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6家上市公司看我國模擬IC市場

2020-12-22 騰訊網

來源:內容來自半導體行業觀察(ID:icbank)原創,作者:邱麗婷,謝謝!

在半導體領域中,模擬晶片是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協會(WSTS)公布的預測顯示,2020年半導體領域市場規模達到4259.66億美元, 其中模擬晶片貢獻了508.08億美元,這一數字將預計將在2021年達到538.09億,增速為5.9%。

模擬晶片簡介

模擬晶片種類繁雜。按照傳輸弱電信號和強電能量的角度分,模擬晶片分為信號鏈模擬晶片與電源管理模擬晶片。

其中信號鏈類又可分為放大器、數據轉換器、模擬開關、接口、小邏輯晶片等,電源管理類可分為交直流轉換器、LED驅動器、電機驅動器、開關穩壓器、LDO線性穩壓器等, 而在這些細分之下又可進一步細分為各類產品。

這些種類繁雜的模擬晶片可以執行信號放大、轉換、 設備驅動等功能,是各類電子產品必不可缺的零部件。

來源:國元證券

由於類型繁雜的特點,目前尚未出現能統領全球的模擬晶片領先企業。不過,國外廠商在全球中佔據較大份額。

不過,模擬晶片市場的需求增長與其他晶片相比更穩定,觀察歷史數據可以發現,模擬晶片市場的變化波動率比半導體整體市場更小。因此,國內廠商仍然存在趕超的可能性。

模擬晶片市場規模 來源:WSTS

目前,中國市場佔全球的比例超過1/3,是全球模擬晶片市場規模最大的區域。與全球市場情況類似,國內模擬IC市場的競爭格局分散,並不存在壟斷。但許多頭部企業在銷售規模方面擁有較強競爭力,它們擬通過募集資金,建設模擬集成電路產品開發與產業化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等,將增強其在全球模擬晶片市場中的競爭力、為其帶來更多機遇。

國內模擬IC廠商業績大漲

目前,在國內模擬晶片市場中,已經有多個細分領域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公司,某些產品的性能甚至已處於全球領先的水平。

例如,聖邦股份產品多而全;芯朋微的電源管理新產品在家電領域已處於領先地位;思瑞浦的信號鏈產品已成為國內通信大客戶的重要供應商;芯海科技的ADC晶片精度已達全球先進水平。

當然還有更多公司,半導體行業觀察梳理了國內主要的上市模擬晶片廠商,梳理了它們的主要產品與目前上市狀態以及下一步計劃等等。當然,有一些正在準備上市的廠商。如下(排名不分先後):

1、聖邦股份

受益於模擬晶片國產化進程的加快,聖邦股份業績保持較高增長水平, 2020 年 10 月 28 日,聖邦股份發布三季報。2020 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 8.6 億元,同比上升 61.6%;歸母淨利潤同比大幅上升 72.7%至 2.1 億元; 扣非淨利潤為 2 億元,同比上升 78.4%。總體來看,Q3 業績環比高速增長,高景氣度持續。同時毛利率提升明顯,研發費用率穩步提升。

聖邦股份目前擁有16大類1200餘款在銷售產品,產品廣泛應用於消費類電子、通訊設備、工業控制、醫療儀器、汽車電子等領域,以及物聯網、新能源、可穿戴設備、人工智慧、智能家居、無人機、機器人、5G通訊等新興電子產品領域。

目前,聖邦股份重點推進核心技術研發。公司在信號鏈及電源管理兩大領域,針對市場需求,持續提升產品在高效率、低功耗以及小尺寸等重點性能,完成了百餘款新產品的研發,幫助公司持續拓展在 物聯網、可穿戴設備以及智能家居等新興市場。

2、晶豐明源

2020 年 10 月 27 日,晶豐明源發布三季報,2020 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 7.07 億元,同比增長 15.11%;歸母淨 利潤 2988.75 萬元,同比下降 56.80%;若剔除股權激勵費用,公司前三季度歸母淨利 8734.05 萬元,同比增長 26.22%;扣非淨利 6270.47 萬元,同比增長 1.15%。單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 3.24 億元,同比增長 59.00%;歸母淨利 2045.03 萬元, 同比下降 26.04%;扣非淨利 897 萬元,同比下降 56.91%。

