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 大連「寫給大連的一封信」大討論活動紀實

2020-12-25 中國文明網

  編者按

  在全市上下開展的「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凝心聚力建設富庶美麗文明大連」大討論活動中,大連市民滿懷真情用「家書」的方式爭相為城市發展建言獻策的舉動,引起了國內權威媒體的廣泛關注。10月26日,新華社以《2148封城市家書成大連幹群溝通平臺》為題,盛讚大連在暢達民意匯聚民智民情方面的創新舉措;10月30日《人民日報》頭版頭題刊發了《大連「城市家書」彰顯城市文化 》的消息,也對「城市家書」給予高度評價:一封封直言不諱、批評建議的家書,暢通了民意表達渠道,凝聚了未來發展共識,彰顯出厚重的城市文化和市民文明。10月31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聞縱橫》節目,也在早7時的黃金時段予以摘要報導。

  大連的「城市家書」究竟是怎樣的緣起?《寫給大連的一封信》活動,在城市中引起了怎樣的激蕩?給人們輸送了怎樣的溫暖?煥發了大連人建設美好家園怎樣的信心?活動紀實《城市家書 一次民意民智的溫暖集結 一次凝心聚力的真情激蕩》,給您提供全景式解讀。

  10月25日,家住虎灘新區碧浪園33號樓的韓福元習慣性地打開報箱,取出尚帶著墨香的新商報,剛一展開就被市委書記唐軍寫來的城市家書所吸引……一股暖流在他心中湧動,回到家中他馬上給編輯部打來電話,稱自9月7日新商報推出《寫給大連的一封信》活動以來,他就一直關注著每封「城市家書」。現在他也要提筆給生活了近40年的家鄉寫下他的感動。

  那天早晨,像韓先生這樣被打動的市民很多。第一封寫來城市家書的「80後」女孩付珊珊,寫下長信的大連理工大學教授周晶,親自送信上門的退休高級工程師張保鑫等,在讀了唐軍書記的來信後,打來電話訴說他們的感受和對城市未來的信心。

  央視《新聞調查》製片人耿志民發來郵件說:「當一座城市有著家庭的溫情、驕傲、榮譽和批評的時候,她是最強大、最生機勃勃、最前途無量的。」

  「大連,你好:想對你說的特別多……」——「80後」女孩付珊珊

  「寫給大連的一封信」活動始於今年9月。

  如何落實大討論活動精神,發揮媒體的平臺效應,讓幹群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大連市委宣傳部和大連報業集團領導要求各媒體解放思想、開動腦筋,結合各自特點和平臺效應,創新形式,擺脫以往此類報導的窠臼,「量身訂做」出有利於市民參與的載體。

  經過幾番「頭腦風暴」,大連報業集團麾下的新商報編輯部上下通過了用《寫給大連的一封信》的表達方式啟動大討論活動的創意。作為中國北方具有代表性的開放城市,這些年城市經濟快速發展、社會文明不斷進步,每個人都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然而,同當下中國其他城市一樣,大連也正處於社會轉型期,由此生發的一些問題引來諸多關切。親切溫馨的家書形式,更容易打開市民的心扉,讓大討論活動的真義得到深層傳遞,從而真正形成上下一心共建富庶美麗文明大連的良好局面。

  9月7日 ,如今被這家報社年輕的採編人員稱作精神與信念的48天洗禮,就這樣在「大連你好,見字如面」的期待中啟程。為了讓更多的市民能加入其中,新商報編輯部公布了四種參與方式:郵箱、平信、微博、口信。

  當天上午9時33分,第一封郵件就到了。這是一位名叫付珊珊的「80後」女孩的來信。老家在黑龍江的大學畢業生付珊珊,用了近3000字表述對大連房價、公積金和公共運輸等方面的建議與希望。這封信的標題便是《一個「80後」的心裡話》。

