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桃溪流域治理到縣域發展布局 永春打造「清明上河圖」

2020-12-13 東南網

吾峰鎮去年投資600萬元,建成永春縣首個溼地公園。

東南網3月26日報導(福建日報記者 薛東 何祖謀 林麗明 通訊員 施由森文/圖)

穿城而過的桃溪,是永春人的母親河,泉州市600萬人口飲水的重要水源地。永春縣計劃投資30億元,用3-5年撬動桃溪流域綜合治理。經過兩年多的項目推進,桃溪舊貌變新顏,並串起106個美麗鄉村,一幅現代版的「清明上河圖」,正沿著桃溪兩岸徐徐展開……

會呼吸的河道構建生態屏障

桃溪之畔,碧草青青、百花飄香,魚遊淺底、白鷺紛飛……在桃溪流域綜合治理石鼓段,人們悠閒地看水、聽水、親水。

而此前,這裡的情形大相逕庭。永春水利局工作人員吳生偉告訴記者,石鼓鎮曾修建了一座小型水電站,桃溪石鼓段的大部分流水都被截留用於發電,導致下遊水流減少,河灘積淤嚴重。

隨著桃溪流域加快水治理進程,石鼓鎮決定關閉這座小型水電站。「關了水電站,水流大了,生態得以修復,水也乾淨了。」

除了延伸,還有提升。桃溪河下遊東平治理示範段,在保持岸邊老樹、河中卵石等原生態景觀的基礎上,新建防洪堤、親水平臺、濱水步道等。「為避免防洪堤人工痕跡過多、整體景觀生硬等問題,東平段將在河道的日常流動水位線下鋪設垂直擋牆式防洪堤,兩岸防洪堤直接採用生態混凝土,可自然生長草皮,讓整體景觀更加柔美。」吳生偉說。

永春還把文化、旅遊與桃溪流域綜合治理相結合,在桃溪兩岸規劃建設樟香桃苑、白鶴曲苑、鄉愁寄園和溪畔潺園等系列文化主題公園。同時,建設留安大橋至石鼓橋段、東平試驗段、八二三東路木棧道等城市慢線系統,打造休閒慢生活。

整治桃溪流域,並非各自為政、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應景式、補缺式的修修補補,而是一次以多元治水、綜合治理為主要特點的系統工程。

「桃溪流域綜合整治的願景是,在晉江東溪上遊的崇山峻岭中描繪一幅永春版的清明上河圖,實現為下遊百姓送上一泓清水,為環境改善、生態提升提供一個保障,為展示歷史文化風貌騰出一片空間,為經濟社會發展開闢一方天地,為沿岸居民宜居宜業構築一道風景的『五個一』效應。」永春縣委書記林錦明說,按照「安全水利、生態水利、民生水利、景觀水利」的理念,統籌山、水、田、林、路以及城市、村鎮規劃,把桃溪建設成會呼吸的河道,成為展示永春形象、提升綜合發展能力的魅力之溪,並為下遊地區構建一個良好的生態安全屏障。

「山頂村」搬鎮區「多難」變成多贏

桃溪水治,兩岸將整合出可開發土地4000多畝,環境優化推動土地升值,可實現土地收益32億元。整治中新增的土地,通過用途流轉、集約使用,可在不同村、鎮進行調整。換言之,永春從桃溪流域治理發展成全縣布局。

在桃城鎮濟川村,新整理出的土地,一部分成為縣工業園區分園,另一部分被用於村裡的產業服務基地。濟川村建有兩座大樓,建築面積9700平方米,出租給企業做經濟總部,租金不菲。村幹部介紹,這裡面有其他鄉鎮和村的股份,他們利用鄉村整治契機,有的用新生土地指標交換,也有直接用現金投資入股的,而濟川村佔50.1%來控股。