晶豐明源是國內領先的電源管理驅動類晶片設計企業之一,主營業務為電源管理驅動類晶片的研發與銷售。目前產品主要包括LED照明驅動晶片、電機驅動晶片等電源管理驅動類晶片。其中主要產品為led照明驅動晶片,被譽為LED照明產品的心臟。

2020 年,晶豐明源通過外延併購+內生加大研發,開發 AC/DC 新業務,並重點局家電和快充市場,有望複製於 LED 市場的成功。快充方面,受益手機續航能力需求提升,高功率快充發展迅速。目前公司 5W、10W 產品已開始銷售,18W 以上快充也在驗證過程中,預計明年貢獻營收,公司將充分享受快充是市場快速 成長機遇。家電方面,家用電器有著旺盛的 AC/DC 晶片需求,過去家電 AC/DC 市場長期由國外廠商佔據,而當前國內終端廠商加大國產扶持力度,晶豐明源正試圖抓住國產替代窗口期積極布局。

3、芯朋微

10月25日,芯朋微披露三季報,該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7967.12萬元,同比增長20.24%;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35.92%至5926.83萬元。2020年Q3該公司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61.55%,業績創歷史新高。芯朋微表示,今年前三季度盈利增長主要得益於空調、冰箱等大家電電源管理晶片及適配於快充充電器電源管理晶片銷售額增加。

芯朋微目前研發了四大類應用系列產品線,包括家用電器類、標準電源類以及移動數碼類和工業驅動類。公司產品已經廣泛應用於家用電器、手機及平板的充電器、機頂盒及筆記本的適配器、移動數碼設備、智能電錶、工控設備等眾多領域。

2020年07月21日,芯朋微融資7.98億人民幣正式IPO上市,在之後的2020年09月30日,其再次融資成功,不過金額未披露。

近來芯朋微不斷將重心轉移至高毛利的家電及工業驅動類產品。家電市場繁榮推動行業高景氣的同時,芯朋微也將獲益匪淺。在家用電器領域,該公司率先與美的合作,目前公司在該領域已拓展至業內大部分的家電行業知名客戶,包括格力、蘇泊爾、九陽等,其產品在家用電器行業的優勢進一步鞏固。

4、上海貝嶺

10月30日,上海貝嶺發布三季度業績公告稱,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約8.97億元,同比增長13.74%;淨利潤約1.35億元,同比下降23.81%;基本每股收益0.191元,同比下降23.90%。

上海貝嶺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公司目前集成電路產品業務覆蓋計量及SoC、電源管理、通用模擬、非揮發存儲器、高速高精度ADC五大產品領域,為客戶提供模擬和數模混合集成電路及系統解決方案。

8月6日,上海貝嶺發布關於收購南京微盟電子有限公司100%股權暨關聯交易之資產過戶完成的公告。南京微盟擁有AC系列、DC系列、數模混合三大產品線,與公司的產品互補性較強。通過收購南京微盟,上海貝嶺電源管理晶片「一站式」定製方案提供能力進一步提升。

5、全志科技

8月24日,全志科技發布半年度業績報告稱,2020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8605萬元,同比增長4.8%,營業收入約為5.99億元,同比下降12.51%,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260元,同比增長4%。

全志科技堅持核心技術長期投入,在超高清視頻編解碼、高性能CPU/GPU/AI多核整合、先進工藝的高集成度、超低功耗、全棧集成平臺等方面提供具有市場突出競爭力的系統解決方案和貼心服務。按下遊應用領域不同,目前公司的產品已形成智能終端應用處理器晶片、智能電源管理晶片、無線通信產品、存儲晶片、4GLTE晶片五大主要業務板塊,其中智能終端應用處理器晶片2019年營收佔比達67.34%,是公司最主要的產品。

目前,公司圍繞智能大視頻戰略,持續根據客戶需求投入研發,在各個業務領域推出具有競爭力的新產品及新方案,主要產品廣泛適用於智能硬體、平板電腦、智能家電、車聯網、機器人、虛擬實境、網絡機頂盒以及電源模擬器件、無線通信模組、智能物聯網等多個產品領域。

6、中穎電子

8月20日,中穎電子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55,004,433.45元,同比增長16.9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3,965,515.33元,同比增長7.06%。