  就這樣,這封未經任何授意的普通青年白領的來信拉開了《寫給大連的一封信》的序幕,也啟動了669萬大連人的情感與理性的共振激蕩。大連市僑聯副主席、大連理工大學教授周晶,中國作家協會理事、著名作家鄧剛,大連中心醫院院長、心內科專家孫喜琢,中國物業協會副會長、大連遠洋物業管理集團董事長趙金旭,海歸學者、大連海事大學教授劉斌等都發來了對所在領域的建言信,向人才戰略、醫療衛生、物業管理、港口建設等方方面面獻上了真知灼見。而這些信件刊發後,即引發了成千上萬市民的熱議。一疊疊沉甸甸的平信、長短不一的郵件和微博,每天都在刷新前一天的紀錄。

  摯情燃九月,家書抵萬金。「城市家書」以親切、溫馨的形式,不僅建立起城市管理者和市民彼此溝通的橋梁,更打開了城市愛與理性的噴發閘門。

  當愛被喚起並召集,生發出的不僅是感動,更是一種城市前行的力量。

  「沿海城市中,像大連這樣有特色的城市比較少見」——著名學者周思源

  作為一座移民城市,大海賦予了大連人海納百川的胸懷、坦率正直的性情,更賦予大連人自強不息的精神以及深沉博大的愛。

  在48天的活動裡,新商報編輯部共收到2148封來信。作者中有白領精英,有藍領市民,有「我愛大連從未離開」的家鄉建設者,有身處異國他鄉的遊子,也有南來北往關注大連這座名城的中外訪客。不同的是身份,而相同的則是對大連的愛與期待。幾乎每一封信的開頭都標註著「大連,你好」這四個樸實無華的字。它融化了地區、性別和膚色的不同,成為民智民意的溫暖集結。

  一位名叫武海義的市民,寫下了《大連記憶裡承載著市民的幸福》的家書。「至今我都清晰地記著,小時候,我經常在窗臺前佇立凝思,越過窗前的那片蘋果園,就是大鋼、大化這兩個工廠,再往南眺望,則是造船廠和海港。那時,不僅可以聽到大鋼清脆悅耳的出鋼鐘聲,還經常能聽到海港那邊傳來的雄渾悠揚的汽笛鳴叫……真是令人神往啊。」他建議:「這些年大連市委、市政府很重視生態環境,從市中心搬遷了200多家工廠,但能否在那些曾經為城市發展立下汗馬功勞的工廠舊址,建一座城市工業博物館?」而一位筆名為「馬路蝦」的司機,在信的開頭便如是寫道:「我是一個老司機了,這些年在路上目睹大連一天天的變化,心裡的自豪也越來越多……」一位駐連軍官來信說:「改革開放30多年來,大連的變化有多大?也許,既需要縱向比較,也要同其他城市作橫向比較,才能找準參照坐標。」

  著名學者周思源在信中寫道:「都說大連乾淨,但乾淨絕不僅僅是城市環境的好壞那麼簡單,而是一種品位,是市民素質和城市管理水平的體現……我有一個突出的印象,大連沒有過分追求建造高樓大廈,還保存著過去的美麗和歷史遺留下來的特色,沿海城市中,像大連這樣有特色的城市比較少見,這說明大連市民和管理者非常珍視自己的歷史。」

  一位年輕的「85後」來信說,他之所以選擇來大連工作、生活,很大程度上緣於他來大連旅遊時曾經迷了路,一位熱情的阿姨不僅為他指路,甚至親自把他帶到了目的地。從那一刻起,「我就愛上了大連,愛上了這裡的人們。所以,我如今選擇在大連生活、發展。」

  《士兵突擊》中史今班長的扮演者張譯在信中寫下這樣一個大連人的小故事:一次和大連的朋友在路上開車,朋友突然停了下來,原來是為了去撿路旁的垃圾,這件小事讓他記憶至今。因此,張譯在信中說:「大連,是一個讓我覺得從內到外都乾淨的城市。」