「現在可好了,從山上『飛』到鎮區,住進潔淨、美麗的小區,孩子上學方便,用水用電方便。」說起東平鎮文峰村的現狀,文峰村黨支部書記黃良鬥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文峰村位於海拔700多米的高山上,地勢陡峭,山路九曲十八彎。「外遷的人越來越多,赤腳醫生也走了,小學合併了,打工難、就學難、就醫難,成了名符其實的『多難村』。」說起以前的文峰村,黃良鬥直搖頭。

在生態建設中,永春縣決定對文峰村進行整體搬遷,村裡「借」用東平鎮從桃溪整出的33畝土地蓋起66棟新房,讓全村182戶713人都住進新小區。

「雖然從山區搬下來了,但原來在山上的林地、山地都保留著。」黃良鬥告訴記者,「而且搬遷後還復耕出土地48.82畝,群眾得到補償250多萬元,所以才蓋起了這些新居。」

復耕出來的土地,村裡集中委託給能人統一種植黃花菜,收益按比例分成。對於村民在山上不方便管理的田地,文峰村進行統一管理,承包給有實力的企業,規模化發展立體農業、循環農業。村裡由此而剩餘出來的勞動力,恰恰又是縣城企業最需要的。

「附近就是工業區,村民就業方便,企業招工也方便。『飛』出來,就是多贏。」黃良鬥說。

美麗鄉村建設獲得美麗效應

桃溪流域綜合治理,提升了永春的生態環境。目前,永春縣森林覆蓋率達69.2%,是全國綠化模範縣、國家級生態縣。

生態紅利正在釋放,經濟效益已經凸顯。看到永春從泉州的後花園向泉州御花園邁進,不少大企業紛紛入駐淘金,包括碧桂園生態社區、雲河谷生態旅遊、古樹名木溼地公園、天沐溫泉等4個總投資達76.6億元的「三維」大項目去年來先後落地。

同時,永春縣把握住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優勢,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業。2013年,全縣旅遊總收入達18.89億元。

「整治不單是為了改善水生態,更要讓流域內118個村莊的百姓受益。這是桃溪流域治理和美麗鄉村建設一起推進的原因所在。」林錦明說,得益於桃溪流域綜合治理,永春縣美麗鄉村建設正在獲得美麗效應。

吾峰鎮位於永春縣城的北部,距離縣城10多公裡。近年來,村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居住環境卻並不令人滿意。隨著桃溪流域多元治水推進,吾峰鎮對霞陵溪進行整治,並投入350萬元,在各個村莊建設每天可處理汙水80噸的農村高效分散式生活汙水處理系統。

溼地公園所在的雙溪口靠近鎮中心,以前不僅有一些臨時搭蓋的房屋,還有不少旱廁和養豬場,生活汙水甚至垃圾直接排進霞陵溪中,溪水非常渾濁。為此,吾峰鎮去年投資600萬元,建成全縣首個溼地公園,集溼地生態資源保護、科學研究、科普展示和旅遊休閒等多樣功能。

走進仙夾鎮山後村,一個面積約2900平方米的人工湖撲入眼帘,青山倒映綠水,清脆鳥鳴不絕於耳。村民郭金貴開心地說:「人工湖原是個『垃圾場』,改造後成為休閒好去處。」

在桃城鎮豐山村,小橋、流水、風車、荔樹,構成一幅優美的田園風景畫。「等到山上的幾十畝茶花盛開,那才美不勝收!」村民自豪地說道。

據了解,兩年來,永春縣有20個縣級示範村、86個鄉鎮級示範村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並將帶動全縣236村(居)的美麗蝶變,讓生態良好的永春更添魅力。