中穎電子的主要產品為工業控制級別的微控制器晶片和OLED顯示驅動晶片。公司微控制器系統主控單晶片主要用於家電主控、鋰電池管理、電機控制、智能電錶及物聯網領域。OLED顯示驅動晶片主要用於手機和可穿戴產品的屏幕顯示驅動。

7、瑞芯微

瑞芯微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為 12.25 億元,同比增長 30.43%;第三季度營收 5.51 億元,同比增長 50.91%;公 司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的淨利潤為 1.89 億元,同比增長 48.67%; 第三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 9558 萬元,同比增長 57.06%。

瑞芯主要產品為智能應用處理器晶片、電源管理晶片及其他晶片,其中智能應用處理器晶片的營收規模歷年都佔據80%以上,因此著重分析其業務對公司業績的影響。

今年,瑞芯微共獲得兩輪融資,2020年2月7日,獲4.07億人民幣融資成功IPO上市,2020年6月30日,再次獲得融資,金額未披露。

在財報中,瑞芯微表示,快充晶片與 ToF 應用相關產品為公司未來增長點。2016 年底,公司與國內 主要手機廠商之一的 OPPO 達成戰略合作,為其定製開發了低壓大電流高 集成度快速充電管理晶片。其認為「手機快充」與 ToF攝像頭為未來市場發展趨勢。

8、富滿電子

10月26日,富滿電子發布2020年三季度報告,公告顯示2020年1-9月實現營收512,936,923.53元,同比增長23.0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1,526,071.01元,同比增長152.67%。其中第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7,027,525.16元,同比增加197.78%。

富滿電子目前的主營業務為高性能模擬及數模混合集成電路的設計研發、封裝、測試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電源管理晶片(PMIC)、LED控制及驅動晶片、MOSFET、射頻前端晶片等IC產品,產品廣泛應用於3C電子及配件、戶外廣告、辦公展示、汽車電子等各類終端電子產品之中。

2020年6月30日,富滿電子進行曾進行一筆融資,金額未披露。

9、思瑞浦

2020 年 10 月 28 日,思瑞浦發布第三季度報告,2020Q3公司營業收入為 4.55 億元、 同比增長 145.17%,其中第三季度營業收入為 1.53 億元、同比增長 72.69%。2020Q3 公司歸母淨利潤為 1.63 億元、同比增長 285.22%,且扣非歸母淨利潤同 比增速高達 319.76%,維持盈利預測不變。

思瑞浦在放大器、比較器市場中是我國第1、亞洲第9、全球第12大模擬晶片設計商,目前已推出900多款可供銷售的產品型號。華為旗下哈勃投資持有思瑞浦8%股權。

2020年09月21日,思瑞浦融資23.14億人民幣成功IPO上市。受益於成功上市融資以及 H 客戶的大幅放量,思瑞浦積極擴充研發人員、提升 研發實力,有更多的研發資源可投入到非 H 客戶,開始逐步在伺服器、工業、 家電等泛工業賽道發力,全面優化產品布局和客戶結構。根據三季報所述,受研發人員的增加以及職工薪酬的提升等影響,2020Q3 公司研發費用達8794萬元、 同比增長78.91%,將對公司未來的長期發展起到極大的助力作用。

10、芯海科技

10月29日,芯海科技發布2020年三季度報告,公告顯示2020年1-9月實現營收253,695,007.69元,同比增長66.8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0,692,036.60元,同比增長216.62%。

芯海科技擁有完整的信號鏈晶片設計能力,核心技術為高精度的ADC技術及高可靠性MCU技術。芯海科技擁有完整的信號鏈晶片設計能力,核心技術為高精度的ADC技術及高可靠性MCU技術。

國內在高精度ADC設計領域技術薄弱。2007年芯海科技在國內推出了24位低速高精度ADC晶片CS1242,有效位數為21位,打破了中國中高端衡器晶片市場被外國企業壟斷,完全依靠進口的格局。後來該公司自主研發的24位高精度ADC晶片CS1232在有效位數上已經達到了23.5位,目前處於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可以廣泛應用於人體成分分析儀器、溫溼度測量、電錶計量、醫療檢測器械、壓力觸控、地質勘探等。

目前為止,芯海科技進行了兩筆融資,2020年03月31日,進行過一次未披金額的股權融資,2020年09月28日,融資5.71億人民幣進行IPO上市。

11、卓勝微

2020 年 10 月 26 日,卓勝微發布三季報。2020 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 19.7 億元,同比上升 100.3%;歸母淨利潤同比大幅上升 122.4%至 7.2 億 元;扣非淨利潤為 7 億元,同比上升 120.5%。