  一封封來信,讓人讀到了太多熱愛大連的理由——不僅僅是旖旎的風光、宜人的氣候、整潔的城市,更有快速發展的經濟、肥沃的創業土壤、良好的社會治安、熱情的市民……

  熱愛一座城市,需要理由,更需要邏輯。

  「我覺得這是一次全體市民參加的『兩會』」——一位市政協委員

  創意之初,編輯部曾經擔心,面對一些轉型期不可迴避的糾結,城市和改革與開放進程中出現的問題,市民能否理性對待?「城市家書」會不會成為大家一個發牢騷的平臺?實則不然——2148封家書在深情回顧大連巨大的改革成就的同時,思考半徑在擴大、深度在下探,更多的是對城市充滿理性的建議和愛的價值考量。

  在談到交通擁堵問題時,來信者沒有一味地抱怨,而是開動腦筋出謀劃策。一位名叫鄒大慶的市民在信中說:「發達國家也有這個問題,我們的鄰居韓國就做得很好:每天車牌尾號跟日期對應的不能出行。這樣,每月3天,一年就是36天,推而廣之,每天道路上就能減少1/10的車輛……」同樣是談交通問題,歐美訪問學者劉建武,來信建議在非紅綠燈的十字路口引入西方國家常用的交通控制系統,即「小紅綠燈(SP)」。他為此給城市算了一筆帳:每個路口硬體投入1萬元,大約需要投入100個路口,再加上軟體投入100萬元,一共是200萬元,如果善於利用此系統,廣告收入大連每年可以收益1000萬元。同時,「這種系統自控性比紅綠燈靈活,安全快速,能減少事故和降低交通費用95%以上。」如果不是把城市當做家一樣熱愛,是絕不可能把帳算得如此精細的。

  一位左眼失明的84歲的老人,無法寫信、不會使用電腦,卻拄著拐杖換乘兩遍公交車來到報社,對著編輯、記者以口述的方式「寫」下了一封特殊的來信。他以自己孫子的經歷,建議有關部門加強對網吧的管理,讓未成年孩子遠離網路遊戲的毒害。一位落款為「普通市民」的來信者,洋洋灑灑寫下了萬言書,反映城市中六大「沒人管」的問題。市國稅局局長丁永安來信探討「大連經濟如何綠色轉身」;遼寧師範大學教授、著名清史專家謝景芳來信為大連留住高端人才獻策;詞作家李雨岷則探討如何增強大連人的自豪感;金牌編劇林和平來信力挺大連在影視拍攝方面得天獨厚的優勢,在信中建議政府加大對不可再生文化資源的保護力度……

  有很多封來信,都沒有具體的署名,而是被「一個愛大連的人」、「一個老大連人」的名稱所代替。2148封信,涉獵的領域無所不及:經濟、文化、教育、科技、交通、環境、醫療、公共設施……一位大連市政協委員在寫信之後又特意打來電話:「通過百姓的民意民智,我已經想好了今年的提案內容,我覺得這是一次全體市民參加的『兩會』。」有些建議刊發後,又有市民來信與之探討商榷。東北財經大學一位女大學生來信說,她是今年新生,正是和同學們在閱讀了這麼多對大連的描繪和建議之後,他們幾位外地同學對大連「由愛生情」,計劃利用周末開始踏訪大連的歷史足跡……

  當理性導引愛的涓涓溪流,匯入大海的不僅僅是力量,也更具有方向。

  「大討論活動抓住了城市化發展過程中最核心的問題」——著名經濟學家茅于軾

  城市家書中,很多市民勇敢地將「手術刀」指向自身。

  那位筆名為「馬路蝦」的司機,在來信中說:「大連城市越來越國際化了,越來越有名氣了,但大連人的素質也要跟上城市的發展腳步,與時俱進……」一些市民在微博中呼籲,大連人應該更加團結,互助友愛,要讓大連人熱情、實在的優良美德保持發展下去。他們說,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了,大家越來越富裕了,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似乎也越來越淡漠了。他們建議街道多搞一些娛樂性溝通活動,增加城市的溫度。一位退休老工人打來電話,以口信的方式留下自己的建議:「每個人都應該從自身做起,為城市這個大家庭作一點貢獻。現在的人們大都比較浮躁,大連人也不例外……」他倡導老大連門前「三包」的做法與精神回歸。

