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郵電大學鄧中亮教授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2021-01-11 華禹教育網
北京郵電大學鄧中亮教授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http://www.huaue.com  2019年11月26日  來源:北京郵電大學   11月16日,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以下簡稱為歐亞科學院(中國))第二十二次院士大會在京召開。北京郵電大學鄧中亮教授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歐亞科學院(中國)執行主席,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欽敏為鄧中亮教授頒發院士證書,並高度讚譽鄧中亮教授在無線網絡定位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

  鄧中亮教授受邀在院士大會上作題為《空間信息與5G融合發展機遇》的報告,全面分析了空間位置信息在智慧社會中將發揮的重要作用,系統闡述了無線網絡定位的科學理論與關鍵技術,著重介紹了無線網絡定位在國防、應急、商業等領域的應用情況。報告得到了院士們的高度認可。

  鄧中亮系我校電子工程學院教授,是無線網絡定位領域學科帶頭人,我國無線網絡定位理論開拓者之一,二十多年來致力於無線通信/廣播網室內外高精度定位科學技術研究。他創立了廣域無線通信網高精度定位理論方法與異構多網多源協同連續可靠定位技術體系,破解了無線通信網與衛星融合無縫定位難題,開拓了廣域無線網絡高精度定位新方向、引領位置服務規模化應用,為我國無線網絡定位躋身於世界領先行列做出了重要貢獻。他以第一完成人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多項,2014年被評為全國十大科技創新人物,2016年獲光華工程科技獎。以第一作者發表3部專著、200多篇論文,獲授權發明專利百餘項。

  國際歐亞科學院成立於1994年,目前已擁有來自歐洲、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澳洲等46個國家的600餘名院士、通訊院士和榮譽委員,已在法國、德國、俄羅斯、中國等15個國家建立了國家科學中心。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於1996年由當時的國家科委批准,目前已建成地球信息科學學部、技術與工程學部、資源與能源學部、經濟學部、生命科學學部、醫學與農學學部和城市科學部等10個學部。

    關於北京郵電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特別說明:由於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相關焦點

