發現這件事,也是設計師的工作。正是這種覺醒,一邊喚醒頭腦中那些無數的小標誌,一邊拓展著人類感覺上的幸福領域。
原研哉認為,設計的理想應該是通過產品和交流,讓越來越多的人清醒地了解到它的合理性。設計就應該是一種以感覺的和平為目標,使世界和諧的力量。阿部雅世也認為,設計不是「創造自己喜歡的東西」。設計是一種創造生活文化的工作。設計原本就不應該單單為了滿足一個富有的老主顧,而是應該留下一部分,作為對日常的解答。設計應該獻出自己的智慧,為不同領域的人設計全新的生活。這樣就會有很多人受益,也才能真正發揮出設計的價值。設計從它的起源來講是一種理想主義,埋頭鑽研思考的態度才是設計的本質。設計思想很重要,設計是啟發人思考的強大動力。設計最初的視角就是創造出世界需要的理性,以及使世界達到均衡。從這種意義上說,我希望有儘可能多的人領悟到設計的現實性。
推薦等級 ★★★★★
《日本版式設計原理》
設計有無限種可能性。可以說藝術或私人作品,都是表現一個人的自由構思的設計。《日本版式設計原理》中所謂的「好設計」,是指在這樣的功能性方面表現良好的設計。在《日本版式設計原理》中,作者甲谷一通過對50個範例進行了前後的對比討論,來分析「為什麼不好」,然後修改成「好設計」。並且進一步對如何深入挖掘委託方的要求,創作出符合目標群體的美術表現,和對如何製作出高格調設計的要點進行了通俗易懂的說明。通過運用《日本版式設計原理》內容,能夠逐漸解開讀者在日常設計中遇到的疑惑,並且取得巨大的進步與突破。
推薦等級 ★★★★★
《配色設計原理》
《配色設計原理》保證讓您學到實用而又系統的配色知識!《配色設計原理》通過簡明易懂的示例作品,逐條講解了絕對不可背離的配色理論;將具體的設計案例進行修改前後的對比,分析了如何才能使配色更具效果和表現力;根據希望達到的不同表現效果和目的,展現了設計師必須要了解的配色技巧;介紹了在理論無法適用時應對的配色設計方法;講解了基本的色彩知識和易用的PhotoShop技法;刊載了日本目前最活躍、最權威的設計師的主題性訪談。
推薦等級 ★★★★★
《平面設計中的網格系統》
本書主要介紹了網格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旨在為平面和空間的設計師們提供一個實際的工具,讓他們可以從概念、組織結構和設計上更有效、自信地處理和解決視覺問題。
與此同時,此書也為設計教育者提供了幫助,讓他們能在教學中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一方面,教師通過教學能為學生提供一個很好的機會去了解和熟悉網格設計的要點和方法;另一方面,學生也可以通過自我訓練的方式去學習如何使用它。
為了讀者能夠更容易了解和掌握網格設計的原理,我將在書裡儘可能詳細地解釋網格系統,並逐步分析網格設計中的關鍵步驟。
事實上,絕大多數的設計師都不知道、也不理解為什麼要建立這樣的一個秩序系統。所以,如果想要合理、功能地運用網格系統,那就必須仔細地研究網格的所有原理。只要不嫌麻煩,任何研究網格的人都會發現,在網格系統的幫助下,他都能更快地解決設計中的問題,並讓設計更具功能性、邏輯性和視覺美感。
推薦等級 ★★★★★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術》
書中佐藤可士和以自己的知名設計案為例,
將「超級整理術」分為三大階段,從有形到無形分別是:空間整理、信息整理以及思考整理。從隨身物品、辦公環境開始,透過對於空間整理的習慣,養成對於思考整理的敏銳,只要按部就班,時時刻刻磨練整理技巧,便能促使思緒清晰、提高判斷能力、開啟靈感之門,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與精緻度!
好奇心比較重的同學也可以看一下這本書,可以學習到一套不錯的整理術,有些內容過於深奧,可以選擇性吸收。
推薦等級 ★★★
成熟
能獨當一面,技巧進入成熟期,在某專項有了自己的方法。做項目已經遊刃有餘。但宏觀格局認知尚淺。
總結:
這些書籍可以按照目前文章先後順序看會更能幫助大家理解很多內容。
在看書的過程中一定要思考,書中內容跟自己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出現地方,多思考才能更好吸收書中內容。
免責聲明:以上圖片及資料內容部分來源於網絡,由我方再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此圖庫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