  第一個來信的付珊珊,在信中提到了關於公積金等三個問題。這封信刊登的第二天,市公積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就給付珊珊打去了電話。沙河口區白山路街道居民提出了下水道問題,隔日就有人上門維修。各區市縣、各委辦局都在以他們的「走訪」和「面對面」方式,與「城市家書」互動起來。

  家住中山區的市民喬桂珍等上百位市民來信盛讚這座城市正如火如荼開展的大討論活動。她說:「大討論活動搭建了一個反映民情的平臺,推動了一些老大難問題的解決,體現和檢驗了各級領導的執政能力和水平,讓百姓真切感受到了政府執政為民的真心實意。中山區領導到我們這裡來走訪,當場就拍板要把轄區防盜門都修好,還要投入數十萬元解決後續問題。」最後,她還引用一句網絡語言,「大討論活動真給力!」

  社會各界也紛紛以《寫給大連的一封信》為主題,召開關於企業、關於社區、關於大連的建言獻策會。東軟信息學院某班召開主題班會、白山路街道發起研討會、海晏堂生物有限公司舉行建言會;虎灘樂園「十一」黃金周設置了針對外地遊客的特別徵集信箱;一些行業協會則以召開座談會並聯名寫信的方式,表達他們對這座城市的殷切期盼和信心提振。

  給自己唱讚歌的人,聽眾也許只有自己。「城市家書」短則幾十字,長則洋洋萬言。隨著大討論活動的實至名歸,城市不同層面的走訪與面對面活動的深入,大連這道美麗的風景受到了來自城市內外越來越多關注的目光。

  國內著名出版人、鳳凰周刊主編師永剛,曾參與報導過大連環境主題的三聯生活周刊主筆李菁,分別以《大連應該找到屬於自己的符號》、《大連的文化氛圍應該更濃一些》、《歷史名人來過的足跡最好做些文字說明》、《計程車司機需要職業化》等為題發表精彩觀點,讓大討論活動的深度一探再探。

  央視《新聞調查》節目製片人耿志民給家鄉寫來了感人肺腑的家書。在這封名為《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了為什麼出發》的信中,耿志民飽蘸著對家鄉大連的赤子之愛,道出了身處外地的大連人的心聲。

  耿志民的信件刊發後,他還將大討論活動和報樣圖片與連結發到了自己微博上,立刻引來無數博友的圍觀和轉發。王小昀是一位在上海工作的大連人,她在耿志民的微博中留言說自己就職於《東方早報》評論部,看著這封信,忽然眼睛就溼潤了,不由自主地哼唱起《大連之戀》,她說:「無論大連變成什麼樣子,都為生長於斯而感恩。」有博友在轉發後問:「全國還有多少城市能像大連這樣暢所欲言?」對此,眾多跟帖都表示認同:頂一個!贊!……建議其他城市向大連看齊!

  時值夏季達沃斯論壇正在大連召開,一些與會的中外經企界名流也通過新商報記者捎來他們的口信,暢談對大連這座城市的經濟發展與企業成長的建議與企盼。

  著名經濟學家茅于軾老先生也關注了大連這次全市上下的大討論活動,他遠在千裡之外表達了對大連市委、市政府深入開展大討論活動的敬意:城市發展與民生訴求、人文訴求出現階段性矛盾很正常,關鍵在於怎麼面對。政府能夠和百姓心連心,一起商量著辦,一起尋找科學的解決辦法很重要。大連市委、市政府開展的大討論活動,抓住了城市化發展過程中最核心的問題。他相信,大連一定能順利度過城市轉型期,走上良性發展軌道。

