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馬利民
2019年1月,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創設鄉鎮(街道)政法委員制度。近兩年來,四川按照《條例》規定,著力選優配強用好基層鄉鎮(街道)政法委員這支新隊伍,堅持「選、育、用、管」同時發力、有機銜接,有效推動了鄉鎮(街道)政法委員制度在四川落地生根。
多方考量配齊配強
確保鄉鎮(街道)政法委員人崗相適
四川省委高度重視《條例》的學習貫徹,省委書記彭清華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研究審定《四川省貫徹〈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細則》明確指出,擔任鄉鎮(街道)黨組織政法委員的人選,應當熟悉政法工作和相關政策法規,需了解掌握和分析研判鄉鎮(街道)社會穩定形勢。因此,配齊配強鄉鎮(街道)政法委員,在實際工作中把好鄉鎮(街道)政法委員醞釀動議、推薦考察等選任環節必不可少,以確保人崗相適、堪當重任。
興隆鎮是德陽中江縣開發建設的核心區域,徵地拆遷量大,糾紛頻發,該鎮政法委員如何選拔?中江縣委組織部門充分考慮實際,選擇了陳義昌擔任該鎮政法委員,從事政法工作26年的他,有豐富的調解群眾糾紛的實踐經驗。陳義昌上任後,以建設和諧村鎮為目標,整合政法力量,敏銳捕捉到各種不穩定因素並及時預警,總計化解矛盾糾紛402起,成功處置突發事件5件,主動消除不穩定隱患38處,初步實現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原地,有效控制了不穩定因素的擴散。
興隆鎮的實踐,是四川省配齊配強鄉鎮(街道)政法委員工作的一個縮影。
為在基層社會治理中充分利用大數據和現代科技手段,雅安市名山區委組織部門在鄉鎮(街道)政法委員選任中多向年輕化傾斜。「以前有些不熟悉網際網路操作的委員可能在矛盾調解工作完成10天後才將信息錄入『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系統』,但是現在咱們年輕委員花10分鐘就把它上報完成了。」名山區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除考慮因地制宜等因素來配齊配強鄉鎮(街道)政法委員外,在配備過程中,四川省委政法委立足全局,對各地提出政治要求嚴格化、配備流程嚴格化、任職條件嚴格化等要求,積極協調、動態跟蹤,及時研究解決配備中遇到的問題事項,有力推動了配備到位。
截至2020年4月,全省鄉鎮(街道)政法委員配備率達到99.3%,除幹部動態調整原因外,基本實現全覆蓋。各地積極落實鄉鎮(街道)政法委員配備工作要求,成都市保留了由鎮(街)副書記分管政法工作的優勢,提升對鎮(街)政法單位的統籌力度,保留率達70.5%。
此外,瀘州市嚴格選配流程,區縣委政法委參與選任環節,任職不滿3年的,一般不作調整,以此確保隊伍的穩定性;內江市「全額配備到位」,全市83個鄉鎮(街道)全部配備了政法委員,平均年齡41歲,大學及以上學歷的佔65%,具有法律知識或政法綜治維穩工作經歷的佔60.2%……
「以前分管基層政法工作的領導總是變來變去,群眾反映說今天副鄉長,明天副書記,領導不在都不知道找誰。現在選配了政法委員,一些事情就不用繞彎彎,直接就解決了。」雅安市滎經縣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龔樹莓說。
多源培育牢築地基
確保鄉鎮(街道)政法委員知規明向
今年1月,顧天勇成為雅安市名山區百丈鎮政法委員,和他一起「走馬上任」的還有《雅安市名山區鎮(街道)政法委員工作資料彙編》。正是這本書,讓不熟悉政法工作的顧天勇在這個崗位上有了底氣。
「唐某某是轄區內一沙石經營戶,他私自硬化國道排水溝,導致汛期排水不暢,多次淹沒鄰居茶地及住房,鎮上多次調解勸說,但一直沒有實質性進展。長期以來,鄉鎮一級的矛盾糾紛,主要依靠人民調解,較少採取行政執法方式。通過翻閱資料彙編中的《四川省糾紛多元化解條例》,我明晰了調解、仲裁、行政裁決的銜接機制,隨即對接了區交通運輸部門,由其依法依規行政執法,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顧天勇向記者介紹說。
「做什麼」和「怎麼做」一直是困擾基層政法工作的兩大難題。為此,四川省委政法委制定印發《四川省政法幹警政治輪訓實施辦法(試行)》,將鄉鎮(街道)政法委員納入各地政法幹警政治輪訓範圍,部署實施能力提升計劃,編印全省培訓大綱和師資庫,及時加強對各地培訓工作的指導。
在省委政法委的統籌督導下,四川各地對鄉鎮(街道)政法委員開展以課堂講授為主,以案例式、研討式、參觀見學、網絡教學等方式為輔的輪訓工作,精心設置課程,促進提升履職能力。截至目前,輪訓工作已覆蓋省內所有市、州。
除教育培訓之外,四川各地注重樹立「幹有所為、幹有所獲、幹有所值」的政績觀,通過競賽獎勵等機制,不斷增強政法委員價值感。
成都市堅持以「獎」勵「才」,堅持實戰一線用人導向,用好用活及時獎勵政策,全市配備鎮(街)政法委員以來,受到嘉獎以上獎勵26人35人次,8名政法委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個人嘉獎;眉山市實行實戰化比武,分層級、分系統、分業務開設涉政法輿情應對實戰練兵、網格化知識比武競賽、維穩處突應急演練等專項訓練;自貢市組織開展了「我是鄉鎮(街道)政法委員」徵文比賽……