  • 祝賀:北京郵電大學鄧中亮教授榮獲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
    祝賀北京郵電大學鄧中亮教授榮獲 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全國創新爭先獎 5月30日,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表彰獎勵大會在京舉行。大會以「科技為民、奮鬥有我」為主題,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等有關領導出席會議。
  • 寧波大學特聘教授馬慶國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近日,寧波大學收到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賀信,該校特聘教授馬慶國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這是該校首次獲得此項殊榮。 國際歐亞科學院成立於1994年,並在15個國家建立了科學中心。1996年,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由中央編辦批准為獨立事業法人機構,並掛靠在中國科學院。
  •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鄧中亮:科研是一種奉獻
    提起「奉獻」二字,恐怕每個人都有他不同的理解:捨己為人是奉獻,愛崗敬業是奉獻,熱心公益是奉獻……而在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鄧中亮看來,科學研究也是一種奉獻,「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貧,不能受社會環境的幹擾」。作為一名在科研第一線奮戰多年的專家,一名在高校從教16年的老師,他認為,這種奉獻精神,正是人才培養的首要重點。
  • 國科大副校長吳嶽良等24名科學家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第二十二次院士大會於11月16日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副校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理論物理中心-亞太地區主任吳嶽良院士等24位中國學者增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其中包括自然地理專家、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所長、國科大博士生導師陳曦研究員;國科大存濟醫學院院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遙感技術與應用專家、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副所長、國科大崗位教授顧行發研究員;海洋科學專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原所長
  •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11月16日,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第二十二次院士大會在京召開。高福等24位中國學者增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這是中國科學家當選人數最多的一次。截至目前,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裡,中國科學家有206人。其中,1996~2009年產生123人;2010~2019年(第十四屆到第二十一屆)8次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院士大會,選舉並產生來自中國的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83人。國際歐亞科學院成立於1994年,擁有來自46個國家的600餘名院士、通訊院士和榮譽委員。
  • 東南大學曹進德教授當選國際系統與控制科學院院士
    未來網高校頻道2月13日訊(記者 耿玥 通訊員 林釗宇)近日,東南大學曹進德教授被評為國際系統與控制科學院院士以表彰其在系統和控制科學的研究和實踐中的傑出貢獻。曹進德現任東南大學首席教授、理學部主任、數學學院院長、中國智能交通協會第二屆專家委員會成員、江蘇省網絡群體智能重點實驗室主任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曹進德教授2018年當選歐洲科學與藝術院院士,2017年當選巴基斯坦科學院院士、並榮獲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2016年當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2015 年當選IEEE Fellow。
  • 南京農業大學周光宏教授當選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17日從南京農業大學獲悉,國際食品科學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IAFoST) 近日公布院士增選結果,南京農業大學周光宏教授當選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IAFoST Fellow)。  國際食品科學院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呢?
  • 北京郵電大學鄧中亮教授團隊榮獲首屆國內室內導航定位比測冠軍
    北京郵電大學鄧中亮教授團隊榮獲首屆國內室內導航定位比測冠軍 http://www.huaue.com  2018年11月27日  來源:北京郵電大學   11月19日至21日,由國家遙感中心和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聯合主辦的國內首屆室內導航定位比測活動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順利舉辦
  • 歐洲科學院院士、IEEE Life Fellow陳關榮教授訪問南京郵電大學
    未來網高校頻道5月8日訊(記者 候智 通訊員 肖敏)近日,歐洲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IEEE Life Fellow、香港城市大學電子工程系講座教授陳關榮訪問南京郵電大學。訪問期間,陳關榮教授圍繞「複雜網絡」主題,為該校廣大教師和研究生作了系列學術報告。
  • 北京科技大學:張躍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於11月22日正式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張躍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技術學部院士。  張躍教授,1958年11月生於湖南長沙,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 吉林大學于吉紅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近日,歐洲科學院(Acadamia Europaea)發布2019年新增院士名單,吉林大學于吉紅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于吉紅,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化學會副理事長,吉林大學未來科學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主任,吉林大學化學學院無機合成與製備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  1985年至1995年在吉林大學化學系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1995年博士畢業後留吉林大學任教。1996年至1998年先後在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和日本東北大學物理系做博士後研究。
  • 西北大學教授趙國春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日前,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新增選院士名單。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大學教授趙國春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是今年固體地球科學領域唯一入選的中國科學家。此次共有來自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37位科學家入圍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增選名單,其中有7位來自中國。趙國春,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大學講座教授,西北大學教授。
  • 華中科技大學羅俊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華中科技大學羅俊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羅俊教授光榮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隨著羅俊教授的當選,目前該校已有兩院院士11人。  羅俊教授,1956年出生,博士生導師,長江特聘教授。1982年華中工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前身)物理化學系應用物理專業獲學士學位;1985華中工學院物理系引力物理專業獲碩士學位;1999年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獲博士學位。
  • 中國科大名譽教授安東·塞林格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19年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正式對外公布,中國科大陸夕雲、葉向東、楊金龍、俞書宏4位教授,以及常進、陳學思、相裡斌、吳宜燦4位雙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名譽教授安東·塞林格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安東•塞林格(Anton Zeilinger),奧地利籍,物理學家。
  • 美國科學院公布新一批院士名單,中科院曹曉風及五名華裔教授當選
    大數據文摘出品4月27日,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公布了最新當選的120名院士及26名外籍院士名單,以表彰他們在原創研究中的傑出成就。我國中科院院士曹曉風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現年55歲的曹曉風,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也是植物表觀遺傳學家。
  • 山東理工大學教授蘭玉彬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中青在線訊(通訊員 範衛波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邢婷)10月22日,北京時間晚10時,巴黎時間下午4時,歐洲科學藝術與人文學院(簡稱歐洲科學院)在法國巴黎舉行授勳儀式,山東理工大學校長特別助理、農業工程與食品科學院院長蘭玉彬教授當選為2018年歐洲科學院院士。
  • 同濟大學兩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兩校友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同濟大學兩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兩校友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http://www.huaue.com  2015年12月10日  來源:同濟大學
  • 燕山大學田永君教授 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11月28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17年新增院士名單,共有61人新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田永君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田永君是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北省首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德國洪堡學者、省高端人才、省管優秀專家、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016年度河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獲得者。
  • 蘇大兩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中國江蘇網訊 8月26日,蘇州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時玉舫收到歐洲科學院院長發來的賀信,祝賀他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29日,蘇州大學功能納米與軟物質研究院教授遲力峰也收到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的好消息。
  • 中山大學:宋爾衛、戴永久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當選院士名單。中山大學宋爾衛教授、戴永久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宋爾衛院士簡介其研究成果多次發表在Cell、Cancer Cell、Nature Immunology、Nature Cell Biology、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等國際著名學術期刊,曾兩度入選全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2008年及2018年),並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曾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獎」及「談家楨生命科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