  當自省化為集體的出發,收穫的不止是凝心聚力,更有城市品牌的文化認同。

  「城市家書是大討論活動中大連人的集體創作」——一位有責任感的公務員

  信件摞滿窗臺,郵箱一頁頁刷新。當收到的信件定格在2148封時,新商報編輯部為了表達對活動參與者摯情的感動和對城市崇高的敬意,製作了《此摯,敬禮!》特刊。

  10月24日上午,特刊一走上街頭,編輯部的電話就響個不停。市民姚光巖急切地說:「我正在收集調研寫我的那封信,可別停了啊!」更多讀者表達了同樣的意願,稱每天閱讀一封家書已然成為他們及家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希望還能不斷看到第2149、2150封信……有一位公務員來電話給新商報領導提意見:「城市家書是大討論活動中大連人的集體創作,外地人讀了,能觸摸大連這座城市的熱度;公務員讀了,有一種警示作用,讓他們每天不忘自己的公僕責任;百姓讀了,有一種溫暖效應,喚醒被平等了的尊嚴感,你們一定要繼續下去啊!」

  更令新商報編委會沒想到的是,參與大討論活動的第2149封信當天就來了。作者身份既普通又特別,寫「家書」的是大連市委書記唐軍。有感於市民火熱的愛家鄉情結,他於百忙之中欣然提筆,熱情洋溢的來信既是勉勵新商報的,更是代表市委、市政府寫給踴躍參與大討論活動的全市人民的。他評價來信為:熱情而富有理性,坦誠而不失包容。表示對於市民來信提出的問題,市委、市政府能解決的將及時給予解決,涉及到體制機制層面的問題,也會立即著手研究,拿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和措施。國家權威媒體新華社以《2148封「城市家書」成大連幹群溝通平臺》為題盛讚大連,認為「大連城市管理者虛心傾聽民情民意的胸懷和善於運用媒體的領導方式,將使大連發展得越來越好」。

  大連理工大學教授周晶在西安開往甘肅天水的火車上寫下了他讀完信的感動——「市委書記的回信,讓我看到了大連市委、市政府的人民公僕意識。」大連市企業發展研究會秘書長宋金倫在來信中慨嘆:「唐軍書記的信雖然不到800字,但其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文字所能承載的意義。這代表著大連市委、市政府有決心、想辦法讓大連發展得更好,代表著市委、市政府從管理型職能部門向服務型部門轉變的意識體現。所有的大連人都已經從中受到了鼓舞與感召……」

  路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肖志國、大連新星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迎霞、大連創新零部件製造公司董事長于波、大連中石油崑崙天誠燃氣有限公司總經理金先舟等商企界人士,也在讀到第2149封來信後,第二天就寫來他們的城市家書,表示:「城市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的支撐,作為企業家有義務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事實證明,大連有著優秀的經濟發展土壤,是東北最具創新活力的城市,我們要進一步把企業發展壯大,為城市的經濟發展作出貢獻,用實業來回報這座城市對我們企業家的厚愛。」

  市民陳偉等幾十位市民則代表廣大普通市民,表達著他們的心聲:「我們對市委、市政府更有信心!我們對大連的未來更有希望!我們提的那些問題看來有盼頭了!」而很多年輕人也來信來電或發來郵件,表示在這樣一座充滿溫情的城市求學、創業,令他們感到非常地踏實與驕傲。

  城市家書,是滾燙的民意,是豐沛的民智,是城市胸懷與雅量的檢閱,更是責任與擔當的一次城市精神總集結。它是大連深入開展大討論活動中一朵璀璨的浪花,來自廣大市民熱烈的推動力,來自城市管理者真誠的包容力,共同匯成一股強大的凝心聚力的洪流,激蕩著669萬大連人建設富庶美麗文明大連的前行腳步!