相關焦點

  • 泉州永春人的「母親河」桃溪,重新煥發光彩!
    桃溪,是永春人的「母親河」。永春,古稱桃源,這個充滿詩意的名字正是來源於「眾水會於桃溪一源」。
  • 永春桃溪溼地公園通過2020年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驗收
    永春桃溪溼地公園通過2020年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驗收(圖為東關段自然溼地景觀 謝大顯 攝)相關閱讀福建永春桃溪國家溼地公園位於泉州市永春縣東部,是泉州市唯一國家級溼地公園建設試點。(圖為縣城段景觀 謝大顯 攝)溼地公園概況福建永春桃溪國家溼地公園範圍主要包括桃溪、霞陵溪、五一水庫及周邊的部分生態公益林和綠地,總面積332.1公頃,其中各類溼地面積238.7公頃,溼地率為71.8%,包括永久性河流和庫塘,是閩南山區典型的河流—庫塘溼地生態系統。溼地公園生態區位突出,具有優越的自然條件和良好的生態區位優勢。
  • 福建永春桃溪溼地公園試點建設穩步推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泉州市訊(記者郭紅燕)  福建省泉州市正在進一步完善國家溼地公園永春桃溪溼地公園建設和保護管理,全力把桃溪國家溼地公園建設成為人民群眾共享的綠意空間。他們的做法有,一是強化有效管護,持續開展受損溼地修復,重點做好棲息地修復,建立健全溼地公園長效管護機制,落實管護責任,加強日常巡查與督導檢查,提升管理水平。
  • 國外流域地區開發與治理經驗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長江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物基因寶庫和生態安全屏障,也是國土空間開發重要的東西軸線,在區域發展總體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推動長江經濟帶的治理和發展,不僅可以縮小我國地區差異,優化經濟結構,也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
  • 寧波寧海以水為媒 打造美麗河湖經濟帶
    原標題:投入上百億元開展全流域協同式治水寧海以水為媒 打造美麗河湖經濟帶 10上月底,寧波寧海桑洲鄉村美食節在風光秀麗的清溪河畔啟幕,蝦皮麥餅、松花麻餈、艾草麥糕等美食吸引了數千名遊客駐足品嘗。 水清岸潔的清溪,已成為寧海美麗河湖經濟帶上的一個節點景觀。
  • 以流域治理推動全流域高質量發展——訪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以流域治理推動全流域高質量發展——訪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歐陽雪梅歐陽雪梅 圖/張楊專家簡介:歐陽雪梅,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第三研究室主任、研究員,當代中國文化建設與發展史研究中心主任,「兩山」理論與流域治理、流域治理與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有怎樣的內在聯繫?湖南日報記者近日就此採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歐陽雪梅研究員。
  • 永春人的不解「桃」緣
    桃城勝地桃溪來 桃溪兩岸桃花開 比如最常見的,在介紹永春基本情況的文章中最流行的開頭方式就是「永春古稱『桃源』」。又如,永春制定的縣域發展目標是「鄉愁故裡 生態桃源 美麗永春」…… 「永春 - 桃源」,總是兩兩相隨,步步緊跟。這是怎麼回事呢?還要從永春的歷史說起。 隋開皇九年(589),劃南安西北二鄉設置一個場。
  • 強化一體化治理思維 「永定河模式」提升流域治理成效
    本報記者 潘之望攝「目前全國120多萬省、市、縣、鄉、村5級河長中,還少有整條河的河長,更沒有跨行政區的河長。永定河聯通五省區市,我個人認為可以考慮設一名總河長,全權負責組織協調永定河的水治理。」在日前舉行的2020第二屆永定河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馬建堂提出了這樣一個設想。
  • 全面排查整治入庫小流域 保障水庫水質安全
    我市將組織實施山美水庫周邊區域農村環境連片治理  11月底全部取締惠女水庫內的網箱養殖   本報訊 (記者曾聰虹 蔣力耘 通訊員林志東)山美水庫、惠女水庫是我市重要飲用水源,其水質狀況攸關我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