卓勝微重視研發,研發支出與研發人員數量持續提升,擁有多項核心技術,發明了 拼版式射頻開關實現方法、率先基於 RF CMOS 工藝實現了 LNA 的產品化。擁 有穩定的供應鏈和優質的客戶體系。公司募投提升拓展公司產品線:著力濾波器 新產線,打造射頻模組驅動公司成長。研發 PA 新產品,追趕全球龍頭。5G 變革 下對原有開關及 LNA 技術升級,同時研發新品。布局 IoT 方向的 Connectivity MCU,研發升級滿足市場需求。

卓勝微擬定增募集 30 億元資金,投入高端射頻濾波器晶片研發以及 5G 通信基站射頻器件 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中,本次項目實施將進一步完善公司產品布局,為 現有業務產生協同效應,提升公司在市場上的技術競爭力。

12、韋爾股份

2020年10月29日,韋爾股份發布三季報。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39.7 億元,同比上升 48.5%;歸母淨利潤同比大幅上升 1177.8%至 17.3 億 元;扣非淨利潤為 15.9 億元,同比上升 2471.1%。

主營產品包括保護器件 (TVS、TSS)、功率器件 (MOSFET、Schottky Diode、Transistor)、電源管理器件 (Charger、LDO、Buck、Boost、Backlight LED Driver、Flash LED Driver)、模擬開關等四條產品線,700多個產品型號,產品在手機、電腦、電視、通訊、安防、車載、穿戴、醫療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其財報指出,韋爾股份將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從模擬 IC 到功率 IC 再到射頻 IC,深耕半導體領域加快產業優質資源的有效整合。其中,在電源管理領域,公司 LDO/OVP 產品出貨量均穩居國內設計公司前列,上半年公司推出用於超高像素手機攝像頭 CIS 供電的 LDO,同時推出超低功耗 LDO 主要應用於智能穿戴及 IoT 領域;在 TVS/MOSFET分立器件領域,公司緊抓國產進口替代機遇,切入消費/安防/網通等多個應用領域。

13、華潤微

7月28日,華潤微電子披露中報,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63億元,同比增長16.0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4.03億元,同比增長145.2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為3.45億元,同比增長466.46%;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達到5.11億元,同比增長573.74%。

作為國內領先的功率半導體企業,華潤微電子持續保持高強度的研發投入力度。僅在今年上半年,公司研發費用2.27億元,對應研發費用率7.41%,並常年保持在7%以上。

華潤微電子是中國領先的擁有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等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能力的半導體企業。目前,公司合計擁有1100餘項分立器件產品與500餘項IC產品,是國內產品線最為全面的功率分立器件廠商之一。

2020年2月27日,華潤微融資43.13億人民幣成功IPO上市。近日,華潤微50億定增申請獲受理。公告顯示,華潤微電子功率半導體封測基地建設項目總佔地面積約100畝,規劃總建築面積約12萬平方米。項目預計建設期為3年,項目總投資42億元,擬投入募集資金38億元,其餘所需資金通過自籌解決。項目建成並達產後,主要用於封裝測試標準功率半導體產品、先進面板級功率產品、特色功率半導體產品,生產產品主要應用於消費電子、工業控制、汽車電子、5G、AIOT 等新基建領域。

14、聞泰科技

2020年10月31日,聞泰科技發布三季報。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86.2 億元,同比上升 76.6%;歸母淨利潤同比大幅上升 325.8%至 22.6 億 元;扣非淨利潤為 20.6 億元,同比上升 310.9%。

聞泰科技主營半導體和產品集成兩大業務板塊,目前已經形成從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半導體封裝測試到通訊終端、筆記本電腦、IoT、智能硬體、汽車電子產品研發製造於一體的龐大產業布局。

2020年7月27日,聞泰科技曾獲得一筆融資,金額未透露。隨著聞泰科技完成對安世剩餘股權收購,公司將進一步發揮聞泰與安世的協同整合效應。公司將繼續加強在第三代半導體產品和 SiP 封裝等創新方向的布局。