  青山不老,碧水長流。城市家書沒有句號……

相關焦點

  • 大連迷路老人身揣40年前寫給愛人的一封信,看哭無數網友
    9月3日,一位走失的大連老人和他隨身攜帶的物件,通過微博被發布出來後,成為網絡熱點,尤其是老人寫於40年前的一封信,帶給了網友們深深的感動。自2016年開始,文化類欄目《見字如面》就以讀信的形式賺足了觀眾的眼淚,這封信,不用大明星來聲情並茂地朗讀,單單是兩頁紙的文字,就有足以擊潰你心理防線的力量,難怪網友紛紛說:「給我看哭了!」
  • 大連-大連-遼寧頻道
    GDP位居東北第一位,遼寧第二大城市,是遼寧沿海經濟帶的金融中心,航運物流中心,也是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東北地區最大的港口城市。2011年全國兩會,大連被國家定位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龍頭及國家級戰略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的核心城市。夏季達沃斯經濟論壇常駐舉辦城市。
  • 遼寧大連,這10大著名的老字號美食,全吃過你是地道的大連本地人
    大連物產豐富當地出產食品繁多,加上對外開放以後使世界各國的菜餚、中國各地的風味小吃湧進大連。因此在大連就可以吃遍世界美味。傳統與現在、本土與西洋的加工方法在互相滲透,使大連的廚師思路大開,不斷推出創新的新奇食法,從而使國內外遊客和各界美食家們大飽口福。
  • 大連:引領遼寧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國改革報記者近日走訪大連、丹東、營口、盤錦、錦州、葫蘆島沿海六市,深入車間碼頭、田間地頭,體會崢嶸歲月、歷史風雲。本報從今天起推出「東北振興遼寧行」專欄,與讀者一起感受東北全面振興的勃勃生機。今日推出第一篇《大連:引領遼寧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敬請垂注!
  • 遼寧這座城市,面積近1.5個大連,GDP卻不足大連1/9
    遼寧是我國東北地區重要的旅遊省,近年來,隨著東北復興步伐的加深,遼寧的經濟發展受到很多人的關注,特別是大連市的經濟發展不是省會城市,但大連以7668.5億元的GDP居省內經濟排名第一位,大連不僅有很高的經濟水平,觀光風景也受到很多遊客的衷心稱讚, 遼寧省應該參觀的城市還有很多, 今天的小編介紹遼寧最大的城市, 面積大約是1.5的大連,但GDP在800億人以上不到大連的
  • 瀋陽、大連要在世界出名了!恭喜遼寧!
    我叫大連這是我的美景照大連瓦房店螢光海來源:視覺中國大連星海廣場跨海大橋來源:視覺中國有一種享受叫海鮮大咖我叫大連我的未來值得期待夏日到大連海濱看暮靄融了沙灘繁忙的大連港水深港闊,終年不凍貨物吞吐量穩居全國港口前十來源:視覺中國更讓人自豪的是遼寧艦和首艘國產航母都從這裡揚帆
  • 遼寧大連學生交響樂團赴臺交流參訪
    遼寧大連學生交響樂團赴臺交流參訪 2015年02月06日 09:5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2月6日營口消息 日前,應臺北愛樂樂團
  • 遼寧古城大連歷史名人及旅遊勝地---林風驛站
    大連地名變遷 朝代旅順大連~夏青丘(國)夏~秦將軍山漢~魏沓(縣)轄沓渚魏~晉東沓(縣)轄沓渚晉~隋烏石津三山隋~唐都裡(鎮)三山浦遼~明獅子口青泥浦明~俄旅順口青泥窪、大連灣、沙河口俄~日亞瑟(港)達裡尼(港)日~中關東(州)轄旅順(市)關東(州)轄大連(市)中~中旅大(市)中~大連(市)
  • 遼寧師範大學(旅大師專-大連師專-大連師院-遼寧師院)歷史沿
    遼寧師範大學(旅大師範專科學校-大連師範專科學校-大連師範學院-遼寧師範學院)歷史沿革 1951年旅大師範專科學校創建1953年旅大師範專科學校更名為大連師範專科學校1953年遼東師範專科學校、遼西師範專科學校併入大連師範專科學校1953年瀋陽師範專科學校、吉林師範專科學校、哈爾濱師範專科學校、黑龍江省師範專科學校、林口師範專科學校等校的物理、化學科、部分數學科併入大連師範專科學校1957年大連外國語專科學校併入大連師範專科學校1958年大連師範專科學校升格為大連師範學院1960年大連師範學院更名為遼寧師範學院1963
  • 遼寧大連成為黑臉琵鷺育嬰房