  • 整治富河流域 落實綠色發展,陽新縣打造美麗河湖畫卷
    目前,一幅水清、岸綠、景美的河湖畫卷在陽新縣徐徐展開。陽新縣委書記王建華說;"堅持富河流域系統推進水資源保護、水汙染防治、水生態修復,給力長江流域生態系統保護,實現人與水共融、經濟與發展共贏的新格局。"
  • 「清明上河圖」的「清明」怎樣翻成英語?
    他還指出,關於「清明」二字的來歷有二:一、是張擇端在進獻畫時為得到皇帝的賞識所以加上了「清明」二字;二、張擇端在將畫進獻時並沒有「清明」二字,只叫「上河圖」,皇帝看到畫上的繁榮景象,因宋代喜歡粉飾天下,所以皇帝在「上河圖」這個名字的基礎上加上了「清明」二字。
  • 觀點|打造「清明上河圖」式的潮州民宿集群
    他認為在鄉村、小鎮發展民宿集群,選擇合適的土地來開發是非常有潛力的。李超也提出,可培養鄉村旅遊人才,「讓遊客在鄉村也待得下去,政府做好基礎設施,我們做好經營。」  羅健強提出,潮州缺乏連片的民宿集群。「從以前的一些旅遊城市發展民宿的案例上我們可以看到,在後期協調民宿發展與居民居住是要付出很大成本的。
  • 六安杭埠河、豐樂河治理工程列入國家實施方案
    在2016年「6﹒30」大水中,豐樂河幹流雙河圩、新塘圩、柏林圩、桃溪圩潰堤行洪,受災群眾5萬人、受災面積5萬多畝、直接經濟損失達30多億元。為解決杭、豐兩河流域防洪保安問題,自2015年起,市水利部門就積極謀劃項目爭取國家投資對兩河進行治理。
  • 溼地公園,塑造美麗永春新幹線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正在試點建設中的永春桃溪國家溼地公園。&nbsp&nbsp&nbsp&nbsp吾峰鎮位於縣城北部,距縣城10多公裡,永春的母親河桃溪主要支流之一的霞陵溪源頭就位於該鎮。為保護當地良好的生態和霞陵溪的水質,2013年吾峰鎮投入600多萬元對旱廁和養豬場進行改造,利用原有的地形和水文條件築了個攔水壩,在壩內建起全縣首個溼地公園。
  • 永春:一條溪成就一條街 五裡長街盡鄉思
    這裡有多家百年老店,經營傳統工藝,售賣風味小吃,不乏儒商文賈,儼然一幅永春版的《清明上河圖》。」今年74歲、曾參與編著《魅力五裡街》的林志恩說,自元末明初以來,五裡街就成為閩南的商貿重鎮,這與這裡有條桃溪是密不可分的。桃溪是永春的母親河,也是晉江的上遊。早時,這裡溪床寬闊,溪水湍急。順著桃溪水往東南漂流,可經南安並最終到達泉州港口。
  • 打造山區教育發展的「永春樣本」:讓下一代贏在起跑線上
    打造山區教育發展的「永春樣本」 讓永春下一代贏在起跑線上 又一名永春狀元!「通過優化提升中心城區教育資源、加強學校精細化管理、培育名師群體和特色學校等綜合措施,全力推動教育均衡發展、科學發展,打造山區教育發展的『永春樣本』。」永春縣委書記林錦明說。2013年以來,永春縣共籌集教育建設資金2.7億元用於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其中新建校舍8.8萬平方米。2015年底,永春成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
  • 南寧全面打造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圖)
    100%,長制久清的河段有27段;南寧市、桂林市、賀州市正在全面打造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各市因城施策開展治理後,水質有了明顯改善。其中,南寧市採取全流域全要素治理方式和PPP模式,打造了那考河、沙江河成功治水的案例。2017年,那考河項目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範例。
  • 賓川桑園河流域河道治理工程EPC項目開工
    本報訊(通訊員 張興祥 蘇暢)12月9日,賓川縣桑園河流域河道治理工程EPC項目全面開工儀式在力角鎮舉行,標誌著賓川縣第一件設計施工總承包(EPC)水利項目落地實施。據了解,賓川縣桑園河流域河道治理工程是全州乃至全省以流域為單元、創新採取EPC模式對河道進行集中系統治理的首件工程。通過積極爭取,桑園河流域河道治理工程納入國家「十四五」《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實施方案》進行建設,規劃治理河道總長94.7公裡,總投資3.85億元,工期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