15、士蘭微

10月29日晚,士蘭微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9.64億元,同比增長33.29%;實現歸母淨利潤4427.33萬元,實現歸母扣非淨利潤458.68萬元,較上年同扭虧為盈。

士蘭微主要產品是集成電路以及相關的應用系統和方案,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領域:以消費類數字音視頻應用領域為目標的集成電路產品,包括以光碟伺服為基礎的晶片和系統。量大面廣的消費類集成電路產品,以及基於公司投資的集成電路晶片生產線的雙極、BiCMOS和BCD工藝為基礎的模擬、數字混合集成電路產品。公司兩項新興業務半導體分立器件及高亮藍綠晶片呈快速增長態勢,半導體分立器件與LED晶片收入在公司收入結構中所佔比重也逐年上升。

16、賽微微電子

賽微微電子於2020年8月19日披露中報,公司2020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6億,同比增長15.9%;實現歸母淨利潤1170.7萬,同比下降60.1%,降幅較去年同期擴大;每股收益為0.02元。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43.1%,同比提高2.8個百分點,淨利率為0.4%,同比降低8.3個百分點。

賽微微電子產品線包括電池電量計晶片、電池管理晶片、電池保護晶片、BMS前端採集晶片以及USB充電控制晶片。專注市場領域涵蓋移動通信、平板計算機、筆記本計算機、電動工具、電動交通工具、電池儲能設備等諸多領域。

2020年10月1日,賽微微電子曾獲得一筆融資,金額未披露。近日,在答投資者問時,賽微微電子表示公司正在考慮繼續投資第三代半導體業務且形成IDM發展模式。

另外,國內有潛力的非上市的模擬晶片設計公司主要有希荻微、南芯半導體、英集芯、亞成微等,在國產替代的形勢下, 國內模擬晶片企業面臨著很好的發展機會。

國產模擬IC市場

近年來,隨著技術的積累和政策的支持,部分國內公司在高端產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逐步打破國外廠商壟斷,以滿足晶片「自主、安全、可控」的迫切需求。

看完上文我們不難發現,目前國內主要的模擬晶片的產品序列主要包括三種:

一是細分品種型 ,如電源或信號鏈中的某一類產品,電源有聚焦ACDC或DCDC,LDO相對百搭一些,信號鏈有聚焦放大器、濾波器等細分產品,該類企業的典型特徵是初創團隊在該細分領域的技術或市場資源積累比較多,團隊規模不會太大,晶片批量銷售後能較快產生正向的現金流。

二是細分品類型 ,主要做電源或信號鏈中的多種產品,能夠提供較為全面的電源或信號鏈綜合解決方案,企業在該一類的某一細分賽道具有顯著優勢。

三是綜合性模擬型 ,電源和信號鏈全面開花,一般是信號鏈企業做電源的配套或者企業達到一定規模將信號鏈和電源均作為主業運營。

但由於國內模擬晶片企業還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大都為細分品種或品類型的產品序列,能夠將電源和信號鏈都做的很好的企業比較稀缺。

目前就國內市場而言,國產廠商也具有一定的優勢,比如更便宜的價格,更貼身的技術服務等方面。

但需明白,自主工藝國際領先的模擬晶片企業基本全部都是IDM模式,目前也有國內領先的電源、模擬晶片廠商正在謀求或者已經布局IDM的模式,想要做出高質量、產品型號豐富、穩定供貨、低成本的模擬晶片以直接和國際廠商競爭,似乎繞不開IDM的模式。

同時,在模擬晶片特有的產品目錄特徵、IDM模式、銷售特性的背景下,和資本效率最大化的經濟規律下,持續整合是該行業不變的規律,這是國內市場需要去思考的問題。

總結

模擬IC擁有技術更新相對較慢,市場集中度相對較低,應用領域廣闊,細分市場眾多等特點,因此,國內模擬IC廠商通常以某個細分領域切入市場,直接對標國外廠商的產品做進口替代,在價格更低、更好的客戶服務的情況下替代掉美系廠商的產品,這樣的策略也取得了較好的市場效果。

從業績來看,儘管國內模擬IC廠商在業務體量上與國際巨頭相差甚遠,但國產替代的需求強烈,其營收均呈現出高速增長的狀態,在眾多終端客戶的加持下,國內模擬IC廠商未來成長可期。