    中國臺灣網2月6日大連消息 日前,從相關部門了解到,黑臉琵鷺全球總數續穩定在2720隻左右,但位於其他國家的黑臉琵鷺繁殖地繁育數量都在下降,缺失部分全部由莊河種群補充,遼寧大連黑臉琵鷺保護區意義對於全世界來說都很重要。
  • 臺資不夜城保齡球館助推遼寧大連夜經濟發展
    中國臺灣網1月30日大連消息 由於氣候的原因,北方地區進入冬季後,各種休閒場所比較蕭條冷落,但臺資企業遼寧大連不夜城保齡球館設立以來的17年間,不論什麼季節,都經營得比較紅火,特別是到了寒冷的冬天,為大連「夜」經濟的發展增添了熱度。
  • 臺灣美食節在遼寧大連東港商務區舉行
    臺灣美食節在遼寧大連東港商務區舉行 2014年08月19日 13:2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8月19日大連消息 為期兩個月的臺灣美食節在遼寧大連東港商務區隆重舉行,本屆美食節以「弘揚中國傳統美食文化、促進兩岸經貿文化交流」為主題,旨在將最具臺灣特色的文化、生活與美食呈現給濱城人民。
  • 2020大連高考的啟示
    本文會從這個角度,以大連的各大高校為樣本代表討論一下中間段位的考生何去何從的命運選擇。2019年,24中600分以上324人,育明250人,8中180人,遼師大附中160人。(文理一起)大連理工大學是大連高校中985的代表,2019年在遼寧分數線本部理科620,盤錦校區理科590,文科本部610,盤錦校區不招文科。
  • 大連理工大學和東大躋身全國高校百強,同為985,誰是遼寧最強?
    遼寧有兩所985大學,分別為東北大學和大連理工大學,兩所高校都非常有實力,但是因為同在一省,又都以理科專業為優勢,經常會拿來比較。如今2020年校友會的百強名校名單也已經公布了,遼寧有三所高校上榜,分別為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和遼寧大學,遼寧大學相比較於東大和大連理工還是有不小的差距,因此不在這次比較名單。東北大學和大連理工大學哪個是遼寧最強?
  • 遼寧大連海參全產業鏈產值超200億元
    遼寧大連海參全產業鏈產值超200億元2019-11-09 10:2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遼寧日報        瀏覽量: 13617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從11月初開始,遼寧大連海域進入一年一度的海參秋捕期。
  • 困境中的遼寧高校:大連理工、東北大學、東財、遼大和大連海事
    不過近期東北經濟不景氣後,對東北的高校有一定影響,如果保持住原來的水準,是包括遼寧在內的東北三省都要考慮的課題,現在除了哈工大,其他高校還沒有看到更多的突圍跡象。大連理工大學現在大連理工大學是遼寧省唯一一所入選了一流大學建設A類名單,所以排第一。
  • 遼寧高校排名,中國醫大躋身三甲,「大連男子會計學院」排名第四
    像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等就佔據了東北五強中的三個席位。下面,小編將依據權威的第三方高校評價機構,軟科所提供的遼寧地區的高校排名,給大家分享一些遼寧高校的相關信息。
  • 大連交通大學、遼寧科技大學、遼寧師範大學2021屆保研簡況
    大連交通大學是東北地區唯一一所以軌道交通為特色的高等學校。現有沙河口校區、旅順口校區兩個校區。學校始於1956年的大連機車車輛製造學校。1958年升格為大連鐵道學院,隸屬原鐵道部管理。2000年2月,劃轉為遼寧省政府管理。
  • 遼寧大連推動漁業三產融合發展
    遼寧大連推動漁業三產融合發展2018-12-13 18:3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食品報新聞          針對漁業是傳統優勢產業的特殊地位,大連市積極研究探索,在漁業一產上實施水產健康養殖,提高品質,推行減量增收;在漁業二產上實施品牌戰略,注重科研創新和推進精深加工;在漁業三產上發展休閒漁業、水產飲食文化和開展漁業節慶活動。  大連市加快推進海洋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推動漁業從「獵捕型」向「農牧型」轉變,科學發展現代海洋牧場,全力打造「藍色糧倉」。
  • 「遼寧貝雕之鄉」就在大連這個區
    「遼寧貝雕之鄉」就在大連這個區 2019-09-03 11: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