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此方的碎碎念:通宵
一、起源
寫完一味的推送後,我面臨著被催稿的危機。
自從成為職業「碼農」(碼字農民工)之後,我就從未有拖過稿。
準時出稿給老闆這種光榮的職業傳統, 若是被打破,恐怕比叫我裸奔更痛苦。
我這個人有個壞習慣,碼字一定要在特定的環境裡。
比如在公司的辦公桌上,比如在某咖啡廳的角落,比如在書店裡。
更過分的習慣是,在家裡一般都沒靈感,寫不出來。
所以為了昨天羊肉煲的推送,我已經在某西餐廳呆了八個小時(周六日公司不開放)。
期間只吃了一份通心粉,喝了一杯咖啡。
大家應該都看到我朋友圈裡痛苦的刷屏。
寫得那麼艱難,還不是因為碼字環境太惡劣,周遭都是一對對的情侶。
你儂我儂,蹭來蹭去。
襯得今天失戀的我分外狗。
發送文章完畢之後,已經是晚上十點半。
這個時候並沒有鬆口氣,反而警鈴聲響得更大了。
我任性地遺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答應今天給某老闆的宣傳稿,還沒有動筆。
二、決心
回家嗎?這個時候已經是宵夜時分,不如吃一碗暖暖的牛雜河,洗個舒服的熱水澡,睡個大懶覺。
這可是周末,遲一天交稿又怎樣呢?
反正明天再寫不就是了嘛。
這樣想著的我,腳步卻無法移動。
沒辦法,寫自己喜愛的文字,是生活的愛好。而準時交稿給老闆,卻是生存的必要。
飯碗必須穩穩抓在手裡,不然談何情懷?
不打烊書店就在隔壁,我決心在那裡通宵完成我的工作。
有人問,為什麼你可以一直寫,不會膩?
這麼說吧,當你不想工作的時候,看一眼自己的銀行存款。
就什麼動力都有了!!!
雖然已是冬天,慶幸我出門前裹了厚厚的大衣,也帶了可以當披肩的圍巾。
書店角落裡的布藝沙發沒有人佔據,太棒了。
有插座,有WiFi,有茶,有沙發,有大衣可當被子,有抱枕可當枕頭。
唯一的不完美是洗手間在書店外,得爬兩層樓梯。
對於「直腸子」經常急尿的我來說,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不喝水了!
吞了一份冷硬難吃的芝士蛋糕,灌了一壺明目下火的枸杞茶,開寫。
噼裡啪啦,鍵盤聲真是極其悅耳。
三、急
噼裡啪啦。
三分急,不礙事。
噼裡啪啦。
五分急,還能忍。
噼裡啪啦。
不行了,真的好想「開水龍頭」。
忍到一定程度不是遺忘,而是雙腳打顫。
沒辦法了!去洗手間吧!
一個人在外通宵,最慘的是什麼呢?
什麼都要帶在身上,還生怕服務員把東西收走,座位被人佔了。
我跟隔壁位置的妹子說,可以借我你的筆用一下嗎?
妹子有光潔的額頭,15歲-17歲左右,反正很嫩。
出乎我意料地說,不行。
我懇求地說,我只寫一句話,就還你。
我是想留張便條在桌上,讓服務員不要收走我的茶。
她強調地重音告訴我,不行,我不習慣。
噢NO,我感受到世界的惡意。
I promise,我15歲的時候絕對不會這樣冷漠。
最後我收起電腦,背著自己的沉重大包包去了洗手間。
都說社會上有太多冷漠的大人。
其實也有很多冷漠的小孩。
只不過她們總被天真這個形容詞庇蔭而已。
四、關燈
我終於可以安心地繼續敲字。
期間又來了兩位大叔,一邊看著書,一邊看手機。
凌晨一點三十分,書店開始登記每個過夜的人的信息。
凌晨兩點三十分,書店的床鋪位放下了帘子。
關掉了一部分燈,調低了音樂音量。
往外探頭望去,沒人了。
大叔走掉了。隔壁妹子躺在沙發上看視頻。
稿子已經寫好了百分之八十,剩下一部分圖片由於網速問題無法處理。
對了,不打烊書店的網速真是差得人神共憤。
不過你去投訴一間書店的網絡不給力,貌似有點不知好歹。
這個時候的我,輕輕轉動了下脖子,伸了個懶腰。
耳機裡循環播放《陀飛輪》。
「曾付出幾多心跳,來換取一堆堆的發票。」
「人值得,命中減少幾秒,多買一隻表。」
五、淺睡
現在的時間是2015年12月13日04點24分。
離天亮還有兩個小時。
用帽子蓋住臉,背包和抱枕當枕頭,大衣蓋住身子,腳斜歪在沙發外面。
蜷縮在沙發上,不敢睡得太深。
半夢半醒,很多思緒像光線在眼皮上掠過。
睡一會,精神一會。看一會書,再睡一會。
這期間看了一本書,作者的自序很有趣:
「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不一定會為你開幾扇窗,」
「但你要記住,屋頂的煙囪一直是為你開著的,下水道也可能通向光明。」
看起來,好像搞笑的段子。
(囉嗦夠了吧,你這個煩人的傢伙)
六點鐘,還沒天亮,出去打車的我,看見廣州日報的送報車從我面前呼嘯而過。
此刻,全世界晚安吧
(咦,我明明是個正能量的人)
每次,我們只尋找一種味道
▼
偶爾還有此方的碎碎念
回復「碎碎念」可獲取更多碎碎念