註:個人理解有限,文中或有疏漏。

相關焦點

  • 一文解析IC設計工程師就業前景、發展方向(RFIC、模擬IC、數字IC)
    可以這樣說,這正是我國很大程度上沒有足夠的IC卡設計人才的根源。   ic設計工程師職業前景   ic設計工程師不是越老前景越差,反而隨著高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吃香。集成電路是信息產業的核心技術之一,是實現把我國信息產業做大做強的戰略目標的關鍵。
  • 中國資本市場「三十而立」:A股上市公司4100家 募集資金近16萬億
    在今天下午舉行的2020中國企業領袖年會閉幕式上,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在主旨演講中談到,「三十而立」的中國資本市場業績可圈可點:深交所和上交所的A股上市公司約4100家,總市值近80萬億;去年上市公司收入達50.47萬億,突破GDP的50%;30年間募集近16萬億人民幣資金,分紅8.36萬億人民幣。 如今,高市值的上市公司正在快速湧現。
  • 中國IC設計行業30家上市公司綜合實力排名
    NSAEETC-電子工程專輯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IC設計分會的統計,中國前10大IC設計企業的營收總額為1558億元,在整體IC設計行業佔比約51%,其中包括韋爾股份(整合豪威科技和思比科後)和匯頂科技兩家上市公司。我們統計的29家上市公司(沒有包括盈方微)的營收總額為522億元,佔整體IC設計行業約17%。
  • 從現代資本結構理論看我國上市公司融資政策
    論文摘要:以現代資本結構理論為背景,分析西方上市公司的融資偏好;與我國上市公司在資本結構與融資結構選擇上進行現狀統計對比,得出我國上市公司的融資傾向,對存在的成因從資本成本、公司治理結構、資本市場等方面進行論證。時我國土市公司融資模式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並提出相應的融資建議。
  • 我國上市公司2008年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情況分析報告
    1,624家上市公司2008年淨資產收益率11.80%,比2007年(16.78%)下降了4.98個百分點,降幅達29.68%。   以上分析表明,我國上市公司2008年業績出現了大幅度下滑,主要是營業總成本增幅超出了營業總收入增幅5.05個百分點,其中營業成本、期間費用和資產減值損失大幅度高於2007年,呈現出了增收不增利的顯著特徵。
  • 遼寧境內外上市公司135家 累計實現資本市場融資5433億元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李勇《證券日報》記者在12月5日召開的「遼寧全省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培訓會」上了解到,截至目前,遼寧省共有境內外上市公司135家,累計實現資本市場融資5433億元。共有新三板掛牌企業187家;累計實現股權融資56.7億元。在2015年公司債發行主體範圍擴大後,遼寧全省發行公司債券融資企業54家、累計融資1450億元。值得留意的是,瀋陽芯源微科創板上市正在發行階段,錦州神工半導體也已經通過科創板審核,加上今年年初初掛牌上市的七彩化學、亞世光電,2019年遼寧省新增上市企業有望達到4家。
  • 第一部《中國上市公司訴訟藍皮書》發布 填補我國全面研究上市公司訴訟空白
    2020年10月17日,我國第一部《中國上市公司訴訟藍皮書》在北京正式發布,作為中國資本市場法律巨作,獻禮中國股市三十周年和中國律師制度恢復四十周年,並填補了我國全面研究上市公司訴訟情況的空白,開創了上市公司訴訟藍皮書系列的先河。《中國上市公司訴訟藍皮書》由法律出版社刊印發行。
  • 科大訊飛獲頒中國證券市場30年30家最具影響力上市公司
    同期,致敬中國證券市場30年高峰論壇盛大召開,科大訊飛獲頒中國證券市場30年30家最具影響力上市公司殊榮。1990年中國證券市場在改革的大潮中起步,至今已經整整三十年。目前,滬深兩市上市公司數量超過4000家,總市值超過78萬億,股票發行註冊制先後在科創板、創業板平穩落地。
  • 揭秘資本市場守門人:40家會計師事務所分食3686家A股上市公司
    「最早的上市公司大多是國企,哪家公司由哪個事務所審計都是相關部門說了算,無論上市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都沒有什麼選擇空間。」這三年裡,證監會向上市公司、券商、會計師事務所等市場參與者總計發出了723起處罰,尤其2018年360起這一數字更是創下歷史新高,為十年前的近5倍。
  • 從財報看模擬IC廠商的國產替代進程
    就在德州儀器、亞德諾受累於中美貿易摩擦,業績持續下滑之時,國內模擬IC廠商卻迎來了業績的高速發展期。國內模擬IC廠商業績大漲眾所周知,國內模擬IC廠商起步較晚,在公司規模和市場地位等方面與德州儀器等國際巨頭差距較大。
  • 市場的力量|專訪胡之奎:董秘是上市公司的合規總監
    問及下一個30年資本市場的前景,胡之奎認為,註冊制會優勝劣汰,把真正好的公司留下來,上市公司的質量會越來越高。「我們看到中國對外資更加放開,未來也會敞開懷抱,歡迎外資進來。此外,上市公司在未來會越來越重視ESG方面的工作,境外投資者也會先看企業在ESG方面的工作,再看審計報告,一個代表了你的人品,一個代表了你的能力。」 胡之奎說。
  • IC產業銷售額連續四年領跑全國 深圳IC設計公司TOP 30