為更好鍛鍊鄉鎮(街道)政法委員,更好地保障工作順利開展,四川各地還通過探索完善保障措施、列席縣委政法委全委會議、到市、區(縣)兩級黨委政法委上掛等方式,不斷淬鍊幹部。
內江市將政法委員作為鎮(街)領導班子成員單獨設置領導職數,任黨(工)委委員、政法委員兼任政府(辦事處)副職,統一協調管理基層政法維穩綜治工作,黨政分管「一肩挑」;德陽市中江縣試行鄉鎮黨委政法委員列席縣委政法委全委會議制度,並向全委會匯報履職情況,建立鄉鎮黨委政法委員上掛縣級政法單位交流鍛鍊制度,上掛鍛鍊時限3至6個月……這讓鄉鎮(街道)政法委員領導力、話語權、責任感、歸屬感都得到了提升。
「剛上任還有點懵,都是等著矛盾『找上門』,培訓過後工作起來是有底氣了,什麼能幹,什麼要主動幹,什麼要努力幹,現在我們心裡清楚得很。」自貢市榮縣雙石鎮政法委員童曉東說。
多方統籌整合力量
確保鄉鎮(街道)政法委員展能顯用
在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進程中,政法委員履職前,大部分基層治理工作為被動接受,各部門之間缺乏溝通及配合等問題屢見不鮮。
為改變這一現狀,四川省委政法委以建強基層政法力量為著力點,大力推動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推動建強基層政法工作「神經末梢」。在此基礎上,四川各地鄉鎮政法委員統籌轄區內所有政法派駐機構和資源力量,統一指揮調度,統籌整合基層力量,以不斷加速推進社會治理進程,有效發揮政法委員基層政法工作前線指揮員、火線戰鬥員、一線聯絡員作用。
今年8月,樂山市遭遇洪水,災後被洪水「泡過」的鳳洲島,已不再適居,整島搬遷成為當務之急。
居民陳秀(化名)因不願離開世代居住的江心島、不滿分配的房屋面積等原因拒絕搬遷。大佛街道政法委員高正軍了解到,陳秀寡居且女兒也已離世,於是主動對接了樂山市城投、大佛旅投等公司,希望各方考慮陳秀實際困難,同時,多次與陳秀進行解釋溝通,多番努力之下,陳秀搬進了她的新家。
在眉山,所有村全覆蓋建立綜治組織,成立紅袖標巡邏隊、民兵應急分隊、黨員先鋒隊、志願者服務隊等多個社會治理隊伍,由綜治中心統籌協調管理,推動形成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與其說是我們治理基層,其實是群眾自己治理自己,政法委員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群眾的力量是無限的,通過發動群眾參與,真正將轄區內的矛盾糾紛留在了原地。」眉山市彭山區江口街道政法委員曾勇說。
年初,新冠疫情突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鄉鎮政法委員組織基層網格員、群防群治等力量深入開展防控工作,勸導群眾取消婚喪嫁娶、家庭聚會、壽宴等178場次,對鄉(鎮)、村(社區)主要交通路道、人員密集場所等重點公共區域開展巡查,勸導疏散群眾聚集200餘批次,發放宣傳資料1萬餘份。
除了九寨溝縣,其他各地鄉鎮政法委員也積極扛起抗疫責任,夾江縣漹城街道政法委員唐波說:「這次疫情來得兇,但我們的政法委員關鍵時候頂得上,群眾哪裡需要我們就去哪裡。」
多元管理引領擔當
確保(鄉鎮)政法委員主動作為
2020年9月10日,「聽說自貢的『某某公司』搞非法集資,背後有『保護傘』,公安局都不敢動他,好黑啊。」一個匿名網帖在自貢市何市鎮出現並迅速引發討論,當地政法委員楊碩根據《自貢市鄉鎮(街道)政法委員工作機制的指導意見》中的信息直報制度規定,將此事直接報告給了市委政法委,並迅速核實情況,澄清事實,向全社會提供詳細信息,及時回應了群眾期待。
「信息直報制度有助於我們更及時、高效地處理重大突發事件。」楊碩對記者說。
除了自貢,各地政法委也堅持明責與賦權相統一,以理清鄉鎮(街道)政法委員職能權責邊界、完善基層政法工作運行機制、建強基層政法力量為著力點,為鄉鎮(街道)政法委員履行工作職責提供保障,紛紛建立了符合各地實際、科學有效的管理體系。
眉山市制定出臺《眉山市鄉鎮(街道)政法委員職責任務清單、工作負面清單》,從政治引領、統籌指導、社會穩定、社會治理、輿情引導、隊伍建設和請示報告7個方面,對鄉鎮政法委員8項職能職責進行了明確、細化;從下達指令、請示報告等4個方面明確了鄉鎮政法委員的負面清單。同時,還形成了權責分明的組織構架,實行「縱向指導管理、橫向統籌聯動」的基層「大政法」工作模式,明確了鄉鎮(街道)政法工作「一個領導管、一個機構抓、一竿子插到底」。
廣元市實行執行提醒、約談制度,以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為導向,對履職有差距的適當壓力傳導,責任上肩,今年來,約談履職不力2人次,解決實際問題5項。
德陽市中江縣強化督察巡查機制,制定了《中江縣政法工作督察方案》,由縣委政法委組成工作督導組,定期或不定期督導鄉鎮黨委政法委員和基層政法單位履職情況,並對平安建設、網格化服務管理等工作進行量化考核,以提升基層工作質效。
如今,鄉鎮(街道)政法委員已真正成了黨的政法工作在基層的基石。「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政法委員這股活水正帶著黨的基因流向基層,滲入群眾的土壤,不斷澄澈著基層政法工作,潤澤著人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