    目前,深圳約有170多家集成電路公司,僅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就達155家,頗具規模的約有40家,以下為深圳本土最頂尖的30大IC設計公司:  1、深圳市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04年  海思半導體是中國大陸IC設計龍頭企業,2015年成功躋身全球十大IC設計公司榜單。
  • 江西今年新增12家上市公司
    本報訊(記者劉佳惠子)以企業上市「映山紅行動」為抓手,江西借力資本市場,向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定步伐。記者12月18日從省金融監管局獲悉,今年以來,11家企業先後通過上市審核,天利科技完成回遷工作,全省新增12家上市公司,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 速看!朝陽永續一致預期「出新」了!
    盈利預測數據體現了分析師對上市公司業績預測的專業性、前瞻性和實務性,是賣方分析師群體的智慧結晶。基於「盈利預測數據」挖掘產生的「一致預期數據」,更是成為了度量中國資本市場預期估值水平的基準數據。
  • 上市公司亟須高質量高水平的創新能力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在論壇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資本市場30年上市公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截至現在已經有4117家上市公司,總市值也近80萬億元,超過了GDP的70%。中國資本市場成為全球市值規模第二大的股票市場,這些上市公司覆蓋了全國90個行業大類。  不難發現,資本市場30年的成績是突出的。「十四五」規劃裡,對於資本市場提出更為明確的要求。
  • 「博濟醫藥」創業板上市,醫藥臨床CRO公司受市場認可
    我國 CRO逐步規模化,發展迅速1996年, MDS Pharma Services在我國投資設立了中國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 CRO公司,從事新藥的臨床研究。隨後其它的跨國 CRO企業陸續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如昆泰( Quintiles Transnational)、科文斯(Covance)及肯達爾( Kendle)等。
  • 短板快速補齊 上市公司內控水平繼續上升——中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
    本研究對2019年我國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和科創板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水平進行評價。以披露2019年度報告的公司為基礎,本課題組得到3792家上市公司樣本。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我們收集了上市公司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公開資料,包括公司年度報告、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社會責任報告等定期公告、臨時公告、公司的規章制度以及處罰和重大事件等。
  • 深交所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公司2019年報實證分析報告
    來源:e公司截至2020年4月30日,深市2232家公司中2150家按時披露了2019年年報,79家因疫情影響延遲披露,並按要求披露了未經審計的主要經營業績,3家未能按時披露年報。2230家深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一季報數據。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發,對我國和全球經濟都產生深遠影響。
  • 深圳418家上市公司創12萬億市值!最新上市公司發展報告來了!
    該報告動態反映深圳上市公司發展的現狀、特徵、趨勢,形成更多規律性認識,剖析深圳上市公司發展存在的問題,研究提出針對性政策建議,力爭以高質量的研究服務推動我國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2019年深圳上市公司總體狀況報告從深圳上市公司 行業分布、市值狀況、財務狀況、研發投入、資本市場利用、國際化經營、承擔社會責任等角度全方位勾畫深圳上市公司群體的現狀和發展特徵。
  • 宋志平:上市公司亟須高質量高水平的創新能力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在論壇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資本市場30年上市公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截至現在已經有4117家上市公司,總   資本市場極大提升了公司治理水平   「資本市場30年,上市公司募集資金近16萬億元,累計分紅8.36萬億元,尤其近兩年,每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